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侠影情踪-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咳;就这不行;我在不懂事时就没了娘;父亲也离家早;只知道属大龙的;没有生辰八字!”    “噢——!要不这么着吧;你自己随意写个字;我给你测个字;在‘金’字行;其结果是一样的;好不好?”    “那好;我写个什么字呢?——”龙剑秋自忖:到现在;弄得我失魂落魄;无家可归;岂不是天不能容我?遂对连仲三道:    “我就写个‘容’字吧!能批吗?”    连仲三道:    “这就对了;你看;那‘容’字;乃‘帽子’下面一个‘谷’字;指天下容你之处;乃挂个名就有饭吃的地方;此一般泛指出家人的寺院;再看;如将那‘帽嘎瘩’挪在下面;乃是‘八合’二字;‘合’是指咱们江湖人世;那‘八’字;或许是指八年;或许是指到不了八年;你就又还俗回江湖了。总而言之;你也同我一样;一辈子都离不开这个‘合’字了!”    连仲三一番话;说得龙剑秋心中疑惑;心想:“难道我这辈子也有佛缘?”便道:    “到时再说吧!”    兄弟二人遂喝酒闲聊;直到夜深方休。当夜;龙剑秋就与毕仲三挤在一处歇了。    次日;连仲三换上青色道袍;戴上三棱道冠;拿着算卦的招子和棋具去天桥出摊;他说:    “我出去这一天;连算卦带摆棋市;一天总能对乎个块儿八毛的;抛去‘锅地费’(指租地的租金);咱俩吃饭没问题。”    龙剑秋嘱咐他;注意打听清德堂药铺和李三的消息。毕仲三应喏;趿拉着鞋走了。    龙剑秋在家呆着;无聊的很;每天除了睡觉还是睡觉;无法打发那焦急的日子。一连三天;毕仲三每晚回家来;除了听跤场朋友说;沈友三被局子逮进去又保出来了之外;其他任何消息都没带回来;急得他抓耳挠腮。    他还发现;连仲三每吃完晚饭;就把一堆记得乱七八糟的纸头纸片翻出来;东择西抄;原来;他在整理以前“醉鬼”张三爷教给他的“江湖春点”;写一部名字叫的书;龙剑秋与他说话;他总是哼哼哈哈的应承;似乎没有时间与他答讪。    一来二去;龙剑秋火从心起;脖颈肿得老粗;说不出话来;后来竟发烧病倒在床上。毕仲三给他抓了几副药喝了;病体开始好转;可半个月过去了;仍得不到清德堂药铺和李三的确切消息。龙剑秋见总是在毕仲三这里;有些不便;便咬咬牙与毕仲三伤量道:    “毕老弟;我看清德堂药铺和李三他们;一时半时难有结果;我住在你这里;什么也干不了;也不敢出去乱跑;这些日子;我考卷再三;觉得你那天给我算的那个卦;有点儿道理;我打算出家当和尚去;权且作为暂避一时的方略。现在我的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就不想再打扰你老弟了;所以;请你帮我参谋参谋;有没有适合我出家的地方?”    连仲三说道:    “龙兄;不瞒您说;这些天;我的左邻右舍对你来我这里;有些敏感;人们都对你我瞎猜疑;说什么的都有;我只是告诉他们;你是我远房的表兄;他们大部分都信以为真;现在还没发现有坏人给我耍坏。您现在提出来要出家当和尚;我倒想好了一家;我一提你就会想起来;年后正月十五;咱们去白云观时;我在祠堂院“客雅轩”内巧遇的那个师叔;他俗名叫周少梅;是江苏常州府蓖箕巷大码头的弈棋高手;剃度后;先在天宁寺出家;法号是法旷。前年春天;转来九龙山红山寺任首座。别忘了;他可是我师父金陵棋圣谢侠民的磕头拜把兄弟;我想;你如拿着我的书信去那儿;甭管怎样;凭江湖规矩;他都应有个照应。你看如何?”    龙剑秋道:    “正中我的下怀;兄弟;谢谢你了!只是我不知这九龙山红山寺在哪儿;离京城远不远?”    连仲三道:    “远是不远;咱们在长萍县李三哥家第一次认识时;他那儿叫小牛家峪;就在小牛家峪西北不到20里地;有座山;那山名叫九龙山;红山寺就在那山的半山腰上。”    “兄弟;快写信来;明早;天一亮我就起程;到晚上恐怕就到长萍县城了吧!”    “好;我现在马上就写来!”    连仲三写完信后;又拿出五块大洋一并交于龙剑秋道:    “龙兄;你千万要保重;这几块钱虽不多;是兄弟我省吃俭用积攒下的;就作为哥哥的路费吧!将来;我得空时;就去寺里看你们。”    龙剑秋收了;当晚哥俩歇下;天将拂晓时;兄弟俩轻轻起床;简单洗漱毕;龙剑秋上路;毕仲三一直将龙剑秋送出天桥方回。    一路无话;龙剑秋到得红山寺时;正是第二天的中午;便走近山门扣打门环。不多时;走出一个小沙弥来;手打问讯;口呼:阿弥陀佛善哉!问道:    “施主;请问有何事扣门?”    龙剑秋施礼;道:    “小师傅;在下龙剑秋;从京而来;捎有书信;要面见首座法旷大师!”    那小沙弥道:    “施主;请随我来!”    说着;将龙剑秋让进门来;回手又把寺门关上;便头前引路走上台阶。龙剑秋看时;只见那红山寺景色超凡:古树名木、鲜花翠竹;遍布寺中;假山叠翠、曲水流觞、相映成趣;殿宇巍峨、庭院清幽,红墙碧瓦、飞檐翘角;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殿、阁、斋、轩、亭、楼、坛、室、斋等;庄严宏伟;宛如众星捧月,散布其间。来到方长;小沙弥让龙剑秋在门外稍等;他便进屋去通秉;少倾;小沙弥出来说道:    “有请——!”###十二。法宏长老
    十二。法宏长老    龙剑秋昂然迈步进入方丈;见法旷大师正与一美髯老僧对弈;法旷大师见是他来;遂将手中棋仔往棋盘上一放;站了起来;口中说道:    “哟唷——!原来是龙先生来访;老朽托大了;恕罪恕罪!”遂命小沙弥道:    “看坐;献茶!”    紧跟着对那美髯老僧道:    “方丈;上次老僧从白云观回来以后;我给你讲的那位吟诗论画的小哥;就是这位先生。”    然后;又指着那美髯老僧对龙剑秋说道:    “快来见过敝寺长老法宏大和尚!”    龙剑秋才刚坐下;又急忙站起;双手抱拳为礼道:    “晚辈龙剑秋;字青锋;本地长萍城里人氏;冒然拜见方丈大师!”    法宏长老还礼;道:    “阿弥陀佛;施主请坐!”    法旷大师问道:    “老僧没有记错的话;先生是在清德堂药铺当掌柜;怎会有闲空来敝寺?必定有甚事知会老僧!”    龙剑秋道:    “大师说得没错;今我有连仲三先生亲笔书信一封给大师;大师看了自然明白!”    遂见怀中书信取出;双手递与法旷大师;法旷大师看了;又将书信递与法宏长老;法宏长老看了;立时眉开眼笑道:    “夜梦大火烧身,定有吉事临门,原来缘分却应在你的身上;好!择日不如撞日;今午一斋;就是你在红尘中的最后一餐;饭后就在斋堂后面浴室;沐浴更衣;贫僧便亲自与汝剃度便了!哈哈哈哈”    法旷大师嘱龙剑秋道:    “赶快谢方丈师父;披剃之恩!”    龙剑秋遂双膝跪倒在法宏大和尚面前;行拜师谢师大礼;法宏受礼毕;又给首座法旷师叔行引荐礼。法旷笑着用双手将龙剑秋扶起;随之;则与法宏大和尚带他去斋堂用饭。    却说;这九龙山红山寺的法宏长老;看了毕仲三的书信以后;知道龙剑秋要来该寺出家;做为这一寺的方丈;他连想都没想;为什么就眉开眼笑地、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剃度龙剑秋呢?原来;这法宏大师;并非是寻常人也;他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十岁时就随父亲转战南北;十二岁时就已立下了赫赫战功;十四岁时因兵败突围与父亲失散;被老方长真定大师所救;所以;不得已才出家当了和尚。他就是捻军领袖张宗禹的亲生儿子张南亭。    “小阎王”张宗禹,是捻军创始人张乐行的族侄,早年追随张乐行起义,名冠皖省。1863年5月张宗禹在安徽桐城境与李秀成相会;太平天国封张宗禹为梁王;张宗禹旋即和后来的赖文光合兵一处,推举赖文光为主帅。那年张南亭才整十岁;他即随西捻军征战。    1865年5月;西捻军在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高楼寨歼灭清精锐蒙古骑兵;击毙僧格林沁。清政府改派曾国藩督湘军﹑淮军;镇压捻军。曾国藩更多使用洋枪洋炮;实行重点设防﹑坚壁清野;画黄﹑运﹑淮﹑颍四河圈围的战略;尾追﹑迎击“太捻联军”。    1866年9月;张宗禹率捻军一举突破曾国藩辛苦酿就的“贾鲁河防线”,为此;曾国藩因围剿不力被清廷撤免了钦差大臣之职;由李鸿章继其任。    1867年1月,张宗禹在陕西灞桥设伏,一举歼灭了被曾国藩誉为所谓思想家、军事家的刘蓉及其麾下14000人,陕西震动。同年十月,张宗禹再度出奇兵大败号称“当代武侯”的钦差大臣、陕甘总督左宗棠。    这时;张宗禹忽接到东捻军的告急文书;随之;他率军连夜渡过黄河,再败左宗棠,经山西、河南进入河北。西捻军兵贵神速、锐不可当,军队的前锋直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