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ご颍鹗巳c哭的比妹妹还大声,从此以后瑶心安理得的陷害哥哥,美其名曰,两个人一起哭还不如你一个人哭。瑶儿真实想法是被一个比自己小的人打屁股,丢人。
乡下最小的留着两撇八字胡的才子舅舅郭蕃来了,金郭氏去买了骨头和冬瓜烧汤,烧了几个蔬菜,还告诉了金天,要他带点好菜回来。金天听说小舅子来了,跟掌柜告了假,切了点熟牛肉,带回一只烧鸡打了一斤二锅头。
“姐夫,要你破费了。”郭蕃看着两手都提满东西的金天说道。“你难得来县上,姐夫高兴”金天回道。瑶坐在郭蕃的腿上,邪恶的想拔郭蕃那可笑的八字胡,仕萩则缠着要听故事。金天把菜装盆放到了八仙桌上:“进城有事啊?”“上次贵头儿进城,忘了买墨了。我又想萩儿和瑶儿了,就自己跑这一趟了。对了姐夫,萩儿已经七岁了,你有什么打算?”郭蕃一手与瑶儿的小手斗争着,一手摸着萩儿的小脑袋。金天坐在桌边的凳子上,面对郭蕃说:“我和你姐这两天也在想这事,想着我也是念了几本书的,给萩儿启蒙也是可以的,只是天亮我就去上工天黑才回,一年也就二十天的假,这么一来,就只能送他去学堂了。你不来我还要去找你,县上一共有五个夫子收束脩,县中的王夫子收的是县老爷家和县上的大户子弟,县西的李夫子和乔寡妇通奸被邻里捉奸在床,这两家我就不想了,余下的三家,还请你指点一二。”“余下这三家,县东王夫子擅字,县南潭夫子擅诗词,县北方夫子擅文,且和我有同窗之谊。”郭蕃本来就为金仕萩的上学而来,早就打听清楚县里学堂夫子们的情况了,方夫子的父亲方老夫子教过郭蕃三年启蒙。
郭氏端着菜从厨房里出来:“吃饭了,边吃边说。”瑶儿和仕萩两人乖乖的坐在一面,三个大人一人一面,仕萩早就被桌上的菜吸引了全部眼光,瑶认真的听着大人们的话,心里盘算着小九九,仕萩学了字,回来叫他教自己,这样就不用假装做文盲了。郭氏给两个小的和自己盛了饭,给他们夹了菜,又招呼:“小弟,多吃菜,书念的怎样了?”“姐,准备明年去省城考举人,应该没问题的。”郭蕃信心满满的回道。“好,姐等着报喜的上门。”金天给郭蕃斟满了一碗酒,斟酌道:“还是去方夫子那里吧,字是自己练的,再说会写就好了,又不要萩儿去考状元,学会诗词惹一身酸腐气,就跟着方夫子认点字学点道理就好。”边聊边吃,决定仕萩明天跟郭蕃一起去拜会方夫子。
吃过晚饭,郭氏收拾好了,瑶儿和爹娘一起睡,床让给了小舅舅。躺在炕上,金天对郭氏说着关于仕萩上学堂的事,瑶儿听见郭氏叹气,家中本就不富裕,交了一年束脩后就没剩几个钱了,金天很坚持,还说以后瑶儿也要上学堂的。郭氏听得好笑,也知道瑶儿还小也不和他辩,仕萩是男孩又拗不过金天也就算了。瑶儿眼眶红了,金天真的很宠她,县里没有女孩子上学堂的,何况还是他们这种家境,小人儿抵不过睡魔的召唤,睡了。
第二章 上学
吃过早饭,金天去上工了,郭氏把束修交给郭蕃,郭蕃不接,说来的时候家里给备好了,金郭氏没有应允,执意要给,郭蕃见拗不过姐姐,只好接过束修带着仕萩去见方夫子去了。回来的路上,郭蕃给自己买了墨,给金仕萩买了两套上课用的笔纸墨砚,给了仕萩,仕萩谢了小舅舅。
晌午郭蕃带着仕萩回到家里,告诉姐姐,下月十五开学堂,每天早晨去,响午回,下午在家完成夫子布置的作业。吃过饭,郭蕃又交代了金仕萩几句关于学堂上的事后,就告辞往回赶。金郭氏知道弟弟赶着回家忙赶考的事,就没留他催着他回家。
仕萩对上学充满了好奇,对玩提不起兴趣了,缠着郭氏问东问西的,瑶儿一向只和仕萩玩的,也就安静了下来。九月十五到了,金天特告了假,带着瑶儿和郭氏,送仕萩去上学。方夫子来到学堂门口,瑶儿看着仕萩向夫子行礼,方夫子带着十五个新收的弟子进了学堂。金天看着仕萩进了门,对瑶儿道:“爹还没有陪瑶儿逛过街,咱们一起逛逛。”瑶儿应了,一路上看着县城各铺子里和东西,发现没有料想中落后,看见了玻璃制品,当然是比较粗糙的,而且非常贵。拒绝了金天要给她买糖葫芦的美意,纯逛了街,等走累了接回到学堂门口等着哥哥下课。
学堂门口比早上多了一些小吃摊,引起瑶儿关注的是木桶装的豆腐花,熬好的酱油,旁边放着新鲜的葱花,油亮亮的紫菜,小小的粉色虾米,剁成末的黄榨菜,空气中时不时飘出的酱香味,把瑶儿的口水钓出来了,眼巴巴的看着。金天看见她那个馋样,不由好笑,给她买了一碗,瑶留意着摊主从木桶中盛出一勺白色的豆花,淋上酱汁,撒了绿绿的葱花,放了揉碎的紫菜,抓了几个虾米,放在瑶儿面前。瑶儿拌了两下,吃了两口,就放下了,金天问:“不好吃吗?老于头的豆花是城里最好的”“好吃,想等哥哥一起吃”瑶儿晃着脑袋说。郭氏眼眶红了摸了摸瑶的小脑袋,金天没再说话。刚说完一会儿就放学了,仕萩看见金天和郭氏就跑了过来:“爹、娘、我们回家,瑶瑶上学还蛮有意思的,我告诉你课堂上的事。”“哥哥,给你留了豆花,趁热你快吃。”瑶儿把碗推到哥哥面前,金仕萩没多想坐了下来,飞快的吃完,吃完拉着妹妹的手就往回走。金天牵着金郭氏的手跟在他们后面,看着儿子对女儿说着课堂上的事,女儿则不时对儿子说着今天路上看到的一切,夫妻俩心头热热的。
以后每天,仕萩早晨和金天一起起来,郭氏先伺候他爷俩吃早饭,等爷俩走出家门,她就开始喂鸡,浇菜,劈柴,叫瑶儿起床,把瑶儿收拾好后一起吃早饭,洗衣,干完这些还不到巳时,就会拿出针线做点绣活,做够一个时辰后,就把昨天的剩饭剩菜回锅,等着仕萩回家。
瑶儿起的不早,一般在辰时末起床,收拾完自己后就在院子里,劈劈腿,弯弯腰,跑跑跳跳。在这里最好的是,空气、吃的、用的也没有受到化学品的污染。不好的是,现家里条件不好经常吃回锅菜,在这个医疗条件没办法和上辈子比,营养也跟不上身体的需求,也只能靠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金仕萩在午时回家,和郭氏和瑶儿一起吃午饭。吃过午饭瑶儿也不会睡,仕萩会拿着书叫瑶儿跟着一起读,在家里把方夫子教他的,再教给瑶儿。金郭氏开始是反对的,怕影响儿子,金天知道后拿书考校仕萩一番,发现仕萩这么做把所学的巩固了一遍反而记得更牢,瑶儿也跟着学会了不少字,就让金郭氏别管随了他们去。其实金仕萩刚开始的时候是以炫耀的心情教的,瑶儿怕金天夫妻感到反常,即使是仕萩解错,读错,写错也没吭声,着实让仕萩得意了几天。十天一过瑶一边认字,一边漫不经心的以好奇宝宝提问十万个为什么的架势指出仕萩的错误,提高仕萩见解。金仕萩经常被妹妹问的哑口无言,且每每反思不得要领,上课越来越认真,下课还会问夫子那些瑶儿问的那些刁钻问题,甚至会把方夫子给难住。当然瑶儿交代过仕萩,不准说是她问的,只准说仕萩自己没想明白的,理由是女孩子问这些会被别被人笑的。对付其他人这招或许不管用,可对把妹妹宠上天的仕萩来说,妹妹是绝对不能被人笑的。不过仕萩还小,有时也会漏出一两句,方夫子也没有深究,只当是瑶儿的无心问题启发了仕萩。方夫子不是刻板固执的人,凡是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方夫子会请教自己的同窗或是父亲,直到有答案为止。方夫子越发觉得仕萩是有天赋的,常常称赞他,仕萩也因此学的比别的孩子刻苦。瑶儿听到仕萩的解答,觉得偏差不大的就会放过他,这里的观念毕竟不能和二十世纪比的。觉得没回答对的,会再以为什么问回去,从不给出标准答案,瑶儿牢记一点问的多只是好奇心重,可回答了不该回答的,知道不该知道的,那就是反常了,反常必妖,这种风头还是不出的好。金天是没时间纠缠这个,只有吃晚饭时偶尔问问,郭氏则是完全不懂这个,也就随他们去闹腾。
瑶儿接触过书本,这里的字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繁体字,但有些字又有不同注解和读音,学堂教的,也是四书五经,内容是一样的。可写书的人却是自己没听过的。历史上的朝代名没有一个是自己知道的,可有些典故却又是知道的,相通的。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哪?瑶儿苦恼了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