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兴智为君时暗示不明,权臣当道,把持朝纲,投敌后屈膝苟活,出家后深山隐居,可以说命途多舛,无情的人生已经击垮了他最后一点信心,一副萧索之态,道:“劫后余生,不敢再有度化世人之念,贫衲别无所求,只求皇上看在贫衲曾经为君的份上,赏老衲一片净土,了此残生。  ”
这话说得让人听着就很刺耳,堂堂一国之主即使是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才当得起那句老话“生当为人杰。  死亦为鬼雄”。  如此低声下气地乞求休养之地,也只有他这种人才说得出口,要是换个人的话,即使是死也不会如此说。
“有为之君,观其行,多坚强事;察其言,振声掷地。  铿锵有力!审其臣,多为奋发之士!你如此颓废。  如此怕死,大理国有你这样地国主真是苍天无眼,让老百姓徒遭刀兵之灾,无辜送了性命。  不过,这也好,我倒是省了不少手脚,免得有人打着你的旗号要求复国。  有碍国家大一统大业。  ”李隽在心里对段兴智大加诽议,道:“大师心向佛祖,急于佛事,朕岂有不成全之理。  栖霞寺主持明霞大师长年奔走在外,无暇主理寺中事务,就有劳大师了,大师就到栖霞寺做主持吧。  ”
段兴智的表现的确让人无语,李隽压根就看不起他。  才用很少使用的“朕”字。
“栖霞名寺,贫衲本无奢望,既是皇上赐予,老衲不敢不受。  ”段兴智暗中松口气,不无喜色地谢恩,道:“谢皇上。  ”
在这种情况下。  应该是先说“谢皇上”,再说后面的话,他颠倒过来,不是因为他不在乎这个赐予,而是很在乎,心中一高兴就把话说颠倒了。
“在你无以为君之才以外还要加上贪生怕死四字评语。  不过也好,你安安心心在栖霞寺度你地余生,就不会来添乱,免得到时我给你一刀,杀了你。  ”李隽在心里点评段兴智。  问道:“大师以为朝廷对大理该当如何处理?”
段兴智一听这话原本地高兴之情一下子全没了。  差点摔倒在地上,急急忙忙地道:“大理本是华夏之地。  朝廷收复,理应归朝廷所有。  段氏本是华夏子民,虽镇大理百年,无大功于大理百姓,实是惭愧,不敢再窃取神器。  ”
李隽问他本是想听听他的意见,毕竟他曾是大理国主,对大理地了解不是一般人所能比得上的,特别是那些大理的秘辛之事恐怕当世已无人能比他知道得更多了,没想到他竟是理解成李隽在探他的口风,在试探他有没有异心,有没有复国的打算,马上撇清。
段兴智的表现太让人失望了,为了自保,居然把祖宗都搭上了,把祖宗的功劳都抹煞了,实是出人意外,要不是李隽亲耳听见,说什么也不相信这是真地。  段氏治理大理百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岂容一言抹煞?
“三国时的阿斗复现于今日!朝廷大军云集大理,你就是想复国也没门,知机识趣倒不失自全之道。  要是你真想复国的话,说不得了,只好杀了你。  并不是我好杀,只是捍卫国家领土完整是每一个华夏子民应有的职责,我绝对不会容忍分裂国家的行为,对于分裂份子只好不客气了。  ”李隽在心里对他的表现评价很低,笑道:“大师多虑了,大师曾为大理国主,知道很多大理国的秘闻,要是能得大师建言,对朝廷治理大理不无裨益,还请大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段兴智迟疑了一下,右手颤抖着伸进怀里,过了半天才从怀里抽出来,手里握着一个卷轴,双手呈上,道:“皇上,这是大理历代先主收藏的金银珍宝,藏于大理一个隐秘地方,请皇上派人去发掘,以资军用。  ”
“怪不得你如此迟疑,如此舍不得,敢情你还是一个贪财之人。  ”李隽在心里又给段兴智多加了一个缺点,道:“既是大理国历代先主收藏之物,自是归大师所有,朝廷不宜插手此事,大师还是收回吧。  ”
南宋现在很需要银子,从心理说李隽是很想一把抢过来,马上派人去发掘宝藏,但是作为皇帝,绝不能贪财,更不能做如此之事,至少还得表现一下大国气派嘛,才婉拒。
李隽说地本是真心话,段兴智听在耳里,却惊在心头,以为李隽不受他的礼是要不利于他,忙解释道:“皇上,大理历代先主考虑到大理偏小,地处边陲之地,国力弱小,才存此金银珠宝,以备不时之需。  皇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些财宝本是来自于老百姓,用于老百姓正是最好的途径,还请皇上收下。  ”惊恐的脸上还有一副不真实的诚恳之态。
李隽恍然大悟,道:“是不是大理历代先主藏有财宝的消息泄露出去,高祥才设计救你出来?”
“皇上圣明!”段兴智直言道:“高祥一心打这财宝地主意,贫衲洞悉他的奸谋,一直没有告诉他。  ”
“高祥本变就是一个奸邪权臣,你当时不察,事后才知道,真正意义上的事后诸葛亮!好在高祥已经给张珏他们以祸乱大理罪名杀了,再也不能祸乱世间了。  杀他那天,万民空巷,大理百姓无不是大快人心,杀一高祥,收大理民心不失为一条高明计策!”李隽在心里如此赞赏张珏他们的所作所为,道:“大师有此诚意,朕就恭敬不如从命,收下了!”
第三卷 汴京篇 二十五章 天津登陆战(上)
第三卷 汴京篇 二十五章 天津登陆战(上)
“金爷,好久不见,在哪里发财?”高如实满脸堆笑地向一个中年人打拱作揖,侧身肃客,道:“金爷,里面请,面里请。  ”
金爷叫金元贝抱拳还礼,道:“承蒙高大掌柜垂询,金某就实话实说了吧,金某这段时间是哪里也没有去,躲在家里陪我的九姨太太。  ”意气风发,不无自吹地道:“没给你高大掌柜的说,我金某好歹也有一房原配,八房姨太太了,可以说阅女多也,就是没有如这九姨太太称心的了。  那个味,还真是让人回味。  要不是惦记着你高大掌柜,现在还在家里陪我的九姨太太咧!”回想起九姨太太的妙处,**滋味又上心头,笑得双眼只剩一条小缝了。
“金爷,高某给你道喜咧!”高如实一边把金元贝迎进屋里,一边向他道贺道:“高某一看,金爷脸印堂发亮,就知道金爷必有喜事,只是没有想到竟是和美人结缘了。  ”
金元贝端起茶喝了一口,指着高如实笑道:“高大掌柜的,看你说的,你这张嘴能说会道,稻草都会给你说成金条。  嗯,这话听着让人舒服。  美人缘,美人缘,越结越有缘!”
“金爷,你这是抬举我呢,还是在骂我?”高如实坐下来,接着道:“高爷吉星拱照,不仅和美人结缘,还会和一样东西结缘。  ”
金元贝有点好奇了,问道:“什么东西?”
“银子。  ”高如实右手食指点着桌子道:“金爷这次要多少盐?一万石怎么样?我都给金爷准备好了。  ”
一万石盐巴着实不是一个小数目。  金元贝吓了一跳,道:“这么多?我哪有这么大的胃口,一下子吃不下。  ”
天津本是海洋,因为黄河曾经数次改道经过天津流入渤海,黄河是出了名地泥沙含量很高的河流,大量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了天津平原。
天天津的兴起是近六百年的事。  这是由中国的历史促成的。
在历史上,中国地经济文化重心是由西向东转移。  周秦汉唐之际,主要是以关中为中心。  到了后来,人口的增加,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再加上历次战乱,长安损毁严重,关中地地位开始下降。  中原的地位开始上升,政治经济中心开始向东,向中原转移。  到了元明之际,政治中心向北转移,也就是向现在北京转移,而经济中心却是向南向东转移。
正是这种历史的变迁,使得天津的历史也是别具一格。  在唐以前,天津的地位不是很大。  为历代王朝重视的程度不够。  自从北京成为首都后,由于天津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北京地南大门,拱卫着北京,其地位急剧提高,成了北京的战略屏障。
天津从一个不为朝廷重视的小地方发展成今天这样重要的战略要冲之地。  有着他特殊的历史过程。  纵观天津的发展历史,有人慨叹天津总是和战争有关,正是战争催生了天津。  其实,天津之所以在战争中越来越重要,一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向北转移的结果,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其极其重要地战略地位,不得不加强其建设,打造成首都北京的战略屏障。
第一个开发天津的人是曹操,曹操为了北征乌桓,开凿了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渠三条运河。  这是天津历史上最早的人工河流。  大量的军需品从天津向北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