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心道:“贞之不是常人,此些举动必有用意。我若当面问他,他不一定会实言相告,且待我暗中观察,细细揣摩。”回答说道,“然也。你不觉得沈容很合适么?”顿了下,又意味深长地说道,“於公於私都很合适。公私两济。”
宣康没听懂,问道:“戏君此话怎讲?为什么说沈容很合适?”
李博年长,老於世故,明白戏志才的意思,代为解释说道:“举荐他继任铁官长,可以缓和一下与赵常侍侄子的关系。”
“为什么?”
“两个原因。一则,沈容是沈家的人,也算是赵常侍侄子的亲戚了。举荐他继任为铁官长,可视为一个表态:杀沈驯是为国法,非为私仇,不是针对赵常侍。……,二则,沈驯的女儿只是赵常侍侄子的小妻,不是正妻,想来他俩之间更多的应是利益关系。有了沈容接任铁官长,每年该给的钱财一分不少,那对赵常侍的侄子来说,沈驯的死也就不牵涉利益了。”
“虽然如此,可对沈驯的女儿来说,这可是杀父、杀兄之仇啊!她能答应么?”
“这就要看赵常侍的侄子是否疼爱沈驯的女儿了。如果他疼爱沈驯的女儿,那这个仇肯定是要非报不可的。如果反之,他并不怎么疼爱沈驯的女儿,那在沈容接任铁官长后,报不报仇也就无所谓了。反正利益没受到损害,而且沈容也算是他的‘姻亲’,脸面上也能说的过去。”
李博说这番话的时候,满面忧容,显然是在担忧赵忠的侄子会报复荀贞。
宣康没想那么多。他年轻,虽也知道朝中阉宦弄权,害了很多名士大儒,但到底没有亲眼见过,都是道听途说,纵有担忧,这会儿也被兴奋冲得淡了。他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问戏志才,“戏君,这就是你说的‘公私两济’的意思么?”
戏志才说道:“不错。”
宣康低头想了下,说道:“若能借此和赵常侍的侄子缓和一下关系,固然不错,可这只是‘私’啊!‘公’在何处?”
“‘私’则对贞之有利,‘公’则太守不会拒绝。”
“‘公’则太守不会拒绝”倒是很好理解,阴修定然也是不想和赵忠结仇的,既然这样做可以缓和与赵忠侄子的关系,那他断无拒绝的道理。话虽如此说,可不知为什么,宣康却觉得戏志才没有说实话,特别是在看到他嘴角那似有似无的笑容后,更觉得他所说的“公私两济”不是这个意思。——可若不是这个意思,又能是什么意思呢?他侧着脑袋想了会儿,想不出来,也没再问。
——说来也是有趣,戏志才觉得荀贞可疑,宣康又觉得戏志才可疑。到底谁可疑?烛影摇红,满堂十几个人,谁也不能尽知对方心思。也许只有像宣康这样的年轻开朗的人,又或如刘邓这样直爽粗豪的人,才不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罢?
……
荀贞也注意到了戏志才的饱含深意的笑容。
他做贼心虚,之前又被戏志才看破过几回心思,难免会不由想道:“志才聪明绝顶,我观他的笑容似别有深意,莫非他已看出了我对铁官有意?‘公私两济’、‘公私两济’……,难道?他的这个‘公私两济’,说的就是我所想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荀贞所以打算举荐沈容接任铁官长,李博说的那些都只是表面原因,内在根本的原因只有一条:他有沈容的“把柄”在手,可以通过沈容暗中掌控铁官。此即“暗渡陈仓”。
——所谓“把柄”,不是沈容做过的那些不法事,而是他亲手写下的沈驯的那些不法事。作为“从子”,荐举“从父”,说起来是“大义灭亲”,但若被沈家的宗人知道,只会骂他“卖父求生”。并且,有了这个把柄在手,也不怕沈容在继任铁官长后会转投到赵忠侄子门下。要知道,赵忠侄子的小妻可是沈驯的女儿,这要被她知道,还不恨死沈容。
“明修栈道”即:因李博所述的那些理由,他可以光明正大地举荐沈容,不必担忧引人怀疑。
仔细想想,“明修栈道”可不是也能理解成“公”么?“暗渡陈仓”可不也正是为了“私”么?公举沈容,私用其人。正可谓“公私两济”。
荀贞越想越觉得戏志才肯定是这个意思。他搔头想道:“怪哉,我何时露出了破绽?他怎能猜出我有意掌控铁官?”百思不得其解,叹了口气。
“贞之,为何叹气?”
“因为嫉妒。”
“嫉妒?”
荀贞笑道:“在你面前,我竟似藏不住半点心事。这叫我怎能不嫉妒你的才高啊?”这是他第二次在戏志才面前说“自己竟似藏不住心事”了。
戏志才不谦虚,也不骄傲,对荀贞的夸奖,既不自得,也不过谦,很有自知之明,说道:“古今才高者多矣,成事者稀。何哉?成事不在才高。才高得志如邓禹,有赤眉之败;坚毅果决如马援,国家之栋梁。论之才高,卿不及我。坚毅果决,我不如卿。”
他两人的对话让众人听得一愣一愣的,宣康问道:“‘藏不住半点心事’?这么说,荀君也是想举荐沈容接任铁官长的么?”
荀贞点了点头。
……
堂外嘈杂声起,诸人举目看去,见是沈驯的妻儿子女全被带到了院中。
沈驯的妻妾不少,七八个,年纪最大的看起来有四十多岁,大概是他的元配,其他的都是小妻,莺莺燕燕,傅粉施朱,晚风一吹,堂上都尽是脂粉香气。刘邓、高家兄弟、江鹄诸人的眼立马就直了。
江鹄“腾”的起来,拱手说道:“沈驯罪大恶极,他的妻儿子女不能放过。荀君,小人替你去检查检查他们!看看他们中还没有做过不法之事的。”
高家兄弟跟着跳起,说道:“我们也去!”
也不等荀贞回话,呼啦啦一群人全下了堂去,拥到那些女子近前,有斜着脑袋看的,有动手动脚的,有故作威严呼喝的,有涎着脸去摸人家脸蛋的。荀贞哭笑不得,顾盼左右,堂上只剩下了戏志才、宣康、李博、小任、程偃几人。
许仲大步登堂,说道:“沈驯家人尽被带出,请荀君发落。”
荀贞微微沉吟,说道:“沈驯是首恶,沈氏宗人的罪可以不治,他的妻儿子女难逃惩处,依律,该被收为官奴婢。这样吧,我现在就写奏记,上报府君,请他下令收人。在得到府君的回文之前,……,小任。”
“在。”
“你配合我督邮院的属吏,暂且看住他们。”
“诺。”
荀贞直到这时才想起来他手下的那些属吏,问道:“我的那些属吏呢?”
“都在堂外走廊上候着呢。”
“叫进来。”
那几个小吏进来,弯腰低头,刚到堂上就跪拜在地:“下吏拜见椽部。”
“抬起头来。”
“下吏不敢。”
“不敢?为何不敢?”
“昔项王救巨鹿,大破秦军,威震天下。诸侯将入见,无不膝行而前,不敢仰视。今椽部诛沈驯,正如项王救巨鹿,雄威慑人,小人等胆薄,亦不敢仰视。”
荀贞失笑,斥道:“胡说八道!项王何等英雄,我给他提鞋也不配。……,召你们进来,不为别事,沈驯的妻儿子女暂由你们看管。看好了,不得打骂侮辱。”
小吏们应诺,还真如诸侯将对待项羽似的,恭恭敬敬地伏在地上,不抬头,膝行着退出去了。小任亦躬身退出。
戏志才笑道:“那小吏的比喻虽不伦不类,但对贞之你的敬畏却是发自肺腑啊。从今以后,你的督邮院想必就如铁打的一般,再也不会有人敢收吏民财货,外卖消息了。”
这也算是一个意外收获吧。
……
堂外脚步声响,又进来了几人,却是江禽和两个陌生官员。这两个官员都带着黄绶。荀贞一看即知,必是本县的县丞和县尉了。阳城是个小县,县长六百石,丞、尉都是二百石。荀贞起身,说道:“二位定是本县的丞、尉了?”
这两个县丞、县尉的品秩虽只比荀贞高百石,但任命却是出自朝廷,乃是“命卿”,地位要比荀贞高的多,闻得荀贞发问,两人却不顾身份,拜倒在地,自呼己名,说道:“阳城县丞(尉)某某(某某)拜见椽部。”
荀贞示意李博取出阴修的手书牒文,找出写给他两人的,递过去。他两人看后,本就紧张,越发紧张,满头大汗,颤声说道:“下吏知罪,这就还印绶,请辞归家。”
阳城县两个六百石的大吏,一个被驱逐赶走,一个被荀贞手刃,他两人早吓得胆裂了。此时此刻,跪在仍有血迹的堂上,面对黑衣上还沾有血污的荀贞,哪里还敢再分辨多说?只求能得不死,已是万幸了。
荀贞问江禽:“你没有告诉他俩,只要将城门看好,不放一个铁官徒进城,我就奏请府君免了他们的罪,既往不咎么?”
“给他们说了。”
“两位请起,我说话算话。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