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明上河图-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
赵开先是愕然,然后扫视一眼身后的大仗仪驾,心中已是了然。皇帝先是坚持已见,现下看到这大架规模,心中必定已经后悔。
当下答道:“三万多人,每天日常使费,就得五六万贯,加上陛下每天的用度,还有大架的准备,已经花了二十多万贯,陛下巡行一月,就得一百余万才够。”
赵桓心中后悔,脸上仍是不肯显露,只是向赵开笑道:“这大驾如此费钱,卿应早言。谢亮说的笼统,你这理财大臣不说,朕也并不清楚,致有此误。”
见赵开面色尴尬,赵桓又笑道:“这一遭也是难得,也罢了。”
他轻轻敲打一句,赵桓知道此人面薄心窄,怕他多想,倒是又安慰一句。
赵开脸色通红,此次出巡耗费很大,别的宰相反对糜费时,他是有揣度皇帝心思,不肯用心发言反对的意思,此时被皇帝指责,比较旁人更加难堪。
好在皇帝不为已甚,他暗叹口气,退往一边。
张浚眼见赵桓校阅已毕,身为巡行总管,便自下令,让奉圣前军先行。
一声令下,万余人的前军在几十个骑兵的先导下,沿着大道缓缓向西,军制皮靴踩在冬季干裂的黄褐色土地上,踩起漫天的烟尘。
前军之后,就是赵桓的车驾和大仗仪驾,与前军隔开数里之遥之后,赵桓只觉得车身一震,四周环顾的内殿直侍卫骑马来回将马车围住,也开始向前行进。
行得五六里后,长安城墙已经湮灭在地平线下,渐渐看不清楚。
车身摇来震去,赵桓先头还兴致很高,不住看向车窗外头,到得傍晚时分,他已经放下车窗,闭目养神,纵然是黄昏风景很好,也没有兴致再看了。
兵祸连结,自然破坏,已经走了七八十里,放眼看去,除了光秃秃的黄土山外,很少能看到大片繁盛的村落,路过的两个县城也很破败,而道路除了这一条主干道早就着路边的官府整修还算平整外,根本看不到几条象样的道路。
至于河流,沿途可以看到渭河,这条长安附近知名的大河,因为冬季枯水,根本近似断流,渭河如此,其余的河流更加不堪。而至于水利沟渠,只怕更是别想。
条件如此恶劣,怪不得自汉至唐,千年繁富的关中平原大地,再也不能翻身。
他只觉心头沉重,来日艰难,哪还有心思欣赏景致。
第六十八章 山河表里潼关路
靖康五年十二月中,皇帝赵桓车驾至潼关,距离尚有百里之遥,使相赵鼎已经率麾下诸多总管大将出关来迎。
到了赵桓驻跸之地,各人却是扑了一个空,问及行营总管张宪,才知道皇帝带着张浚王野等枢密,在奉圣军副总管牛皋等人的护卫下,已经先行前往关城查看。
赵鼎闻言先是一惊,当即摆出枢密的架子,大声斥责张宪护架不周。
张宪生性粗豪,哪里知道官场规矩,当即直筒筒答话道:“枢密纵是在此,能拗的过陛下么!”
赵鼎气的鼻歪嘴斜,怒道:“做官的当然要为君父着想,君父有错也要直言说出,怎么能不管不顾。”
“是,末将是无能。不过陛下当时说,摆着大架到了关城,声威固然赫赫,不过金兵隔着不远,什么都知道了。不如轻骑先入,想办法看看究竟的好。不然,千里巡行下来,也就料理些民政,军务却看不到了。末将听陛下说的有理,这才没有再劝。”
“唔。”
赵鼎犹有余怒,看着这个神色如常的新近得宠的青年将军,点一点头,又道:“也罢了,你在此好生护住行营,不要告诉别人陛下已经往关城去了。”
“是,这是自然。”
张宪极利落的向赵鼎行了一礼,又向其余的西军大将们颔首示意。
“见过张将军。”
其余西军将领多半有着门户之见,对张宪这个新进的奉圣军总管心怀顾虑,不愿与他多打交道,倒是同为青年将领的吴磷见张宪风骨模样,心中欣赏,便向张宪也点头致意。
赵鼎哪里有闲情理会这些将军之间的勾心斗角,知道皇帝不在,对眼前御营的一切也全无兴趣,立刻翻身上马。挥鞭令道:“走罢,去关城见陛下。”
此时已近午时,各人都已饥肠辘辘,武将不比文人,每天都耗费大把力气,一顿吃的稍迟,就觉得浑身不得劲。只是去见皇帝,各人也不敢怠慢。只得一个个愁眉苦脸,跟在赵鼎身后上马,向着关城方向疾驰而去。
潼关西薄华山,南邻秦岭,东接桃林,西边是黄河、渭水、洛水三条大河的会合处,为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叠谷深崖,崇山峻岭,中通一条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历来被眷美为三秦锁钥四镇咽喉,是自秦汉以降中国第一险关要隘,在这一关城面前。纵然你有千军万马,也难以危胁这一雄关要隘的安全。
赵桓不论今生前世,还都是一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一史书不绝于笔的第一雄关,他带着张浚、王野、虞允文等文官枢密,却是一律着甲,身后又跟着牛皋统领地千余骑兵巡逻护卫,四周又都是宋朝境内,到处都是巡逻的宋军和奔忙的民伏,安全上绝无问题。
待一行人奔驰到潼关附近,看着建筑在半山腰中的天下雄关。赵桓倒吸一口凉气,竟是看的楞征住了。
除了巍峨的城墙之外,还有敌楼城阁,关南有十二连城和三座城楼,将山体与城墙连成一片,关北则是险岭峻谷,黄河水就在旁边奔腾而过,虽是隆冬水枯,因着是三zZzcn小说网手机站wap。zZzcn。C…N水交界。水势犹自不小,想在这附近渡河,根本绝无可能。
他看着这横桓在崇山峻岭中的雄关要隘,竟是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豪情直冲胸臆,眼中所见,又都是身着红袍战甲地宋军将士,挺立城头,手中刀枪鲜明,寒光刺眼。
怪不得金兵集全国精锐,竟是拿这潼关全无办法。
安禄山破潼关,完颜活女破潼关,只不过是关内的守军自己先跨了,若是当真两军对垒,在这样的地形下强行突关,当真是与送死没有区别。
正激动间,却听身边的虞允文漫声吟道:“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赵桓细品其味,想到登临此关极目无望的景致,一览天下的豪情,而古人在这样的地势上能建如此的关城,其中的智慧与毅力之强悍,委实令人心折不已。
潼关在靖康年间曾被人攻破,等若是由他手而破败,又由他下令修复,这种真正置身在一个历史与现实中的奇迹面前地复杂心思,当真是连他自己也排解不清。
而此时此刻,赵桓眼见着如斯景致,虽然眼前犹自有络绎不绝地厢军民工往着前方运送着物资,双手布满茧子,满脸的烟尘土灰,那些兴亡百姓苦的诗文,竟是想不起来了。
他身着地是一个士兵的甲胄,却又因为身份的原故,奔行在队列最前,等到了关城下的时候,早有大队守关士兵迎上前来,带队盘查的居然是一个营指挥使,赵桓见对方的肩头上挂着两枚银月的军衔,也不以为意,只转头向着张浚笑道:“这里的盘查到很严格。”
这算是在张浚面前夸赞赵鼎,张俊嘴角一抿,却是答道:“不错。”
王野在一旁凑趣道:“现下是因为敌人多半退了,所以盘查松的很了。若是在两个月前,隔几十里路就有人一直盘问了,哪里就能这么长驱到关城下。”
赵桓一笑,一面看半山腰的关城,一面道:“嗯,潼关集结我大宋无数地精兵强将,赵鼎为人也很精明强干,果然不负朕所托。”
他们只顾议论,却不防那个指挥使等的不耐烦,上前喝问。
王野多次前来潼关代帝劳军,很是熟悉关城情形,当下驱马上前,用自己的枢密印让那军官看了,然后便暂以王野为首,牛皋率护卫军队先行,赵桓兴致勃发,竟是带着一众枢密大臣直入关城,蜿蜒直上,先是到得关南,到敌楼上极目远望,时正傍晚,站在半山腰上,只见远方连营数十里,军营和民伕营内的炊烟垂摇而上,直通天际暮色虽然渐渐低沉,人影马奔仍然绰约可见,烟尘暮霭处,颦鼓号角之声隐约可闻,加上四周苍山翠绿,已经较关中有所不同,此情此景,当真令人心折不已。
赵桓看了半响,又看到关城之上数十架床弩傲然并列,除此之外,尚有不少发石机,万人敌等守城利器。
除了这城头的守城器械,雄距半山的关城下,还有许多绊马鹿角,因为敌人已经退的老远,对关城构不成危胁,已经被搬开一旁。
而就是在这在天下雄关面前,金兵凭借着辽国以及俘虏的宋人工匠造出来的攻城器械,先是对峙,然后狂攻猛打两月,城头城下当日填满了双方士卒地尸体,除了在这关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