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小姑不也答应了给她相看家境殷实为人厚道的后生?只是珠娘那孩子死心眼,说天底下哪里还有比姑姑家更好的呢?姑姑做婆母,亲表哥为人又好……哎哟,我是怎么劝也劝不住。”
这话也是她男人教说的。徐老爹说了,他最了解自个妹妹,对娘家人心软,珠娘要真的成了她儿媳妇,指定能享福,就是自家欠下的银子,她也会想办法劝了当家人抹掉。如此,蒙氏听得意动,就是原本已经消停的珠娘,心里也重新燃起了希望。
徐氏听了,眉头皱得紧紧的,却也没有像蒙氏希望的那样,说些许诺的话。蒙氏只好怏怏地走了。
到了晚上,徐氏就跟自己男人提了,自己左思右想,还是觉得珠娘做儿媳妇最合适,跟唐家反正还没下聘,能不能就算了?
周老爹本来是笑着的,闻言却大怒,“什么叫算了?爹都跟小姑姑说好了,这会你轻巧地提一句就不说唐家闺女了,你让咱家怎么跟姑姑交代?”
徐氏提起这个话头,本来有点气弱,听男人这么说,反而不干了,“你跟你姑难交代,我跟我娘家就好交代了?唐荷不过来咱家串了一回亲戚,珠娘可是住了许多天的!怎么,就你小狗子的亲戚是一家人,我娘家人就不算数是不?”
周老爹见婆娘把自个小名都叫出来了,本来还想回一句“你娘家人就是不像样”,到底怕老妻难堪上火,就耐着性子把自己爹的意图说明白了,“爹是说,咱家跟唐家结亲,是希望二蛋表弟以后更诚心地孝顺小姑姑,给她养老送终。”
徐氏想到周氏身后没有香火,日后难免凄凉,于是一时说不出话来,只是到底不甘心,“也不能为了找人孝顺姑奶奶,就拿我儿子顶缸。”
周老爹见她说得不像样,就瞪她一眼,“甭乱说话!唐家闺女看起来是个温顺人,你有啥可嫌弃的?”见她还要再说,就有些不耐烦,“咱爹都几十岁人了,他要做主,你忤逆他做什么?”
徐氏满腔不满,只好按下不提。
后来周南生折腾好大一通给唐荷整求亲礼,徐氏眼里简直要看出针来。
那边徐老爹等人久久等不到徐氏回话说事情转圆,去打听了一下,周家都已经跟唐家提亲了。这下徐老爹也顾不得再细想话题来引出徐氏内疚,直接就拉着女儿上门来找她,劈头就问:“小妹,你说你姓啥?”
徐氏听得莫名其妙,“我跟你一个爹娘,你说我姓啥?”
“你也知道你跟我一个爹娘?”徐老爹冷哼道,扯了女儿到徐氏跟前,“这是不是你亲亲的侄女?”
徐氏大体明白她哥的意图,见珠娘也是咬着下唇郁郁寡欢的样子,就拉了她在一旁椅子坐下,“哥,我知道你想说啥。我也心疼珠娘,我一定给她相看一门好亲事……”
“你们家就是顶好的亲事!”徐老爹不耐烦地打断她的话,“这肥水还不落外人田呢!珠娘一门心思只想着南生,你做亲姑姑的可不能不管。”
珠娘被她爹这话说得面红耳臊,却还是谨记住吩咐,当下哀求地看向徐氏,“姑姑……”
徐氏心慌意乱,“我何尝不乐意让珠娘做儿媳妇,可是南生他爷爷做的主,咱家也都已经跟人姑娘提亲了,没可能了!珠娘,姑姑明天就给你相一个好的!”
徐老爹见说了半天,嘴皮子都磨破了,事情还没有回圜的余地,就一拍桌子怒骂道,“好得很!我就没见过这样不管侄女死活偏帮外人的姑姑!果然女生外向,你也甭姓徐了,日后拜祭爹娘,也用不着你回去!”
“走!”徐老爹拉扯着女儿起身,离开前对已经呆住的徐氏喝道,“这事没完!”
徐氏此后又托了人给娘家带话,兄嫂只是一句,她徐氏是“忘本的偏心白眼狼”!
如此几次,徐氏也恼恨了,哥嫂让她帮衬的还少吗?她要是忘本,天底下就没有长情人了!
只是见到唐家众人,心里就一阵不舒服,觉得要不是他们横插一脚,她跟娘家也不至于闹僵。于是她两只眼看唐荷,真是怎么看怎么不舒坦。
42
42、42 。。。
接近日头下山;一行人终于下得山来。
年轻人还好,老人和幼童都已经筋疲力尽。
到了村口;各房的人均各自散去归家,只几个长辈;叮嘱自家的小媳妇简单梳洗一番,就赶紧到宗祠里摆上酒桌。
徐氏正儿八经的儿媳妇只得杨氏一个,有心想让唐荷也去帮把手,可是到底人还没有正式嫁过来;如今唐荷还是客人;真去帮干活了,不定妯娌们要嘀咕她徐氏是个苛待儿媳的婆母呢。
唐老爹倒是劝了女儿几句,让她好好表现;就是一旁听着的周南生;脸上也带上了笑容,显然是极愿意她在家人面前勤快一点的。
唐荷却不理会。帮着做一点事,以她的性格其实无所谓。但是她觉得心情有点糟。诚然她对周南生的印象不坏,可是要说有什么特殊的感情,却是没有的。她爹和大哥心性粗糙,看不来不对劲,她作为当事人,却敏锐感觉到,周南生他娘并不待见她。
唐荷有点打退堂鼓。
当然这件事情一开始就没有她说话的余地。爹娘对她虽好,但主张婚姻之事由长辈做主,他们真心觉得周南生是能为闺女说到的最好的人选了。至于婆媳问题,哪家没有呢?李氏也苦口婆心劝她“日子久了,婆婆看出你的真心了,你们就会处得来处得好”。
但唐荷上一世也遇过许多人看过许多事,她知道世界上是有眼缘这件事的,做婆婆的打定主意挑儿媳妇的刺,那她就是再殷勤再讨好都没用。
在她上一世的婚姻,公公和婆婆都退休后,跟他们夫妻俩一起住过一段时间。公婆与她之间极其客气冷淡。她一直以为,比起天涯上和电视上看来的和听说的种种婆媳纷争,她应该做得还不错。不想一段日子后公婆坚持要走。后来她跟老公吵架,才从他口中得知他父母对她并不满意。
她所受的教育,她付出努力的工作,她对待家庭家务的态度,她的待人接物,她一贯在外人眼里被盛赞的所有优点,在他父母眼里一无是处。她怎么可以不做饭呢?她怎么可以三十岁还不生孩子呢?连给他们买礼物,也会被嘀咕怎么那么不会持家。
唐荷相信,就算她做饭,就算她早早生下孩子,他们不喜欢她的事实还是不会改变。日后回忆起婚姻的种种,唐荷觉得,她跟老公之间渐行渐远,也不是没有他妈妈频频在电话中抱怨她的原因。
婆婆对年轻人的婚姻影响力猛于虎。
就像她爹娘说的,周南生不错。以她的观察,他是这个时代典型的好男人,为人懂上进,能干活能养家,对爹娘长辈也孝顺恭敬。
唐荷自己很喜欢懂孝顺的人。一个人如果对生身父母尚且不知道感恩,那么他又如何去爱别人呢?就是对发妻,年轻欢好的时候犹可,他日妻子年老色衰,定然会冷脸相对。
但是唐荷害怕的也正是这份孝顺。她觉得周南生非长非幼,正是兄弟姐妹中被父母忽略的万年老二。老二们因为常年被忽视,看似对父母有怨怼,实则有最深刻的孺慕之情,轻易不会违背父母意愿。
她看周南生,就是一个典型的老二。在她与周家母子的三两次接触中,她就发现周南生纵使不情愿,也没有直接跟他娘说过不。
婆媳之间需要儿子和丈夫做润滑剂,如果他们长时间偏帮某一边,都必定是个悲剧。
唐荷真心觉得疲惫。耳边听得周南生在低声询问是不是累了,她摇摇头。
这个青年跟她关系非凡,从他们定亲的那一刻起,以这个时代的社会人伦观念来说,他们成为夫妻就是必然的了,她如果嫁不成他,那么她也将嫁不成别人,或者就算嫁,也嫁不成好人家了。虽然唐荷认为以自己的心理素质来说,这并不是什么惨绝人寰的事,但是对整个唐家,却是不可承受的。
唐荷暗叹一口气,告诉自己,算了吧,无法改变就只有接受了,日子总是要经营的。
夕阳西下,晚霞灿烂似火焰,烧满了半个天空。
小媳妇们在老祠堂的里厅和外厅支开数张大桌,孩子们也帮着摆好了椅凳。热腾腾的饭菜被盛好端上桌。老人们先后在首桌落座,男人们则是扛来几大瓦罐的酒,打算畅饮一番。孩子们平日难得吃到许多肉菜,这会也早就扯着各自娘亲的衣角闹着要开饭。
唐荷很喜欢这样的俗世热闹和幸福。乡间民风重视家族传承,每到节令,每个大家庭都各自召齐子孙,乐呵呵地聚在一处庆祝。
这也算生活中的乐事,唐荷想。不要恐惧没有到来的磨难,且先为快乐和幸福举杯吧。
桌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