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场屠杀一直进行到了第二天,那些遭到俄国军民屠杀的彼得格勒的平民,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想到地。竟然跑到了中国军营里寻求庇护,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那些俄籍军团地士兵看到追杀的对象跑到了中国人那,只能悻悻地走开去寻找新地目标。这个办法一传开,被杀怕的彼得格勒军民象在黑暗里看到了光明,纷纷向有中国人居住农的地方跑去。
彼得格勒出现了极其荒谬的情景,原本执行平叛任务的中国军人住的军营,现在反倒成为了俄罗斯人避难的场所。不过这样一来,也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起码彼得格勒的俄罗斯人觉得,中国人也未必就比自己本国人坏到哪里去。他们在刚开进彼得格勒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以屠杀来解决问题,如果不是自己听信了一小撮叛乱份子的挑唆,也许也不会落到这样悲惨的下场。
既然有了这种想法,大量的俄罗斯平民放弃了反抗中国人的念头,虽然还有些顽固份子在不停的鼓动,但俄罗斯人已经被自己人给杀怕了,他们不想再这样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失去性命。而失去了最起码的群众土壤的顽固份子,也无法起到什么作用了。
9月1日,在彼得格勒已经没有了大规模叛乱的迹象之后,中国受降首席代表吴佩孚元帅,次席代表张作霖霜将军,首席谈判代表徐树铮将军一起出现在了沙皇的皇宫之中。
沙皇阿列克谢一世派出的代表是伯尔沙尼库克上将和拉斯普丁男爵。
在这次和中国人的谈判中,俄国人完全没有任何反驳的余地,无论中国人说出什么样的条件,他们惟有无条件地接受,这让已经从头到脚都投靠了中国的俄国人心里未免也有些不是滋味。曾几何时,只有俄国人才在中国人面前有那么傲慢的态度。
1917年a月6日,仅仅用了五天的时间,《中俄彼得格勒条约》就签署完成,条约包括以下内容:“俄罗斯承认在战争中失败,并接受战胜国以中国为首的同盟国的一切条件。赔偿中国战败赔款总计1250亿中华币,分二十六年偿还,利息另计。在赔款未完成之前,俄罗斯国内各项税收将受到中国监管。俄罗斯的铁路、矿藏资源,中国将无偿使用三十年。割让伊尔库斯克、西伯利亚给中国,不得以任何理由索还。
俄罗斯在九十九年内不得拥有海军、空军和生化兵种;陆军正规军不得超过五十万,预备役不得超过一百万;沙皇将不得干涉任何军队事物;俄罗斯的军队将受到中国政府的定时检查。
俄罗斯男爵以上和中将以上官员任命。将必须先行申报中国特使,否则即视为向中国地宣战。自条约签署之日起,沙皇为俄罗斯的精神领袖,将另行成立内阁,治理俄罗斯的政务,沙皇不得干涉。
沙皇和俄国必须承认已经宣布独立的原俄罗斯境内所有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不得发表任何指责和军事上的威胁,否则将视为侵略行动,中国将出兵维护正义,这份《中俄彼得格勒协议》的签署。让俄罗斯彻底沦为三流国家,数百年之内它将无法翻身。
老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命运不是很好,他因为战争罪、屠杀罪和反人类罪,被判决终生流放,不得以任何借口返回彼得格勒;而那位忠心耿耿的华尔伯托伯爵,则被判处十年监禁。
随后,俄罗斯责任内阁成立。拉斯普丁为俄罗斯首相,而伯尔沙尼库克上将则就任俄罗斯国防大臣,卡尔文斯基为国防副大臣。共同分享俄罗斯地权利。
接着。中国政府在一个月后宣布由于阿列克谢一世年幼,中国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任命杨河为俄罗斯摄政王,等阿列克谢五十岁后,中国将会把权利重新还给沙皇。
但是这一任命引起了拉斯普丁首相和尔沙尼库克上将大臣的严重不满,这大大削落了他们手中的权利。一年后,这两人经过精心准备而密谋造反,但却被一直监视着他们的中国军队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平息了这场反叛。拉斯普丁和尔沙尼库克上将被叛处死刑。俄罗斯人对这两个人的死大快人心。在他们执行枪决的那天,无数地俄罗斯人自发地走上了街头。看着子弹打穿了这两人的胸膛。
摄政王杨河始终记得元首交给自己的任务,既要让俄罗斯无法发展。彻底走上衰弱,又要让绝大多数地俄罗斯人对中国感恩戴德,这一看起来不可能完成地任务,到了杨河手中,却被他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完成了。
俄罗斯历来都是一个农奴制度的国家,而在近代俄罗斯开始落后于西方列强的原因也正在于此,在俄罗斯平民,甚至大贵族的脑袋中,土地即是一切。所以杨河顶着来自国内的巨大压力,宣布进行土地改革。
他将大量无主的地分发给了无地的农民,只收少量地租金,并且在这块地上耕作满20年后,该地将永久性的属于自己。
然后,杨河强制性地给俄罗斯境内俄国人开设的工厂增加了大量地税收,让它自己无法生存下去。而对来俄国开设工厂的中国人则相反的大量减少税收,但有一个附加条件即不得招收俄罗斯本地人,否则立刻驱逐回中国。杨河鼓励俄罗斯人成为土地的主人,也就是成为种田的农民,农民和工人的待遇不可同日而语。在1918年,一个农民的收入足以养活一家人,在一个工人拼死拼活做上一年,连自己都无法吃饱,这样一来,成为农民的越来越多,工人则越来越少。杨河的目的非常简单,他要把俄罗斯永远停留在一个原始的农业国家的基础上,而重要的工业根本无法得到发展。
但是俄罗斯人并不知道这点,他们觉得在摄政王的管理下,自己再也不用象尼古拉二世在位时候那样,每天都想着如何为养活一家大小,甚至到了年底还能有一点节余。看起来中国人还是想着俄罗斯人,他们起码比沙皇统治的时候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在这样的心态下,渐渐的俄罗斯人默认了中国在这里的统治。
而那些资本家和企业主,由于杨河亲自制定的各种苛职杂税而根本无法开下去,想要反抗他们又没有这个胆量簧,于是纷纷将工厂转给了中国人,自己重新回去做一个逍遥自在大地主。
在杨河这样的政策下,俄罗斯的工业受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破坏,曾经有一些俄罗斯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痛斥杨河的阴谋,号召俄罗斯人起来抵抗,但已经吃饱了肚子的俄罗斯人再也不会去理会他们的呼声了。
到了1918年中旬,杨河的另一个重拳出击了。没有人清楚杨河在这一年动的什么脑筋,他不断地秘密召见了俄罗斯最大的领主比斯塔斯男爵,谁都不知道这两个人在密探着些什么。
曾经带领“雷霆小组”击毙朱可夫的比斯塔斯男爵在1918年公然宣布造反,在自己的领地成立了“大俄罗斯王国”自任“大俄罗斯国目王”提出了推翻阿列克谢一世统治的战争宣言。比斯塔斯男爵迅速招募了上万名亡命之徒,一路向彼得格勒打去。
在世界大战中已经耗干元气的彼得格勒政府,根本无法抵挡这样的攻击,只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比斯塔斯的军队就兵临彼得格勒,才从战争中喘过气来的彼得格勒再次陷入到了恐慌之中。他们企求中国军队的帮助,但中国人的回答是这是俄罗斯人自己的纷争,只要不损害到中国人的利益,他们并不想干涉。
在这个时候,俄罗斯摄政王杨河挺身而出,他亲自到了比斯塔斯的指挥部,在密谈了一天后,比斯塔斯宣布撤军,并同意和彼得格勒政府进行谈判。
在杨河的调停下,阿列克谢一世在和约上签了字,彼得格勒政府同意承认“大俄罗斯王国”的合法性,并割让了大量的土地给了所谓的“大俄罗斯王国”本来所剩就不多的俄罗斯的土地,现在更是由两个国家相互把持。
而在这场危机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摄政王杨河,则被彼得格勒人称为“彼得格勒”的救星,他在俄罗斯帝国的地位,已经被俄罗斯人完全接受。
而一手成立了“大俄罗斯王国”的比斯塔斯国王,下场则不是怎么太好,他在一天夜里突然被人刺杀在自己的王宫里。第二天在中国人的默许下,比斯塔斯的儿子卢列沙夫继任国王之位,他认定是彼得格勒政府派人杀了自己的父亲八五八书房,于是他积极备战,寻求着对彼得格勒的战争。
知道战争已经无法避免的彼得格勒政府,也向中国政府紧急寻求贷款、购买武器,防备卢列沙夫的进攻。1918年年底,战争终于在俄罗斯爆发了,从此这个小国就再也没有安宁过。
第五百零五章 … 中英海军军官
对于杨河这个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的历史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