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谢斌做微雕,这样一来,在技巧的展示上,就正好跟王欣芷错开,也可以各展所长。
设计图都是早就弄好的,不过谢斌没有带草稿到现场来,其他人也都没有带草稿,只是在材料上做好了构图,就等着下刀。
谢斌深吸一口气,拿起刻刀开始动手,也不管一旁围观的一大群人跟两台摄像机,彷佛他们都不存在一样。
老实说,做雕刻的时候,对围观者来说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不能喧哗不能乱动只能一直悄悄的围观。好在都是行内人,这点耐心还是有的,而且这可是真真正正的手艺展示,几乎没有一点虚假,谁也不肯错过这个机会。
一般情况下到哪里能见到各个流派的手艺人聚集一堂展示自己的绝技?要不是谢斌早就答应王老爷子要参赛,他现在肯定扔下刻刀去看别人的手艺了。谢斌对别人的雕刻技巧那可是垂涎三尺,早就盼着这样的机会呢。
第一百三十五章 《山雨晴岚》
谢斌稳定心神,拿起刻刀对寿山石进行加工。在这样的环境中,谢斌想要完将自己的心思都沉浸在雕刻中,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谢斌也没计划做什么太过复杂的东西。
当然,相对一般人而言,微雕本来就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从谢斌动刀开始,田玉琮和女主持人还兴致勃勃的围在谢斌的身边,不过等到谢斌的作品现出一个雏形之后,他们的耐心已经磨的差不多了。
这些人只看到谢斌雕刻的是山水,却不知道谢斌这是将黄宾虹的《山雨晴岚》给搬到石头上来了。这倒不是说谢斌仿制的不像原作,而是在座的人中真没几个人能认得出这幅画来,或者说在场的人几乎都不懂国画,对国画的了解几乎为零。
一直到谢斌把黄宾虹的黄宾虹印和黄山予向印都刻出来之后,王老爷子才低呼一声:“黄宾虹?”
谢斌微微一笑点点头,同时朝一旁好奇的女主持人解释道:“这是黄宾虹在一九四三年做的一幅画,画名是《山雨晴岚》,他的作品风格黑、厚、密、重,是国画史上一位开山巨匠,这一幅《山雨晴岚》虽然不是他的代表作,但是依然拥有着极高的欣赏价值。”
女主持人赶紧打开随身电脑,查找黄宾虹的资料,然后才对着镜头解释了一下黄宾虹的主要成就。
谢斌却不管她,朝身边的人微微示意,“我要进行微雕了,请大家保持安静。”
围观的这些人光看着谢斌做的好,看到谢斌的手艺精妙,却不知道他这件作品的难点并不在这里,而在于能够将一幅山水画给移到石头上来。
山水画是平面产物,而是雕刻作品却都是立体的,或者说半立体的,想要原封不动的临摹是不可能的,不管是材料的尺寸还是材料的造型都不可能像是宣纸一样吧?
谢斌手里的这块寿山石不是平板一块,而是不规则的带着好几个面。而谢斌却是将黄宾虹的这幅画给还原到最初的构图阶段,然后直接将构图挪到石头上,然后才将平面画转化成立体雕刻,算是把这幅画解构以后重新画了一遍,当然是画在石头上的。
将画中的景物移到石头上之后,比如说山、山石、流水、小桥、山路、亭子、草木松树等等全都做出一个大概轮廓。等大概轮廓弄好,看上去跟原画有些不太一样,但是细细看去,却更加真实和生动,毕竟是立体的雕刻,尤其是那条小桥的设置,让立体感更强。
不过这还没有完工,细节方面还需要谢斌用微雕技术来处理,这才是重点。比如说山上的石头,山上的树木,小桥上的木栅栏,甚至松树上的纹路和针形叶等等,都需要用微雕技术来处理。
做微雕的时候,谢斌微眯着眼睛握着几乎看不清刀尖的刻刀在寿山石上雕刻,但是众人几乎看不见他的动作,只是每过一段时间,寿山石上的风景就能多出一片,更清晰更真实。
趁着谢斌歇手的功夫,女主持人用放大镜看了看,惊喜的捂嘴道:“好神奇啊,他完全没有用其他工具,这,这是传说中的意雕吗?”看样子女主持人也是经过紧急充电了,最起码还知道有个意雕。
谢斌摆摆手,“我这还处于新手阶段,也还要靠眼睛来观察的。”
“那你可以看清楚你雕刻的东西吗?”女主持人赶紧问道。
谢斌摇摇头,“我又不是火眼金睛,跟你们一样只能看到一个大概轮廓而已,但是这就完全足够了。”
女主持人一脸的惊叹,“那怎么可能,你不怕雕坏或者带上误笔吗?”
谢斌高深莫测的微微一笑:“唯能及于大,方能及于小,这字画再细微,它也在我的脑海里,只要我的功夫到家,跟平常人写字没什么区别。”
女主持人迷迷糊糊的不明白什么意思,反倒是王老爷子几人有些似懂非懂。这个东西要是用言语来说,还真说不明白,没有亲身体验的人很难感觉到那种情景。
谢斌学微雕的时候,也是从实践开始的,老爷子要谢斌先写大字,然后再写小字,这就是唯能及于大,方能及于小。
话说有一位老书法家,号称“中华第一笔”,这不是说他写的字最好,而是他写的字最大。
那年全国运动会开幕的时候,老人家手持扫帚大的大毛笔,饱蘸浓墨,像是在扫地一样在铺着宣纸的运动场上写下了三个直径好几米的大字,“中国梦”。三个字丰润饱满,没有丝毫的扭曲,看上去跟在桌面上写成的一样和谐,三个字排列的也是整整齐齐,不见丝毫错位。
每一个字的笔画都要比一个成年人还要粗壮,更别说这三个字还是繁体的,能写到这样的程度,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老爷子的功力也可以想象得到。谢斌虽然不知道这老爷子到会不会微雕,但是他要是想学,肯定要比一般人入门更简单。
老爷子在写字的时候,自然也看不到他自己写的字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那字就在他的心里,他自己就是毛笔尖,这字该怎么写,他心里清清楚楚的。这就跟谢斌做微雕一样。
谢斌虽然也看不清自己的笔迹,但是心里清楚,手上就有了分寸。手上有分寸,只要谨慎一些,想出问题都难。
到傍晚的时候,已经有好些人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只有谢斌等寥寥三两人还在继续。大家早就明白,今年的头名已经归谢斌了,此时的心里都没有了争强的心思,只是单纯的欣赏,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见。
好在大厅里有投影仪,谢斌的一举一动都能让大家看到。即便是谢斌身边的王老爷子几人已经看了一下午,可依旧舍不得离开,对他们这个级别的手艺人来说,谢斌的层次已经高出了很多。
谢斌的微雕,今天是不可能完成了,只好暂时停下,明天继续,反正时间还有的是。
刚洗洗手,田玉琮就兴奋的找到了谢斌:“谢老弟真厉害,全场人愣是没有一个敢说什么。”
谢斌淡淡一笑,“田老板过奖了,有什么事情吗?”
“嗯,一起吃个饭?我几个朋友听说谢老弟你在这里,非要过来见见,这个……”田玉琮不好意思搓搓手。
谢斌暗暗叹了一口气,心知这样的事情以后绝对不会少,反正只要他自己不要胡乱答应什么,应该没什么问题。想到这里,谢斌点点头,“那就麻烦田老板了。”
谢斌要是再拒绝,就太说不过去了,毕竟田玉琮对他一直客客气气的,知道他的身份后,更是热情。无缘无故的,谢斌总不能开口撵人吧?再说他的性格也不是一个可以随时翻脸无情的人。
跟王老爷子说了一声,然后跟着田玉琮到了一个山庄里,已经有不少人在门口等着,看到田玉琮后,纷纷迎了上来。
田玉琮也是一脸得色,朝谢斌说道:“谢老弟,这些都是日照的地头蛇,以后要是在这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尽管吩咐,”说着又一个个介绍起来。
不过要是光听名头,这些人都不是一般人物,有某国际品牌服装的代理人,有本地钢铁集团的一个总经理,还有一个是娱乐集团的老总,反正听上去都是正儿八经的大人物。
但是知道了田玉琮的背景后,谢斌也明白,这些人除了明面上的职业之外,恐怕也都沾着一些不为人所知的东西。这点谢斌在岛城就有感触,只是他不愿意也用不着沾这些东西,所以一直不以为意。
而这些人,可是真真正正的地头蛇,在这里还真的很少有事情是他们做不到的。不过他们能对他谢斌这么热情,谢斌自然不会真的认为他们都是喜欢雕刻喜欢艺术的人。
要是谢斌没有李国辉这么个老丈人,在他们的眼里,也就是一个玩雕刻的普通小青年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