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首七言歌行是江西女诗人范淑之作,直侯是她哥哥,元亨的表字。元亨尝作《红楼梦评批》三十二卷(稿本已佚),这是妹为兄题《评批》而写的诗,虽然还不是直接题品《红楼梦》的,而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
——现在先将范淑的情况简介一下:淑字性宜,号种菊秋农,江西德化人,生道光元年(一八二一),卒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年止二十六岁,不嫁而亡。祖父官知县,父正衍,为贡生,是一个不太高层的封建家庭。兄元亨,妹润(端宜)。大排行第六。母张氏,多病先逝。家境清寒,室无婢媪,她自幼操作一切炊汲劳动,并在屋后辟小菜园,率弟妹〃 荷锄抱瓮〃。由于〃 骨肉离析,爨火常虚〃 ,事亲抚妹,心力交瘁,竟以成疾。她短短的一生,〃 家庭之际,虑患操心,极于怫鬱〃。兄元亨初名大濡,咸丰二年中举人,一生困顿,托于幕食,年三十七卒。妹润嫁一同邑少年,仅一年,以忧卒。〃 天属陵替,门内伤慼之故,尚有难可忍言者〃 ,这样家门的一位女诗人,其遭际心情,可想而知。平生与兄倡和,感情深挚,可以说是相依为命。元亨有《问园遗稿》,淑有《忆秋轩诗钞》,附词、尺牍,合刻于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系元亨子履福刊于良乡县官廨。据元亨所撰小传,〃 妹虽为诗,自言己得,不务名誉,蔡编修殿齐选《国朝闺阁诗钞》,征其稿数四,妹终不愿示人,予嘉其意,不强也。〃 然同治十三年刊本《豫章闺秀诗钞》中已收其《忆秋轩集》一种(堂妹范涟' 清宜' 《佩轩诗稿》及宋鸣琼《味雪楼集》皆在),同年刊《国朝闺阁诗钞续编》第二册亦收《忆秋轩诗集》,皆淑殁后之事,但并早于履福良乡刻。元亨除曾评批《红楼梦》外,尚有《空山梦传奇》(存),《秋海棠传奇》(佚)二剧曲。
据说范元亨〃 名噪〃 于咸丰初,当指中举之时,那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军兴,使清朝统治集团大为惶恐的时期,这位〃 奇穷〃 之士,对于革命军的立场态度却是反动的。不过他究竟与上层人物不同,对贫苦人民尚表同情。其《冻鸟篇》写道:〃 ……所幸我与尔,一椽托庇寓。北郊冻馁多,敝衣不掩跗;既无室庐依,何有羽毛具?岂不同体肤,安能竞霜露?愿得回春风,一为温穷庶!〃 他耻趋时名,自居于〃 不肖〃 之地,如《作诗》篇云:〃 少日任天籁,涂抹杂妍媸;中忽趋时名,风格日以卑;疵颣固云少,真味亦浇腐。此事有心得,悦人真自欺!幡然幸早悟,痛惩从前非。充此不肖心,岂惟文字疵!我有朱弦琴,弹之声逾希;亮非众耳悦,君子意何为?!〃 其《忧来辞》伤妹病,写困境,真切动人:〃 有妹弱二岁,少小最亲密;廿载共贫困,忧患难殚述。我顽尚不支,况汝闺阁质!〃 果然积劳致病,一卧三年,〃 暮从公府归,寒灯耿虚壁;呻吟苦力薄,有泪不能滴。对之不忍言。慰语复狼藉……〃 可是他自己的妻室也是个病人,〃 入室见病妇,憔悴日以益;未免私心怜,操作未尝息;为言小姑病,忧思辄形色……〃最后至于感叹:〃 骨肉已如此,生趣那可得?呜呼彼苍天,劳人肠断绝!〃 ——如此摘叙一下,亦足以见其兄妹境况之一斑了。
范淑也是个有思想的人,其诗笔蕴藉,含思凄婉,读去倍觉哀恻,然而并非没有愤慨激情。《失题》诗有云:〃 大地不能逃愤激,谿山有路羡鸢鱼。冷心到死灰翻热,痛哭而今泪不枯〃 ,其情怀可见。集中佳作很多,不能备引。今只录两三篇足以见其寒苦生活境界的:残脂即事断炊终不断清娱,积雪无尘未忍除。最喜柴扉人迹绝,压门三日尚如初。
风雨夕(之二)误料严寒未有期,薄棉典尽落花时。窗风凄紧灯先觉,庭雨高低竹自知。
传说遥山尤积雪,不堪明日又无炊。闭门无异隆冬境,消受长更静背诗。
幾日幾日厨烟绝不扬,苔花碧染甑尘香。断非佳节如寒食,差免痴人笑饭囊。
入瓦雪珠声琐碎,支风灯影境凄凉。鼠知求食空劳苦,衔得残书过草堂。
处在这样景况中,一位弱女,苦支了二十五载年华,还能写出很美的诗句——秋园晚望西风昨夜度重关,一片哀蝉晚未阑。化影暗扶凉意出,乱云飞送雁声还。
夕阳渡水初登岸,红叶传秋渐入山。万事苍茫莫回首,别离犹幸在人间。
中间二联,不愧名作。正惟如此,这兄妹二人不同于那些富贵俗人,对《红楼梦》的理解和认识就要深刻得多(当然,也并不是就完全正确了)。
范淑这首题兄作《红楼梦评批》的歌行,用笔可说是双管齐下,既是说范元亨,也在说曹雪芹,——〃 别抒悲愤入稗官,先生热泪无倾处〃 ,正是如此。她慨叹那些读《红楼梦》而只知着眼于繁华香艳的,完全是买椟还珠,倒置了本末。这种见地,也和孙荪意、吴藻、金逸等江浙女士专门悲悼黛玉身世遭际的并不全同,值得我们十分重视。
范淑妹兄,对《红楼梦》的题咏应该不止这一首,有些迹象说明她们对它兴趣很大,如元亨所作《白秋海棠》七律诗,全用小说中原韵(门、盆、魂、痕、昏),即其遗迹(其《空山梦》传奇,填词皆不设宫调曲牌,自度腔谱,成为创举,也是从《红楼梦》十二曲的体例而来)。范淑又尝追念:〃 丙申、丁酉间(一八三六、三七),姊妹辈结菊花诗社甚盛。自清宜姊别后,直侯兄远客,次侯辈相继析居,花事诗事俱废矣。〃 (《至问园感怀》诗自注)这分明也是受《红楼梦》的影响的一种痕迹,不过诗皆不存,——就连题《红楼梦评批》的这首好诗,也是元亨先已删弃,后来才又编入〃 续钞〃 而偶然幸得保存的。因此我想像范淑这位生活在道光年代的少女诗人,一定还另有专门题咏《红楼梦》的诗词,可惜因为她〃 所著诗不甚珍惜,遗佚者固多〃 (《诗钞》〃 例言〃 ),已不复可见了。富贵俗人与贫病弱女,对《红楼梦》的感受和认识,有如此巨大的不同。有些显贵们,恨《红楼梦》入骨,必欲毁尽灭绝始快,而范淑却认为它是〃 香草情怀屈大夫〃 ,〃 说部可怜谁敢伍,庄、骚、左、史同千古!〃 这种种见识上的不同,由何发生的呢?只能是他(她)们的经济生活以及随之而形成的精神生活存在着巨大差异而有以致之吧。一部〃 红学史〃 ,都应作如是观。
一九六三年清明节后二日初稿——注:⑴《花帘词》道光己丑(九年)陈文述序提到〃 顾其豪宕,尤近苏、辛。宝钗桃叶,写风雨之新声,铁板铜弦,发海天之高唱。不图弱质,足步芳徽。〃 如《金缕曲》云:〃 生本青莲界。自翻来、几重愁案,替谁交代。愿掬银河三千丈,一洗女儿故态。收拾起,断脂零黛,莫学兰台愁秋语,但大言、打破乾坤隘;拔长剑,倚天外。〃 如《新水令》云:〃疏花一树护书巢。镇安排、笔床茶灶。随身携玉斝,称体换青袍。裙屐丰标。羞把那蛾眉扫。〃 《步步娇》云:〃 侠气豪情,问谁知道?〃 可见一斑。至《衍波词》则风格与此略无似处,有咏〃 美人风筝〃 《沁园春》,写得很好,疑与《红楼梦》第七十回不无关系。题外一句话:其题:〃 东洋美人图〃 《念奴娇》亦颇别致,写日本女妆:〃 遥想弱水东头,三山宛在,定有神仙侣。玉雪双趺高屐,压倒南朝莲步。云海微茫,蓬莱缥缈,空惹愁千缕……〃 似未见有同类之作,很值得让中外女读者一看。同时也令人会联想到《红楼梦》中宝琴介绍〃 真真国〃美人作汉诗的事情。其馀女诗词家题《葬花图》等作尤多,一粟《红楼梦书录》增订本著录亦未备。
⑵到此为止,几篇文字所举诸例中已可见清代作者多称《红楼梦》小说为〃传奇〃 ,此例自张船山诗自注中已然。而杨恩寿《词馀丛话》竟云:〃 《红楼梦》为小说中无上上品。向见张船山赠高兰墅有' 艳情人自说《红楼》' 之句,自注' 兰墅有《红楼梦传奇》'。余数访其书未得,所见者仅陈厚甫先生所著院本耳。〃 王国维竟亦据此入之《曲录》中,真可令人怪异。按〃 传奇〃 一词,最初即指唐人小说,后始用以指剧曲(别于元人杂剧者),然指小说之用法固未尝中绝。至清末翻译文事兴,则又用以指西洋之romance。清人凡提《红楼梦》,多称传奇即指小说,与剧本无涉。
「附记」
历年迤逦写为此等小文数篇,开始是为讨究版本问题,稍后又觉亦可为研究〃 红学史〃 者参助之用,遂稍稍放宽范围。顷得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