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史-第14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灾难的线索》,第1卷,第542页。
② 《复兴中国国民党建议》:战略情报局档案,L57067,1945年5月25日,第1— 4页,《新官场现形记》;易劳逸:《失败的根源》,第101—102,109—124页。
③ 德姆鲁赖特致范宣德:《成都警察与警备司令部部队之间可能发生冲突》, 1943年4月26日,美国国务院档案893。105/93,第2页。
① 张文实:《云南内幕》,第16、42页;兰登致国务院:《中国今后政治的发展: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昆明的活动》,美国国务院档案893。00/7—1444(1944年 7月14日),第2页。
② 《美国对外关系:1944年》,第492页。
③ 易劳逸:《地方政治与中央政府》,第346—347页。
④ 林沃尔特致高思:《拟议中的国防政府》,美国国务院档案893。00/15400(1944 年5月8日),第3页。
第12章 中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1937—1945年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就认为中日战争不可避免,因为他们的经验与思想体系使他们深信,日本对中国的扩张是由无法改变的势力推动的。中共反复申述,“目前形势的主要特征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将中国变成殖民地”。中共还认为不应回避这场战争,并在1935年年底以后就要求尽早共同抗敌。毛和他的追随者知道,在一场中日战争中,他们可以作为爱国者要求得到一个合法的、受人尊敬的和自主的地位。他们确实想要求在精神方面起领导作用。除此之外,对他们只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必然把他们排除在外的中日和平,而这种和平可能以牺牲他们为代价。抗战的每一次拖延都使国民党赢得可以用来继续进行剿共战争的时间。每一次拖延也使东京和南京有时间可能达成某种进一步的和解,可能包括共同的反共行动,这正是日本外相广田曾于1936年8月建议的。
人们无须指出,停止内战、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和抵抗日本也都对中共有利,而责难中共的诚意。与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镇压号召相比,中共的政纲更符合中国城市人口的心态,其中包括学生、知识分子、很大一部分资产阶级和许多工人。统一笔者要对陈永发和格雷戈尔·本顿精心而有见识的建议表示感谢。战线政策在上述社会集团中,甚至在一些有影响的国民党派别中,都很有说服力,以致蒋介石于1936年12月25日在西安被扣两周获释后所作的停止内战及对日采取较强硬态度的决策中,统一战线也占重要份量。
Ⅰ战争初期,1937—1938年
西安事变后几个月中国共双方代表达成的协议,在1937年8月13日上海开战后于8、9月间公诸于众。这些协议奠定了战争初期国共关系的基础,并在整个战争期间名义上保持有效。中共同意:(1)为实现孙逸仙的三民主义而奋斗;(2)停止武装暴动、苏维埃运动与强制没收地主土地三项政策;(3)取消现存的苏维埃政府;(4)取消红军称号,并将军队交与中央政府指挥。作为回报,国民党允许中共在几个重要城市设立联络处,出版《新华日报》,并指定代表参加它的两个主要咨询机构。公民权利扩大了很多,政治犯被释放了,并给新近“统一起来”的地区与军队发放薪金,以补助其行政与军事开支。①战争的爆发改变了所有中国党派的政治和军事环境,并迫使中国共产党人从根本上重新考虑他们的一切重要政策、战略和战术。在战争头一年半时间内——从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1月六中全会——党中央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统一战线,特别是中共与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关系问题。
2。军事战略和战术,包括与国民党军队和其他军队协同作战的问题。
3。领袖和领导权问题,特别是毛加强他对张国焘(1938年4月逃向国民党)和王明(陈绍禹的化名)的地位的努力。
在这18个月中,决定政策和围绕它们而展开的争论在党的几次重要会议上公开化了(见表15)。到1939年初,这些问题已得到澄清,虽然并未完全解决,而在这些领域内以后的种种发展都可以回溯到这个基本点。此后这样高层次的政策讨论会的次数大大减少;甚至1942年的整风会议和1945年4—6月的七大也只宣布政策而不辩论政策。这种现象无疑反映了毛主义领导权的巩固,但决不表明党内已经达到一致和充分和谐了。
表15 主要的共产党会议(1937年7月—1938年12月)
① 到1940年为止,据说每月补助行政费10万元及新给番号的八路军的三个经 核准的师的维持费50万元。见詹姆斯·P。哈里森:《通往权力的长征:中国 共产党史,1921—1972年》,第279页和引用的资料。
对国民党的态度: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政策自1935年12月中共正式通过起,就被认为是对所有愿意注意并响应它的人的号召。对这样做的人,中共不论在实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愿做出实质性的让步,只要不损害党的基本原则以及党对这一运动的最终控制。在以后几年中,统一战线的范围稳步扩大,而它的运用也更为复杂。早在1939年10月,毛泽东就认定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对它们的正确认识相当于从整体上正确领导这场革命。即使在宣布与国民党联合时,中共仍然要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否只限于国共两个党的呢?不是的,他是全民族的统一战线,两个党仅是这个统一战线中的一个小部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统一战线,是工农商学兵一切爱国同胞的统一战线。①争论集中在,或者说,围绕着两党关系的精神,共产党是否会遵从国民党对它的限制以及它将如何全面服从这个名义上的上司的命令。在战争的头几年,这些争论染上了派别斗争和人际冲突的色彩,以致很难把事实与辩解分开。在公开场合,共产党的声明赞扬蒋介石与国民党的领导,并保证全面的团结与合作,但这种保证含糊而不具体。他们提出种种建议而不是批评,这些建议大都与进一步政治民主化、群众动员之类有关。
在与国民党的统一战线问题上,毛泽东早先的立场显得颇为强硬,咄咄逼人,但因他深知必须使国民党不脱离抗战,他的态度有所缓和。对毛来说,统一战线意味着中日间不会讲和。毛在政治与军事两方面始终不渝的态度是保持独立和自主。有一段时间,他也愿意考虑共产党加入一个彻底改组的政府(民主共和国),主要是为了在全国获得合法地位和扩大影响。但在多数时间他力求使共产党脱离国民党,如有可能在物质上也脱离。党的其他领导人,包括张国焘和近期回国的王明在内,显然对这条路线表示怀疑。
有些资料表明,在1937年11月和12月的会议上,毛的路线未取得胜利。如果是这样,那么毛大概采取了他的一般立场,而不是要求立即采取强硬态度。1937年末,国民党人处境危急,这不是推动他们前进的时候:11月12日上海失守,次月发生了可怕的南京大屠杀,更严重的是蒋介石正在认真考虑日本的一项和平建议。
但是,随着新的一年来临并日渐逝去,和平危机也过去了。南京惨案加强了中国人的决心,而在1938年1月,近卫内阁宣布不以蒋介石为对手。无论蒋有过什么样的打算,现在他别无选择,只有打下去,而全国大部分人,包括中共在内,都宣布支持他。最迟到这年夏季,国民党不打算死守临时首都武汉的意图已经明朗。早在头年12月,政府机构已开始在重庆运转,而更多的机构一直在向那里搬迁。当时士气高涨,而且团结精神普遍,蒋发誓要继续推行他的诱敌深入、焦土抗战、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
这些事态的发展加强了毛的地位。到1938年秋六中全会时,中共的官方立场是全力支持蒋介石和两党合作。但在私下,毛以赞许的口吻引用刘少奇的话说,如果王明的口号“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意思是经过蒋介石和阎锡山,那么这就不是联合,而是投降了。作为替代,毛提出,中共遵守国民党业已赞同的协议,但有些事要“先斩后奏”,有些事则“斩而不奏”。他最后说,“有些则暂时不斩不奏,例如那些如果做了就要妨碍大局的事情。总之,我们一定不要分裂统一战线,但又决不可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①”。
① 《国共两党统一战线成立后中国革命的迫切任务》,竹内实等编,《毛泽东集第5卷,第266—267页。
①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1938年1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