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完全不同样的。
相反的,镇海地区人口稠密,生产力达,可以为鹰扬军攻克淮南提供直接的经济支援,鹰扬军从这里出,完全不用担心后勤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淮南地区的经济恢复,明显要比山南东道快得多。淮南地区的经济水平本来就是相当达的,人口也非常稠密,即使经历了些许的战乱,整个淮南地区的人口,依然接近五百万。这样雄厚的人力资源,是任何军队都不能忽略地。也是任何军队都不能放弃的。
淮南地区目前的贫穷现状,完全是因为淮南军的倒行逆施引起的。鹰扬军占领了淮南地区,只要废除淮南军的破坏性政策,可以尽快恢复生产,尽快地从当地获得物资供给。吕用之和毕师铎的争夺,将淮南地区打乱了。致使当地的生产力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连扬州这么富庶的城市,都出现了饥荒,一年饿死数万人。但是,只要消灭了淮南军,执行正确的政策,只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整个淮南地区都可以恢复正常秩序,从而为鹰扬军的进一步展提供后勤支援。
从这一点上来说。淮南地区比山南东道要达得多了。鹰扬军需要投入的资金不多,需要耗费地时间也不多,需要花费的精力也不多。从战役的收获来说,淮南地区要比长安不知道胜算多少倍。鹰扬军只要将淮南地区巩固下来,这里将成为鹰扬军攻占山东和河南地最强大的后勤基地。
第四,鹰扬军未来最大的对手,乃是宣武军。鹰扬军战胜宣武军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比宣武军更加的强大。这种强大不仅仅包括军事上,而且包括经济上的,说到底,关键还是经济上的。目前的鹰扬军和宣武军相比。在人才上没有丝毫的优势,部队地战斗力也没有丝毫的优势。鹰扬军只有将经济展起来,为部队装备更好更精良的武器,提供更多的武器,才能彻底的打败宣武军。
宣武军控制了河南,这是他们最大的优势,这里是四战之地,宣武军的机会很多。但是河南地区久经战乱,人口严重短缺。宣武军无法在当地招募到足够的兵员,无法扩编更多的军队,这是他们最大地软肋。朱全忠不得不派人到山东去招兵,就是这个软肋的根本体现。朱全忠对于淮南的渴望程度,绝对不在对蔡州之下,只要有一丝丝进入淮南的机会,朱全忠都不会放过的。
如果被宣武军抢先控制了淮南,控制了这里最丰富的人口资源,那么宣武军就会如虎添翼。瞬间组建起几十万的大军。将周围的一切势力都碾成齑粉。这是鹰扬军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也是鹰扬军绝对不允许出现地结果。因为一旦宣武军占领淮南。它地最大缺陷就会被有效的弥补,宣武军地数量可以在短期内翻数番,既有质量又有数量的宣武军,简直是不可战胜的。
同样的,宣武军对于鹰扬军的忌惮,也来自淮南地区。只要鹰扬军占领了淮南,控制了这里的人口和经济,宣武军就无计可施。战争比拼的毕竟是消耗,当战斗潜力被消耗到一定的程度,就不战自败了。淮西军就是最好的例子,当他们有足够的资源消耗的时候,他们是无敌的,当他们所拥有的资源渐渐的消耗完毕,他们就走向灭亡了。
如果鹰扬军和宣武军的经济实力相差太远,宣武军所拥有的不多的战略资源,就会被不断的消耗掉。纵使他们有再出色的天才将领,也无法抵挡鹰扬军的整体优势。说得更加直白一点,鹰扬军可以用更多的部队,更多的武器,和宣武军比拼消耗,即使鹰扬军的战斗力不如他们,就算是耗,鹰扬军也可以将宣武军耗尽,这是目前最稳妥的战略。
第五,就是鹰扬军目前的特点。
鹰扬军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骑兵,偏偏关中地区,都是骑兵的天下,尤其是李克用的突厥铁骑,数量至少在五万人以上。另外,党项人的骑兵也是可以随时南下的,有情报表明党项人对于和朱玫的合作很感兴趣。试问,如果鹰扬军在关中遇到敌人的大规模骑兵突击,那又如何?在那样的平坦区域,完全就是骑兵的天下。就算是鹰扬军全军都进入长安,恐怕未必能够抵挡突厥人的猛攻,何况还有李昌符和朱玫在背后搞鬼?
骑兵的最大优势就是高速的机动,就是可以有效的袭扰对手,就是可以轻易的切断对手的后勤补给线。从襄州到长安,绵延三千里,鹰扬军的后勤补给线非常脆弱,突厥人的骑兵只需要出动几千人,就足以将这条生命线完全切断。在没有后勤补给的情况下,进入长安地鹰扬军。只有死路一条,到时候就算要撤退,恐怕也不可能。因为突厥人的骑兵,足可以在鹰扬军撤退的时候,轮番围追堵截,直到将鹰扬军彻底消灭为止。
因此。覃睿毫不客气的认为,鹰扬军进入长安,其实和主动送死没有任何区别,在那片区域,鹰扬军没有任何的优势,战胜敌人只能是美丽的幻想。相反地,淮南地区的各大势力,并没有多少骑兵,鹰扬军就不用担心遭遇敌人的大规模骑兵。包括宣武军在内的部队。主力都是步兵,大家步兵对步兵,获得胜利的把握就要大多了。
同时。由于淮南攻略需要两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鹰扬军刚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不择手段的搜集战马,组建自己的骑兵,并训练成一定的战斗力。只有骑兵队伍达到一定地规模,至少可以保护鹰扬军全身而退,至少可以保护鹰扬军的粮道不被切断,鹰扬军才能够进入长安。但是要和突厥人骑兵对决,还需要另外想办法。
除了骑兵的问题之外。率先攻略淮南还可以挥鹰扬军地水军优势。鹰扬军最大的长处就是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队伍,这是鹰扬军任何的敌人都没有的,也是他们最为忌惮的。如果鹰扬军进攻长安,那么鹰扬军水军将会完全失去作用,等于是鹰扬军自己,主动将最强大的拳头白白的捆绑起来了。
然而,如果鹰扬军攻略淮南的话,水军可以沿着运河直入扬州、楚州,为鹰扬军提供非常大地战略援助。这个最强大的拳头,就可以像以前一样,挥最大的威力,将敌人当场击昏甚至是一击毙命。从地图上其实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淮南道的各个重镇,例如安宜、、天长、高邮、海陵等,都处于鹰扬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在水军的配合下,鹰扬军攻占这些城镇的难度。可以有效的降低。
覃睿最后总结:“在没有骑兵地情况下攻击长安。却舍弃了自己最拿手的水军,何其愚蠢也。”
毫无疑问。覃睿的一番说辞,让凉亭内的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覃睿的外表,其实是很普通的,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特别的话,可能是因为身边的人都修道的原因,在他地身上,可以隐约看到一丝道士特有地仙风道骨。另外,在阐述问题的时候,覃睿地用词往往比较尖锐,一阵见血,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听取了覃睿的描述以后,凉亭内的人都情不自禁的产生怀疑。毫无疑问,覃睿绝对不是普通人,普通人不可能有如此的远见。他甘愿在房州刺史的位置上默默无闻,背后是不是有什么苦衷?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才突然出现?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刘鼎?他来到襄州的时候,带着一个小道童,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覃睿的陈述过后,是长时间的沉默,每个人都在思考覃睿的问题。
说到底,这就是伪君子和真小人的区别。
刘鼎如果要做伪君子,就要装模作样的进攻长安,就算自己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让皇帝看到自己的行动,认为鹰扬军是效忠朝廷的,或许在一时感动之下,皇帝可能会赏赐给鹰扬军更多的官职。如果刘鼎愿意做真小人,那就不用管长安了,也不用考虑皇帝的脸色了,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什么行动对自己最有利,就执行什么样的行动。
从内心来讲,刘鼎当然偏向真小人,皇帝的死活他才不关心呢,他和李俨其实都是在相互利用。崔绾是镇海军过来的,最是了解刘鼎的心思,他很快开口赞成覃睿的建议。张铎也这样认为。他们是跟随在覃睿之后,最早公开承认刘鼎问鼎九五之尊的谋士。事实上,由于之前周宝的种种行为,他们对朝廷已经伤透了心,对大唐也没有任何的希望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人人都已经看出,现在的皇帝已经是孤家寡人,连自己的性命都不能把握,和这样的皇帝演戏,的确是没有什么必要了。由于现在的皇帝已经沦落到生死都掌握在别人手中地地步。所以大唐的存在也没有必要了,改朝换代是必然的事情。只有提前紧紧的围绕在未来可能建立新皇朝的人身边,才能获得更多施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