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怎么想?……。”杜买愣了下,反问道,“荀君的意思是?”
“柏亭与我亭部接壤,彼此应守望互助。今柏亭遭贼,我等不可坐视!”
杜买早被荀贞“润物细无声”地收服了,实在不愿意违背他的意思,但此时闻言,却还是不禁迟疑。他说道:“律法规定,亭长不得妄出境外。荀君,这……?”
“律法虽有此规定,但怎能因此便无视邻部遇寇而不救?且亭舍中的警鼓之设,本就为传警求援所用。今夜如果你我没有听到鼓声也就罢了,既然听到,又怎能当作不知?事急从权!”
“能让柏亭传警,寇贼的人数定然不少。荀君,现在不是白天,不好召集里民,咱们亭舍里就这么些人,贸贸然地赶去救援,万一贼寇势大?……,那北乡沙亭,可是连求盗都死了!”
“今日你我不去救柏亭,来日万一本亭部有事,柏亭也不会来救你我,此其一。其二,寇贼肆虐,被害的都是乡民。柏亭与我亭虽然分为两部,但治下的百姓却都是汉家的黔首,并不分彼此!我今为本部亭长,食汉家俸禄,自应为汉家出力,岂能因惧贼寇势大,便裹足不前?”
“与柏亭接壤的并非只有咱们亭部,……,可是,荀君你听?只闻柏亭之鼓,却不闻其它亭部动静。咱们又何必犯险前去呢?”
“其它的亭部不动,是其它亭部的事儿。你我动不动,是你我的事儿!贼情紧急,不必多说了。”荀贞环顾院中众人,说道,“尔等平日皆自诩雄武,以壮士自居,今柏亭有急,谁敢随我驰援?”
许仲不声不响的头一个迈步出来,陈褒、程偃紧随其后。他们三人,或受荀贞恩惠,或为荀贞心腹,在这个需要他们出力的关头,当然不会退缩。
随之,小任、小夏等几个人也跟着出来。他们常在舍中吃住,用许仲的话来说,“荀贞已类同他们的家主”,且这几人本就是轻侠,尚气轻生之徒,自也不会害怕寇贼。
杜买犹豫了下,也跟着站了出来。至此,原地没动的就只有黄忠、繁家兄弟了。
黄忠不动,有他的道理,他只是个“亭父”,职责是扫除开闭,擒贼拿寇本非其任,但是繁家兄弟身为亭卒,却不动,就说不过去了。不过,荀贞早就熟悉了他两人的性格,知其贪财怕死,也不与他们一般见识,对杜买说道:“杜君,你适才说的也不差,能让柏亭传警,寇贼的人数也许很多,咱们虽去救援,但也不可大意。你且先留在舍中,也击响警鼓,召集本部里民,随后来支援我等。”
这个命令正合杜买的心意,他忙接口应道:“是。”
“从闻鼓声到现在,已过去了一刻钟。贼情如火,不可久拖。诸君,这便随我驰援!”
陈褒从马厩中牵出马来,荀贞上马,不再多说,轻轻地马鞭一打,那坐下骑仰头长嘶,迈开四条长腿,穿过院门,下了台阶,驰向西边柏亭火起处。许仲、陈褒、程偃、小任、小夏等共八人紧随其后,挟刀飞奔。马蹄声、脚步声,碾碎了夜的悄然。
奔行未久,众人听到一阵急促的警鼓声从身后传来。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13 荀君有召
再次邀请童鞋们来参加书评区《戏说三国》的活动。
——
第二更。
书评区有童鞋批评说不能按时更。存稿是有的,但之前就是因为仗着有存稿,所以写的不积极,结果导致存稿耗尽,真到忙的时候就只能断更了。因而,现在我想不忙的时候,能写就多写点,写出新的一节出来,再上传一节存稿。这样,可能更新会不太准时,但两更总是做到了。求红票,求收藏。
——
从繁阳亭去柏亭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官道,一条是小路。走官道太远,而抄小路需先经过敬老里。
贼情紧急,荀贞自然选择了走小路,当他们路过敬老里时,亭舍里的鼓声已经响了好一会儿了。
柏亭远而繁阳亭舍近,敬老里的里民们或许之前没有听到柏亭的警鼓,但是却都听到了亭舍的传警。里落中烛火渐次亮起,一些人家养的有狗,受到惊动,鸡鸣犬吠。
在里门口,荀贞碰见了两个人,一个身高体壮、浓眉大眼,乃是敬老里的里长左巨,一个面相温和、身材削瘦,乃是本亭太平道信众的精神领袖原盼。两人快步迎上,原盼问道:“荀君,怎么突然擂响了警鼓?”目光在荀贞等人身上转了一圈,“……,你们这是往哪里去?”
荀贞也不下马,言简意赅地说道:“柏亭遭了盗贼,我带人前去救援。”
“柏亭?……。”原盼恍然大悟似地抚了抚头,“难怪早前我似听到有鼓声从西边来,还以为是听错了,原来真是有盗贼来犯!”再又打眼往荀贞身后看去,“荀君只带这几个人去?少不少?”
“杜君在亭舍擂鼓,召集乡民。我已吩咐他了,叫他等会儿带人去支援我等。”
原盼转首,与左巨对视一眼。左巨迈步上前,大声说道:“我适才闻亭舍传鼓,不知是为何事,正准备带人去看看,原来是柏亭遭了盗贼!既然如此,请荀君稍等,待我唤了里民从君同去!”本亭的六个里长中,左巨的性格是最直爽的,敬老里又受有荀贞赠送桑苗的恩惠,所以他“知恩图报”,在得了原盼的暗示后,立刻主动请缨。
“此去柏亭还有十来里路,夜路不好走,再快,过去也得两个刻钟。我是等不及你们了!”
“那请荀君先行,我召齐了人手,随后就来!”
荀贞略点了点头,在马上微一拱手,说道:“行,我们就先去了!”招呼许仲、陈褒诸人,沿着敬老里外边的小路,穿田过林,急如星火也似,往柏亭赶去。
他们出亭舍的时候,点了有两支火把照明。原盼与左巨跟着他们走了几步,看着他们身影远去,渐渐不见,只有两点渐远渐小的火点在无边的夜色中闪烁明亮。原盼感叹地说道:“邻部有警,乃越境讨击。荀君是个有担当的人啊!”
左巨久任里长,对律法也了解一二,闻言点头,附和说道:“是啊,若按律法,亭长是不能出本部的,要换一个没有担当的人必然不敢如此作为!”
“你别站着了,快去召集里民。也不知来了多少盗贼,荀君只带了七八个人赶去救援,可千万别叫出什么事儿!”
左巨名为敬老里的里长,实际上敬老里的头领是原盼。听了原盼的吩咐,他当即应诺,大步流星奔回里中,穿行巷子里,一边跑、一边高声叫道:“柏亭遇贼,亭长荀君已带人先去驰援,令我等随后赶去。凡是这几个月参加亭中操练的人都带上兵器,快点出来!没参加操练但是愿意去的,也带上兵器,都速到里门处集合!”
整个的敬老里骚动起来,也不知有多少人同时在问:“柏亭遇了贼?……,荀君已经先去了?”一扇又一扇的院门打开,一个又一个的男儿从院中出来。
最先出来的多是参加操练的人,他们毕竟经常操练,在体能上、反应上都比平常人快一点。有做妻子不放心的,也匆匆裹上衣服,追赶着出了院门,叮嘱丈夫:“这几个月操练,先是米粮,接着是赏钱,荀君待咱们不薄!今柏亭遭贼,你可快去,万不能使荀君遇险!”——却不是叮嘱丈夫小心,而是说不可使荀贞遇险。
聚集在里门处的人越来越多,火把的光芒照亮了夜晚。
聚集的人群中不但有参加过操练的,且有很多没去操练过的。前者问后者:“你们又没操练过,去什么?”后者众口一词:“荀君慷慨解囊,送我等桑苗,实如父母养我。这样的亭长,从没见过!今荀君赴险,正是用到我等之时,怎么能因为没有参加过操练就不去呢?”
左巨喊完了,从巷子里回来,见里门口聚集了这么多人,吓了一跳。原盼笑道:“荀君虽施恩不望报,但良善自在人心!”他很欣慰,心道,“也不枉了我日日给里中讲解《太平清领经》,传授大贤良师之道。”
左巨定下心神,自人群中挤出,点算人头,足足有四十多人,敬老里的丁壮差不多尽数在此了。敬老里穷,不是每个人都有刀剑兵器,不少人都是随手拿了锄头棍棒之类。左巨也不会鼓舞士气,点完人头,问了一句:“参加操练的都来了么?”
“都来了!”
“你们这些没参加操练的也要去?”
“也要去!”
左巨大手一挥:“走!”带头就走,走了两步,发现原盼也跟上来了,“……,原师?”
“你们都去,我岂可不去?”
四十多人顺着荀贞、许仲、陈褒等人先前走过的小路,发足急追。他们人多,打的火把也多,从远处看去,就像一条火蛇,疾行在深冬的田野之间。走了大约四五里地,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