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 胡适,《四十自述》,《胡适全集》,18:7677。
'3' Jerome Grieder; Hu Shih and the Chinese Renaissance:Liberal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19171937(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pp。4344。
'4' 有关《真如岛》情节,请参阅胡适,《真如岛》,《胡适全集》,10:501541。
'5' 胡适,《无鬼丛话》,《胡适全集》,20:503。
'6' 胡适,《论毁除神佛》,《胡适全集》,21:6366。
'7' 胡适,《无鬼丛话》,《胡适全集》,20:504。
'8' Hu Shi,“Immortality as a Guiding Principle in Life,”《胡适全集》,35:262。
'9' 以下分析所征引文,请参阅胡适,《论承继之不近人情》,《胡适全集》,21:7780。
'10' 胡适,《先三兄第四周年忌辰追哭》,《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11:137138。
'11' 胡适,《白话(四):名誉》,《胡适全集》,21:131。
妇德、媒妁婚姻的现代诠释
胡适对女性的看法,在留美以后,有了显著的变化。用贾祖麟的话来说,是比较“自由开放”的看法。'1'但是,由于他写他那本胡适传的时候,看不到胡适留美以前的文章,他并没有解释这个比较“自由开放”的看法,究竟是和什么样子的看法相对比的。事实上,胡适对女性的看法是渐次演进的。留美前后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然而,即使在留美之前,他对女性的看法也有微妙的变化。基本上,胡适在留美以前对女性的看法,是受到梁启超影响的。他1906年11月在《竞业旬报》所发表的《敬告中国的女子》,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在这篇文章里,首先责备中国女子甘心作为男人的玩物。他说:
我们中国的人,从前都把那些女人当作男子的玩物一般,只要她容貌标致,装饰奇异,就是好女子。全不晓得叫那些女子读些有用的书,求些有用的学问。那些女子既不读书,自然不懂什么道理。既没有学问,自然凡事都靠了男人,自己一点也不能自立。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们中国虽有了四万万人,内中那没用的女人倒居了二万万,那些男人赚来的钱,把去养这些女人,都还不够。我们中国如何不穷到这么地步呢?那些女人,既然没有本事,若是她们还读了些书,能够在家中教训儿女,倒也罢了。不料她们听了一句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放屁话,什么书也不去读。咳!我们中国的女人,真真是一种的废物了。
胡适说女子要发奋不做废物,就必须要立志从两件事情做起:一是不缠足;二是读书。为什么不要缠足呢?第一,缠足有害身体。害自己,还不打紧,缠足所戕害的,是中国的种:
倘是那些身体素来不大强壮的女子,受了这种苦处,那身体便格外嬴弱,到后来生男育女的时候,因为她的身体不好,那乳水便一定不多的。原来人家小孩子的身体气魄,都和他们爹娘的身体气魄很有关系,这些身体软弱的爹娘,怎么还能够养出身体强壮的儿女呢?所以中国人的身体,总和病人一般的,奄奄无生气,难怪外国人都叫我们是病夫国呵!可见缠脚这一件事,是不但有害于自己的身体,而且有害于将来的子孙。
缠足的第二个害处,是不能做事,其结果就是使女子变成废物:
第二做事不便……若是生了女孩,便骂她是赔钱货……岂不是因为女人不会做事,所以讨厌他吗?……女人为什么不能作呢?……这个缘故,虽然不只一端,但是照我看起来,缠脚这一件事,恐怕要算是最大的缘故了……作女人的,从五六岁的时候,就被那些没有人心的爹娘,把她的脚紧紧的包起来了,当那个时候,她们受那种苦处也还受不完,哪里还有功夫来学做什么事呢?……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中国的女子,几乎没有一个会做事的……大凡女子缠了脚,不要说这些出兵打仗、做书、做报的大事情不能去做,就是那些烧茶、煮饭的、缝缝洗洗的小事情也未必人人能做的,咳!这岂不是真正的一种废物么。
中国女子发愤图强的第二法门是读书:
原来那“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是很没有道理的……如今我所说的“才”字,却不是这么说法……第一,大凡一个人年小的时候,知识没有充足,心思也没有一定,都是跟好学好,跟坏学坏的。所以小的时候,一定要受过顶好的教育,方才可以做一个完完全全的人……俗语说得好:“三岁定八十。”……在家都要受他们父母的教训,这就叫做“家庭教育”。但是做父亲的,总不时时在家,所以这事便是做娘的责任了……所以女子一定要读书才能够懂得些正大道理,晓得些普通学问。道理和学问都懂得了,自然能够教出好儿女来。人家都想有好儿女,却不晓得教女子读书,好像农夫不去种田,倒想去收好谷,哪能够想得到手呢?第二,大凡天下女子的心思比男子更细密,又没有那些应酬的劳苦,倘使他们肯用心去求学问,所成就的学问,一定比男子高些。有可以求学问的资格,却自己糟蹋了,就使我们中国人愚到这般地步,岂不可惜吗?第三,以上所说,多是读书的大用处,如今且说那些小事。就如乡村人家,买两担柴,记几笔账,看几封信,若是男人不在家,妇人不读书,那就不得不去求别人了,岂不是不便吗?这些小事也不会做,那还可以算得一个有用的人吗?真个是我所说的“废物”罢了。'2'
胡适在这篇文章里所提出来的论点,从“玩物”、“废物”、“保种”、“母教”,都是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说过的论点。胡适所谓的“中国虽有了四万万人,内中那没用的女人倒居了二万万,那些男人赚来的钱,把去养这些女人”,不外乎是梁启超在《新民说:论生利分利》里的说法:中国四万万人口,“妇女约二万万,分利者约十之六七”。'3'所谓“母亲的乳水”、“家庭教育”也者,不外乎是梁启超在《倡设女学堂启》里“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保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岂不然哉!”的白话版。'4'胡适受到梁启超的影响,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即使胡适没有直接读到梁启超的文章,这个说法仍然可以成立。这是因为女学的应兴与必兴,在中国从1900年八国联军的重创苏醒过来以后,已经成为朝野的共识。胡适的《敬告中国的女子》,必须从这个角度观之。
如果女学是必兴的,这个女学的内容应该如何呢?对年轻的胡适来说,这毕竟是太大的一个题目,同时也不是他会有时间与兴趣认真思考的。重要的是,就像同时代一些先进的男女人士一样,胡适也对妇德从事了现代的新诠释。他在《敬告中国的女子》的文后,附录了东汉蔡邕的《女训篇》。这种做法,当然是相当传统的。这也就是举古圣先贤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论点。他在正文里,把《女训篇》的论旨翻成简易的白话文,说:“人的心思,和人的面孔一样,面孔不修饰,就龌龊了;心思不修饰,也就变坏了。人家女子都晓得把面孔装饰得好看,却不晓得修饰她的心思。”最后,他用责备兼鼓励的话语来劝勉中国的女性:“今日我们中国的女子,为什么情愿费了许多工夫,丢了最要紧的学问不去做,却要去做这些梳头、缠足、穿耳、搽粉的事呢?可不是那《女训》上说的愚人么?可不是我从前所说的废物么?所以我说中国的女子,若不情愿做废物,第一样便不要缠脚,第二样便要读书。若能照这两件事行去,我做报的人,便拍手大叫着:‘中国女界万岁!中国万岁!中国未来的国民万岁!’”'5'胡适对女性只知外表的修饰,而不知内在涵养的批判,是有其社会的代表性的。随着西化的加速以及女子教育的勃兴,这种批判会越演越烈,卒使“女学生”、“新女性”成为奢华、堕落、寡廉鲜耻的代称。这是当时东亚传统社会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之下,一个相当普遍的,把“女性”化约成衡量社会道德的度量仪的做法。'6'
蔡邕的《女训篇》毕竟是男性写的。很自然地,胡适必须在中国历史上找到女德的女性发言人。就像当时有同样想法的男女作者一样,胡适找到的这个发言人就是班昭。在《敬告中国的女子》这篇文章里,胡适为了打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传统观念,就在历史上找那些有才又有德的女性作反证,其中,有班昭,也有著有《女孝经》的郑氏。他说:“就如汉朝有一位班昭,是最有名的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