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允炆狡黠的眨了眨眼睛,笑道:“别说你们了,刚才演得连我自己都快相信了,哈哈……”
萧凡犹豫道:“陛下,……你该不会真的相信那三人说的鬼话吧?”
朱允炆撇了撇嘴:“我信个屁把我当傻子糊弄呢边境无战事,一年之内北平府无端扩充到了十五万兵马,却根本未经朝廷同意,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还好意思说自己绝无二心哼当朕年幼可欺么?”
萧凡正色道:“陛下,燕王为堵天下人悠悠众口,不得不派他三个儿子进京吊丧,燕王子嗣尽在京师,此三人绝对不可放他们回去,一定要把他们拿捏在手里,燕王才会多了几分顾忌,短时间内不敢轻举妄动,如此也给朝廷多留了一些准备时间。”
朱允炆赞同的点头,随即又面带犹豫:“可是……黄先生那些大臣恐怕不会答应,萧侍读,你知道的,黄先生一直教育我,要我做个堂堂正正的国君,心正则行正,行正则天下景从,如此方为明君所为,若扣押燕王之子,恐怕……”
萧凡皱起了眉:“陛下,你是大明天子,这天下该由你说了算啊若放那三人回北平,燕王再也没了忌惮,这后果有多严重,你应该比我清楚……”
朱允炆嘴唇嗫嚅几下,讷讷道:“我虽为天子,但黄先生却是帝师,还有,朝堂中那么多大臣唯其命是从,我若一意孤行,满朝皆反对,如今我初登帝位,外有藩王虎视耽耽,地位尚不稳固,怎可与大臣们闹僵?”
萧凡楞了半晌,接着神色萧瑟的长叹口气。
朱允炆有些愧疚的道:“萧侍读……天下这么大,皇帝不可能一个人能治理好它,还需要满朝文武的帮助,有些时候,天子行事亦身不由己,做皇帝,并没有外人看上去那么风光,皇帝也有不得不向大臣妥协的时候……”
萧凡看着他,深深道:“看来皇帝也有值得同情的地方……”
朱允炆神情无奈的叹道:“是啊,自古以来皇帝被称为孤家寡人,不是没有道理的……”
萧凡释然笑道:“罢了,此事留到朝堂上再去议论吧……”
朱允炆无奈点头。
于是萧凡躬身告退,走到殿门口时,萧凡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回头道:“陛下……”
“怎么了?”
萧凡一脸迷惑道:“皇帝若是寡人,后宫三千佳丽是不是该叫寡妇?”
朱允炆沉默,擦汗:“…………”
第二日,文华殿内一片争吵。
黄子澄,黄观,暴昭,还有萧凡,茹瑺,齐泰等知悉削藩之事的朝中数位大臣齐聚文华殿。
朱允炆刚试着起了个头,流露出想将燕王三个儿子留在京师的想法,便遭到清流一派黄子澄,黄观等人的激烈反对。
“子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君子当以德行为尊,明君愈然,燕王不轨,暗藏祸心,此乃不臣也陛下纵伐,当须伐而有道,今若以天子之尊,私扣燕王之子,如此卑下伎俩,岂是明君所为?臣万万不敢苟同”黄子澄语气激烈道。
黄观站出来附和道:“陛下若扣押燕王之子,此举已失了道义,更给燕王提供了一个谋反的正当借口,陛下此举,实为卑鄙之行,与那欲谋朝篡位的燕王何异?两厢皆不义,将来若生战事,天下人何所从?臣以为,此举万万不可”
朱允炆被二人顶得气闷不已,二人又是朝中重臣,黄子澄还是他的帝师,朱允炆满肚子的火发作不得,神色尴尬中更浮上几分不愉之色。
“两位黄先生,此言差矣”萧凡再也忍不住,上前几步驳斥道:“道义?何谓道义?救一人性命是为小义,救万千生灵的性命方为大义,扣押燕王之子或许不太地道,但此举很有可能将一场累及万人的战事消弭于无形,敢问两位黄先生,救三人与救千万人,二位如何选择?”
黄子澄面色铁青,向前跨了一步,盯着萧凡阴森道:“无知小儿你以为扣押燕王之子能消弭他的谋反之心吗?根本就是妄想燕王,虎狼之辈也,此人乃世间枭雄,胸怀异志久矣,岂肯因儿子落在朝廷手中而放弃谋反?你若扣押他们,其结果只能是逼得他横下一条心与朝廷决裂,那时天下人也都知道是朝廷不义在先,燕王是逼不得已才谋反,届时民心向背,朝廷失道寡助,萧凡,你担得起这样的后果吗?”
萧凡针锋相对道:“燕王仅此三子,皆困于京师,朝廷只需对外宣称三位郡王为表孝心,自愿留京代父为先帝守陵三年,燕王他敢反对吗?他敢说半个不字吗?燕王别无后嗣,三子皆在朝廷手中,纵然世间枭雄又如何?他难道就不会有丝毫顾忌?”
黄子澄怒道:“枭雄者,绝情寡义之辈也岂会顾忌儿子的性命?”
萧凡气得直跺脚:“怎么就不顾忌了?你儿子被绑票了,你不着急啊?”
殿内众人一齐倒抽口凉气:“嘶——”
朱允炆面色古怪道:“绑……绑票?”
黄子澄面皮急促抽搐,脸色越来越青:“萧凡,你这竖子你把朝廷当成了什么?占山为王的土匪么?你眼中可有君父大统?”
萧凡自知失言,急忙干笑道:“抱歉,说错话了,换个说法吧,若你儿子被人扣下,你会不会有顾忌?特别是在你子嗣全部被朝廷拿捏住的前提下,如果你是燕王,你的儿子都在敌人手里,你就算造反成功,将来你把皇位传给谁?”
朱允炆瞄了瞄黄子澄的脸色,道:“黄先生,朕觉得萧爱卿的话不无道理……”
话音刚落,黄子澄扑通一声跪倒,浑浊的老泪唰的一下就流出来了,语声哽咽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燕王遣子进京,本是为了堵天下人之口,做出一副光明磊落的样子给天下人看的,若朝廷扣下燕王之子,必将陷朝廷于不义之地,王若不义,何人肯从?两国交兵尚不斩来使,更何况陛下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老臣进谏,请陛下收回成命,放三位郡王回北平,陛下若不肯答应,老臣……老臣今日便撞死在玉阶之下,省得日后史书给老臣留一个千古骂名……”
萧凡好心提醒道:“黄先生,你与仙仙姑娘**门的事儿已经记在史书上了,纵然一头撞死,只怕你也干净不到哪儿去……”
“闭嘴奸贼误国误君,祸乱朝堂,皆因你而起”
紧接着,黄观,暴昭等人皆跪拜道:“臣等附议黄大人所言……”
朱允炆见一半大臣跪下来反对,不由有些无措,讷讷道:“黄先生,朕觉得……萧爱卿的话并没说错,先生是不是……”
黄子澄粗暴的打断道:“陛下年纪尚幼,怎识得清对错?难道满朝数百文武大臣,只有他萧凡一人有见识?他说的话都是对的,我们这些饱读数十年圣贤书的人都错了?”
朱允炆皱起了眉,生平第一次,他对这位自他幼时便谆谆教导他的帝师产生了反感,这种反感来自黄子澄对皇权的不敬,还有他那腐朽僵化的古板性子。
深吸一口气,朱允炆忍下心头不快,无助的望向萧凡。
萧凡脸色变得很难看,他从不知道一个大臣在皇帝面前竟敢表现的如此强势,他倚仗什么?无非帝师的身份,无非曾教授过皇帝学业而已,若换了朱元璋在位,黄子澄敢这么大声说话吗?敢如此不客气的顶撞皇帝吗?
萧凡抬眼,正好与朱允炆四目相对,他从朱允炆眼中看到了无奈和愤怒。
萧凡也气极了,他二话不说,扭头便往殿外走去。
朱允炆急了:“萧爱卿,你到哪儿去?”
萧凡头也不回道:“回家陪老婆去一帮顽固不化的老混蛋,老子没兴趣跟他们闲磕牙”
声至,人已远。
殿内沉默了一下,接着便炸了锅。
“太过分了那家伙骂谁混蛋呢?他才是混蛋天子第一号大混蛋”
“如此嚣狂跋扈,好一副权臣嘴脸”
“…………”
“…………”
朱允炆看着义愤填膺的群臣,心头不知怎的,忽然浮起一阵烦躁之意。
“都给朕闭嘴”朱允炆怒声大喝。
群臣见一向温文尔雅的朱允炆难得的发了脾气,全部楞住了。
朱允炆看着黄子澄余怒未息的脸,眼珠子转了转,忽然朝黄子澄和善的笑道:“黄先生,有个重任,朕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不知先生可愿为朕分忧?”
黄子澄一挺胸,激昂道:“为君分忧是臣子的本分,陛下尽管吩咐,臣绝不推辞”
朱允炆眉开眼笑道:“太好了朕想派一位钦差大臣往北安抚各地藩王,主要是安抚燕王,顺便看一看北平的军备,以及燕王麾下将领军户等等情况,黄先生可愿往?”
萧凡脸色铁青出了午门,无视一队队巡逻禁宫的锦衣亲军们向他行礼,气冲冲的往宫外走去。
黄子澄……这个祸害一定要把他整下去,立刻马上不然朱允炆和自己都会被他害死
满怀忠义又怎样?他干的事情却是祸害大伙儿祸害整个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