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碣和王承颜固然是清官,工作也非常的卖力,但是他们的能力,最多也就是在节度使的位置上,他们从来没有担任过朝廷官员,在大局观方面,还差那么一点点,兴许锻炼几年会更好。郭禹也是有能力的。在朝廷方面也担任过官职,熟悉整体的情况,但是他投入鹰扬军地时间太短了。暂时还不能完全了解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不放心,当然不能立刻提拔。崔绾、张铎等人,都是从镇海军投过来的,能力有限,担任刺史一级是没有问题,更上一级。似乎就有些勉强了。史光璧和高郁就更加不用说了,他们是鹰扬军里面最年轻的一批人,因为是来自淮西军,情况特殊,所以他们还需要继续等待一段时间,等待鹰扬军全军上下都接受他们。
卢观影地忠诚绝对没有问题,只是他太年轻了。太容易冲动。年轻人有干劲。绝对是好事,但是冲动却要不得。尤其是位置越高,职责越重。冲动带来的后果就越是严重。如果他在节度副使位置上冲动,后果就很严重了。卢观影也有自知之明,暂时是绝对不敢染指这个烫手地热山芋的。事实上,他目前担任的常州刺史,就足够他施展浑身解数了。想要更好的配合刘鼎工作,他还是积累更多的经验。
说到底,这也是刘鼎的不足之处。要是他本身地内政处理能力强,这个问题是不用这个烦恼的。但是老天没有完美的人,他在军事上耀武扬威的同时,就要承受内政方面的缺陷。同样的,在战场上,他能很快的判断哪个人有没有军事才华,可是在内政上,却没有这样地自信。
除了刘鼎自身地能力缺陷之外,鹰扬军到现在其实也没有一个完善的行政机构,也是个很大地问题。现在鹰扬军的基本现状是,几个节度使在各自行事,然后根据刘鼎地意思相互进行协调。相互之间的自发的紧密团结,暂时是没有的。这几大节度使包括山南东道节度使郭禹、鄂岳节度使崔碣、鹰扬军节度副使佴泰、镇海军节度使裴易靖、宣歙观察使张曦均。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个人的水平不同,这中间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偏差,导致各地的发展水平,和他们的能力直接挂钩,
二十世纪最宝贵的是什么?
是人才。
这句话用在唐末也是非常合适的,甚至要比二十世纪更加的合适。
在二十世纪,没有优秀人才的企业,大不了破产,老板沦为乞丐,可是在这个年头,节度使要是没有优秀的人才,结果却是要付出人命的。多少节度使就是因为没有招收到优秀的人才,又或者是拥有优秀的人才,但是却没有好好的发挥其才能,最终成为历史尘埃的?别的不说,单说一个小小的荆南,在短短的四五年时间里,就换了多少任的节度使了?每一个新的节度使诞生,都意味着上一个节度使到阎罗王面前报到去了,怎么能叫人不紧张?
又比如宣武军,一个谢瞳,一个敬翔,就足以让朱温在如此险恶的中原地区崛起,否则,就算宣武军的军事将领再多,没有粮食和武器装备的支撑,他们也只能是流尽最后一滴血。还有那个叫做张全义的人,搞内政的确是一把好手,河阳节度使这么个小地方,愣是让他发展成了小洛阳。相比洛阳的一片焦土,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相反的,在淮西军里面,始终没有这样的杰出内政人才出现,于是淮西军命不久矣。又比如李克用,虽然黑鸦军横冲直闯,天下无敌,可是境内的内政却是一塌糊涂,民众能填饱肚子已经是勉强不错了。河东军不是没有内政人才,李克用的弟弟李克修就是杰出的一个,可是李克用却猜忌不能用,他白白统治了富饶的河东地区,但是经常要为粮草发愁,也算是一大奇观了。
艾飞雨和李怡禾一直在琢磨着,如何将鹰扬军的管理机构,调整到最佳的状态,却迟迟没有成功。鹰扬军控制的地盘很大,但是刘鼎真实的官衔,却只有一个鹰扬军节度使。他以一个节度使的头衔,管辖着四个节度使,也算是绝无仅有的了。这也意味着,这是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给鹰扬军的层级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
刘鼎在鄂州呆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是潜心研究这些问题去了。
最终,经过两个月的商议,经过刘鼎、艾飞雨、李怡禾、张铎、崔绾、史光璧、高郁等人的仔细研究,鹰扬军颁布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将鹰扬军节度使升格为大节度使,以便管辖其余几个节度使。同时,舒州、黄州等地改称雷池节度使,以便和之前的鹰扬军节度使区别。
这样一来,鹰扬军节度使下辖山南东道、鄂岳、雷池、宣歙、镇海等五个节度使,暂时理顺了中间的架构,鹰扬军节度使也正式从具体的内政事务中脱身出来,处理整体的政策性问题。考虑到来往信息的便捷,刘鼎将鹰扬军大节度的大本营设置在鄂州。其实,这个位置并不固定,经常随着刘鼎的东奔西走而变化,除非是等到崔瀣从长安拐卖人口圆满成功。
想到这一点,刘鼎的心思不由得飞到了兴圆府。
不知道崔瀣和覃睿两个,现在怎么样了呢?崔瀣的人口拐卖,到底有没有成功的机会呢?
事实上,现在的覃睿和崔瀣两个,暂时状况还算良好。
因为杨复恭的阻挠,覃睿和崔瀣来到兴圆府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官员去迎接他们,只有两个礼部的小吏,安排两人的食宿。覃睿被暂时冷落,安置在兴圆府的驿站,这里非常的荒凉,空无人员,平常只能见到几个驿站的临时官员。兴圆府本来是非常困顿的,严重缺乏物资,驿站一早就关闭了,幸好鹰扬军送来了物资,驿站才得以重新开张,只是上面的蜘蛛网都还没有来得及清扫呢。
和覃睿的被冷落待遇相比,崔瀣的待遇稍微好了一点,他被安排在临时驿站居住,而不是原来的驿站。什么叫临时驿站?就是在行宫的旁边随便找个房子,将崔瀣安顿下来。当然,他俩的到来,兴圆府还是有反应的,事实上,他们的到来,让兴圆府都显得非常忙碌,到处都是神策军在调动,似乎在酝酿着刀光剑影。
正文 第357章 人才哪里来(2)
更新时间:2009…11…17 16:10:44 本章字数:7380
(今天三更,总共21000字,有票的朋友,送给我几张,以示鼓励鼓励,谢谢!)
崔瀣刚刚在临时驿站安顿下来,张浚就来了,他带来了皇帝的口谕,请崔瀣立刻到沧澜殿觐见。沧澜殿不是行宫的正殿,而是行宫最偏僻的角落。在偏殿接见鹰扬军的使者,是一个信号,一个规格,一种意思,至于到底是什么信号,什么规格,什么意思,那就要看个人的揣测了。
兵部侍郎张浚因为到山南东道视察,催促刘鼎输送物资有功,回到兴圆府以后,终于如愿以偿的晋升为兵部尚书,同时加同平章事衔,和崔沆、韦昭度等人列席宰相行列。不算那些遥领宰相头衔的节度使,大唐一般都有四到七个宰相,现在只有三个,张浚也就显得比较突出了。本来张浚还有点兴奋的,但是无意中发现,崔沆居然比自己拜相还早,心理未免有点不平衡。本来也是,崔沆在兴圆府无所事事,日常工作只有拟旨一项,居然也加同平章事衔,多少让张浚有点心理不平衡。
张浚奉李俨的命令,亲自到临时驿站来请崔瀣觐见。
“崔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张浚热情的说道。
“不辛苦,这是为人臣子应该做的。微臣在鹰扬军的日日夜夜,都想着皇上,想着朝廷,现在终于有机会回到娘家,实在是感动啊!”崔瀣心中冷笑。表面上却非常热情的回应,从头到脚都洋溢着对皇上,对朝廷地忠心耿耿,令张浚赞叹不已。
这个张浚真是个白眼狼,回到兴圆府以后,就什么都忘了,原本承诺要为刘鼎说话的,结果刘鼎非但什么封赏都没有得到,反而被剥夺了山南东道节度使的职位,张浚在其中连屁都没有放一个。当然。崔瀣不会说什么,他牢记着自己的角色,他现在是刘鼎的“敌人”,只要刘鼎受到打击。他就应该高兴!
大概是因为鹰扬军送来了物资,兴圆府从死气沉沉中,稍微恢复了生气。街道上的行人和士兵都多了,来自关中的难民也渐渐的增多,要饭的乞丐也增多了。只是没有什么摊档,店铺里面也没有多少货物,看来商业贸易通道还是没有畅通。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没有商业行为,只靠单纯的物资输送。显然是不能满足需要地。
两人来到行宫大门口,发现这里已经安排了大量的神策军,正在警惕的看着四周。神策军少有的将腰板挺得笔直,长枪似乎也专门擦拭过,在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