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国大航海》
作者:庄不周
作品相关
书友群23470572
书友群:23470572
关于二桥
二桥是三国名女人,但是她们和排在第一位的名女人貂婵一样,身份不明,比貂婵好一点的是,她们有姓,父亲虽然不详,但是可以肯定不是个普通人。
先从她们的姓说起。
今天在书评区看到一个贴子,说我写错了,应该是大乔,而不应该是大桥。其实他指责错了,按《三国志》,她们应该是姓桥。实际上,桥和乔这两个字作为姓似乎是可以互换的,但通常还是用桥,不管是《后汉书》还是《三国志》,桥玄也好,大小桥也好,都是这个字。后来的人之所以认为是乔而不是桥,还是因为苏大胡子的那首词太有名了。
然后再说说二桥究竟是什么来历,孙策说的那个桥公究竟是谁。
首先声明一点,这一点没有定论,而我的意见,则基本来自于书友辽东宋小白兄。本来是他来写的,可是他太忙,就由我代劳了。
《周瑜传》里引注《江表传》说: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桥公之说,即出于此。然而这个桥公究竟是哪个桥公,却是个让人很头疼的事。演义里说是乔国老,那已经证明了是胡扯,就不需要我再来解释了。另外一个说法是故太尉桥玄,我在《曹冲》里也取这个说法,但是说实在的,这基本也不靠谱。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光和六年(183)卒,时年七十五岁,而孙策、周瑜生于175年,如果二桥真是桥玄的女儿的话,她们至少比孙策、周瑜大十岁以上,这好象不太靠谱。
桥玄的儿子桥羽,官至任城相,但是这个人在《三国志》里没出现。
三国志中出现的另外一个睢阳人桥瑁,死于190年,他曾任兖州刺史,后来任东郡太守,是袁绍一派,还有一个叫桥蕤,死于195年,曾经与杨奉合击吕布,被吕布所擒,后来归袁术,兴平二年(195),被曹操击败,死于蕲阳。
按宋小白的说法,后一个桥蕤更靠谱,本书采用的就是这个说法。理由如下:
孙策的父亲孙坚,孙策本人,都是作为袁术一系的,在《后汉书》《三国志》中,多次提到孙策时,都说是“术将”,孙策进入江东,之所以不能被江东的士大夫所接受,与这个有很大的关系。桥蕤也是袁术的大将,照理说,他们应该有一定的交集,这样孙策称他为桥公,就比较合理了。公这个字,在当时可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称呼官位高至三公的人,一种是称呼年长的人,比如称程普为程公,称张昭为张公,桥蕤与孙坚同辈,孙策称之为公,合情合理,而且这样一来,大小桥和孙策周瑜的年龄也不成问题,应该是比较接近的,就算大个一两岁,也是正常。
我在文中把大桥的年龄设得很低,还出于另一个考虑。袁术197年称仲家,199年死,如果大小桥年龄合适,以袁术的身份和脾气,大概不会把这两个国色留给孙策和周瑜了。
另外还有一个理由,孙策得到大桥,是在破皖城之后,《孙策传》中引《江表传》注,袁术死后,术从弟胤、女婿黄猗等舁术棺柩,扶其妻子及部曲男女,就刘勋于皖城,孙策与周瑜率二万人袭皖城,克之,得术百工及鼓吹部曲三万余人,并得术、勋妻子。在这三万多人中,应该包括袁术及其部将的家小,当然也就包括桥蕤的家小。因此二桥是桥蕤的女儿,就显得比较合理了。
至于说大桥对曹操有一定的崇拜,那是无据可考的事情,大家不要太较真。我只是想,桥蕤很有可能早在汉末就是袁术一系,应该和曹操有过交往,不过以文中的年龄,大桥应该是没有机会见过曹操的,就算是见过,当时也才三四岁,不会有什么印象。
说完的二桥的家世,再说说二桥本人。
大桥不用说了,建安四年被抢的时候,孙策已经说了,她们是“流离”,至于以孙策作婿,是不是“亦足为欢”,这个恐怕要打个问号。孙策是漂亮,少年英雄,这不假,但是孙家没有什么文化底蕴,而且孙策那时正忙着打仗,恐怕未必有心情陪大桥,再者第二年孙策就死了,大桥入孙家门也就是一年的样子就成了寡妇,然后还要面对孙策留下的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至于孙绍是不是大桥所生,史上无明载,但以一年时间,大桥纵使来得及生,也只能生一个,另外三个肯定不是她生的),这个日子是什么感觉,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大桥最后的结果如何,也没有记录,事实上,这两个人在《三国志》中仅在《周瑜传》出现了一下,其他的都是空白,想来是没有什么可值得记录的事迹。
史杰鹏的《赤壁》中说孙权喜欢大桥,然后吴氏逼死了大桥,这也算是一种可能。
小桥好一点,建安四年被纳(注意这个字,纳,通常是指纳妾,如果是当成正妻的话,是不能用这个字的,后面有没有扶正,再说,反正大桥是没有这个机会了),建安十六年周瑜病死,小桥过了十二年的好日子,她是作为妾也好,扶正为妻也好,总比大桥好一点。而且周瑜死之后,周家的恩宠不衰,长子周循配公主大虎孙鲁班,次子周胤配宗女,女儿嫁给太子孙登,可以说和孙权牢牢的捆在一起了。只是可惜,周循死得早,周胤犯了错,孙登做了二十一年太子,三十二岁时英年早逝了。周家的荣华富贵成了一场梦,如果周瑜地下有知,不知道当作如何想。
但对于小桥来说,她总算过了一段好日子。不过也仅此而已。
关于书名
首先承认,如果按照某些标准,老庄这次是标题党了。
三国之中,魏以铁骑为先,蜀以有利地形为重,而江东则以长江天堑上的水师称雄,总的来说,魏处于主动进攻的位置,吴蜀都处于防守位置。孙权一直不能越过长江主动攻击,这是他的致命伤,他后来联络辽东公孙渊,实际便是想开辟另一个战场,很可惜,这个策略最后失败了。现在主角来了,这个战略便会发挥他应有的作用,此为大航海一。
江东的人口虽然有所增长,但总的来说,还是地广人稀,江东争需人口,孙权派人入夷洲,便是掠夺人口,这个行动因为主角的到来,会得到加强,此为大航海二。
主角的身份很特殊,孙权不死,他很难在江东本土崛起,主角如果要想和平崛起,只能另辟蹊径,就是利用江东强大的水师在海上,此为大航海三。
所以,大航海是必然的,但是又不可能是唯一的内容,一开始主角就驾着船出海?请大家耐心一点,老庄心里有数,一定会为大伙儿奉上一个真正的、说得过去的三国故事。
再说说孙绍的身份。
一直跟过来的书友知道,老庄总希望在历史和幻想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所以孙绍不可能突然之间扶摇直上,孙权可不是吃素的。要想把孙权干掉,也许并不是难事,但是孙权完了,江东立刻大乱,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孙绍不会干这样的傻事。他的崛起,必然是一个不可抑止,却又曲折的道路,外斗曹刘,内斗厚黑叔,难道不更有意思?
最后再说一句,老庄一直相信,历史是多种利益关系的复杂组合,而历史也正因此而精彩。抗着大杀器,见英雄就宰,见美女就收,不是老庄的风格。对那些非此不欢的书友,抱歉了!
三江感言
接到消息的时候很意外。老庄上次上三江,好象是一年多前的事了。
所以这次很兴奋,特别是在新书成绩不温不火的时候,实在是对老庄的一个莫大的鼓励。
老书友可能觉得有些意外,新书和以前的路子有些不太一样。其实呢,这也是老庄故意而为之,说实在的,老庄一直想写这种文。老庄一直没有写其他朝代的文,而是固守秦汉三国,本心是希望能过长期的积累,能真正对汉代有一些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写出一些具有汉代独特味道的文来,这个目标可能很遥远,但是老庄一直在努力。
当然,也需要各位的支持。
最后,感谢一直给老庄鼓气的编辑冬瓜妹妹,感谢一直给老庄提建议的几位书友。
本来想写长长的感言的,忽然不知道写什么好了。--!唉,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第一卷 江左风流
第一章 红颜薄命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秋,吴县(今苏州),故讨逆将军府。
孙绍懒洋洋的坐起身来,盘腿坐在床上,无奈的看着窗牖里透进的微弱时晨光,眼神有些呆滞,有些迷茫。
在床上躺了十几天,他还是不太能接受事实,不就是听音乐会的时候打了个盹嘛,怎么眼睛一睁,就到三国了?他曾想幻想在再一次醒来的时候,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