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完,卡耐基鹰一般的眼盯住了唐绍仪。
唐绍仪的眼睛一眨不眨的迎上了卡耐基的眼睛。
赵刚带着田贝穿过后花园,到了演武场,只见演武场的一角点了一堆篝火,篝火上立了一个架子。一根木棍穿了一只“羊”放在架子上,不时得有些羊的油脂掉了下来,撩起更高的火苗,不时地飘来浓郁的羊肉香味。田贝咽咽口水,对赵刚说道:
“赵,我有些等不及了,这只“烤野猪”真是诱人!虽然我已经吃过了中饭,但是现在我觉得自己好像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
赵刚有些挂不住面子,走到一旁对手下说:“叫你准备烤野猪的,你怎么准备了一只羊?”
手下听了马上大倒苦水:
“巡检,野猪不好打,上次去打猎打了一天都没大到一头。这次时间太短,实在是打不着,没法子,先弄一头肥羊顶着。不过我看效果还行,你没看那个洋鬼子口水都流下来了。”
不过片刻,厨子就将全羊考好了,烤全羊历来就是一道名菜,讲究:
“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
田贝那里吃过这些中华美食,先切了一块蘸了酱汁吃了进去,也不晓得烤完的羊肉温度极高,一下烫的跳脚,急忙喝了水才好。一旁的厨子暗笑,田贝却毫不在乎,一双手左起右落,顷刻间吃了满嘴。只是切肉蘸酱需要一步步来,无法吃得快,急得田贝恨不得再生出两只手。厨子想帮忙,田贝却是不肯,说自己亲手做的才好吃。慢慢的田贝也抓住了诀窍,将一个羊腿吃了个精光。
正惊叹间,一道又一道的小吃端了上来。田贝吃得兴起,不仅感叹道:“没想到大清国的美食这么好吃,虽然我不能在贷款上给你更多的优惠,但是这不影响我成为你的朋友。”
赵刚面带微笑,不软不硬的回了一句
“田贝先生,我国有一句古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许不用多久,你们国家就会求我贷款的。”
田贝听了一点都不相信,在他看来清朝落后美国100年,美国在任何时候都不会需要来自清朝的帮助。
“那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多少年之后到河西吧。”
屋外明争暗斗,屋里面的两个人也是暗流汹涌,两个人为自己的目标努力。
“卡耐基先生,您能想象吗,一个巨大的铁矿,巨大的露天铁矿,里面有几亿吨品位极高的矿石。在离它不到100里的地方,就有一个同样巨大的煤矿,也是露天的,几亿吨优质的无烟煤,质量比得上苏格兰白煤。在这一百公里的路上,有十公里水路,剩下的九十公里铺设了简便的铁路,将两地连接起来。”
唐绍仪停下来,看到卡耐基已经被自己的话吸引住了。
“卡耐基,你觉得这样的地方价值有多大?”
卡耐基手在胸口划了一个十字。
“上帝,唐,你一定在和我开玩笑,世界上怎么可能有那么一个完美的地方呢?”
卡耐基激动起来,站起身,双臂展开。
“想想吧,先从铁矿开采500吨含铁70%的矿石,将这些可爱的羞涩的小姑娘从地下请出来。”
卡耐基的左手开始向中间移动。
“再开采300吨无烟煤,将这些调皮的、穿着漂亮黑衣服的家伙烧成焦炭,一个满脸麻子的丑小伙。”
卡耐基的右手开始向中间移动。两只手在中间相遇了,紧紧握在一起。
“哈哈哈,小伙子和小姑娘碰到了一起,不断融合,最后得到了精华,250吨好铁,或者250吨钢铁。除去运费,人工费,设备费用,这250吨钢铁的成本…。”
卡耐基开始紧张的计算。
“不过两千美金,而最便宜的炼钢厂也要三千美金才能炼出同样的钢。”
卡耐基突然停了下来,看着唐绍仪。
“亲爱的唐绍仪,如果有这样一个地方的话,我是说如果…。”
“我将出资5000万美金购买下来…。”
唐绍仪笑了,如同一个看见一只老公鸡的小狐狸。
半天后,赵刚送走了田贝和卡耐基,急忙找到唐绍仪。
“少川,不知你与那卡耐基谈得如何?”
唐绍仪先递了一张纸给赵刚,然后拿出扇子,‘刷’的一声打开扇子,扇了起来。
赵刚一看满纸英文,头大如头,将纸递了过去。
“还请少川翻译一下。”
唐绍仪收起扇子,逐条解释
“1、赵刚保证拥有抚顺,鞍山的矿场。抚顺,鞍山的矿为露天矿,铁储量超过2亿吨,品位超过6成,煤矿储量超过5亿吨,品质为无烟煤”
“2、卡耐基投入4千万美金入股上述矿场,占有本溪煤铁联合体40%股份。此款项在三年内付清。”
“3、卡耐基具备以1亿两千万美金购买剩余60%股份的权利,有效期为三年。”
“3、卡耐基先期投入5百万美金用于平整土地等事项,此款项在三月内付清。”
“所有未尽事宜,以后双方协商决定。”
赵刚手上的协议为1893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血战奠基卷 第一卷结束语
更新时间:2008…8…22 13:52:03 本章字数:2482
肥羊在这里感谢每个热心的读者,是你们给了我巨大的动力,以及一往无前的勇气,在一个个寂静的夜晚写出自己心灵的想法。
在此,感谢处流香,金钱豹等人,还要特别感谢一位大大(我想他并不想让人知道这些,所以不提姓名)。没有他们入木三分的指点,以及严格的要求,我不可能这么快就达到这样的水平(当然,现在的水平是很一般的)。为了写《中华大帝国》这本书,以前的稿子大部分废掉了,在当时对于我来说有些不能接受。就像是怀胎十月,最后有人告诉你,“对不起,你没有怀孕,只不过生了一个大肉瘤而已。”
当时我是很气愤的,但我这个人一贯对事不对人,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我和那位大大不分胜负(本人当时以为)。但是等到我冷静下来看第一卷的时候,我终于明白这场辩论,我输了,我的文章就像乞丐的新衣一样,虽然每个部片看起来都很新,但是整体仍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破烂。
输了之后,心里十分不满,但是因为本人很懒,也就避免了过激事件的发生。
在过了几天,又去看了《太平新篇》《二鬼子汉奸李富贵》《泰坦苍穹下》《光绪中华》这几部书。说实话,在小白时期,历史类我看得上眼的很少,除了《醒狮》《中华再起》《新宋》等几部好书外,别的是不在我的眼角里面的。这四部书除了泰坦一书还算可以外,其他的不过是闲时消遣之用。从来没有仔细读过。
不过看了之后,觉得由于以往不同,如果把《太平新篇》和《二鬼子汉奸李富贵》以同样的历史进度去看的话,你会发现有些奇怪的地方。两个人好像是对手,但是却没有在一个舞台演习。但是从结构的严谨来说,两者都是学习的好榜样。
学习之后,才觉得不足,幸好有大大作为靠山,不懂就问,不明白就上qq。最后终于下定决心,大修自己的文章。
一修之下,原来十三万字的稿子,竟然只剩下三万多字,新增加的内容有八九万字。真是大变样,如果跟别人说这是XXX的修改稿肯定说不过去,只好新开了一个书名《中华大帝国》
这就是中华大帝国的由来,以解书友的困惑,不是闭关一个月就太监了,而是闭关一个月之后发现没法用修改来形容了。
我写这本书最初的用意是看书的时候,总看见有些作者动不动就预知历史,发明新武器。更有甚者搬了无数的人员装备。在这些严重的破坏历史平衡的东西帮助下,主角仍然不能快速的统一中国。
在我的设想下,有了这些东西,应该在几年内就可以统一中国。如果YY的话只要几个月,打过征服系列的应该明白作弊的话很容易统一全世界的。
看惯了这些开金手指的,我就想如果一个人不带任何东西,凭借自己的思想能不能打出一片天地呢?
看了晚清六十年,中国近代早期现代化模式的滥觞,甲午战时世界兵器技术发展情况,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第十一章工业革命等资料之后,我才发现原来中国当时不缺别的就缺思想。
国力在当时应该仅次于英美法德俄,人口居第一位,遥遥领先。经济虽然每年都是逆差,但是逆差时间并不长,1878年之后不过十几年,几百年的顺差不是那么容易消耗光的,而且民间的资本也十分充足。当时的几次战争如中法,伊犁战争都获胜了,但为什么还会有甲午之败呢?
其实都没有看到,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敢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导致国力越来越差,而同期的西方国家呢,请看
1890年时德国的海军经费为2300万美元,还不到当年它的陆军经费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