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回朱宸濠可以冷笑一把了,因为他吸取教训,将公关重心从太监转向文官,经年累月,勇于砸钱,终于买通了吏部尚书陆完。
事实证明,陆尚书不仅仅是在生理上要比刘太监更男人,而且体现在其工作的高效与可靠上。他一封不落地淹了参朱宸濠的奏陈,还在自己的努力斡旋之下,帮朱宸濠再次恢复了王府护卫。
感觉超好的朱宸濠又买通了朱厚照的宠臣钱宁和江西镇守太监毕真,做完这一切,他终于忍不住饱含热泪:不能再等了,我朱高宸濠忍了二十多年我容易么!造反了!
刚激动完,就被刘养正给拉住了,于是朱宸濠听到了那个日后经常出现在他噩梦里的名字——王阳明。
刘养正交游广泛,早年曾听过王阳明的课,深服其人,王阳明也当面夸奖过他,不料现在却成了他最为忌惮的一个威胁。
于是,刘养正和李士实受朱宸濠派遣前往赣州,准备策反王阳明。
刘养正不知道的是,王阳明早就留意朱宸濠的不轨行为了,为此还专门找过江西巡抚孙燧了解情况。
孙燧是浙江余姚人,王阳明的老乡,亦徒亦友,也算半个王门弟子。
王阳明说完自己的疑虑后,发现孙巡抚很平静,半晌方道:“你从火星来的吗,才知道?”
古代通讯条件落后,王阳明确实不知道,历任的江西巡抚由于拒不合作,不是离奇死亡,就是被朱宸濠想办法赶走,最后直接导致没人敢去江西做官。
时任河南布政使(河南省省长)的孙燧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他接到调任后,安排好家人和后事,便义无反顾地去江西赴任。
孙燧在江西一呆四年,朱宸濠被恶心了四年。
同样的拒不合作,学过心学的孙巡抚显然比前任更加坚挺,他见招拆招、虚与委蛇,搞又搞不死,踢也踢不走,朱宸濠几近崩溃。
头痛不已的朱宸濠只好派人给孙燧送去四样东西——枣、梨、姜、芥。
孙燧知道朱宸濠没辙了,暗示他早离疆界,便笑了笑,当着来人的面大大方方地将东西吃了下去,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
朱宸濠彻底崩溃了。
王阳明的到来让长年身陷险境的孙燧找到了战友,多少看到了点希望。但藩王说到底还是皇室,只要朱宸濠不揭竿而起,将造反变成事实,两个巡抚却也拿他没有任何办法,只好相约见机行事。
txt小说上传分享
54 舌战腐儒(1)
对于刘养正和李士实的造访,王阳明早已恭侯多时。
废话永远是人际关系的第一句,酒宴上,刘养正先是对王阳明平乱的功绩赞不绝口,又对他讲学之事大加称颂。阳明一边听他扯淡,一边耐着性子等他转入正题。
酒壮怂人胆,刘养正几杯酒下肚,话锋一转,道:“宁王尊师重道,有商汤、周武的气度。先生以恢复圣学真谛为己任,我王十分钦佩,是以命我前来,一则为表敬意,二则是想投入先生门下,以求正学。”
事实上刘养正这么说也没错,朱宸濠是一个文学造诣很高的藩王,一度跟唐伯虎打得火热,要不是他非得造反吓跑了后者,搞不好还能传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王阳明很清楚,再纯粹的东西沾上政治也会变味儿,因此开玩笑道:“宁王舍得去掉王爵,来赣州做我的学生?”
刘养正见他不为所动,只打太极,叹了口气道:“宁王去不去爵倒在其次,只是皇上总爱出巡,国事也不打理,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王阳明一愣:这么快就摊牌了?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直没说话的老愤青李士实抛出了更劲爆的言论:“世上难道就没有汤武(商汤、周武王)吗?”潜台词是应该有人起来革命才对。
王阳明平静道:“汤武再世也需要有伊吕(伊尹、姜子牙)来辅佐。”(很显然不是你俩)。
李士实:“有汤武就有伊吕!”(很显然就是我俩)。
王阳明依然平静:“有伊吕还怕没有伯夷叔齐吗?”(即使你们有帮手,国家还有许多我这样的忠臣来维护)。
刘养正见王阳明态度坚决,拉拢没戏,准备告辞。就在这时,王阳明做了一个让他后悔一生的决定——让弟子冀元亨随行,去南昌为宁王讲学。
后悔归后悔,但就当时的情形而言,不可能有比这更好的决定了。
原因很简单,虽然朱宸濠备战已久,但造反毕竟不是造谣,稍有差池就将万劫不复。所以,当他知道了王阳明拒不合作的情况后,完全有可能因为各种顾虑而放弃谋反。一旦朱宸濠不反了,那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宁王,虽说明朝藩王无权无势,但毕竟是皇族成员,收拾区区一个南赣巡抚还是绰绰有余的。因此,王阳明说话不说死,日后好相见——作为封疆大吏我不便擅离职守去给你讲课,但我给你面子,让我的学生代我去,这还是可以的。
另一种可能则更糟一些,朱宸濠得知情况后,决定孤注一掷,仍然要反,那么冀元亨此行便可摸清宁府的情况,以便王阳明早做准备。
冀元亨和徐爱一样,对王阳明忠心不二,当年参加乡试时,考官以“格物致知”作为策论题目,冀元亨完全无视朱熹那一套,只按王阳明的观点来回答,搁到今天搞不好网上又多一篇“高考零分作文”。谁知冀同学人品大爆发,考官也能不拘一格降人材,愣是让他给录取了。
冀元亨随刘养正二人一入南昌,发现局势比他想象得还要糟糕,来历不明的人在街头成群结队地出现,拿着刀剑招摇过市,地方官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也不敢管。
朱宸濠对冀元亨倒是礼遇有加,好吃好喝招待着,引为上宾。冀元亨大大咧咧,该吃吃该喝喝,四处玩乐,每天都拿一堆打着“宁府造反集团有限公司”名号的发票找朱宸濠报销,一点不拿自己当外人。
朱宸濠被雷到了,立刻找到刘养正,问他干嘛找了个二皮脸来白吃白喝。
54 舌战腐儒(2)
刘养正提醒朱宸濠,王阳明绝顶聪明,不可能收个脑残当徒弟,不如找个机会试探一下。
作为一名文艺青年,朱宸濠喜欢的是诗词曲赋,对宋明理学了解很少,他翻箱倒柜找出一本张载的《西铭》,假模假样地拿去找冀元亨讲解。
冀元亨认为朱宸濠之所以一天到晚想造反,是因为没有被教育好,思想出了问题,于是借题发挥,把张载的原意扔到一边,反复陈说“君臣大义”,听得朱宸濠很郁闷。
朱宸濠想发表一下意见,刚一开口便被冀元亨打断。他话锋一转,又开始讲“时”与“势”的关系,暗示朱宸濠最好认清时势,别做傻事。
朱宸濠听冀元亨纵横捭阖了一整天,得出一个结论——整个儿一高智商左愤。
从冀左愤的表现来看,拉拢王阳明基本是不可能的了,但朱宸濠心里清楚,得罪王阳明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他也没怎么难为冀元亨,只是让他赶紧收拾东西走人,打哪来回哪去,别留在这添乱。
冀元亨回到赣州,向王阳明详细汇报了南昌的情形。王阳明料定朱宸濠必反,却未采取任何行动,因为,有一个更重要的人正在家乡等着他。
祖母岑氏。
一百岁的岑氏沉疴日久,已处弥留之际,只望死前能再见自己的宝贝孙子一面。
亲情为大,再说王阳明也不是墨子,非得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保身才能建功,齐家方可治国,这一回,谁也拦不住他。
乞休书一上,两个人很高兴,一个人不高兴。
内阁首辅杨廷和、吏部尚书陆完很高兴,兵部尚书王琼很不高兴。
我说过,杨廷和不喜欢王阳明,也不喜欢王琼,尤其不喜欢王阳明+王琼的组合;至于陆尚书,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凡是顾客讨厌的,就要尽力帮之除去。因此,这两人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让他滚蛋。
但是王阳明身上有“提督军务”这个职务,所以能否批准他退休还要看兵部的意思。
关键时刻,王琼把具体负责此事的兵部武选司郎中(国防部人力司司长)应典叫到跟前,说:我把王阳明放到南赣,给他兵符令旗、便宜行事的权力,并不只是为了应付几个山贼。一旦江西有变,还得仰仗他靖乱。
应典立刻会意,提醒王琼说,福建的驻军有人煽动士兵哗变。
王琼便以此为由,驳回吏部的意见,以兵部的名义上了一道奏本,让王阳明去福建处置兵变事宜。这样一来,他的职权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还能调动福建的军队,一举两得。
问题是这样的奏本,杨廷和与陆完怎么可能同意?
事实是不同意也得同意,因为朱厚照同意了。
一直以来,王琼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主要战友有三个:杨一清、梁储和张永。
杨一清虽然退休在家,但毕竟是三朝*,正德元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