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秋兵工厂只有生产能力的55%开工。重庆80—90%的钢铁厂在1943年春到1945年早些时候倒闭;1944年320家机械厂中有50家倒闭;主要的煤产地嘉陵江地区250家煤矿中,大约有185家在1943年至1945年间倒闭。②到1945年3月,失业已成为一个严重问题。1944年矿业生产只是1942年水平的一部分(煤,72%;铅,49%;钨,27%;锡,27%;铜,24%;锑,6%)。甚至手工棉纺织生产到1944年底也深深陷入困境,主要因为原料短缺,运输困难和令人烦恼的通行税。工业危机确实大于官方的生产数据(见表13)。①1944年11月,战时生产局的建立导致大量政府订货和投入新的款项,这明显地刺激了某些工业。在 1944年 11月与 1945年5月之间,钢的生产增长50%;生铁,46%;煤,35%;电力,8%。尽管有这些增长,1945年头三个月工业生产总指数仍无变化。显然,其他工业部门的下降被制止。压倒一切的证据是在和平前夜,国民党中国的经济在总体上已处于崩溃边缘,特别是工业。②战争使政府成为最主要的经济企业家。先前它已经取得对银行部门的控制,但它在中国人拥有的工业企业中只掌握11%左右的资本。然而,到1942年,经济部报告,国家控制的企业已占国民党地区工厂的17。5%,资本的70%,工人的32%和马力的42%。③在内地有三种政府机构发展工业:国家资源委员会,工矿调整委员会和四家政府银行。1935年创建的国家资源委员会,被授权“发展、经营和管理基础工业”。到1944年12月,它经营92个工业单位——33家工厂,38个矿和21座电厂。它还与其他机构联合办了11个工业单位。资源委员会控制着重工业和高技术工业,与民营工厂形成对照,后者一般机械化程度较低,生产轻工业品。④战争爆发后才建立的工矿调整委员会,起初是负责推动民营工厂向内地迁移。从1938年起,它也直接向工业企业投资,经常与民办企业竞争生产消费品——酒精、纺织品、纸张和水泥。1943年和1944年,它的直接投资超过它对民营工业贷款30%以上。孙逸仙曾主张,政府应当把它的经济作用限定在基础工业,但它现在也成为轻工业的一个主要参与者。①四家政府银行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政府”银行,因为私人投资者握有其中三家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的大量股票。所有这三家银行,像民营商业银行一样,特别在1940年以后,增加了工业和商业中的直接参与和所有权。它们这样做是为取得有形资产,以保护它们资本的实际价值。如张嘉璈所评论的那样,这变得“无异于投机”。②无论其动机如何,政府银行像工矿调整委员会一样,深深地卷入了民营工商业部门。
有些评论家受政治上的激发,将政府在经济上的作用定性为“官僚资本主义”,指责官员由此积累个人财富,排挤私人企业主,并使普通人民陷于贫困。然而,将国民政府不断增长的经济作用视为国家资本主义,视为对一个正在现代化的农业社会的要求,以及对战时特殊经济需要的反应,可能更合适一些。没有政府的帮助,很少有企业能够在西部省份重新安置他们的工厂,或创建大规模的新厂。战时中国,面临一种合理化分配机器、原料和动力等稀缺资源的特殊需要。因此,可以批评的不是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本身,而是那种政策的实施情况。政府企业同政府其他行政部门一样,通常是低效能的、官僚主义的和腐败的。此外,与政府有关的工厂享有大量好处——如银行贷款、原料或运输用的卡车——这些好处是不会给予私营公司的。有些公司,如中原造纸厂,以自愿向政府献股票来寻求与官方的联系。由于没有这种联系,大量私营公司,在战争后期因缺少周转资金、原料或有保证的市场而垮掉,①而腐败的官员则大发横财。到战争后期,政府的经济企业家的身份,在政治上已经变得不利了。1948年毛泽东把“官僚资本主义”提高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这一层次,作为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对象。②① 李紫翔:《抗战以来四川之工业》,第23页;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下册,第659页;又见张圣轩:《三十二年四川工业之回顾与前瞻》,《四川经 济季刊》第1卷第2期(1944年3月15日),第258页;《中华志,1937年— 1943年》,第437页。
① 程玉桂:《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发展》,第109页;周舜莘:《中国的通货膨 胀》,第94页。
② 秦国平:《战时通货膨胀下的中国棉纺工业》,第39页。
③ 刘吉丙:《三十三年四川之商业》,《四川经济季刊》第2卷第2期(1945年4 月1日),第79页;李紫翔:《我国战时工业生产的回顾与前瞻》,《四川经济 季刊》第2卷第3期(1945年7月1日),第32页。
④ 周舜莘:《中国的通货膨胀》,第239—240页。
① 按照官方的定义,此处指使用动力机器并至少雇用30名工人的工厂。资料来源: a。李紫翔:《四川战时工业统计》,《四川经济季刊》第3卷第1期(1946年1月1日),第206页。 b。毕范宇:《西方人士所见的战时中国》,第47页。据信,这个数字包括公营和私营工厂两个方面。 c。《中华志,1937—1945年》,第433、441页。这个数字是大约数,系1942年5月现存的私营工厂、1936年以来由 国家资源委员会设立的工厂(98)和到1942年5月由地方政府建立的工厂(110)的总和。 d。《中华志,1937—1945年》,第363页。这个数字包括公营私营工厂两类。
① 弗雷恩:《自由中国的新政》,第41页;史国衡:《中国进入机器时代》,第 60—61、134页;《战时中华志,1937—1945年》,第385页;陈达:《现代中 国的人口》,第55—56、112页,表58;陈达:《中国劳工阶级与当前经济危 机》,《社会建设》第1卷第4期(1948年8月1日),第17页;李紫翔:《抗 战以来四川之工业》,第43页;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国民党中国的劳工问 题札记》,第20—28页。
② 刘吉丙:《三十三年四川之商业》,第79页;勇龙桂:《救济战时工业的基本 途径》,第8页;陶大镛:《论当前的工业救济》,《中国工业》第25期(1944 年3月),第11页;刘敏:《三十三年四川之工业》,《四川经济季刊》第2卷 第2期(1945年4月1日),第36—37页。
① 张嘉璈:同上书,第135—137、345—349页;杨格:《中国的战时财政与通 货膨胀》,第 35—36、146—149页。
② 张嘉璈:《恶性通货膨胀》,第345—346页;杨格:《中国的战时财政与通货 膨胀》,第149页。
① 关梦觉:《陕西省纺织业之危机及其出路》,第7—9页;张嘉璈:《恶性通货 膨胀》,第217页;刘敏:《三十三年四川之工业》,第37页;淦克超:《战时 四川工业概观》,《四川经济季刊》第1卷第2期(1944年3月15日),第72 页。
② 杨格:《中国与援助者》,第335页;李紫翔:《我国战时工业的回顾与前瞻》, 第28—29页;刘敏:《三十三年四川之工业》,第28—29页。
① 《大公报》(重庆),1945年1月1日,第3版;《战时中华志,1937—1945 年》,第369页;《商务日报》,1945年9月9日;张大琛:《三十三年的重庆 土布业》,《四川经济季刊》第2卷第2期(1945年4月1日),第202页。
② 张嘉璈:《恶性通货膨胀》,第67页;又见杨格:《中国的战时财政与通货膨 胀》,第141、 316页;《商务日报》, 1945年1月18日;《商务时报》 1945年 8月7日。
③ 小帕克斯·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年》,第315—317页; 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第1422页。
① 《中华志》,1937—1943年,第438、376页。
② 张嘉璈:《恶性通货膨胀》,第189—190页;又见《大公报》1941年12月13 日社论,引自陈伯达:《中国四大家族》,第52页。
① 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第1448—1449页;张嘉璈:《恶 性通货膨胀》,第188—190页;钟安民(音):《中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1928— 1949年》,第227页;淦克超;《战时四川工业概观》,第72页;李紫翔:《我 国战时工业的回顾与前瞻》,第34—37页;彦悉达:《经济危机与官僚资本》,《经济学周报》第4卷第6期(194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