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舍我其谁:胡适-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共写了九个月的时间。这本《先秦名学史》(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c Method in Ancient China)是胡适汇通中西考证学的结晶。胡适在横渡太平洋回国的邮轮上所写的《自序》,开宗明义,就说由于这是一个历史的研究,它所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材料。他说西方的读者无法想象他在写这篇论文的时候,必须先推翻那有千钧之重的传统。首先,他的原则是:不经证明为真,任何书或任何章句,都不在采用之列。其次,是校勘和诠释的问题。有幸的是,他有两百多年来中国考证学家在训诂上所得的成果,可以作为他的借助。至于诠释,他则幸而学过欧洲哲学史。他说:“只有跟我背景相似的人,这也就是说,只有具有比较研究的经验,例如,从事比较语言学研究的人,才可能真正了解,西方哲学对我在诠释古代中国哲学系统的这个工作上,其帮助有多大。”'36'
'1'《胡适日记全集》,1:110。
'2'《胡适日记全集》,1:110。
'3' 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页56。
'4' Offcial Publications of Cornell University; IV。3,Announcement of the Graduate Scholol,191314,p。5。
'5'“The Reminiscences of Dr。Hu Shih,”p。91。请注意:唐德刚把“政治理论史”误译为“政治理论”。见其译《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全集》,18:244。
'6'“The Reminiscences of Dr。Hu Shih,”pp。9697。
'7'“The Reminiscences of Dr。Hu Shih,”p。125。请注意:唐德刚把“哲学史”误译为“历史哲学”。见其译《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全集》,18:286。
'8'“The Reminiscences of Dr。Hu Shih,”p。89。
'9'“The Reminiscences of Dr。Hu Shih,”pp。9193。
'10' 胡适译文:道德的责任并不是外来的命令;只是必须要怎样做才可以引出别人——例如所爱的人——的最好部分。
'11' 胡适译文:只有对别人发生兴趣才可使自己常是活泼泼地,常是堂堂正正地。
'12' 胡适译文:要生活在深刻地影响别人!
'13' 胡适译文:要这样影响别人:要使他们不再菲薄自己。
'14'“The Reminiscences of Dr。Hu Shih,”p。94。
'15' John Dewey,“The Relationship of Thought and Its SubjectMatter,”The Middle Works,18991924,2。300。
'16' 胡适,《三论问题与主义》,《胡适全集》,1:352。
'17' Hu to Edith Williams; December 2,1915,《胡适全集》,1:139。
'18'“The Reminiscences of Dr。Hu Shih,”p。85。
'19'《胡适日记全集》,1:263。
'20' 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页195。
'21'《胡适日记全集》,1:465466。
'22'《胡适日记全集》,2:6。
'23' 胡适,“Confict of Cultures,”《胡适全集》,36:480481。
'24' John Dewey,“How We Think:Concrete and Abstract Thinking,”The Middle Works,18991924,6。290。
'25'《胡适日记全集》,2:102103。
'26' 请注意笔者的看法与Sorhoon Tan(陈素芬)不同,她认为这是胡适接受实验主义的最早证据。请参阅Sorhoon Tan,“China’s Pragmatist Experiment in Democracy:Hu Shih’s Pragmatism and Dewey’s Infuence in China,”Metaphilosophy,35。1/2(January 2004),p。46。
'27'“The Reminiscences of Dr。Hu Shih,”pp。125126。
'28'《胡适日记全集》,2:447。
'29'《胡适日记全集》,2:290。
'30'《胡适日记全集》,2:448。
'31' 胡适,《尔汝篇》,《胡适全集》,1:233237;《吾我篇》,《胡适全集》,1:238243。
'32'《胡适日记全集》,2:344345。
'33'《胡适日记全集》,2:447。
'34'“The Reminiscences of Dr。Hu Shih,”pp。121122。
'35' 胡适,《诸子不出王官论》,《胡适全集》,1:244251。
'36' 胡适,“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c Method in Ancient China,”《胡适全集》,35:298300。
《先秦名学史》与实验主义
余英时说胡适思想中有一种非常明显的化约论的倾向,他说胡适不但把一切学术思想以至整个文化都化约为方法,而且也把杜威的实验主义化约为方法。这个说法的问题,在于它已经先假定胡适的方法论确实是来自杜威的,只不过胡适把它化约罢了。虽然余英时也强调胡适的思想有多重的来源,然而他仍然认为“胡适对杜威的实验主义只求把握它的基本精神、态度和方法,而不墨守其枝节”。'1'余英时会作出这样的结论,是他被胡适牵者鼻子走的结果。他说胡适在1936年为《留学日记》写的《自序》中,对自己的思想“有明白的交代”:胡适在1915年的暑假“发愤尽读杜威先生的著作”以后说:“实验主义成了我的生活和思想的一个向导……我写《先秦名学史》、《中国哲学史》,都是受那一派思想的指导。”'2'我们不能忘记,这是一个举国称之为杜威实验主义的信徒,在二十年以后去作回顾、重建自己思想成长轨迹时对读者所说的话,除了人的记忆有选择性的特质,他还有他在学派、师承、威信(credibility)等等方面的考虑。
事实上,就像我在上节所说的,胡适的《先秦名学史》是他汇通中西考证学的结晶。他写《先秦名学史》是否真如他所说的,是受实验主义的指导?我的判断是否定的。首先,让我们讨论胡适写《先秦名学史》的灵感来源。在上节的讨论里,我引了《口述自传》里的话,胡适说杜威在哥大所开的“逻辑理论诸派”那门课,帮他决定了博士论文的主旨,亦即,先秦名学史。就严格的字义的角度来说,这也就是说,从“先秦名学史”这个主旨的角度来说,这句话是正确的。然而,如果我们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也就是从“先秦哲学史”的角度来说,这句话是扭曲事实的。胡适在康乃尔大学念哲学研究所的时候,他计划写的论文题目就是“先秦哲学史”。
我们在上文提起韦莲司转述狄理教授的回忆,狄理说胡适还在康乃尔念书的时候,他对胡适说:“如果你选择了哲学,为什么不去开发那几乎还没有人去碰过的中国哲学呢?”胡适当时确实听了狄理的建议。我们之所以能知道胡适当时确实是决定以中国哲学作为论文题目,还得感谢韦莲司保存了胡适写给她的信。胡适在1915年3月14日给韦莲司的信里说:“我上星期作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我告诉过妳我博士论文要写的是某一个阶段的中国哲学。最近我得了一个结论,那是一个愚蠢的想法。”他说他已经决定改作的题目是:“国际伦理原则的研究”(A Study of the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Ethics)。他告诉韦莲司,之所以作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他体认到如果以中国哲学作为题目,他不但不会有老师能指导他,而且美国图书馆的图书也不够用。反之,如果改作国际伦理的题目,他就会有一举三得的好处:时代的需要、自己的兴趣、得以充分利用图书馆以及哲学系老师的资源。'3'我们知道这个阶段胡适正处在他和平、不争主义的巅峰。'4'康德哲学也正是康乃尔哲学系老师之所长。这封信的日期值得注意,3月14日,是胡适“发愤尽读杜威先生的著作”之前的几个月。
然而,等到那年初夏,他准备转学离开康乃尔的时候,他不但回到了原先所拟的题目,而且更明确地界定为先秦诸子。胡适为什么选哥伦比亚?他7月14日写给韦莲司的信提供了最重要的线索:
我决定明年离开旖色佳。哥伦比亚我已经考虑了很久了。我去信要求哥伦比亚图书馆给我一个有关中国哲学藏书的概要,他们回了信。我也跟芝加哥大学通了信。目前看来,哥伦比亚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我现在只在等最后的信就可以作去哥大的最后决定。学校既已决定,我论文的题目也已经选好:“先秦诸子”。当然,这还是可以改变的。'5'
我们在上文提到胡适7月5日的一则日记,说他“颇思舍此他适”。现在真相终于水落石出了;其实,“哥伦比亚我已经考虑了很久了”。他给韦莲司这封信的宝贵之处,在于它告诉我们哥伦比亚大学不是他唯一申请的学校。胡适在日记里会隐,但他不会诳。他在《留学日记》里提到了芝加哥大学,但从来没说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