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布尔见机得快,叫道:“不好。  皇上,快退!”也不管忽必烈的感受。  和一众侍卫把忽必烈拖开。  他们刚走开,一阵砰砰之声大作。  是宋军士卒手里的火枪发威了。  要是忽必烈慢得一慢,肯定给打成筛子。
忽必烈出现在城头上,正是干掉他的良机,要是做掉了忽必烈,其中的好处有多少,只要神经正常都想得到。  李隽虽是对忽必烈大有好感,也不会错过这个良机。  一边和忽必烈折辩,一边用手势示意廖胜功调些火铳手来收拾忽必烈。  没想到竟是给他逃了,李隽很是惋惜道:“要是有火炮,对着轰,还来得及。  ”
“皇上放心,臣还调了三十门钢炮。  ”廖胜功的回答让李隽心花怒放。  廖胜功知道忽必烈这人很难对付,光凭火铳未必能奏效,命令三十门钢炮就位。  以备不时之需。
李隽脱口而出,道:“那还等什么?快开炮啊!”
一声令下,三十门钢炮对准城头开炮,忽必烈可能立足的地方都给覆盖了。
李隽,廖胜功,郑静和。  以及三军将士望着城头上地烟尘,焦急地等着轰炸地结果。
XXXXXXXXXXXXXXX
“报告可汗,前面发现大量南朝军队。  ”探子急急地道:“他们地人很多,旗帜比草原上的草还要多。  ”
旭烈兀脸一板,斥道:“不就十万吗?就把你吓着了。  ”
探子忙辩解道:“回可汗,依小地估算,恐怕恐怕……”在旭烈兀的积威之下,不敢直言事实。
“恐怕什么?说!”旭烈兀喝道。
探子小心翼翼地道:“恐怕不止十万,二十万也有可能。  ”
先前得的情报,固守朱仙镇的赵良淳部只有十万。  断不会有二十万。  可是。  这个探子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探子,追随旭烈兀多年。  从来没有出过错,他说有二十万人,即使没有,也不会差得太多,对南宋地增兵能力,旭烈兀真的是有点吃惊了,道:“再探!”探子领命而去。
“可汗,怎么办?”忽秃忽有些吃惊地问道。  忽秃忽一生追随旭烈兀,打过不少硬仗,军事经验丰富,很快就想到宋军一下子在朱仙镇出现二十万人,不用说其他方向上也有宋军赶来,宋军这是摆明了要合围他们。  集中兵力从朱仙镇打开一道口子,到达汴京和忽必烈汇合是再好不过,不过这根本就不现实。
旭烈兀的军队虽是有三十万,占有兵力上的优势。  但是,他的军队一直在机动,很是疲惫,而宋军早就等在这里了,这是以逸待劳,谁优谁劣非常明显。  再说了,宋军不会在这里静等他们到来,什么事情都不做,肯定是在排营布阵,早就摆好堂堂之阵,攻击堂堂之阵是最困难的。
最让人担心的是,南宋在这里部署了大量火炮,别的暂且不说,光是这火炮就够让人受地了。  因而,要想从朱仙镇打开一道口子,困难之大可以想象。  只要赵良淳拖住他们,其他的宋军就会飞马赶到,那样一来,旭烈兀就给团团包围了,他就是插翅难逃。
对于旭烈兀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绕过朱仙镇,直奔汴京,沉思了一下道:“绕道,兵分两路,分别从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去汴京。  记住,要全速前进,赶到汴京就是胜利。  ”
旭烈兀的处置非常正确,兵分两路是为了节约时间。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总是会粉碎旭烈兀的美梦,一个探子飞马赶来,远远喊道:“报!”
“说!”旭烈兀冷冷地道。
探子边喘粗气边道:“回可汗,西北方出现一支骑兵,大约有五万,正向我们压来。  ”不用想都知道,这支军队是来阻止他们从西北方向流蹿。
旭烈兀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又一个探子飞马赶来,跳下马汇报道:“报可汗,东边、东北方向出两支骑兵。  东北方向地骑兵身穿黑色盔甲,可能是南朝的玄甲骑兵。  东边的骑兵高头大马,正向我们压来。  ”心里还嘀咕了一句“他们骑的马有好多是我们良种的蒙古马。  ”
很明显,南宋的意图是为了防止他从东边流蹿,才部署骑兵。  旭烈兀感到南宋的包围圈给收紧了,也就是说南宋合围已到最后阶段,他的军队是生是死马上就要见分晓了。
“报告可汗,西边南边发现大量南朝军队。  他们的人数很多,比瀚海中的黄沙还要多,他们溅起地烟尘遮住了半边天空。  ”又一个探子报告。
北有赵良淳挡道,其他方向出现大量宋军,这意味着什么?旭烈兀不会想不到,象这样地大包围,按照兵法,宋军都是隐蔽前进,一旦他们暴露出来那就是说已经不怕给旭烈兀发现,说直白点:包围圈已经牢不可破!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七十二章 光复汴京(下)(2)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七十二章 光复汴京(下)(2)
时间在李隽他们的期待中一点点流失,他们原本期望城里会有所动静,可是半天没有动静,廖胜功和郑静和已经开始躁动了。  这两人一向以冷静沉着著称,要他们躁动,实在是难,可是这事的关系太大,若是炮击成功,忽必烈出了问题,其好处多得没法言说,由不得二两不怦怦心跳。
李隽浓眉一轩,道:“廖将军听令!”
“臣在。  ”廖胜功忙应道。  对于廖胜功来说,李隽下令必是有很好的应对之策,充满着期待。
李隽决然道:“命令火炮调整位子,对准城门轰炸。  炸开城门,立即攻城。  ”
立即攻城固然是好,要是蒙古人恼羞成怒,进行破坏的话,后果会非常严重,这点李隽刚刚就提到,廖胜功不无顾虑地提醒李隽道:“可是,皇上,要是鞑子破坏的话……”
李隽挥手打断他说下去,道:“正是怕鞑子破坏,我们更应该马上攻城,让鞑子来不及破坏。  记住,动作一定要猛,一定要快!”
廖胜功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马上就明白过来,道:“皇上高见!忽必烈遭到炮击,城里久久没有动静,必是为我火炮所伤。  即使没有伤到他,也是惊到他了,趁他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攻城,一举攻入城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掉鞑子的军队,汴京也就可以完城归宋了。  ”
理是这个理,不过郑静和的表现却是与以往大不相同。  埋怨道:“廖将军,皇上要你攻城,你却来说明皇上地意图,这是哪跟哪,你这是在错失战机。  ”
廖胜功给郑静和提醒,一拍脑门,道:“对对对。  我真是高兴得有些糊涂了。  以往,我还象个样。  今天这是怎么了?老是唠叨个不休。  ”
“那是因为汴京光复在即,你心里激动。  ”李隽在心里点破廖胜功的举措。
一声令下,几个排炮打过去,城门就给轰得没影了,吊桥砸下。  宋军在廖胜功和郑静和的指挥下,象潮水一样涌了进去。
一百年前,宋室南迁。  是何等的仓促、悲凉,而现在宋军在李隽的统率下以威武雄壮之声威攻入汴京,想起来就让人激动,真有渊壤之别之感。
XXXXXXXXXXXXXXXXXX
汴京,我想熟悉两宋历史的朋友肯定是不会陌生,不过,要具体说出汴京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以及在中国历史上地地位,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汴京地处黄河之滨。  地理位置相当优越,是中原腹地的明珠。  据考证,其建城至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了。  战国时期地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故称“七朝都会”。   开封与中国的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安阳并称七大古都。
据历史学家考证,最早在这里建都的并不是战国时期的魏国。  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夏朝,历时一百五十七年,称为老丘。  商朝在此建都二十七年,称为嚣。  后皆废弃。
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这里修建粮仓,取“启拓封疆”之义,故名启封。  到了西汉时期,为避汉文帝刘启的讳,改名开封,一直至今,这就是开封地由来。
在此定都的虽然有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梁晋汉周以及后来的金国。  但是最为让人想起的则是北宋。  之所以让人一听到北宋就想到他的都城是开封。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北宋积弱,把开封都丢掉了。  直到南宋灭亡都没有光复,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让人扼腕地历史悲剧。
宋太祖陈桥兵变后定都于此,历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九帝,共计一百六十八年。  两宋王朝积弱,让人很不满意,但是宋太祖还是完成了国家的基本统一,当然这些统一要把燕云之地、东北、西北、西藏以及新疆等地排除在外,宋太祖完成的统一大业仅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