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了,不想了。杜金刚挤了挤眼睛,把眼中的泪水全挤出来,又用一只手抻着另一边衣袖,擦了擦眼泪,然后缓缓地站了起来。
蹊跷也好,不蹊跷也罢,都不是他个小小内侍能管得了的。再说了,人生总有一死,现在不死,将来早晚都得死,别管你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谁都跑不了,逃不掉。
不管了,不管了,无声地叹了口气,他最后看了一眼慕容攸的梓宫,转身朝殿外走去。
由于殿内外光线相差太大,刚踏出殿外时,杜金刚不由得眯起了眼,抬手抵在额前,阳光太刺眼了。
手搭凉棚,他抬起头,眯着眼向天上看了看,脸上漾出了一线笑意,天蓝蓝的,云淡淡的,风细细的,日头亮亮的,不错。杜金刚脸上的笑意又深了几分,在这么好的日子去见陛下,再好不过了。
乾元宫的某间偏僻小室里,有三尺簇新的白绫在等他——那是陛下晏驾当天,新君给他备下的。
他本该在陛下晏驾当天就去见陛下的,不过,当时他向新君请求,请求新君能让他为陛下守灵,直到陛下出殡,以尽臣礼,新君答应了。现在,礼尽了,心到了,他该启程了。
陛下,金刚这就来伺候您了。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最后又看了一眼蓝盈盈的天,杜金刚收回目光,放下手,迈开大步,昂首挺胸地向最后的归宿地走去。
当天下午,在慕容攸生病期间,一直伺奉病榻的荀贵嫔也死了,对外的说法是:贵嫔由于实在太过思念大行皇帝,不忍与大行皇帝分离,以至,乘人不备上了吊,追随大行皇帝而去了。
实际上,她是让人用白绫活活拉死,然后再挂到梁上去的。
对慕容德来说,杜金刚和荀贵嫔是一定要死的。
杜金刚撞破了他和荀贵嫔私情,所以,他得死。至于荀贵嫔,当然也有必死的理由——他不能让人知道自己与父王的妃子有染,不能让人知道是他让荀贵嫔把迷药涂在嘴唇上,在每次侍奉父王服药前,先用小勺从药碗里舀出点儿药汁,打着试凉热的幌子,乘机把迷药沾到小勺上,再把小勺放回药碗,让迷药融进药碗里。
之所以肯帮他作这些事,乃是因他曾在事前允诺——待他登极之后,定会将她收入他的后宫,妃位不变,照样是一人之下,数人之上的贵嫔。所以,荀贵嫔才肯帮他。
傻女人,想得美。
哪个女人他都能要,就是不能要她。再美再艳,再好用,也不能要。子占父妻的名声是好听的?
他不能让她有机会,把自己和她作过的那些见不得光的事,都抖落出来,绝对不能。因此,她必须死。
慕容德知道,杜金刚死得心甘情愿;也知道,荀贵嫔死得不甘不愿。所以,在荀贵嫔入殓后,他暗地里命令心腹内侍,往荀贵嫔的脸上盖了符纸,又在她的棺中放了好些个镇压魂魄的法器,以免她的魂魄作祟,伤害到他。
慕容攸驾崩当天,慕容德御太极殿,承继大统,改光化二十一年为建平元年,大赦天下,废太子慕容麟及其外祖陆氏一门,不在赦例。
随后,又颁出慕容攸的“遗诏”:“ 三日即葬,内外臣僚,既葬除服,牧守毋需奔丧。不禁祭祀婚嫁,食肉饮酒。”
慕容攸驾崩的第四天,慕容德给慕容攸发了丧,并为他立庙上谥,谥曰:文皇帝。
和慕容攸一道被埋进他的陵寝的,还有他最忠实的内侍杜金刚,以及最“贞烈”的妃子荀贵嫔。
过了不久,慕容德又颁下诏旨,追谥他的母亲裴贵嫔为仁烈皇后,废慕容攸发妻,肃明皇后陆氏飨,改奉裴氏配飨。
慕容攸下葬的第二天,慕容攸的后宫,除慕容超的母妃王修容外,包括废太子慕容麟的亲姨陆贵嫔在内的其他嫔妃,全部出宫。
有儿女的,投儿靠女;无儿无女的,一律没入专为收纳燕室嫔妃而建的长宁庵,削发为尼——这是燕国开国国主慕容宪定下的规矩。
按说王修容也该出宫,不过,因为她的儿子慕容超,实在太有本事,堪称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出于拉拢人心的目的,慕容德破例,让王修容继续留在宫中,又将她的妃位由修容晋升为贵人,各项待遇比慕容攸在时,更为优渥。
执掌大权后,慕容德有模有样地装了几天勤勉君王,然后,他不装了。
装不下去了,也不想再装。
这么多年下来,他装够了。
先前有父亲在,有竞争对手慕容麟在,他不得不装,现在父亲死了,慕容麟没影儿了,他也坐上了太极殿的龙床。
燕国这一亩三分地,数他最大,他还装什么?装给谁看?
登基不久,慕容德一口气选了三位皇后。三位皇后分别以左、中、右命名,中皇后最贵,左右并立。
中皇后是杨济的侄女,他表妹杨欢的堂姐。三岁失怙,父亡母改嫁,她二叔杨济把她接回家中抚养,后来她嫁给了太子洗马郭敖,三年前,郭敖亡故,她又回到了杨家。
中皇后比他年幼一岁,生得国色天香,娇媚可人,从小,他就喜欢她。只可惜,因为是孤女,再加上杨济当年的实力,着实无法与他 发妻的娘家相抗衡,所以,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皇后嫁为人妇。
不过现在好了,他成了大事,中皇后也成了寡妇。
退一步讲,就算中皇后不是寡妇也没关系——只要他想要,那,早晚她都得成寡妇。
册封皇后的同时,慕容德还册封了不少嫔妃,内外重臣的女儿,差不多都封到了。
在收获软玉温香的同时,又跟这些举足轻重的实权人物建立了翁婿之谊,如此一来,他的龙床岂不是坐得更稳更牢?
慕容德觉得自己这招实在是漂亮,双方都不吃亏,都高兴。给皇上当老丈人还能不高兴?
三位皇后和诸位嫔妃,大都是十四五岁的年纪,最大的也不过与慕容德同岁,统是花朵般的年华,花朵般的样貌。一个个水灵灵,娇滴滴,不是艳冶,就是柔媚。
这一大群千娇百媚的可人儿凑在一起,真好似千花竞秀,万卉争妍,把个偌大的燕宫变成了一座香风扑面,莺声燕语的锦绣花园。
虽然,这些年,身子底下一直不缺人,慕容德还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野花野草似的小侍女,哪能和美赛牡丹,艳压芙蓉的名门闺秀相提并论?
俗话说得好: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想当初,他为了讨好父亲,为了给父亲烙下个不近女色的好形象,放弃了多少鲜桃,又是吃了多少口烂杏?
现在好了,现在他当家作主了,再没人能,也没人敢拘束他,再也不用为了讨谁欢心,隐藏真心了。
为了把多年的“亏欠”全都找补回来,慕容德夜以继日的采芳挹艳。
采芳挹艳的同时,他可也没忘了前朝。
朝堂里,听他话,跟他一条心的,二话不,加官进爵。
比如仿照慕容麟的笔体,写逆书的秦王府小吏,慕容德先是给他封了个太常丞,不久又擢其为祠部郎。
尚书左丞蔡宁,当初在建昌宫,蔡宁和他一唱一合,配合得相当不错。因此,他把蔡宁由尚书左丞升为尚书令。
不听他话,心里还想着慕容麟,对他不服不忿,成天阴阳怪气尽给他添堵,让他闹心的,也好办——该贬的贬,该谪的谪,该回家抱孩子的回家抱孩子,实在让他忍不下这口气的,一个字:杀!
慕容德有三位皇后,自然就有三位国丈。
这三位国丈一位是侍中,一位是司徒,还有一位是司空——杨济。虽说杨济并非中皇后的生身之父,不过因为从小将中皇后抚育成人,实质上,跟中皇后的亲爹也没多大区别。
慕容德给每一个丈人都晋了爵,把左皇后的爹周侍中,由寿光侯进位寿光公;右皇后的爹瘐司徒,由临淮侯进为临淮公;至于杨济,不但进了爵,还升了官,在得到朗陵公封爵的同时,还由司空进位为大司马。
有了这么一群如花似玉的美娇娃,慕容德日夕酣歌,醉倒在锦阵花营之中。是以继位后不久,慕容德便将朝政,完全托付给三位国丈打理。
后宫那一堆娇滴滴的美人儿,占用了他全部的时间,勾走了他全副的心神。
不过,有一天,慕容德还是破了个例,在百忙之中,抽出了一点时间,亲自处理了一件政务。
他召来了中书监,让中书监草拟了一道诏书。
诏书拟好后,慕容德接在手中,仔细观瞧。
时已暮秋,前些日子已经下过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
御书房地当间,摆着个顶大的黄铜炭盆,炭盆下,三只张牙舞爪的龙形足,稳稳当当地擎着一盆烧得正旺的炭火,炭火偶尔发出一两声“劈啪”的响声,越发衬托出了御书房的静寂。
这静寂之中充弥着莫测的凶险,以及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刮起腥风血雨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