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在是老天赐给咱们的!做完了这一单,加上前些日沙亭的收成,大家分一分,至少这个冬天能熬过去了。都给我打起精神!”
“诺。”
“等到庄门外,小三、刘四、王五,你们三个人腿脚麻利,先翻过墙去,打开庄门。剩下的人等门开后,便鼓噪着冲进去。刀剑棍棒在前,弓矢在后。若遇到有人反抗,格杀勿论!”
“诺。”
“……,王六、小卓,你们各带两人,不必进去,守在庄子前后,一则防止有人逃出,二来提防亭舍、周边里落闻讯前来救援,三则,万一庄子里扎手,一时失利,也好做我们的后援接应。”
被点名的两人答应说道:“是。”
王申吩咐已毕,环顾诸人,加重语气,说道:“来之前,我已经提醒过你们。柏亭不足虑,刘家也不足虑,唯繁阳亭不可小觑,咱们这次虽不是在繁阳亭,但依然万万不可大意,需得小心谨慎。待会儿行事,务必速战速决,不要拖延。”
诸人皆轻声应诺。
“走动时都轻点动作,别露了痕迹。”
风盘田间,低声呼啸。
众人穿行在田野间,一脚高、一脚低,离那庄子越来越近,已经可以看到外边的围墙。但见桑榆环绕之中,围墙不算高大。庄中熄了灯火,黑沉沉的。四周围都是寂静无声。
王申眯眼观瞧,看了片刻,忽然发现个问题,心中犯疑,面上神色一变。
旁边也有人注意到了异处,道声“怪哉”,说道:“小陈,你不是说这庄子里没什么守卫么?但墙角的望楼上怎么有人?”
众人仔细观瞧,可不是么?
又一人说道:“不止一个人。”
诸人面面相觑,暂停下脚步。有人说道:“这,这,……。”问王申,“怎么办?”
自为寇贼以来,王申从郏县一路行来,这一年多做下了许多案子,有劫道的、有劫人质的,也有劫庄子的,手下不知杀了多少人,早成悍匪,胆子极大,他哼了声,瞪了跟在身边的那个“小陈”一眼,心道:“回来再找你算账!”握紧了刀柄,恶狠狠说道,“财货就在眼前,便算多了几个护卫,又怎能过门不入?就连那北乡沙亭的求盗都被咱们杀了,何况眼前这只是个庄子?”
利欲熏人眼。一人压低了嗓子,说道:“对,不就多了几个护卫么?有什么好怕的!砍他娘的就是!北乡沙亭的亭舍咱们都敢围攻,何况这个破烂庄子?……,大老远地跑过来,天寒地冻地等了两天一夜,总不能空手而归!”
“不错,富贵险中求!多了几个护卫是不假,但此地远近诸亭,除了乡亭、繁阳亭,就数这个柏亭刘家既富又好打,小陈的探察错就错了,又能怎么样?不能轻松放过!就像王家说的,这笔买卖若能做成,明年开春以前咱们都不必再开张了。”
有人拉了拉王申的袖子,问道:“王家,那这就开打么?”众人都停下话头,将视线悉数投注到他的身上。王申咬着牙缝一笑。
“笑什么?”
“你们看,他们尽管在望楼上放了几个人,但是却并不警惕,连灯火都没有点,瞧这几个人的身影,都是伏在台上,应该是在睡觉。……,咱们以逸待劳,击不备,这庄子必破无疑。”
众人听了他的分析,皆以为然,即便心存顾虑的,也都复又斗志昂扬。有人问道:“这么说?”
“打!”
王申带头,领着众人匍匐到庄外,举手挥下,令道:“上墙!”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12 驰援
沉沉的夜色下,官道在大片、大片的麦田之间,如一条黝黑的带子,从远处延伸近前,又蜿蜒而过。
矗立在官道旁边的繁阳亭舍里半点灯火也无,高大的桓表超越院墙,耸立在夜半的风中。北风低旋,从桓表上刮过,偶尔卷下一点存留的冻雪。不知是因为受冻,还是因为被风惊吓,前院鸡埘里传出几声“咕咕咕”的闷叫。在这悄寂的夜里,叫声虽微,却十分清晰。
为了防备寇贼,荀贞这几天或带队操练,或不停歇地巡查亭部,很累,早早地就睡下了。借助从窗缝中透进来的稀微月光,可以隐约看到他此时酣然梦中,也许是梦到了什么烦心事儿,眉头微蹙,露在被褥外的手时而会动上一下。
“荀君?”
“……。”
“荀君?”
似乎听到了有谁在叫自己,荀贞含糊不清地“嗯”了一声,翻了个身正要继续睡去,突然清醒过来,猛地睁开了眼,一个黑影立在床边。他下意识地就要去摸放在枕下的拍髀,又停下了动作:“君卿?”——叫他的人可不正是许仲?许仲与他同室而眠,就睡在另一张床上。
“你怎么起来了?”荀贞扭脸看了看窗外,夜色深沉,“什么时辰了?”
许仲不但起来了,而且穿戴整齐,他侧着脸倾耳向窗外,轻声地对荀贞说道:“荀君,你听。”
风从窗外过,带来前院的细微鸡叫。荀贞打了个哈欠,问道:“怎么了?”细细听了片刻,慵懒的表情渐渐变得严肃,迎上了许仲的目光,“……,有鼓声?”
“像是从西边传来的。”
亭中诸里,位处西边的有敬老里和繁里。荀贞翻身而起,顾不上披衣,更顾不上穿鞋,从床上下来,三两步奔到窗边,推开窗户,湿寒的冷空气扑面而来,吹走了他仅剩下来的一点点困倦。他仔细听了两三息的时间:“似乎是从敬老里传来的。”这大半夜的击鼓传警,只有一种可能,他与许仲四目相对,“……,有寇贼来犯!”
“拿我的衣服来!”荀贞飞快地穿上鞋,披上衣袍,发髻都来不及扎,更没时间去戴帻巾,便就这么披散着发,又接过许仲递来的环首刀,“没想到今夜竟有盗贼来犯!……,快走,去把杜君、阿褒、阿偃他们都喊起来!”出了内室,到的外间,推门而出,一边走,一边又道,“君卿,你且去把小任、小夏他们几个也叫起来。”
——小任、小夏诸人都是许仲的朋党,大多家中贫困,受许仲之召来参加操练后,常常就食舍中,也经常会在舍中居住。
许仲很干脆地应了一声:“诺”,绕过大榆树,自去对面的屋中叫这几人起床。
悄静的舍院很快就热闹起来,马嘶、鸡鸣,风声,烛火。杜买、黄忠、陈褒、程偃、繁氏兄弟,以及小任、小夏等人纷纷起床,一多半都是和荀贞一样披头散发,一面系着衣袍,一面胳膊肘夹着环刀,聚集在前院的院中。
荀贞已穿好了衣服,扎起了发髻,并打开了舍院的门,站在门口向外远望。
杜买、黄忠都是睡眼朦胧的,凑到他的近前,顺着他的视线,只看到黑沉沉的麦田和暗淡无光的远处里落。杜买问道:“怎么了?荀君?大半夜地把俺们都叫起来,有什么事儿么?”
“刚才听到了警鼓之声。”
杜买、黄忠被唬了一跳,这大半夜的突有警鼓之声,绝非好事,忙屏息细听,却什么都没听到:“没有啊。”
“叫院子里的人都静一静。”
院中安静下来,再听时,果然有隐约的鼓声传来。杜买、黄忠、陈褒、程偃诸人无不面面相觑:“哪里来的鼓声?”
“鼓声从西边来,我本以为是敬老里传来的,……。”荀贞指了指远处的敬老里,敬老里甚是安静,并不闻人声犬吠,“但看来不是。”
“那是?”
陈褒猜到了:“莫不是从邻亭来的?”
“邻亭?又是从西边传来,那只有柏亭了。”杜买松了口气,猜测道,“也许是遭了盗贼?”
繁谭也松了口气,说道:“遭贼就遭贼吧!荀君,邻亭的事儿,又不干咱们的关系。这大半夜的,风嗖嗖的,冻死个人。还是赶紧的回屋睡吧。”说着伸了个懒腰,重重地打了个哈欠。
鼓声太小,柏亭又离得远,相隔十几里地,也看不到。众人虽都猜是遭了盗贼,但却也拿不准。荀贞沉吟了一下,吩咐道:“阿褒,你爬上桓表看看。看看到底是不是柏亭传来的鼓声,看看是不是他们遭了盗贼。”
陈褒身手灵活,不用别人帮忙,利索地爬上了桓表,一手勾住表木,一手手搭凉棚,极目远望。诸人都围在桓表下,仰头看他。荀贞问道:“看见什么了?”
“太远,看不清楚。只瞧见似有火光。……,没错,的确是有火光,像是什么东西被烧着了。”
荀贞心中想道:“先闻警鼓,继见火光。必是遭贼无疑了。”目光从院中众人的面上一掠而过,有了决定,问杜买,说道:“无缘无故的不会有东西被烧着,更不会有警鼓之声。这样看来,柏亭肯定是遭了贼了。……,杜君,你怎么想?”
“我怎么想?……。”杜买愣了下,反问道,“荀君的意思是?”
“柏亭与我亭部接壤,彼此应守望互助。今柏亭遭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