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虎,你这把刀是几时打造的,我怎么不知?”
队伍中,刘璟见族兄刘虎身旁的另一匹马上,挂了一把劈山大刀,外形就像一把后世的菜刀,刀形方方正正,重六七十斤,看起来颇具威力。
刘虎虽然骑马行军,但他实际上他是名步将,一方面他控马能力稍弱,更重要是他异于常人的体重加上七十斤的大刀,已经接近三百斤,普通战马实在是支持不住。
刘虎嘿嘿一笑,“我两个月前就找工匠打造了,风雷变那一招,只能用刀才能使出威力。”
刘璟摇了摇头,其实用枪同样可以使出风雷变,只是刘虎没有这种悟性,无法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只能用刀。
不过刘虎这三个月刻苦钻研,将那一招‘风雷变’练得如火纯青,颇掌握了几分精髓,加上他天生神力,倒成了一名不容小觑的战将。
只可惜他只会一招,程咬金还有三板斧呢!至少还要再教他两招绝活,自己可以将百鸟朝凤十三枪中的枪锤改为拖刀斩,还有第七招横扫千军,改为拦腰斩。
这样一来,刘虎就有了三招绝技,对付一般的普通将领也绰绰有余了。
想到这,刘璟笑道:“等打完这一战,我再教你两招绝技刀法,加上风雷变,你也能成为荆州猛将了。”
刘虎大喜,“你一定要教我!”
刘璟点点有,这时,远方一名传令骑兵飞奔而至,手执令箭大喊:“文帅有令,就地驻营!”
。。。。。
第一卷 初鸣 第79章 刀下留人
襄阳距离新野并不远,只有百余里路程,朝发夕可至,但文聘为人谨慎,在距离新野县还是三十里时下令驻营。
这一带是比水西岸,四周是低缓的土丘,视野开阔,远处十几里外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这是扎营的要素,要有水源,四野开阔,地势平坦,加上文聘一丝不苟,一万军队安营扎寨,忙碌了整整一个时辰,一座占地数百亩的大营才安扎完成。
大营最中心是粮仓军资,然后是数百顶大帐军营,辎重车辆在大营外面包围一圈,又有二十万支长矛围在最外,长矛斜插在土地上,锐利的矛尖对外。
不仅如此,还在比较容易被骑兵冲锋处撒上了数万颗铁蒺藜,这也是对付骑兵的利器,另外大营四角搭建八座哨塔,可以眺望数里,四面八方戒备森严。
文聘年约三十岁,原本只是一名低级军官,武艺高强,喜读兵书,文武双全,在一次征讨交州的战役中率三百人击败数千敌军进攻,脱颖而出,被蔡瑁看中,推荐给了刘表。
刘表也十分欣赏他的武艺和韬略,提拔他为军侯,不久又升为牙将,五年后逐渐被提升为校尉,成为荆州六大名将之一,率两万军镇守汉水以北。
文聘治军严厉,同时又爱兵如子,为人光明正大,所以深受荆州士卒爱戴,他和黄忠、王威一样,是荆州军中威望最高的大将之一。
文聘因感于蔡瑁知遇之恩,在四年前收蔡瑁之侄蔡进为徒,一度被认为是蔡氏一党,不过文聘和张允有私仇,更重要是他支持长子刘琦,而蔡氏则开始偏向次子刘琮。
所以文聘已渐渐和蔡氏分道扬镳,再加上文聘是南阳人,和黄忠关系极为密切,而南阳黄氏又和蒯氏结党。
尽管其中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文聘确实开始偏向蒯越,这次他为北征主将,就是蒯越一力推荐。
军营内,文聘带领十几名将领视察扎营情况,他为人严谨,很多事他都要亲力亲为。
走到西南角的哨塔旁,文聘打量一下哨塔的搭建,四周挖有防护沟,没有任何偷工减料,他点点头,还算满意。
“将军,要上去吗?”一名将领问道。
文聘没有说话,直接攀着软梯向哨塔上爬去,哨塔上有两名哨兵,各守一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会敲钟示警,在哨塔上挂了一口铸铁钟,剧烈敲响,声音可传数里。
“有什么情况吗?”文聘见两名哨兵似乎有话要说,便问道。
“回禀大帅,刚才我们好像看见了曹军斥候。”
一名哨兵指向西南方,“就在一里外发现。”
文聘脸一沉,走上前凝神向西南方向望去,西南方向十几里外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延绵百余里。
目距所及,低缓的土丘起伏,此时已是黄昏,血红的夕阳挂在森林上方,将最后一点余晖洒向大地,使森林和旷野染上了一层瑰丽的金色。
就在这时,几名骑兵出现在一座土丘上,相距大营一里左右,正远远向大营眺望,文聘一眼看出,就是曹军斥候。
文聘顿时勃然大怒,他分明向四周派出几支巡哨,为何没有拦截住曹军斥候。
“邓武何在?”
文聘回头大喝一声,一名年轻将领应声下拜,“卑职在!”
“你率三百骑兵火速包围曹军斥候,若让他们逃脱,你提头来见!”
“遵命!”
牙将邓武飞奔而去,片刻,一支三百人骑兵冲出营门,向曹军斥候包抄而去。
但文聘余怒未消,他又喝令道:“将负责西南方的巡哨首领给我抓来,严惩不殆!”
。。。。。。。。。
刘璟的五百人属于**曲部,负责保护粮草安全,直接由裨将蔡中统领,蔡中虽然和刘璟有私仇,不过一路而来并没有表现出仇怨,反而对他关照有加。
在拨付营帐时,蔡中也特地给了他们三十顶上好的营帐,别的士兵是三十人一顶大帐,但刘璟这里却是二十人一帐。
并且在粮米肉食上,也比其他士兵优厚一点,这让刘璟有些诧异,难道蔡中想和自己捐弃前嫌不成?
但凭他对蔡中的了解,他又觉得不太可能,蔡中或许是另有所图,所以他也没有任何表态,静观其变。
夕阳西下,天色昏明,刘璟的五百手下正聚在一起吃饭,笑语喧天,格外热闹,不时可以看见刘虎胖大的身躯挤在士兵堆中抢菜,士兵们也不让他,吵嚷成一团。
这时,刘璟忽然看见数十步外,一名军官被五花大绑而来,向前方的中军大帐而去,这名将领看军服只是一名低级军官,但身材魁梧,相貌堂堂,虽被捆绑,但抬着头,毫不沮丧,颇有几分气势。
刘璟暗忖:‘不知此人犯了什么军规,竟然被绑缚而至,看样子倒是挺威武。’
他立刻吩咐一名手下,“去打听一下,那边出了什么事,为何抓人?”
士兵飞奔而去,不多时回来禀报:“军侯,此人是名巡哨屯长,听说他在巡哨的范围内发现了曹军斥候,文帅大怒,抓来他问罪,听说这种失职可能会被处斩。”
刘璟点点头,原来是这么回事,此人相貌堂堂,杀了倒是可惜了,刘璟虽这么想,但他却不想多事,文聘治军严厉,军法如山。
他转身要走,这时身后士兵又道:“听说此人叫魏延,武艺倒不错。”
‘魏延!’
刘璟霍地转身,他怀疑自己听错了,又问一遍,“他叫什么?”
士兵挠挠头,“他叫魏延,很多人都认识他,人缘不好,得罪了不少人。。。。。。。”
士兵的话没有说完,刘璟便向中军大帐飞奔而去,开玩笑啊!这是魏延,三国名将,竟然要被处斩了。
刘璟知道荆州人才济济,但主要重文者较多,名将偏少,出名之人,如黄忠、甘宁、文聘、魏延,其实王威和黄祖也不错,不像演义上那般窝囊。
这些名将都已先后出现,惟独魏延却迟迟未露面,刘璟也曾托人打听,但没有消息,他有点怀疑魏延或许并不在荆州,可魏延是义阳人,义阳确实又属于荆州。
就在刘璟迟迟找不到此人时,没想到竟在一个最无法料到时刻,魏延出现了,而且一出现就身陷危机,竟要被文聘处斩。
刘璟心急火燎,向文聘帅帐疾速飞奔,唯恐迟一步,魏延就人头落地。
魏延若死了,谁帮他打江山去。。。。
。。。。。。。。
帅帐内,文聘脸色铁青,尽管邓武率骑兵全力围剿,七名曹军斥候还是逃走了两人,他的军机就由此泄露了,令他怒不可遏。
文聘重重一拍帅案,呵斥道:“巡哨不严,致使曹军斥候靠近大帐,你可知罪!”
这是文聘的一个特点,哪怕是要杀一个小兵,他也要公示原因,身犯何条军规。
尤其这次北伐,意义重大,他第一次论罪惩处,当然要让对方知罪,让三军心服口服。
魏延浑身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