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部刮去的,有大集体‘共’小集体的,也有全民‘共’集体的,有集体‘共’个人的,也有全民‘共’个人的。有些地方,外部来的风比内部刮的厉害,党、政、军、民、学都有份。”
1961年,“共产风”还继续刮。1961年1月14日中共吉林省委发出了《关于有些地方违反中央指示重犯“一平二调价”错误的通报》,通报指出,“有些地方在贯彻中央十二条指示纠正“一平二调”的同时,又发生“一平二调”的错误。”通报列举了一系列“一平二调”的种种事例后说:“要求各级党委认真帮助公社党委纠正这一错误,并且通过这个事实教育干部,以避免类似错误继续发生。”但是,半年以后,“一平二调”还是发生了。1961年7月15日,中共吉林省委不得不再发文指出:“去冬以来,省委在纠正“一平二调”的错误过程中,关于重犯“一平二调”错误的问题曾发出多次通报,三令五申地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全党同志,不许再刮共产风,必须维护公社三级集体所有制和社员个人所有制……。但是,还有少数的党组织和干部对省委的指示不重视,而是充耳不闻、置之不理。”
 “五风”对农村生产力造成了很大的破坏。1959年4月末全省有猪187万头,比1958年6月的239万头减省了22%。鸡鸭鹅减少更多。农安县农安镇人民公社五里界管理区,1957年以前第一生产队有大小牲畜35头,到1959年6月只有17头。1957年有猪240多头,1959年6月只有28头。1957年一垧地(10亩)能打8担,1958年只打6担,还向上报增产几倍。为此,中共吉林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的五条紧急指示”和“关于分配私人自留地,以利发展猪鸡鸭鹅问题”等文件的精神,发出了《中共吉林省委关于解决社员自留地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社员只要养一头猪(包括现养的和计划养的),就给1分到2分自留地。自留地收益除缴农业税以外,不抵口粮,不上缴积累,完全归个人所有。此外,大牲畜死亡和瘦弱问题也比较严重。通榆县1959年冬到1960年春,大牲畜普遍瘦弱、大量死亡,特别是幼畜成批死亡。
从怀德县可以看到集体化、特别是公社化以及1958年以来的“五风”对农村生产力的破坏情况。1961年5月10日,吉林省委传宣部长宋振庭提供了一份调查报告说,怀德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吉林省的重要产粮县之一。但从1953年以来,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逐年下降(1960年和1953年比,的播种面积减少了10%,单产减少了36%),粮食产量逐年下降。1960年的粮食产量比1953年减少了38。3%。历年粮食总产量数字如下:
1953年:31。2154万吨;
1954年:26。4796万吨;
1955年:32。0271万吨;
1960年:19。2702万吨。
1958年和1959年粮食产量浮夸很大,数字说不清,大约20万吨左右。
怀德县饲养大牲畜条件好,范家屯的马市全国闻名,过去南方各省都到这里来买马。但是,1960年的大牲畜比1953年减少了36。5%。剩下的大牲畜瘦弱不堪,按拉犁的牵引力算,三头才能顶过去的一头。部分社队已经无力种地。与此相应的大车也减少了51%。
部分社队群众收入逐年减少,不少地方房屋失修,漏雨。南崴子公社一半左右的房子漏雨,不少房子在屋子里可以看到天。刘房子公社湾沟8户中有3户房子透天。
虚报粮食产量造成征购任务加重,剥夺了农民的口粮。1958年和1959年,怀德县粮食产量大约20万吨左右,却虚报为31。3262万吨和25。1644万吨。征购任务按上报的产量数确定,1958年和1959年的征购任务都为16万吨。1953年征购粮占总产量的41。69%,1958年和1959年约占80%,1960年占67。46%。征购任务刚完,就等着返销粮下锅。
1958年以来社员口粮标准很低,群众体质很弱,据初步调查,全县已有浮肿病人16000多人。经过检查确认的由于浮肿病和合并症死亡的有68人,未检查确认的死亡人数就不清楚了。
吉林是中国主要的人参产区,其中抚松县又是人参的重点产地,其中东岗为最。1958年以来,由于强调人参产区粮食自给,强调人参种植以国营和公社为主,因而人参产量大幅度下降。1957年,东岗人参产量81741斤;1961年只有23518斤,只有1957年的28。77%。由于人参产量降低,社员收入减少,人参产区的人口外流,希望“找个农业生产好的地方,能够吃饱肚子。” 
三、守着粮库饿死人
粮食减产、过重的征购任务和“五风”的折磨,使得吉林省这个富饶的省份,也发生了饥荒。
1961年春,由于浮肿病人不断增多,省卫生厅派医疗队到洮安县福顺人民公社的福安管理区和德顺人民公社的全保管理区救治。这里社员体质很弱。自1960年10月以来,大量发生浮肿病。1961年3月6日至9日,医疗队在这两个管理区按门逐户进行了检查,共检查了1457人,发现浮肿病322人,占被检查人数的22。1%。福安管理区共有劳动力187人(女86人),就有84人(女44人)患浮肿病,占劳动力总数的44%。福安区被查出的155个浮肿病人中,初发者64人,占发病数的41。3%,其中较重者7人;时肿时消逐渐恶化的86人,占发病数的55。4%,其中较重、体力非常衰弱者25人,已有腹水或消肿后干瘦、身体极度衰弱者5人,占发病人数的3。2%。入冬以来,福安管理区死亡12人。经调查除其中5人因年老体衰或患其它疾病死亡外,4人是浮肿合并其它疾病死亡,3人纯是浮肿后腹水或干瘦而死。范海庭,59岁,患浮肿后消瘦,死前一天晚上精神还好,第二天突然死亡。王进城,36岁,患浮肿后干瘦,死的前一天产野外拾柴,第二天突然死亡。于留柱,52岁,也是患浮肿病后消瘦死亡。
1961年3月5日,中共延边州委干部何建中从延边打电话向州委富书记汇报说(兰干亭记录),在延边,2月上旬统计的浮肿病有1万多人,图们镇浮肿病人占总人口的7%,延吉县朝阳公社占总人口的7。5%,有些学校、机关占的比重更大,医学院占15%,州报社占10%。在3899名妇女干部中调查,患妇女病的就有1154名,占被调查人数的29。6%。延边地区各市、县除敦化外,群众都在剥榆树皮吃,把树干中间的一段剥光。目前公路、铁路沿线以及村子周围,大部分榆树皮都被剥光。
1961年6月2日,吉林省卫生厅党组报告,根据省卫生厅工作组到吉林、通化、四平、白城等地区的检查和从部分地区的工作报告看,目前全省农村浮肿病的情况仍很严重,部分地区病情还有发展。有些浮肿病人时消时肿,由轻转重或呈干瘦状态,重病人日渐增多。一般地区重病人占现有浮肿病人总数的2%左右,重病区的重病人占病人总数的6%以上,并继续发生死亡现象。此外,全省患子宫脱垂的病人约两万多人,闭经病的发病率约为农村青壮年妇女的0。5-3%。另据典型调查推算,1961年6月全省农村重症浮肿病人,约3万人左右。省委发出通知,要加紧对这部分人治疗。这个数可能偏小,怀德县1961年7月下旬有浮肿病人1万人,其中重度的有1348人,浮肿人数还有上升之势。吉林省当时有43个县,怀德县的人口和灾情处于中等情况,按这个县的情况推向全省,重度肿病人应当有5、6万人。
浮肿病不仅发生在农村,城镇也出现不少。据吉林省卫生部门资料,自1960年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吉林市全市(缺船营区)发现浮肿病人4179人(市内3874人,外县305人)。主要情况是:1)城乡、机关、学校、工矿、企业、饮食行业、地段居民中均有发生。据21个单位调查,只有三个单位没有发现。患者性别无差别,壮年比例较大,壮年占患者总数的40-50%;2)部分单位发病率比高。据21个单位调查,有四个单位达5%以上。最严重的是市实验小学,占30%。在一部分重体力劳动工人当中,比重较大;3)从发展趋势来看,从11月起到12月有显著上升。据吉林铁路医院就诊人数统计,11月下旬为313人,到12月上旬就发展到550人,到12月中旬则发展到780人;4)浮肿患者的症状是:下肢及颜面有不同程度的浮肿,全身软弱无力、头昏、面紧、多尿(一夜可达四、五次甚至有尿急现象)等。个别患者出现昏迷,但从全市情况看,还没有发现因浮肿致死的情况。
1960年10月到1961年3月6日,省直机关共发生不同程度的浮肿病人976名,省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