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位?”她在门口对着对讲机问道。
“嘿,娜米,是我,盖伦,可以谈谈吗?”那边传来熟悉的声音。
盖伦?娜奥米有些意外,她当然记得肖恩身边那个微胖的华裔助理,但是……他到这里来干什么?
“有什么事吗,盖伦?”她再次问道。
“我想要和你当面谈谈,娜米,”对方这么说道,然后又补充了句,“不是肖恩让我过来的。”
这句话让娜奥米的手抖了抖,沉默片刻,终于还是打开门让他走了进来。
“抱歉,我这里暂时没有什么饮料,之前的都已经喝完了,还没去购物。”给盖伦倒了杯茶后,娜奥米这么说道。
“没关系,反正我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盖伦笑了笑,脸上闪过一丝犹豫,然后开门见山的问:“我就不废话了,娜米,我想知道为什么,或者说真正的原因。”
“为什么?”娜奥米有些意外。
“因为我和肖恩从小一起长大,我们是朋友是死党,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帮他。”盖伦飞快的回答道。
“……好吧,既然如此,那他应该告诉过你答案,不是吗?”娜奥米沉默了下后这样说道。
“是的,他的确说过,但毫无疑问,那不是他的真正想法,也不是你的真正想法,”盖伦叹息着说道,“作为最早知道你和他这段感情的人,我很清楚,你还对他有感觉,而他也对你还有感觉。”
“是的,我承认,”娜奥米做出一副很坦然的神色,“我依然对肖恩有感觉,但是,你无法否认的是,我们之间的差距的确越来越大,我打了他那么多,而他也不时会和别的女人发生关系,我真……无法忍受。”
停顿了下,她吁了口气,才又自嘲的笑了笑:“我觉得,他其实也很希望这一天到来。”
“不,不是这样,”盖伦摇了摇头,“我知道,他在答应的时候,好像松了一口气,对吗?”
娜奥米犹豫了下,还是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是的,我看到了,虽然他做得很隐蔽。”
“但那真的是他内心真实想法的表现吗?”盖伦当即反问,“是的,肖恩有很多缺点,管不住下半身,看到心仪的女性就想搭讪,而且屡屡得手,所以总是和许多女人纠缠不休,所以心无法放在一个人身上,从高中时他就这样。但是,至少有一点,他一直在坚持,他不喜欢让女人为自己流泪,所以都尽可能的将责任扛在身上。”
盖伦说到这里深吸了口气:“我还记得,刚上12年纪的时候,那时他在和一个女孩约会,然后这个女孩和闺蜜朋友吵架了,吵得非常厉害。于是她那位闺蜜朋友一气之下去勾引肖恩,想要给她好看,肖恩不知情,于是和女孩闺蜜又开始约会。之后女孩发现了这个,和闺蜜再次大吵了一场,最终分道扬镳,而幡然醒悟的闺蜜这个时候后悔了,并且哭得很厉害,于是肖恩主动站出来告诉那个女孩,是他先勾引她的闺蜜的,再后来……两个姑娘和好了,而肖恩……”
他忽然烦躁的抓起了脑袋:“该死,我到底在说什么……我来这里和你说这些不是为了……为了让你……让你再给他一次机会,我只是想说……我只是想说,你看到的,关于肖恩的种种,并不是他的全部……”
盖伦揉了揉脸蛋,总算平静了下来,然后深深看着娜奥米:“无论你做什么选择,都应该在充分的了解对方的前提下,否则对你和他,都是不公平的。”
第211章 我说了
五月的戛纳是个旅游的好去处,蓝天、白云、沙滩、游艇,还有穿着比基尼的法国美女,构成了属于戛纳的独特的风景线。要是再加上电影节,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明星、导演、电影公司,这道风景线就更加的靓丽。
虽然从80年代开始,欧洲的电影市场开始被好莱坞一个个攻陷,到了90年代更是败得一塌糊涂,但自诩比粗鄙的美国人有着更深厚的历史和传统的欧洲人并不怎么服气,所以高举人文和艺术作为最后一面旗帜自说自话,其他的一概无视,宛如将脑袋埋进沙堆里的鸵鸟。
所以,这最后一面旗帜也不能阻止戛纳电影节的商业化,这倒不是说戛纳开始偏好商业电影,对高举艺术旗帜的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不过戛纳越来越像一个大型的电影交易市场,如果说六、七十年代,欧洲三大电影节只是让导演、演员扬名,那么现在已经转移到让更多的参展电影找到买家上面了。
之前说过,独立电影想要发行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好莱坞每年出产的独立电影无数,但能成功上映的十不足一,所以圣丹斯电影节才应运而生。然后戛纳也有样学样的开始将自己打造成电影交易平台,作为资历最老的电影节之一,戛纳的号召力本来就高出圣丹斯一大截,加上涉猎的范围更广,世界各地的电影都可以来参展,然后寻找愿意接手的发行商。
圣丹斯虽然也接受北美以外的电影,但主要还是针对北美电影,所以进行整改后的戛纳电影节依然广受追捧,更何况,金棕榈在所有电影节中也算是最有分量的奖项。
当然,想要拿到的话,还是那些所谓的艺术性高的电影才有可能,比如——
“最佳导演的得主是,乔尔?科恩、大卫?林奇!”随着颁奖嘉宾的声音,哗然声四起,居然是双黄蛋!
不过掌声跟着响了起来,而且很热烈,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比那些商业化的电影奖项高出许多,所以戛纳电影节的半年奖典礼上,向来没有什么歌舞表演,于是为获奖者鼓掌就成了最热闹的环节。
娜奥米也在鼓掌,激动的鼓掌,不仅仅是为了大卫?林奇,也为自己接拍的这部电影,《穆赫兰道》。
这部电影在戛纳一经上映,立即就获得了无数的好评,不少影评人都将其称之为杰作,欧洲的媒体更是将其称之为今年夏天最好的美国电影。
“无处不在的暗示,充满隐喻的细节,变幻不定的人物,难以看出又相互呼应的故事,让人仿佛置身梦境,”这是法国《费加罗报》上一篇文章的描写。
除此之外,他们对担任女主角的娜奥米大肆夸奖,说她不仅需要表现一个初来乍到者的天真和自信,而且要演出绝望中的挣扎,中间还有一场类似考试的戏中戏,总之,这个贝蒂和戴恩的综合体可能是今年目前难度最高的电影角色。
欧洲的电影人就喜欢这个调调,仿佛只有理解起来很费力的电影,才拥有真正的艺术。
不提这个,总之,娜奥米凭借《穆赫兰道》在戛纳电影节上收获了很高的口碑,可惜的是,最佳女主角终究还是颁发给了法国资深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
娜奥米虽然感到遗憾,但也不是无法接受,更何况她的心思也不在这上面,而是在这几天在戛纳看到了好几次的身影。
想到这里,她不由抬起头往四周看了看,似乎想要将他找出来,但会场这么多人,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找到,再说了,他没有作品参展,还不知道能不能参加颁奖典礼。
她本来就不平静的心再次变得有些紊乱,事实上那天盖伦来过公寓之后,娜奥米的心就开始乱了起来。尽管她再三告诉自己,事情已经过去了,没什么好在意的了,但心里却隐隐认可了盖伦的说法,在没有充分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做这种决定无论对谁都是不公平的。
这个世界没那么多公平,我也只能为自己着想。娜奥米曾试图这样劝慰自己,但她很快发现,这是肖恩对她说过的话。好吧,那么如果无法决定,那就不要去做,一旦做了就要坚持下去……这还是肖恩对她说过的话。
娜奥米忽然发现,自己的生命当中,已经留满了这个小了自己11岁的年轻人的印记,让她无法忘怀。
她以为自己来戛纳后会好一些,事实上最开始几天也的确得到了一定的平静,陌生的地方总能一定程度的吸引人的目光,再加上《穆赫兰道》上映后赢得了不少口碑转移了注意力,总算好过了点。
但随着颁奖典礼的接近,娜奥米忽然在人群中发现了肖恩的身影,没错,是他,肯定是,她相信自己没有看错,但是……他为什么会到这里来?
肖恩之前打算将《我盛大的希腊婚礼》拿到戛纳来参展这件事,娜奥米是听他说过的,但是那部电影都已经上映了,他还来这里干什么?是的,肖恩也说过,他要陪她参加戛纳电影节,但她都已经结束彼此的关系,他又怎么会来这里?更何况他还在连个剧组之间来回跑动。
有好几次,娜奥米都想要过去,抓住他问个究竟,但她终究还是忍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