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局长秘书-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立武的市地税局局长职务免职文件,要等省地税局发文,文件过来一向都要迟上十天半月的。包括东山省在内,目前全国已有20余个省区直辖市实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与此相适应,东山省与天津、浙江等10余个省区市一样,实行财政、地税分工不分家的机构模式,即各级财政厅(局)长兼任地税局长。

但省与市、县又不一样,省里是一厅一局,财政厅与地税局分处办公,虽然一个党组,党组书记不用说就是这个厅长兼局长的人担任,党组副书记却不一定,上面没有明文规定怎么设置,所以有时在厅里,有时在局里,有时厅里局里各有一个,这要根据当时的政治情势与各位厅局领导的政治能耐以及搏弈的结果。

别小看这个副书记,虽然也都是副厅长、副局长兼着,大家都是副厅级,但有没有这个“兼着”区别很大。高宗明知道的,前任厅局长是厅里的党组副书记上去的,而现任厅局长是局里的党组副书记上去的。但市、县里不一样,党组副书记却不一定上得去。高宗明又瞧了瞧去向牌上“王中法”这三个字,嘴角咧开了一丝旁人无法察觉的微笑。

据说,王中法是冲着局长的位置来到财政局的,他之前是市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关于跟着什么样的部门享受什么样的待遇,高宗明深谙其中的奥秘,更是酒桌上离不开的话题,坊间有个段子: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跟着宣传部经常犯错误,跟着外交部出国如散步,跟着*部享福受照顾,跟着卫生部开刀做手术,跟着财政部花钱没有数。

组织部排在最前面,说明中国人最看重的也就是“进步”这个事情,谁在机关里混不想进步啊!只有进步了,才能把话说得更响亮,才能掌握更多的资源,才能使唤更多的人,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所以追求进步没有错。

王中法不仅是跟着组织部,而且是直接跟着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中法跟过两任部长,第一任部长在调任临近的金丈市担任副书记之前,把他的办公室副主任转了正。第二任部长叫白兴平,是省里的农业厅副厅长下来的,王中法跟着白部长一跟就是四年,小心翼翼的服侍、一贯的花言巧语、偶尔的豪言壮语,四年下来,白部长就谋划着给眼前的奴才怎么谋一个不仅体面、而且有进一步发展空间的职位。其他部门的人羡慕组织部之余,更多的是嫉妒,批评甚至诅咒组织部的人尽是给自己干活,因为市委组织部的处长,很少没有不升到副县级的。
第一章  孰左孰右(5)
这里有个情况要说明一下:东山省和国内其他少数几个省区一样,在各地市、县及县级市部门的中层级别“称呼”上是高配的。省会城市东州的市直机关,中层干部称处长、副处长没啥,本来就是这个级别,但其他十个地市,既不是省会城市,也不是较大市,局办部委里的中层也称处长、副处长,就有点自大的意味了,其实就是科级,行政序列里的最末一级,但大概是这样称呼听起来顺耳一点。同样,县及县级市部门里的中层都称科长、副科长,其实也就是个股级,是上不了台面的级别。

白兴平部长开始的思路是把王中法下派到哪个县区里担任党委常委兼组织部长,一条线的,下去工作好开展一些。到县区里担任组织部长,是市委组织部里很多处长的出路,当时嘉州市三区(不含开发区)一市八县,12个组织部长中竟有5个“出身”于市委组织部。当然,组织部也会见缝插针地把自己的处长安排到市直部门担任副职,或者县区政府的副职,因为哪里有职位空缺,组织部是最清楚。但一般不会建议安排到市直部门或县区担任纪检组长(纪委书记)、宣传部长或*部长什么的,因为那是嘉州市其他党委部门的“地盘”。

其时白部长为王中法的事抓得比较紧,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会离开嘉州市委组织部长的位置,如果仓促离开,来不及把王中法的事安排好,王中法就很可能为新来的部长再服侍上四五年,白部长不想让身边的同志寒心,那也不是他的从政风格。如果要把王中法派到县区里担任组织部长,最理想的就是金先市,因为几乎可以肯定,金先市的组织部长不久将改任藤浦县的专职副书记。如果王中法没意见,就把这两个人的人事变动建议在组织部部务会上过一下,提交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高宗明脑子转到这里,突然听到门里面有椅子推动的声音。他迅速倒退几步,听到门开了的声音,他才慢慢地踱上一步,不料出来的竟是地税副局长林晋化,高宗明不免有些尴尬。

在机关里,副职不能随便串副职的门,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除非你愿意顶着人家骂你拉帮结派的恶名,特别是在正职不在局内的情况下。正职一般也不到副职的办公室去,因为没那个必要,有事自己或让秘书打过电话过去请过来即可。只有副职到正职办公室去,才是符合情理的,早请示晚汇报,也显得这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一章  孰左孰右(6)
林晋化随手带上门,觉得眼前有个人,抬头一看,也愣了愣,张了张嘴,竟然没发出声音。

高宗明抢着说:是林局啊,我有个事向王局汇报,黄局交代过的,他在人大那边忙,这段时间局里的日常工作就请示王局。高宗明知道自己在撒谎,他没听黄立武交代过这段时间局里日常工作要王中法来主持,黄立武什么都没有交代。但高宗明知道,只要出于善意,偶尔撒个谎没什么,甚至是值得提倡的。

林晋化居然有些感谢地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办公室主任,他顺着高宗明的话往下说:哦,我也是。他顿了顿,说:王局刚好在呢。他下意识地转身,似乎想替高宗明敲门或直接打开门。

高宗明赶紧上前一步,把自己的身子挤在了门前,回头说:那林局,你就先回吧。看着林晋化走开几步后,他举手在门上连续敲了三下。

这几年,高宗明敲领导们的门就是这么敲的,不管哪个局领导,听到这三下敲门声,就知道是谁来了。在机关里,敲门是有讲究的,太重了不行,显得你这个人气势汹汹,领导肯定不高兴,太轻了不行,领导听不见,敲了等于白敲,或许领导还认为你这个人办事没魄力,轻轻柔柔的,怎么能独当一面。高宗明作为办公室主任,这些规矩他当然懂,当然,进什么门敲什么门,他进下属的门就不用敲,直直地撞进去就可以了。

听到里面响亮的“进来”两字后,高宗明就推门走进去。王中法已经知道是谁来了,依然在翻阅着桌面上的一份文件,眼皮都没抬,只是说:坐吧。

高宗明就在王中法的对面坐下来,看着王中法那日理万机的样子就觉得好笑。在财政局这样的大局里,王中法分管的只不过是办公室和农业、社保口的几个处室,那与副书记兼副局长的身份是有些不相称的。也许他为来财政局后悔了,如果两年前他听从了白兴平副书记、当时的白部长的意见,到金先市任组织部长,现在至少能谋个专职副书记。
第一章  孰左孰右(7)
近年来,各地贯彻中央精神,省、市、县委都只设一个专职副书记,协助书记兼管纪检、组织人事、宣传*等工作,不象前些年,四五个副书记各管一块,职能上经常与政府副职打架。金先市作为嘉州市唯一的县级市,拥有200万人口,在那里坐第三把交椅,不出几年,即使不能就地提拔为市长,到临近的哪个县做个县长,那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王中法失策,因为白兴平部长当时是料想自己也许能够回省农业厅当厅长的,只是官场风云诡谲,也许是他离开农业厅太久了,有人不喜欢他回去了,老厅长退下来后,被其中的一个副厅长顶了缺,好在组织上没有忘了他,提拔他当了嘉州市委副书记,还是个副厅级,要解决正厅级,那就真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王中法的屁股在大大的真皮椅子上面扭了扭,又幅度很小地伸了个懒腰,好象他伏案阅读已经很久了,宽宽的椅背就夸张地来回晃动。他还是没有正眼瞧一下来客。对这一点,高宗明是很佩服的。看王中法那定力,不要说当个他自己期望中的财政局长,就是市长、省长也不为过。

看来王中法还是嫩了点,谁来当财政局长那是要书记、市长说了算的,组织部部长、副书记的建议都只能参考参考,而如果他到了下面,要当个县区长,包括金先市这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