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遵旨。  ”李庭芝他们高兴地领旨。
“祥甫一个人忙中书省的事。  实在忙不过完。  你们看看,祥甫都华发满头了,让人看着也怪难受。  ”李隽很是同情地看着这个首辅大臣,道:“这样吧,要陆秀夫回来,帮帮祥甫。  ”
李庭芝的事务真的是多得不得了,以他的感想他宁愿扬州去面对蒙古大军,也不愿主持中书省的事务。  很是感动道:“皇上,为朝廷出力,为国尽忠,臣之本份。  臣别地没有,忠心还是有一颗,武侯所言‘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臣一时不敢或忘。  ”
李隽知道他是一个诚实人,不说假话,这话是他的志向,感叹道:“祥甫是我大宋朝臣子地表率,将史册留芳!”
李庭芝在朝中的威望自然是没有说的,他的人品也是无话可说,文天祥他们点头赞同。
李隽走到地图前,道:“你们看看地图,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已经给我们收复。  部分地区即将收复。  也就是说长江流域的建设将提上议事日程。  有句话说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长江流域地发展当然是要靠长江,整个长江流域将会因为长江而兴盛起来。  但是,长江流域还缺乏重要的码头,没有一个能够承担起货物运输的港口。
“我决定,在这里,吴淞地区建设一个良港,便于长江流域的经济建设。  对于这个港口,朝廷的方针是‘给政策,不给银子’,谁建设谁受益,货物的进出可以收费,船只的停泊也可以收费,当然是要在朝廷指导下收取合理的费用。  ”
李隽点中地地方就是现在上海的吴淞码头,那是一个良港,建设起来的话,对于长江流域的开发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大量的货物将从这里启运海外。
上海设镇是在咸淳三年,才七年时间,还没有筑城,仅仅是一个小镇,正是李隽这一构想使得以上海为龙头地长江流域大开发正式启动。  在不久的将来,将以吴淞为中心,建成一个大都市,长江流域的货物将在这里上船,运往海外,海外的货品也将从这里运往内地。
在座的都是战略家,当然知道李隽如此布点的好处,深表赞同,大声叫好。
廖胜功发表看法道:“皇上,臣以为可以派人把京杭大运河疏浚一下,既便于南北货物运输,还便于兵力投送。  ”
京杭运河贯穿南北,要是畅通的话,带来的经济军事好处自是不用说,军队可以从江南直发华北,威逼北京也不在话下,这是针对未来光复燕云而提出的前期措施。
李庭芝他们点头赞同,李隽道:“我也是这么想。  光复的地方不仅仅需要官员,银子,还需要大批各类人才,还需要资金。  人才,我们现在有各种学院,可以培养。  虽然现在地规模不大,人数有限,等条件成熟了,我们可以办大点,多办点,办得更好。
“朝廷要采取措施,把地主、富农、商人手里地银子转化为资金,投入到这些地区去。  有了这些资金,这些地方想不发展都不行。  ”
李隽提出的“给政策,不给银子”与中国现在进行地改革开放差相仿佛,中国现在的改革就是“给政策,不给资金”,资金是引进的。  中国现在的开放可以利用海外资金,李隽就没有这个条件,只能通过自身的积累获得。
中国古代的有钱人因为特殊的历史环境造成他们把大量的钱埋在地下,数十年后,数百年后不知道便宜谁了,而不是去投资,让钱生出钱。  李隽深晓这一历史习惯,才提出这种构想,正是在他的推动下,地主、富农、商人急剧转变身份,把资金投入流通环节,推进了南宋工业化的进程,百业兴旺。  不用说,他们也就变成了实业家。
第二卷 巴蜀篇 第三十六章 援助非洲
第二卷 巴蜀篇 第三十六章 援助非洲
宁波这个港口自从修建之日起,就成了临安重要的海上生命线,大量的物资从广州福州一带运来,而浙江一带的货物又是通过这个港口转运到广州、福州再运往海往。  正是这种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这个港口城市草创不到一年时间就初具规模,店铺林立,一派繁华景象。  再次驾临宁波的李隽微服街头,对身边的段干木道:“干木,我可以打赌,再过一段时间,这里将会更加繁华。  ”
当初建设宁波港口主要是从战略上考虑,李隽打算建成重要的军港,作为海军的基地,再兼顾民用。  而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是民用多过军用,原因就太简单了,这里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船只不断,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船只从这里进出。  这还是在战争期间,长江三角洲处在战后重建时期,要是等江南恢复到以前的繁华,不用说肯定是繁华胜昔。
“这都是老板英明,才有宁波的繁华。  ”段干木也是一身便衣,紧跟在李隽身后,很有信心地说。
李隽微服私访,给段干木说好了的,不要称他皇上,叫他老板就行了,段干木一直记着,表现不错,李隽很是满意,道:“浮生难得半日闲,好多时间没有出来透透气了,这里的空气真新鲜,很是有益于健康。  人来人往的繁华盛景,看着也挺舒服,让人乐不思蜀了。  ”
想想当初,李隽初到这个世界时南宋面临的是什么样地局面。  在当时的情况下南宋能不能幸存都是问题,哪里还敢想出现宁波这样的繁华都市,李隽真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段干木提醒道:“老板,我们出来有一阵子了,该去办正事了。  ”
“是啊,你真是个好监工,连半日闲的功夫都不给人家。  ”李隽无奈地埋怨。
人们都说当皇帝好。  大权在握,生杀之事操于己手。  可以让人富贵,可以让人族灭,这仅仅是片面之词,人们只是看到了皇上威风的一面,却不知道他有多少苦处。  要当一个好皇帝,必然要面对诸多困难,战争时期的皇帝面临的困难就更多了。  象南宋这样没落王朝地中兴皇帝,其中的苦楚有多少,不是亲历者真是难以说清,李隽是忙得连透口气地功夫都没有,好不容易有这个功夫出来偷会懒,都给段干木催着,埋怨是难免的。
段干木自然是明白李隽的心思,解释道:“老板。  人家也是没办法嘛,这是公事公办。  ”
李隽知道段干木忠心,笑道:“算你说得有理。  走吧,码头上去,去送送我们的客人。  ”大步一迈,走在头里。  段干木忙跟了上去。
XXXXXXXXXXXXXXXXXXX
宁波作为重要的军港。  作为重要的出海口,最忙碌的地方当然就是码头了,每天都有不计其数地船只进出,最忙的时候是彻夜不休,可以说是不夜城了。
李隽在段干木的陪同下来到军港,只见三十多艘船停泊在岸边,船上站满了人,有廖胜功,苏定方,远道而来的贵宾鲁宾、贝萝等人。  翘首以盼李隽的到来。
李隽刚到船上。  廖胜功他们就要向李隽行礼,李隽摇手阻止道:“算了算了。  今天我是以私人身份来给朋友送行,这些礼节就全免了。  ”
廖胜功他们知道李隽不喜礼节,只得领旨道:“遵旨。  ”
李隽笑着对苏定方道:“定方,你上次出海,为朝廷立下了大功,不仅仅是带回来朝廷急需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带回来鲁宾他们,这是莫大的功德。  ”
要不是苏定方带回十船钻石,两船足金,为银子发愁地李隽还不知道愁成什么样子。  在当时,李隽对银子有多么渴望,从李隽的感叹之词就可以见其一端,李隽说的是“这银子真是个好东西,白天想不到,可以在梦里抱着睡觉”。  李隽想银子都想到做梦的程度,依然是没有银子,正是苏定方给他解了一时之急,李隽是真心感谢苏定方这个“及时雨”。
苏定方忙谦道:“这都是皇上圣明!臣愧不敢当。  ”
“这是你的功劳,君子不掠人之美,你就让我当一回君子吧。  ”李隽笑言,道:“鲁宾他们在中土学习了这么长时间,进步不小,再有了我们的帮助,我相信在不仅地将来,非洲大陆上将会兴起一座美丽的城市,他们的生活将会为之改变。  这都是你的功劳,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普渡众生了,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
李隽深知非洲土著人民生活的艰辛,经过考虑之后决定通过鲁宾他们来改变他们的生活,给黄永善出了一道难题,要他选出一些懂得技术、读过书的人来教授鲁宾他们知识、文化、技术。  也许是上天要他们改变,不要小看了鲁宾他们这五个没有开化的野蛮人,学习起来非常用功,进步很快,没多久就掌握了小麦地种植技术,能够开机器,能够采矿。
他们地表现太出李隽的意外,李隽原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