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凯旋回师!”带着这群男孩儿嘻嘻哈哈地跑掉了。
荀贞不觉一笑。
“五岁鸠车,七岁竹马”。竹马通常是七八岁、十来岁的孩子们玩儿的,领头的这位“大将军”十二三岁了,还带着一大群小孩儿玩儿竹马,确实不像话,难怪被那几个壮妇痛骂。
因眼前此景,荀贞想起了一桩逸闻,当年从荀衢读书时,听他提起过,说的是丹阳名士陶谦。
陶谦少孤好玩,一直到十四岁,还带着全邑的儿童缀帛为幡,乘竹马而戏,受到乡人的耻笑。但他后来的岳父挺有识人之明,在半路上遇见了他,见他容貌异於常人,停下车和他说话,言谈甚欢,认为他长大后必成大器,於是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果然,陶谦长大后,刚直有节,仕州郡、除茂才、任县令,青云直上。
想到此处,他站起身,走到亭舍门口,向外张望,瞧见那群骑竹马的男孩儿已经跑远。大概是怕被那几个壮妇追上,跑得太急,没注意地面,领头的“大将军”被土埂绊了一下,摔倒在地,顾不上疼,爬起来接着再跑,惹得田间观望诸人哄笑起来。
荀贞也笑了起来。
陶谦后来能成大器,固与本身的才干有关,但不能排除他父亲旧时的关系和他岳父的扶植。陶谦的父亲做过余姚县长,他的岳父做过苍梧太守,都是官宦之家。两方面结合,成就了陶谦,却不代表每个贪玩的孩子都能成为陶谦。
他在院门口站了会儿,心道:“孩童玩乐,无所顾忌,故而欢快。敬老里虽有太平道的背景,但此时距黄巾起事尚有数年。对他们固然需要警惕,但也不必太小心了。就编练备寇此事而言,就像对待别的里一样即可。”又想,“上次去他们里时并无交谈。这次可以趁着备寇的说辞,去他们里中探个底细。”
……
黄忠将前院、后院都打扫干净了,过来问他:“荀君,那武贵该怎么处置?”他和杜买一样,也是今天才想起了武贵,彷徨不安,实在忍不住,明为问该如何处置,实暗指昨夜之事。
荀贞对此,昨晚就有定计。
武贵被关在亭中后,也没受什么苦,只被饿了两天,被打了两顿。要是没有昨晚儿这档子事,放了他也无所谓,如今万万放不得了。
“许仲尚未归案,武贵知情不报,再关他几天吧。”武贵没有什么亲人,在里中名声又坏,别说关几天,就算关个一年半载,估计也没人质疑。
黄忠是个老成人,欲言又止,叹了口气,说道:“也只能如此了。”问荀贞,“荀君,今天还要不要巡查亭部?”
“要,当然要!”
既然已经决定开始着手下一步,“组织备寇”,当然要立即施行,不能拖延。荀贞说道:“不过之前,我有件事要与你们商议。黄公,请去叫一下杜君,再把阿褒、阿偃等人也都喊来,咱们去后院议事。”
“备寇”是大事,关系到全亭的住民,黄忠、杜买、陈褒、程偃等人都是久任亭中,熟悉当地情况,需要与他们商量商量。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26 招人
黄忠叫来诸人,来到后院。为不打扰许母、许季休息,在南边随便找了间屋。黄忠提前在屋内铺设好席子,诸人脱掉鞋,鱼贯入席。
荀贞坐在正中,杜买、黄忠分列左右,余者依照爵位、年龄的高低依次坐定。
荀贞注意到杜买情绪不高,跪坐在席上,发呆似的,时不时皱皱眉头,当下问道:“杜君,昨夜没休息好么?”
杜买回过神,答道:“昨夜趁着酒意,一觉睡到天亮。休息得很好。”
“那怎么看你有些萎靡?”
“……。”
荀贞瞧了瞧他,猜出了他的心事,问道:“可是在担忧昨夜之事?”
“……,不瞒荀君,俺是有点担忧,怕会外传。”
程偃不满起来,说道:“昨晚不是说得好好的么?怎么又反复?知道此事的只有咱们和许仲的朋党。他们肯定不会乱说,咱们也不说,谁能知晓?怎会外传?”
“只怕武贵,……。”
武贵这个麻烦,不但杜买、黄忠想到了,陈褒也想到了,不过他并不担心,接口说道:“如荀君所言,武贵知道许仲的行踪却闭口不说。只要许仲一天不被抓,他就别想离开犴狱。”
却是与荀贞的解决办法一模一样。
杜买说道:“话是这么说,但咱们只是个亭舍,没有权力长期扣押人犯。若是被县中知晓?”
繁阳亭是个野亭,远离县治,但这不代表县中就对其不闻不问,就像郡中有督邮日常巡查各县一样,县中也有椽吏日常巡查各处乡、亭,武贵被关押的事绝对瞒不住。瞒不住还算好的,弄不好,县里会派人把武贵带去县中盘问。到那时,一切不都露馅了?
陈褒说道:“犴狱脏乱,臭味熏鼻,往常椽吏巡查到咱们亭部时从不会亲自进去。老杜,你要是担忧武贵会被提去县里,到时候就说他犯的是别的事儿,不就完了么?”
“就怕隐瞒不住。”
陈褒说道:“武贵一个乡间无赖,名声极坏。如果县里的椽吏问及,实在不行,咱们就实话实说,只他夜闯寡妇门这一条,关他个十天半月的也不过分。”
“关他十天半月当然可以,但以后呢?能一直扣押亭中么?早晚要放他走的。”
陈褒笑道:“武贵这类人欺软怕硬,也就能欺负欺负寡妇孤女,把他关个十天半月的,慢慢整治收拾他,便以后放了他走,借几个胆子他也不敢乱说!……,何况,昨晚之事他到底听见了没有,咱们还不知道,老杜,何必胡乱猜测呢?”
荀贞叫他们来是为商议“备寇”,不是为商量怎么解决武贵这个麻烦的,听他们争论了几句,他自有主张,笑道:“杜君所忧有理,阿褒所言亦有理。不过以我看来,你们都忘了一件事。”
杜买、陈褒问道:“什么事儿?”
“昨晚上的主角不是咱们,而是许仲。”
杜买、陈褒立刻恍然。程偃没听懂,问道:“什么意思?”
“许仲为了救母,敢独身来见咱们;他的朋党为了助他,敢聚众冲击亭舍。就算武贵听见了昨晚的动静,除非他不要命了,否则怎会胡乱说话?”
许仲和他的朋党都是“轻生尚气”之徒,就算武贵听见了昨晚之事,如果他敢告密,别的不说,便只许仲就不会放过他。——武贵虽然无赖,也算轻侠一流,对许仲等人肯定十分了解,不会想不到这一层。所以,正如荀贞所言:除非他不要命了,否则定不敢乱说,必守口如瓶。
也正因为想到了此层,荀贞对“武贵”并不在意,不觉得他是个麻烦。
黄忠、陈褒、程偃等人都道:“荀君所言甚是。”
“杜君以为呢?”
“听了荀君这么一讲,是俺多虑了。”
“那咱们言归正传?”
“正要请教荀君召我等前来,是为何事?”
“去年大疫,盗贼蜂起,藏匿山林,待到冬天,或会剽掠亭部。我既为亭长,便有保护一方的职责。如今九月,正是缮五兵,习骑射,以备冬寇之时。前日,黄公曾有此议,因忙於许仲案,无暇顾忌,今时稍闲,我决定开始着手。”
程偃猛地一拍大腿,头一个赞成,说道:“正该如此!”
黄忠亦道:“去年的大疫死者极多。别说贫家了,一些中家都因为操办丧事而典卖宅地、荡尽家产。相比邻近诸亭,本亭还算好的,即便如此,也有几十户住民破家。春里、北平里、南平里都有人弃家远走,不知去了何处。”
陈褒说道:“但凡弃家远走的,十之八九聚集草泽、沦为寇贼,现今天还暖和,路上行人也多,他们尚能行劫道中,等到冬天,大雪封路之时,确有可能会剽掠乡里。……,去年,邻近的亭部就被盗贼抢掠过。”
杜买是“求盗”,在治安这一块儿,他是荀贞的第一副手。荀贞问他:“杜君以为如何?”
杜买没有意见,说道:“荀君不说,俺早晚也要提议。只不知荀君的章程如何?”
“郑君在时,是个什么章程?”
“郑君在时是按里抽人。本亭共有六个里,按照住户丁壮的多寡,每个里抽出不同数量的精壮,多则十余人,少则七八人。……,去年总共组织了五十余人,刚好编成一队。”
军中编制,最低为“伍”,五人一“伍”,两“伍”一“什”,五“什”一队。一队五十人。
只组织了五十余人?这和荀贞的预期有点差距。
他沉吟说道:“每个里抽选的精壮,多则十余,少则七八,是不是少了点?”
“荀君的意思是?”
“本亭住民千余口,分散六里之中,只抽五十余人,够何用处?去年疫病严重,今冬形势严峻,我以为不如多抽些人。”
“多抽些?”
“抽一屯如何?”
两“队”一“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