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国师-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已经……”
刘同寿明白他的言外之意,他是仓促迎战,邵元节一方则是早有准备。不然依李崧祥的介绍,陶仲文此时还是辽东库大使,也就是辽镇的仓管,应该身处治所辽阳才对,怎么可能跑到千里之外的山海关去?那里可是蓟镇所辖之地。
“李大人提点之恩,同寿不敢或忘,待他日必有所报。”预想中的巡演变成了闯关模式,刘同寿自然也是烦恼,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他也不是喜欢纠结的性子,想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就将烦恼抛在脑后了。
现在皱着眉头冥思苦想也没用,最实际的还是早点上路,争取在陶仲文有所发挥之前赶到京城。
“好说,好说。”
李崧祥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同时还换了更加亲切的称呼:“同寿,老夫最欣赏你的,不是那些神乎其技的法术,而是你这豁达的心性,以及恩怨分明的秉性。你也不须太过忧虑,京中有人接应陶仲文,可你也不是孤身一人,寻本逐源,同寿莫要忘了去拜会一下应该拜会之人。”
“李……世伯的意思是……”刘同寿反应多快啊,李崧祥放了台阶,他也是顺杆就上。
“你知道的。”
李崧祥微微一笑,并不直接回答,而是话锋一转,叮嘱道:“这件事不好张扬,同寿勿要保密。至于余姚那几位,你也无须挂怀,只要皇上指派的事一切顺利,来年就是他几人报应之时,只有龙虎山,还须得你自行料理,旁人却是帮不上忙的。”
“小侄省得了。”李崧祥这番话说的意味深长,刘同寿一时也没办法全部搞清楚,但他可以确定的是,嘉靖十四年的朝堂上肯定不会平静了。而他自己,也被卷入了这个大漩涡,而且不知不觉中,他已经身处漩涡的中心了。
深深的看了刘同寿一眼,又用眼角扫了一眼冯维世,李崧祥起身离开了。
他也不是很明白,京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张阁老的思路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突然改弦易张,打算放手一搏,但毫无疑问,这一切跟刘同寿大有关联。
既然张孚敬有了这样的打算,他李某人也不介意下上一注,既是对张孚敬判断的信任,同时也是刘同寿带给他的信心。
至于冯维世,只是捎带着的一个小卒罢了,无关轻重,就算这人吃里爬外也不要紧,这些事本来就是要放风出去的。
这是一场决战,而不是突袭,提前放风有利于瓦解敌人的斗志,拉拢那些墙头草,是削弱敌人,壮大自己的必要手段。
而最为关键的,就是这场看似跟朝政无关的斗法。这场斗法就是先锋战,将决定整个局势的走向,乃至胜负!
好奇心害死猫,冯维世眼下是深有感触,一时间,他也是坐立难安,恨不得从来就没听说过这些话,和一派从容的小道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同寿却没空去理会冯维世的心情了,他没兴趣帮人分析局势或者做抉择,他自己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呢。
李崧祥一走,他也不多耽搁,自顾自的把身边的亲信之人聚在了一起,宣布了他立即动身,赶赴京城的决定。
“现在就走?不回镇上安排一下吗?”沈方卓大吃一惊,他连忙提醒道:“你走了,万一谢家卷土重来,岂不是糟糕?”
“应该不要紧,近段时间,冯知县会照应着的,等过段时间……呵呵,人做事,天在看,总有他们恶贯满盈的一天。”刘同寿摆摆手,“再说了,我人都进京了,他们再编排那些谋反之类的罪名,也按不到我身上啊?”
“那也不用这么急吧?那些匠人和工坊……”
“嗯……这倒是个问题。”刘同寿原计划是把这些人一起带到京城的,可现在看来,他未必有那个时间,而且在京城能不能站得住脚也是个问题。没有发展的空间,贸然把人带过去,不会形成助力,只会成为累赘。
“还是过段时间再说吧,我会叮嘱一下,让他们暂时不要开工,以免引起他人的觊觎。”没有持续性的维护,人格魅力和威望带来的忠诚都不能持久,但以刘同寿在上虞威望,一两年内还不会有什么问题。
说的现实点,这时代工匠的地位很低,绝大多数有身份地位的人,都将其当做财货般看待,象刘同寿这样随和,而又前途远大的主家可不好找。玻璃制品虽然值钱,但制作的匠人却捞不下多少好处,因为做出来了,他们自己也没有能力发卖出去,最终也只能为人作嫁。
所以,刘同寿不担心有人会背叛,将技术流传出去。当然,流传出去也无所谓,他原本也没打算靠这个吃饭,只是想用这玩意赚点外快罢了,技术迟早是要流传出去的。
沈方卓没话说了,刘同寿做的决定,楚楚一向都是无条件拥护的,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倒是郝老刀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郝大哥,沈大哥是自己人,什么事都不用避讳他,有话不妨直说。”刘同寿随口一句话,沈方卓却感动的不得了。
这位高手最向往的就是侠义之道,对忠诚、义气、荣耀之类的东西完全没有抵抗力,被刘同寿把握到弱点之后,已经是死心塌地的了。
“公子,是不是再等等?夫人那边……应该很快就有消息了。”郝老刀提出的问题,就不是刘同寿能轻易忽略过去了的。
刘同寿一迭声的追问道:“我娘?果然我有娘么?她现在何处?为什么你不直接告诉我地方,让我去找她?”
“公子,夫人到底在哪儿,属下几个也不知道,我们几个人也是这两年才得到了公子和夫人的消息,然后奉命在公子身边护持的。”
“你们是我爹的旧部?”
郝老刀点点头。
“我爹又是什么人?不能说?对我都不能说?”
郝老刀满脸都是为难之色:“事关重大,公子还是等夫人亲口对你说吧。”
“那你们没见到我娘,却知道我和我娘的近况,还知道近期就会有消息,应该是有个联络人了?这人是谁?”刘同寿自问自答,问题一个比一个犀利。
郝老刀脸色发苦。他是个粗犷的性子,并不擅长这些弯弯绕绕,何况,他本心也不觉得这些情况有什么好隐瞒的。但夫人那边的命令是这样,他也只能遵从,对刘同寿的这些问题,他也是无语相对。
“看来……也只能是他了。”刘同寿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沉思片刻,他做了决断:“现在我们是在跟时间赛跑,实在耽误不得,反正我如今已经名声远播,我娘也不至于找不到我,与其在这里苦等,不如先上路,把该做的事情做了再说。”
“便依公子。”郝老刀想想也觉得有理,刘同寿多在上虞停留一天,就有可能多生变数,还不如先上路再说,以那位的本事,要赶上来应该不难,见夫人的事,可以到时再说。
更重要的是,刘同寿的性子和他父亲差不多,一旦打定了主意,十匹马也拉不回来,他自忖没有舌粲莲花的本事,也只能顺着他的意思来了。
第113章 劫杀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比起中原和北方,冬季带给江南的影响相对弱些,即便已经到了仲冬时节,江南大地上,仍稀稀落落的点缀着些青绿之色。
今年的年景算不上好,夏秋之际经历过一场水灾,但日子总是要过的。
官道两旁,农夫们三三两两的走在田头埂间,有人互相交谈着,讨论着来年的年景;也有人弯着腰,挥动着手中的工具,试图将沟渠挖的更深些,让其能多蓄些水,以应付明年有可能发生的旱灾。
路上也不见了流离失所的灾民们的身影。
天不救人,人也只能自救,朝廷的赈济虽迟迟没有动静,但此间终归是富庶繁华之地,人力永远是紧缺的。即便没了房舍田地,只要还有把子力气,毕竟还是能找到份工来做,养活一家老小的。若是手里还有点其他活计,日子未尝不会慢慢好起来。
毕竟,这里是江南。
对于官道上穿梭往来的车马,很少有人关注,尤其是那些连仆从都鲜衣怒马的车队,百姓们更是唯恐避之不及。
官宦之家讲究多,万一被看得烦了,说不定就会引出什么麻烦来。对大人物们来说,可能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可对平民之家来说,却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不过,近段时间以来,情况有了些变化。官道上每有车队经过,都会引起一阵注视,田间的农夫垂着头,眼帘却微微抬起,视线在车队间逡巡着;那些建在道路两旁的屋舍中,也会打开条门缝,露出一双,或者几双眼睛,带着期待和憧憬,向车队眺望着。
大多数的人最终都失望了,他们没有看到那个令他们期待的身影,不过,也有些人如愿以偿,并因此而欢欣鼓舞。
萧山秀才王新亮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天,他都是天一亮就守在村口了,顶着凛冽的寒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