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阵地前烟雾弥漫,枪声震耳。37团士兵在枪林弹雨中,往前冲锋,往前翻滚,往前爬行,一排排的手榴弹扔出,一个个战士倒下。终于,在付出重大伤亡后,37团冲入了北洋阵地,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吼杀声,爆炸声交织在一起,卷起的阵阵烟尘和浓密的黑烟中,枪托飞舞,刺刀闪闪。
在后面督战的张孝淮从望远镜里看到愈演愈烈的肉搏战,还是吃惊不已。北洋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和顽强程度大大超过了他的估计。这些北洋老兵枪法奇准,拼杀技术过硬,往往几个人组成的小防御圈,也让十几个帝国士兵近不了身。而被打散的散兵游勇,即使没有军官指挥,仍然能够依靠有利地形,独自寻找战机。
拼杀了半个多小时,见37团无法控制住局势,张孝淮不得已投入了两个连的预备队。
阵地上穿着藏青色军装的帝国士兵和穿着灰色军装的北洋士兵绞杀在一起,没有人后退一步,血腥的场面让每个人都忘记了害怕,刺刀从一个尸体上拔出再刺进另一个身体,子弹射倒一个目标再转向另一个敌人。
37团全体官兵,已杀红了眼,有的士兵在白刃战中无法占得便宜,直接拉响手榴弹就和敌人同归于尽。而北洋士兵也凭借着决死精神做着最后地挣扎。
靠着增援上来的一个连,37团一点一点扭转着战场形势,逐渐地,战场上穿灰色军装的士兵越来越少,帝国军旗飘扬的地方越来越多。
当夜幕就要降临的时候,鱼台前沿阵地终于落入到了张孝淮的手中,1400余北洋守军全部被歼。
此战37团损失巨大,其中团里的9连只剩下了20多个士兵,班长以上军官几乎全部阵亡,团长董继先也受了轻伤。
走在靠着37团浴血奋战夺取的阵地上,张孝淮满目看去一片尸体,侥幸活下来的士兵们互相包扎,默默抬下战友的遗体。有些重伤的士兵嘴里轻轻哼着帝国军歌:“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哼着哼着就闭上了眼睛,永远地告别了自己的战友。
张孝淮眼眶中湿漉漉的,多好的士兵啊,为了统一事业,在这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看到师长视察,董继先集合能站起来的士兵排成了整齐的队伍,大声道:“报告师座,37团完成指定任务,全团2226人,阵亡数字正在统计……”
说到这,这个血雨腥风中没有退缩半步的汉子,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张孝淮扶起了他,对他也是对所有的士兵说道:“弟兄们,我知道你们付出的牺牲,有的昨天还在一起玩笑的兄弟,一转眼就这么没了。你们家里有白发苍苍的老父母,有每日依着家门苦苦等待你们回去的妻子孩子。但是,咱们是军人,我们不牺牲,难道让我们的百姓牺牲?为了祖国的统一,为了民族的进步,这样的代价我们必须承受!这是元首交给我们的任务,这是老百姓对我们的期盼。擦亮你们的刺刀,舔干净伤口的鲜血,继续去战斗,为了2师的顺利突进打开血路,为了统一大业去无畏的战斗!”
士兵们的眼中是狂热跳动的火焰,是坚毅不拔的精神!
前沿阵地夺取,并没有让5师前进的道路变得轻松,处于劣势的北洋军依靠坚固的阵地节节阻击,在阵地丢失后和5师打起了巷战。几乎每前进一步,5师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整整打了四天,鱼台才终于完全被5师占领。
鱼台丢失后,北洋败军撤退到金乡等地继续抵抗。5师不经过任何休整,挟鱼台战斗胜利之威迅猛突进,不给北洋残兵任何重新布置调整的机会。
12月6日,5师攻克金乡四关,金乡的北洋军被全部驱逐出金乡。12月7日,5师对巨野发起攻击。这时连战连败的北洋军已失去斗志,很快将阵地连连丢失,从帝国“巨金鱼战役”一开始便表现得强悍无比的北洋军,终于出现大规模溃散的情况。
12月11日,巨金鱼战役结束。此战共歼灭北洋军5500余人,其中毙伤敌军3400余人,俘虏2000多人。
5师在战役中伤亡官兵5000多人。巨金鱼战役将北洋军在济宁等地的武力全部打散,大半个济宁掌握在了帝国手中,为2师的突进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从侧后方威胁枣庄之敌。
取得战役胜利的张孝淮并不敢大意,他们除了夺取巨野、金乡、鱼台的任务之外,还肩负着掩护即将开进的2师侧后的重任。为了迎接很快就会到来的北洋军的反扑,他将兵力分成两个部分,在金乡到巨野的防线上抢修工事,从进攻转入防御。
在整个北伐中,5师官兵做出的牺牲是最多的,伤亡也是最大的。战后总参谋部高度评价5师:“没有5师全体官兵的牺牲,没有5师官兵付出的代价,北伐大业将绝不会如此顺利地结束。”
第一百一十一章 … 密 议
进入到12月份的北京,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整个北京都被大雪所包裹。往年看起来分外美丽的雪景,在1905年的这个冬季却显得无比的肃杀、凄凉。
北京城里往日那些气定神闲,步态从容的王公贵族们,此刻看起来都有些神色慌张,步履匆忙,每个人的脸上看来都带着一种大祸临头的悲哀。
相反,老百姓大都带着一丝兴奋,各种各样的流言也在京城里沸沸扬扬地传开。
“知道吗,李国勇快要打到北京了。”
“咋不知道,我听说这个大反贼头子红头发,绿眼睛,身长一丈八,每天都要吃三副血淋淋的人心才能睡觉。”
“没听说吗?这李国勇乃是当年老中堂的孙子,都说他是大汉皇叔刘备刘玄德转世,手下一个军师前身乃诸葛孔明;还有五员大将,赵声、蔡锷、柳波成、张孝淮和吴佩孚,乃当年的五虎大将下凡辅佐李国勇。”
“大清真的要亡了?”
“那倒也未必,咱袁宫保也非等闲之人,那可是曾经打败过李国勇的。”
“你懂什么,当年李国勇五虎大将没有到齐,现在的他,早非往日可比,要想打到北京,那是真真正正不费吹灰之力的!”
北京城里每天都在流传着这些不着边调的传闻,和祥茶楼的大掌柜贺融祥听多了也就觉得习惯了。这时候的贺融祥,真正是春风得意。北京情报处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北伐的好消息又传来,他们这些战斗在隐蔽战线的人,终于即将可以不用象只耗子一样生活在阴暗里了。
不过最近一直有个消息让贺融祥坐立不安。当年收买德亲王的时候,德亲王曾经让他去暗杀过一个密云县令徐东商,贺融祥对这种清正刚直的官员当然不会就这么杀了,而是将他秘密地保护了起来。心存感激的徐东商,竟然向贺融祥提供了一个也是偶然得知的天大秘密,满清政府制定过一个暗杀李国勇的绝密计划,并且这个计划一直在进行着。至于参与计划的成员和核心内容,就不是徐东商这种低级官员能够知道的了。
元首的安危,关系着帝国的未来,关系着前线浴血奋战数十万将士的存亡。不敢怠慢的贺融祥立刻展开了全面调查,但令他失望的是,他的情报处一无所获。
没有更好办法的贺融祥,想到了德亲王。
德亲王这段时间的心情复杂之极,既恐慌又兴奋。恐慌的是李国勇真的大干起来了,万一他要失败了,拔出萝卜带出泥,自己免不了受到牵连。兴奋的是当初投靠军政府是何等英明的决定,一旦李国勇胜了,非但全家平安无事,弄不好自己还能弄个开国功臣的帽子带带。
对着和自己打了几年交道的贺融祥,德亲王也没了往日的倨傲:“融祥啊,今儿个怎么有空请我喝茶啊?”
贺融祥一张脸上永远带着笑容:“王爷您这说的哪里话,小人的这茶楼可不就是为您开的吗,王爷您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小人哪敢担当一个‘请’字。”
“猴崽子是越来越会说话了。”德亲王笑道:“说吧,今儿个找我来有什么事。”
贺融祥拿出了一卷画轴,他德亲王面前摊开道:“王爷,小人日前偶然得到了一副北宋张先的《十咏图》,也不知是真是假,想请王爷您给看看。”
对书画颇有研究的德亲王,听到《十咏图》三个字眼就亮了,这可是无价之宝啊,仔细地看了半个小时,德亲王的脸上一脸的激动:“真的,真的,绝对是真的!融祥,这可是瑰宝啊,你从哪得到的?”
贺融祥道:“前些个日子一个朋友转让我的,才30万两银子。”
“30万!”德亲王眼睛瞪得大大的:“融祥,咱们商量下,你把这画转给我,我出一百万,不,两百万两银子怎么样?”
贺融祥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