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懒得应付她,她要是爱嫉恨就叫她嫉恨去,难道为着讨她的好,什么好事都要叫她占全了不成?
这样想着,宋祺也就不大理会徐晴,这叫徐晴心里更恼火,心想,好啊,这亲事还没正经定就这么瞧不起人了,要是哪天真的成了皇子妃还了得。
两个人谁也不和谁说话,幸而徐霜说说笑笑的,再加上采萍在一旁插科打诨,倒也不显得冷落,没过二更,荣氏那儿就来人催宋祺回去休息了,宋祺巴不得,赶紧散了场。
在徐家只住了两天,冯氏就派人过来接了,说实话,冯氏也是打心眼里不喜欢徐家,规矩大,讲究多,兄弟子孙多,可因着嫡庶的缘故,一点亲情味也没有,整天算计来算计去,冯氏瞧着就厌烦,生怕也把宋祺给带累坏了。
叫宋祺回来,除了这一个原因,还有便是赵知文提出要搬出去单住,这个冯氏怎么会答应呢,想叫宋祺回来帮着劝劝。赵知文在宋家满打满算也住了将近十几年了,赵知文的娘还在的时候赵知文要跟着宋老爷念书,所以住在宋家,后来赵知文的娘去世,赵知文更是小住变成了长住。
赵知文性子温和,有学问,知道上进,也懂事,冯氏当成亲孙子一样疼的,宋老爷也是用心的栽培,原先宋家想把宋祺许给赵知文,赵知文以未来女婿的身份住在宋家合情合理,可如今宋祺的婚事另有了着落,赵知文再住在宋家就有些不妥当了,毕竟赵知文姓赵,将来成家立业都在宋家算怎么回事。
这个道理大家心里也都明白,可冯氏就是舍不得,宋老爷也是再三的挽留,可赵知文却执意要搬走。宋祺回家后听说了这件事就赶去赵知文那。
赵知文的屋子已经收拾妥当了,除了一些书籍,衣物,笔墨纸砚,什么都没带,赵知文心里也明白,自己的父母并没有给自己留下多少东西,这些年吃宋家的,住宋家的,这些家具,古玩,摆设也都是宋家的,宋家愿意对一个邻居家的孩子这样的照顾也算是仁至义尽,赵知文心里感激,可明面上越发的不想占宋家的便宜。
瑞宝和金宝两个小厮原先也是宋家的,可跟着的时间长了,赵知文也要一个伺候的人,便把两个人也带了过去。宋祺一看赵知文的包袱眼泪就落下来了,毕竟她和赵知文的婚事是家里人早就定好的,要不是自己突然反悔,赵知文也不用这样急着搬出去撇清关系,赵知文看宋祺哭就很无奈:“怎么哭了呢,我虽然搬出去,可还是会经常过来的。”
宋祺道:“我知道知文哥哥是怨我,要不然好好地为什么要搬走。”
赵知文上前给她擦了擦眼泪,温声道:“这事也不怪你,我原本就姓赵,就算是咱们要成亲,我也会搬出去自立门户的,难道还要入赘不成?再者,我也老大不小了,总要成家,到时候难道也在你家?你放心,我不会因为搬出去就和你生分了,我心里也从未怪过你。”
宋祺泪眼朦胧的:“那你住在哪?”赵知文笑道:“我之前想着我们要成亲,早早的在京城置办了一所小宅子,现在空着也是空着,我搬过去住也是好的,离衙门也近。”宋祺道:“那我也要跟着去看看,如果那里不好你还要搬回来住。”赵知文拗不过她,只好答应。
赵知文东西不多,一辆小车就拉的完,那地方离得也不远,赵知文当时是当成新房来置办的,花了很多心思,离宋家也近,宋祺什么时候回娘家一趟也方便,小小的三进宅子,倒是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只是没有人住,也没有收拾,显得冷冷清清的。
现在只有赵知文一个人住,也不用收拾多少屋子,只把外院小书房带着几间屋子收拾了就能住了,冯氏又派了一房家人给赵知文,也有人给赵知文看房子守门,打扫院子,若是回来晚了也有人伺候热汤热饭,瑞宝金宝两个小厮在这上头就不成了。
徐氏也想叫伺候赵知文的秋蒙和秋茹跟过来伺候,可那两个都是如花似玉的大姑娘,跟着赵知文一个爷们伺候,任谁看了也觉得是做房里人的,要是赵知文成了亲还合规矩,如今赵知文没成亲,要是给他丫头倒像是引着爷们不学好的意思,徐氏怕赵知文多心,也就没提这话。
跟着宋祺来的几个粗使婆子手脚利落,很快把里里外外收拾一新,宋祺亲自给赵知文布置屋子,可就那么点东西,怎么布置屋子还是跟雪洞一样,冷冷清清的,宋祺便叫瑞宝金宝回宋宅把赵知文屋子里的一应摆设都取过来,赵知文想劝着,可话还没说出口宋祺就眼泪汪汪的看着他,叫赵知文怎么忍心,索性都随她折腾去。
墙上架子上摆满了东西,这屋子才像是有点人气儿,宋祺还是不满意,道:“知文哥哥,这屋子你一个人住也怪吓人的,要不把爹娘和祖母都接过来住一阵子给你暖暖屋子如何?”
赵知文笑道:“又说胡话了,你放心吧,有金宝和瑞宝呢,还有外头那一房家人,怎么着都够了,我们衙门里还有的人身边只跟着一个小厮伺候呢,那住的地方也是在大街上赁的,一个院子住了两三家人,我和他们比可好多了。”
宋祺道:“怪不得人家都说翰林院的是穷官儿,要说也是鲤鱼跃龙门过来的,怎么就这么寒酸。”赵知文道:“这也难怪,我那些同僚有些也确实家里艰难,而且翰林院的确清贫些,皇上想起来问两句,想不起来就整天闷在书堆里,也没什么赚钱的法子。”
宋祺道:“现在翰林院可有人欺负你?我听说这样的地方最在乎什么资历,你新来的别被他们欺负了。”
赵知文笑道:“现在宋叔是都察院御史,谁敢给我脸色瞧呢,刚进去时确实艰难,不过现在也都好了,我也不算是资历浅了,说到底也是一群读书人,也闹不到哪里去。”
087.喜事(三)
更新时间201341 20:01:23 字数:2056
赵知文这话也是说一半藏一半,如今宋老爷升了官,翰林院的人都对赵知文热络起来,可赵知文到底不是宋老爷的亲儿子,再好也有限,所以这热络也就有些微妙了。
翰林院想要升官太难了,要看运气,比如皇上想起来叫写个对子,这样有可能被皇上瞧上一步登天的好事都是掌院学士或是侍读学士包揽了,他们这些小翰林还是在下头混日子,赵知文刚进翰林院时,整天要做的就是誊抄文集,资料,如今这些事虽不用做了,可那些占便宜的好事也轮不到他,不上不下的也挺尴尬。
宋祺听赵知文说的这样轻松就有些不信,可看赵知文也确实没什么烦恼,心里也就放下了心,临走时又都排查了一遍,看四处妥当了才罢。
快到吃晚饭的时候了,赵知文要送宋祺回家,可冯氏却比他们快一步,先行上门了,说要给赵知文暖房,连徐氏和宋老爷也来了,徐氏想的周到,怕赵知文这里锅碗瓢盆的不方便,索性在酒楼订了一桌菜送到这儿来,也省事。
冯氏也是里里外外看了一遍,看四处打点的妥当,便不像刚开始时那样的担心了,对赵知文道:“我也懂你的心思,也怕你嫌我烦,话也不敢多说,只是你娘把你托付给我,我就要看着你好好地,你要搬出来住也就罢了,要是叫我知道有什么不妥当,我少不得还叫你搬回去住。”
赵知文忙道:“您说的太严重了,您对我恩重如山,我怎么会嫌您烦呢,我知道您都是为了我好,无论我住在哪里,我还是跟以前一样孝顺您尊敬您。”和徐氏相比,冯氏是真的关心赵知文,赵知文对她也有感情,要是对着徐氏,赵知文说的话也许更感人,却绝对没有这个真心了。
刚进了十月,皇上就下了旨意,赐婚给宋祺和赵景深,封宋祺为嫡妃,这下可是铁板钉钉的事了,宋祺真是变成一只金凤凰了,更叫人跌破眼镜的是,皇上亲自来宋家下聘,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殊荣,就算是逸王娶陈姑娘时,皇上也只是请了两个宗亲里的郡王去下聘。
皇上亲自去宋家下聘,是不是意味着三皇子在皇上眼里是与众不同的呢?大家心里都这么猜测,至于这个如何的与众不同,可就值得玩味了。
这三媒六聘,一系列的礼节走完,也快到了十月底,天气逐渐冷了,皇上趁着运河未上冻,便打发赵景深带着宋祺去烟霞山拜见师傅。要是寻常人家,定了亲的男女是不能见面的,可赵景深自幼混迹江湖,对这些礼仪也不大在意,要是真让他几个月不见宋祺,还真是难为了他。
而且赵景深的师傅对于皇上而言也是个特殊的存在,事关皇室秘辛,这些事以后会提到,现在也不用说了,皇上并没有正经下旨,只是叫高贵妃请徐氏入宫闲话,悄悄地说了。
徐氏原是不乐意的,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