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圃说道:“正是。”
石坚还没有完全明白,他在想:这个女子不是在庐州吗?怎么跑到京城来了?
下一章到西北。这一章应许多书友请求写出来的,估计雷到许多人,但也会让许多银友开一回心。呵呵。不过写得可真难。这些情节定得好玩而不下流,真的让脑筋转了无数个弯才写出来。因此要票。还有前章打错了,应当是李治,不是李旦。
第二百零九章 夜战
朱历看着三个人,一个是马如龙,一个是折继祖,一个是折继世。'3Z中文。null3z中文'对于这三个人他可是很尊重。马如龙来历连朱历也不知道,他是接到石坚的信,才与这个人联系的。但他隐隐地听到他为了今天这次行动在辽国西京道白达旦部夹山潜伏了三年多时间。这个夹山紧挨着阴山,南倚黄河,西靠西夏的黑山威德军司。这里因为挨着大河,有许多地方适宜耕作,所以居住着许多人。但因为是辽国与西夏交界的地方,除了契丹人,还有许多党项人,以及蒙古人等民族。后面还有大山倚靠,所以形势错综复杂。当然宋朝对这个地区不可能感兴趣,也没有能力感兴趣,但是这个马如龙却在这个地方一个人生存了三年多时间。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要有坚忍不拨的毅志,还要有强悍的身体,不然在这地方都有可能随时被人杀死。特别是因为契丹人的欺压,党项人岱尔族起兵反抗。辽国也曾派兵镇压,但岱尔族仗着大山和对地理的熟悉,辽兵屡次出兵不能成功。这个地区这几年战争不断。这次行动若没有这个马如龙引导,根本没法完成。
同样,这两支队伍的统领也是石坚指名道姓要求的。他们更不能小视。这不是他们现在有多大本领,而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折家折从阮,云中大族五代名将,从后晋、后汉以来,独据府州,经营西北,那时中央政权软弱,但折从阮勇武过人。少数民族因此不敢进犯陕北,史称“中国赖之”。然后是折德。折德愿兄弟,德是长子勇猛善战,从阮生前就已经让他实际负责府州军事,担任永安军节度使。自己则担任了四州节度使,时人以父子两代节度使而荣之。有意思的是折德把女儿嫁给在北汉为将的杨业。///自己却是后周的铁杆,屡次因打北汉为功。其实当时杨业地哥哥杨重勋在麟州也服从北周,说起来,倒是杨业属于有点儿一根筋,跟着北汉一条道跑到黑。直到刘氏灭亡才归顺北周的后身宋朝。
第三代折御勋,折御卿兄弟。这是和杨家最密切地折家将了,是折太君的哥哥,杨六郎的亲舅舅!评书《杨家将》的辽帮大将韩昌,实际没有和杨六郎怎么交手,反而是和折氏兄弟有殊死地血战,特别是老二折御卿。在契丹大将韩德威纠集各族军兵自振武犯边时,折御卿出战,把契丹打得大败,各族兵反水,德威仅以身免。第二年。御卿病重。韩乘机来报仇,御卿抱病出战。《宋史》记载极是感人:御卿力疾出战,德威闻其至,不敢进。会疾甚,其母密遣人召归,御卿曰:世受国恩,边寇未灭,御卿罪也。今临敌弃士卒自便,不可,死于军中乃其分也。为白太夫人,无念我,忠孝岂两全!言讫泣下。翌日卒,年三十
第四代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三个堂兄弟各有特点,惟信勇猛,很早就战死战阵,惟忠多智,治军镇定,惟昌则勇谋兼备,在惟信战死一战中,他也被射中坠马,但依然带伤上马突围,此后屡立功勋,真宗召见,赏识其箭术,欲赏赐地时候他说:“我叔叔御卿当年立功,圣上送了三十面大旗给他,上阵十分威风,您能不能也同样赐给我呢?”时人夸其豪迈。折惟昌之死和御卿很相似,病中辽军截击宋军粮饷,惟昌出兵为援,“力疾领步骑屯宁远砦,冒风沙而行。时疾已亟,犹与宾佐宴饮,谈笑自若焉。明日卒,年三十七。
如果单论宋朝四大武将世家,折将毫无疑问要排在首位。当时杨业冤死,折老太君那么快将潘美搬倒,并不是什么八贤王,而某种程度上与折家有着关系。
现在折惟忠正是担任六宅使、知府州兼麟府路都巡检使,领普州刺史。上次延州城,援兵能够迅速到达,与他的调兵遣将无不有着莫大的关系。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援兵没有起作用,还因为贪生怕死,被朝廷与报纸狠批。但没有这些援兵的压迫。元昊可以安心地奸灭延州城的守兵,如果让元昊占领了延州城,现在宋与西夏地边境形势将会变成两样。朱历也因为此次的功劳升为麟府路副都巡检使,折惟忠正好是他地顶头上司。
折继祖与折继世都是折惟忠的儿子。当时朱历看到石坚的安排后,心中也不想让这两个人去。这一次行动可是很危险的,并且在很长时间里朝廷不能嘉奖功劳。就是石坚真能做到将辽国消灭,他们的事迹也没有办法公布出去。
但是折惟忠看到石坚竟然指名道姓的叫他两个儿子主使这项任务,他乐得眉开眼笑,说道:“咦,石大人也知道我这两个小嵬子?老夫这个面子可大了。”
这个折惟忠有几个儿子和侄子都很出众,但其中这两人最出众。
望着这个老将军喜不自胜的样子,朱历都无语了。自己父子虽然被别人称为杀神可与人家相比,还是差远了。人家可是好几代都是杀将,根本不知道死亡是怎么一回事,一听有仗打就嗷嗷直叫。其实如果不是自己两个儿子进了京,朱历也想自己的儿子代替。这次的任务就是将士一定要会说标准的党项语和契丹语。而且长相也不能象汉人,最好象蕃子,无论那一个条件自己儿子都符合。
当然他与折惟忠都不知道石坚知道折继祖弟兄两人有本事地原因。更不知道现在石坚不但知道他们有本事,还知道他地孙子折克行、他的曾孙折可适比他们地祖先一点也不差,只是现在折克行还小,不能用。折可适还不知道在哪里。同时石坚还叫人注意种家将老祖先种世衡,也就是那个假隐士种放的侄子。不过他得知道种世衡现在担任凤州通判的职务;在地方官声不错。可还没有引起朝廷注意。但石坚也没有想放过他,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智将。很有谋略。
朱历看着这一行人,他也没有说什么虚言假语,直接说道:“我再次向你们说一声,此行相当危险。而且无论如何,也不能暴露你们是宋人地身份。不过石大人说过了。此行朝廷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如果你们战死了,朝廷也会善待你们地家属。你们应当相信石大人的话吧?”
这些士兵都知道他所说的石大人就是石坚。现在西北的事务也是由石坚负责地。某些方面他呆在西北,最苦最危险,可是待遇却没有那些京城的禁军待遇高。所以他们心目中石坚地威信比朝廷还要高。至少他们知道石坚的人品。还知道一件事,他会赚钱。
延州城一役。朱家父子身先士卒,元昊退走时,这父子三人全部成了血人,朱历身上还带着大大小小几十道伤口。而且他平时沉言寡语,但对手下士兵很好。/这一点就如同丁杪一样。而这几百士兵全都是种世衡挑过来的最勇敢的士兵,特别因为参加过延州城大战,延州城的士兵占了多数。他们对这个大狼将军打从心眼里面佩服。
因此朱历说完后,这些士兵全部拍胸脯保证。
朱历又看着折继祖和折继世。这次地计划是石坚“蚁穴”行动之一,就是朱历不认识多少字,也知道千里堤岸。溃于蚁穴这句话。而且他也看过石坚的部份计划书。这是典型地以小博大,只要这次计划成功。辽与西夏非得翻脸不可。想想通过这一点点的代价,使两国不能联手,这将胜过了千军万马。因此这次行动很重要,而且绝对不能让西夏人与辽人发觉。任务可不轻。
折继祖和折继世也向朱历打包票。折家祖居西北,对西北的民俗语言这弟兄俩都十分地精通。而且这弟兄俩特点也鲜明,折继祖勇猛,折继世多智。朱历这才吩咐他们出发。
四天后,夹山下。亥时。
夹山夹在祁连山与阴山之间,有黑河穿过,向南有黄河。地势也从祁连山拖延而来,一路海拨渐低,在夹山南北,有许多适宜居住的盆地和平原。这时候沙漠还没有那么严重,即使这时人口密度不高,这里也因为得天独地的地理环境,吸引了许多人来居住。特别是石坚引进了大量的旱粮和棉花,来这里定居的人更多。
自从元昊进攻宋朝之后,宋朝对西夏实行闭关政策。但西夏的资源贫困,从南边除非攀越青海的大山,才能打通交易路线,这根本不可能,更不用说蕃人对西夏政府的痛恨。那么只有选择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