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明画卷-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忙阻止朱亮起身,道:“勿动,你有什么要说,本王听着。”

朱亮扯动嘴角,想笑着谢言谢,却半分笑容也挤不出来,青灰的面上反是一脸痛苦,喘息着道:“王爷见谅,属下再不能护卫王爷安全了,也不能随王爷出征漠北,看着疆场扬名……”没说几句,一开始上气不接下气,脸上染了不正常的红潮。

朱棣见状,知朱亮已近枯败,此时不过是强撑了一口艺,有遗言交代,这便插言道:“你护卫本王这十年来,一直兢兢业业、本王深为感激。你还有什么对本王说,就说吧。”

朱亮自知道时不予他,只能长话短锐,遂又唤道:“士弘(朱能字),你过来!”

朱能跪行至,沉痛道:“父亲!”

朱亮看了一眼自己的长子,没有应声,就看向朱棣道:“王爷、明日是你第一次出征,属下是不能去了,就让小儿代替属下随行,护卫王爷!”

察觉这是父亲在交代遗言,朱能与他身后的少年再也忍不住,大叫道:“父亲!”

朱亮依然不予理会,只是强撑着意志,看着朱棣。

“本王答应,明日出征,让他随军。”朱棣知道朱亮的心思,再思及朱亮的军位,逝后是由朱能承袭,而朱能不过二十出头,担任如此要职,是需要多加历练,也就点头应允了。

“谢……谢,王爷。”朱亮像是心愿达成,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 容,看向跪在身边的两个儿子,对朱能道:“……历历代代都是燕山 卫,王爷的亲卫。以后你要忠于王爷,誓死效忠王爷,可做得道?” 声音断断续续,却铿锵有力。

朱能望着父亲逐渐流逝的生命,咽下喉咙哽涩,凛声道:“儿子一 定誓死效忠王爷!”

朱亮呢喃了一声“好”,闭着眼睛喘息良久,方又睁眼道:“为 人不可以背信弃义,我与宋兄有八拜之交,更不可以背信。等宋小姐养 好伤,你得娶她!”

“父亲!”朱能猛叫一声,在朱亮涣散的眼光下,他忽又低了声 音,只是自语道:“儿子不能,不能。”

“孽子,到了现在你还——”朱夫人满目痛心的望着朱能,却不及 一语了,忽然吐出一口血。

“朱夫人!”仪华大惊失色,忙扶住朱夫人。

“母亲,我……”朱能双目赤红,渐有绝望之色流露。

想起徐增寿常在她面前,提起朱能的潇洒豪迈,再见他此刻的样 子,仪华有心相劝,何奈这是别人的家务事,她只一侧首,不去看地 上跪着的朱能。

朱能眸光一黯,眼底痛苦之色,一闪而逝。

这时,朱棣蓦然出声道:“历来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 言,岂是你愿不愿意?而作为男儿,更不能背信弃义,是为不义!作为 子女,不可忤逆父母,是为不孝!作为属臣,不听命令,是为不忠!本 王欲命你与宋氏女成婚,你又是愿不愿意?”

不忠不义不孝,朱棣竟然用这三重重罪,指责朱能!

仪华不可置信,目光难掩震惊的望向朱棣。此时天色微黯.隔着 灰色的薄纱,却看不清朱棣的神色。

正待她惊诧之际,只见朱能如遭惊雷轰顶,脸色瞬间死白,直跪的 身躯微晃动了几下,艰涩的开口道:“儿子不孝,愿与宋小姐成婚。”

朱亮闻言大慰,感激的看了一眼朱棣,又对朱能道:“好,你知错 就行。记住,决不可做妄为的小人……以后这个家就交给你了,你要孝 顺你母亲,照顾你兄弟……这次随军,你要奋勇杀敌,报王爷之恩, 建立功勋,光耀门楣……”

遗言仿佛说不尽道不完一样,但生命已走到了终点,朱亮终是永远 闭上了眼睛。

那天晚上,在朱亮逝后,朱棣让朱能自己选择,是留在北平给朱亮 送终,还是随他北征,朱能深深地看一眼亡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北 征。朱棣听了朱能的回答,并没有过多表示,只让朱能做好明日出征的 准备,便离开回府。

仪华将一切看在眼里,在回去的路上,她犹豫再三,到底忍不住, 沉默了一下道,“……他才经父丧,又在婚事上颇有变故,可说是连逢 惊变,明日就让他随军北征,不免有些……有些……”

一时找不到适当的措词,半晌凝结时,靠在车壁上闭目假寐的朱 棣.已接口道:“不近人情。”

仪华秀眉轻颦,话中略带几分辩驳:“王爷,臣妾不是这个意思。”

朱棣豁然睁眼,瞥了下仪华,没纠结上个话题,只阖眼道:“不经 历一些事,不足以成长。”

仪华一怔,细品着朱棣的话,渐明他意思的同时,由此及彼,漠然 忆起朱棣身世尴尬,不难想象他是在怎么样漠视的环境下成长,又历 经了多少事,才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一念之下,仪华心中一软,回首看了眼朱棣,双手捂着手炉,望 着窗幔卷起时,路上匆匆的行人,缓缓地道:“王爷,臣妾曾读过一 首唐诗,诗云: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此时的关外,比起诗中所述的八月,情形艰难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爷要在这广漠酷寒的漠北,征讨根本不知所踪的敌军,实非易事,还 望王爷多多保重。”

一语方落,忽感身后一暖,后背抵上了一个坚实的胸膛,随即就 听一个低沉淳厚的嗓音轻“嗯”了一声,目光亦望向华灯初上的北平大 街。

仪华弯唇一笑,顺势偏头,枕着身后之人的胸膛,享受着此刻的平 静。

朱明画卷 第193章 首战

回到府里,一夜缠绵,疲乏睡去。快天亮的时候,心里念着起 身,却好似闻了安神香一样沉睡不醒。只在模糊间,仿佛听到朱棣在 耳畔说,等他凯旋之日出城迎接的话。她恍惚是点头应了,也想着为 他穿战甲,送他出征,岂料再次睁眼时,室内一片阳光明亮。

仪华惊醒,猛然坐起,朱棣已不在屋子里。

此惊非小,她披了件外袍就下塌,一步未跨出,却听外间传来一阵 说笑声,其中赫然有徐增寿的声音。

她脚步瞬间僵住,随即冲到门拦口,一把撩起锦幔:“他已经走 了?!”询问声刚落,凝目就见徐增寿一身寒气的立在那里,由阿秋为 他解裘衣暖帽。

冷不防仪华霍然出现,两人皆是一愣。

徐增寿茫然点头,道:“是走了。见王爷和朱大哥走了,我才回 城的。”

走了,就这样走了……

仪华好像忽然被抽走了全身力气,沉默不语。

两人不解,面面相觑,心下惶急。

“他们走多远了,可还追得上?”短暂沉默后,仪华蓦地抬眸问 道。

徐增寿不明所以,故而如实回答:“出北平前,大军行进缓慢,此 刻应该在五十里之内。若是快马加鞭,赶也能赶上。”

“好,我们立刻走!”一听这话,仪华立马做下决定。

徐、秋二人惊愕,失声低呼。

仪华只作未闻,让阿秋去马厩牵出傲云,便径直回里间换衣。

不及梳妆,仅一身秋香色连帽斗篷从头裹下,在众人的掩护中,匆 匆出了王府,便见一株参天大树下,六名带刀侍卫骑马护在一辆青帷小 马车周围。

登上马车,丰速疾驰,路旁景物飞一般的向后逝去。

车厢内寂静无声,直到快出城门时,徐增寿终是忍不住腹内疑惑, 道:“大姐,前几日都办了送行宴,您这会儿追赶去,是有什么重要的 事?”

什么重要事?

仪华一下子懵了。

她也不知道有什么重要事,值得她甘愿冒他人诟病之危,也要私自 出府。

她只知道当时一睁眼,不见朱棣,第一个念头就是找他。

也许,这是因为他首次上战场,意义非同寻常。

而她只是不愿错过。

“停车!”没有回答徐增寿的话,仪华撩开青布窗帷,见马车驶近 城外一处官道树林旁,她骤然娇叱道。

一声令下,马车停住。

仪华率先下车,让车夫解下傲云,翻身上马,猛扬一鞭,向北方 驾马而去。

徐增寿见仪华一言不发驾马离去,忙不迭也骑上一马,带着六名 侍卫打马赶上。

一个时辰的快马加鞭,远远就见迤逦向北的大军。仪华勒僵驻马 ,从腰间荷包内取出一块奶糖,俯身支手过去,待傲云吞下奶糖,在它 耳畔低声数语之后,随即反手一拍,傲云昂首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