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舍我其谁:胡适-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白校长的角度看来,大学是把革命杜绝于未萌的最佳堡垒。有一个企业界领袖说美国的大学没有尽到培养企业人才的责任。白校长说这是误解。他说美国大学毕业生只占美国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可是他们握有将近百分之六十全国最重要的职位。最令人痛心的是,白校长说那些用欺诈之术(scoundrelism)积攒巨富的人,没有一个是大学毕业生。他说有钱人要散财,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捐钱在大学里设立或扩展其历史、政治、社会科学的科系。这是为演化作铺路最正确的方法,因为演化最能够用来杜绝革命于未萌的基础。'3'
除了白校长以外,康乃尔大学闪族语言教授须密(N。Schmidt)先生也忧心革命的破坏,而主张用开明立法的方式消弭革命于未萌之前。须密教授在1913年10月7日在“理学会”作了一个演讲。他的题目是:《抗争:以违法来争取合法权》(Militancy:LawBreaking as a Means of Gaining Legal Rights)。须密教授认为不遵守法律就是不道德的行为。这是因为我们都遵从权威:从父母、老师、社会、法律到个人所遵奉的道德或神祉的最高权威。激进者无视习俗或法律,只有两种解释:一是他们是罪犯;二是他们的所见超乎现行的法律,他们怀抱着更高的理想。须密教授说,当时在抗争的妇女参政运动者属于后者。他说历史上用违法的方式来争取权益的例子很多:瑞士、荷兰、瑞典、希腊和中国史上都有这些例子。
激进者用破坏的手段的用意亦同。那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无法举兵来争取他们的权益,社会上的大多数者太有力了,任何武力的抗争等于是以卵击石。于是,他们改采纠缠、游击、骚扰、折磨敌人的方法。这些方法有时候相当有效。争取妇女参政权的女性所用的方法就是如此。她们并没有在井里下毒或者砸烂机器。但她们砸破玻璃、放火烧屋、揪住英国首相的大衣后摆、对准他的耳朵高呼:“给妇女投票权。”
须密教授认为有两种更好的方法:第一种是由下而上的,是用不抵抗的方法,或者用胡适引须密教授所说的“消极的抵抗”(passive resistance)(见第六章)的潜移默化的方法。这是基督、佛祖、宗教改革和匮克派的方法。也就是后来甘地用的方法。那是一种消极的屈服,虽屈服于不公不义,然抗议犹在。须密教授认为抗争者也许最好采用这种方式,因为从历史上来看,用这种方式的人最终都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他们所争取的目的。另一种则是由上而下的做法。也就是说,已经享有特权或权益的人要开明、要有远见,主动立法让社会上的其它人也得以分享特权或权益。须密教授说,依他个人的看法,这是消弭革命于未萌最好、最有效的的方法。'4'
在1913年听取白校长和须密教授演讲的时候,胡适在思想上还是一个不成熟的青年,他还没进入绝对不抵抗主义的阶段。然而,即使他后来在意识形态上要比白校长前进得多了,即使他后来扬弃了绝对的不抵抗主义,这种用社会立法的方式,来补“天地之不仁”、“天行之酷”的想法——不管是出自博爱、推己及人之心;或者是出自未雨绸缪、为人为世作设想;或者是出自阶级自保之心——一直成为胡适社会政治哲学的基点。等胡适从杜威1916年那两篇文章里悟出“规划”、“管理”和“控制”的道理以后,那只有更坚定他对社会立法的信念。
胡适这个用社会立法来从事改革以避免革命的信念是非常坚定的。即使1917年俄国的二月革命使他振奋而为之赋诗,但这个坚定的信念却从未动摇。他在1917年3月21日的《留学日记》里录下了一段剪报,记载了俄国的学生、起义的士兵以及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士,不分党派异见,大家革命与共,在街头上并肩齐进的气象:
一群群的学生——很容易识别,因为他们蓝色的帽子和深色的制服——加入了衣着褴褛的叛军的行列;各色各样的人士也陆续加入。一时之间,'革命'的理想超越了党派的异见,把大家团结在一起。'5'
胡适读报有感,特别为之填了一首《沁园春》,写了半阕。直到三个礼拜以后,他才有时间把下阕填好。他先写了一个序:
吾前作《沁园春》词记俄国大革命,仅成半阕。今读报记俄国临时政府大赦旧以革命暗杀受罪之囚犯。其自西伯利亚赦归者盖十万人云。夫囚拘十万志士于西伯利亚,此俄之所以不振,而罗曼那夫皇朝之所以必倒也。而爱自由谋革命者乃至十万人之多,囚拘流徙,摧辱残杀而无悔,此革命之所以终成,而“新俄”之未来所以正未可量也。
词曰:
客子何思?冻雪层冰,北国名都。看乌衣蓝帽,轩昂少年,指挥杀贼,万众欢呼。去独夫“沙”,张自由帜,此意如今果不虚。论代价,有百年文字,多少头颅。
冰天十万囚徒,一万里飞来大赦书。本为自由来,今同他去;与民贼战,毕竟谁输!拍手高歌,“新俄万岁”!狂态君休笑老胡。从今后,看这般快事,后起谁欤?'6'
即使胡适在此为“十万囚徒”庆幸,为之高歌“新俄万岁”,这并不表示胡适就像邵建所说的,是赞同革命的。'7'他在这首词里说得非常痛心而且透彻:“论代价,有百年文字,多少头颅。”他在《序》里说得非常清楚:“夫囚拘十万志士于西伯利亚,此俄之所以不振,而罗曼那夫皇朝之所以必倒也。”正由于罗曼那夫皇朝的愚蠢,不懂得未雨绸缪、断尾求生,用改革、立法的方式,来因势利导那汹涌澎湃的争自由之心,“罗曼那夫皇朝之所以必倒也”。俄国的罗曼诺夫皇朝之倒也,不足惜、不足悯,因为倒的是一家、一朝、一独夫。论代价,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人才、生命、资源的浪费。胡适之所以会颂赞“新俄万岁”,他所颂赞的与其说是革命,而毋宁说是“沙俄”的终结,“新俄”的开始;他所颂赞的,是社会的浪费的终止,他所希冀的是“规划”、“管理”和“控制”的开始。胡适对“新俄”的期待或许是一相情愿,不过那不是重点。没有人可以预见未来。任何人如果用后见之明来讥诋胡适的不能有先见之明,只是暴露了自己的浅见,没有领悟出胡适颂赞的重点。
'1'《胡适日记全集》,1:492493。
'2'《胡适日记全集》,1:417427。
'3'“Social Study Will Forestall Revolution,”Cornell Daily Sun; XXXIII。183,May 30,1913,p。1。
'4'“Wise Legislation Best Avenue to Justice,”Cornell Daily Sun; XXXIV。15,October 8,1913,p。1。
'5'《胡适日记全集》,2:490491。
'6'《胡适日记全集》,2:507508。
'7'邵建,《瞧,这人——日记、书信、年谱中的胡适》,页177。
第八章 诗国革命,造新文学
胡适在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最不朽的贡献,恐怕就是新文学运动了。这个新文学运动的发源地在美国的旖色佳。它的来龙去脉,可以在胡适的《留学日记》里寻得痕迹。胡适后来又用很生动的文笔留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这就是他在1934年写的《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后来收为他的《四十自述》的附录。胡适晚年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所作的《口述自传》,很可惜没有添增任何新的资料或历史的回顾。根据唐德刚的的回忆,胡适《口述自传》里相关的四节,是他跟胡适从《逼上梁山》那一章翻译成英文的。'1'
胡适一辈子爱说他是一个“有历史癖”的人;'2'他又爱说自己是一个有“历史眼光”(historically minded)的人。'3'然而,每当说到自己的时候,特别是关系到他思想发展上的关键问题的时候,胡适却常又为德不卒,不能贯彻他这个追本溯源的态度。其结果常是驱使旁人去猜谜。如果他愿意夫子自道,许多有关他的争议就不会成为历史的公案。可惜,他常在关键点上卖关子。人家“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文章”,硬是吹皱了一池春水,他胡博本人却逍遥在一旁,不置可否。白话文学运动的缘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胡适留美的时代开始到今天,胡适的文学革命的灵感来源就一直是个聚讼纷纭的论题。到现在,还有人错误地说胡适文学革命的灵感来源是西方的近代文学潮流,特别是意象派(Imagism);有的人则同样错误地把它归为是本土的。
只有傅云博(Daniel Fried)最具慧眼。他独排众议,说胡适的诗学革命的灵感来源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