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4章 重塑产业的人
1980年,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播出了一部电视记录片,片名为《日本人能,我们为什么不能?》。美国汽车公司被来自日本的挑战震惊了:从70年代起,日本生产的汽车在品质上已远远超过了美国生产的汽车,但价格却比美国低得多。不仅是汽车,其它工业品,从钢铁到电子产品,日本和美国相比,在质量和价格上都占优势。NBC的记录片就是要探讨这是怎么发生的。这部纪录片实际上推出一个人——时年80岁的美国统计学家W?爱德华兹?戴明(W。 Edwards Deming),是他影响了整个日本的产业界。
一时间,戴明成为美国产业界的热门人物。其实,戴明自奉人1939年离开美国农业部以来,一直在产业界从事咨询顾问的工作。在从事这一职业的岁月里,他曾多次受美国的一些汽车公司的邀请,协助他们进行质量管理工作。正是在这一长期过程中,戴明对如何改进产业形成一套有效的方法。但是,美国这些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却普遍地认为,质量管理不过是些“技术性”的细节,对此他们没有兴趣。他们认为,进行质量管理,只需雇请一些专门人员就足矣。到了1947年,G?麦克阿瑟(G。 Mac Arthur)将军被任命为日本占领区的联军最高怀念,他强迫日本政府采纳西方国家的民主宪政制度,并且召集了一批一流的专家来日本,以“美国方式”(American way)来教育这个国家。于是,他的手下将戴明以统计抽样专家的名义邀请到日本,教授日本人“美国人是怎么做的”。
戴明的课程深深打动了一个叫石川一郎(Ichiro Ishikawa)的日本人,所以,后来他作为日本科技与工程联合会(JUSE)的主席,再次邀请戴明来日本,在产业界的一系列研讨会上讲授统计方法。石川一郎在日本产业界很有感召力,在他的邀请下,许多高级管理人员也经常来听取戴明的讲课。在那个年代,“日本制造”这几个字,就是“廉价、粗制滥造的仿制品”的意思。在戴明的研讨会上,他大胆地告诉他的听众们,不出5年,这种善就可以改变。只要适当运用统计方法的质量控制,他们就能够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来,从而,他们将迅速占领世界各地的市场。戴明后来承认他所说的5年是低估了,日本人差不多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改变了他们的状况。
戴明的作为在日本的产业界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为此,日本科技与工程联合会(JUSE)专门设立了一项以戴明的名字命名的年度奖,用以奖励产业界那些在质量管理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日本政府也看到了运用统计方法改进各项活动的前景。日本教育部还专门选择一天作为“统计日”(Statistics Day),在这天,学生们要开展统计知识创新展示的竞赛活动。总之,统计方法风行于全日本,这几乎全都来源于戴明的讲座。
戴明带给高级管理层的信息
1980年NBC的电视记录片播出后,戴明的名字开始在美国产业界受到欢迎。他开办了一系列的讨论,传授自己的美国管理理念。不幸的是,大多数美国公司的高级管理者并不明白戴明所做的事。他们只是派出一些已经知道质量管理的技术专家来听戴明讲课,很少有来自公司高级管理层的主管人员出席。而戴明的讲座内容主要是针对企业的高级管理层的,其中充满批判精神,听起来让人感到有些刺耳、不愉快。管理层,尤其是高级管理层,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为了能以实例阐述自己的观点,戴明特意邀请了一批学员参与他在制造业的一项实验活动。
参与实验的学员被分成工人、巡视员和管理者三组。工人们将被训练从事一种简单的生产程序。先发给他们每人一个大圆桶,桶里装满珠子,珠子以白色的为主,其中搀有少量红色的。首先,工人们要竭尽全力摇晃这个圆桶,以使里面的珠子分布均匀,他们被告知此举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然后,发给他们每人一个木铲,木铲上面排列着50个小坑,每个坑的大小正好能放一颗珠子。要求工人们利用这个木铲从桶中取珠子,每次正好50颗。训练者告诉工人们,50颗珠子中红色的至多不能超过3颗,否则在市场上顾客不会买账,他们必须想方设法达到这个目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每当一个工人取出珠子,巡视员就记录下其中红色珠子的数量,管理人员会检查记录,表扬那些做得好的——每次红色珠子少于3颗和正好等于3颗的工作:批评那些做得差的——每次红色珠子多于3颗 的工人。实验上,那些做得差的工人很可怜,时常被管理者要求停下手中的工作,去看那些做得好的工人是怎么做的,以学习他们正确的操作方法。
在这个实验中,所给的每个桶里的珠子中红色的数量约占1/5。而在这样的条件下,要使每50颗珠子中红色珠子等于或少于3颗的机会还不到1%;而获得6颗或6颗以下了机会是10%。所以,工人们为了这个难以达到的目标——每50颗珠子中红色珠子正好等于或少于3颗而拼命努力。但实际上,平均来看,每次工人所取出的珠子中,约10颗是红色的,这是管理者所不能接受的;而按概率来看,有的工人甚至会取出13至15颗红珠子。显然是工作极差的结果。
戴明的观点是,通常情况下,管理者往往设立一些不可能实现的标准,他们不在意标准是否可以达到,也不尝试着如何通过发送设备等必要手段,来使这些标准得以实现。相反,美国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们,往往只是领先质量管理专家来制定的标准要求工人,而根本不管工人们会遭受的挫折。这种现象在当时成了美国产业界的一种通病。戴明对此提出尖锐批评。在70年代,风行于美国产业界的所谓“零缺陷”(zero defect)理论,其核心就是要求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任何缺陷,戴明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到了80年代,产业界又兴起所谓的“全面质量管理”(TQM)之风(此时正是戴明刚刚在美国产业界出名的时候),戴明指出,这全是些没用的空话。他劝告企业管理者们还是做点实事。
戴明在他所著《走出危机》(Out of the Crisis)一书中,引用了他写给某公司管理者的一份报告。报告指出:
本报告是应贵公司之邀在对贵公司目前的问题:产量下降,成本上升,产品质量不稳定……研究之后写成的。我们的看法是,除非公司高层负起责任,否则无法在改进质量上建立起永久的机制。在我看来,你们的麻烦的主要原因是,你们的管理层没有对质量负起应有的责任……,你们公司所具有的不是质量控制而是打阻击战的游击队,没有组织好的系统,没有预防措施,也没有把质量控制看作一个系统,你们经营的是一个消防队,只指望出事时及时到达以附上火热蔓延。
在你们公司里,到处都能看到一个鼓动性口号,号召每个人都要把工作完成的尽善尽美。但我想知道,你们究竟怎样做才能使每人实现这一目标。如果工人对自己的工作并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才能把工作做好,又怎么能做好呢?如果原材料的质量不合格,或供应不及时;机器设备出现了故障,又怎么能把工作做的完美?除此之外,另一个管理层认识的误区是:只要生产线上的工人按规定的要求去做,生产中就不会出现问题。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就是生产工人的责任,而与管理者无关。
就我本人的经验来看,生产中出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有其共同的原因,而只有管理层可以减少其影响,或将之根除。
戴明关于产品质量管理的主要观点是: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可变的,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在于那是所有人类活动的特性。什么是消费者最希望的产品?对此问题,戴明强调:消费者最希望的产品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质量稳定可靠的(reliable)。他们(她们)希望所购买的商品质量稳定,这样就可以从中得到消费预期。依据费歇尔的变异分析理论,生产过程中的变异有两方面的来源:一个原因戴明称之为特殊原因(special causes),另一个他称之为一般原因(mon),也可称为环境原因(environmental)。戴明主张,美国产业界应该制订相应产品生产的标准程序,允许产品生产过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一旦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超出这一界限,即停下来寻找问题出在何处。戴明指出,由于特殊原因导致的问题不多且很容易被发现。而环境原因的问题总是存在,这是管理不善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