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仗。唉。真是羞死个人。”
“军门何出此言?”听了聂士成地话。孙纲不由得一愣。忍不住问道。
这些天只要他们在一起。话题总离不开发生过地战事。聂士成在甲午战争中地英勇善战人所众知。可他现在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聂士成和他讲了事情地经过,孙纲才知道了是怎么回事。
说起来也难怪聂士成不好意思。原来,清军在朝鲜阻击日军的成欢之役,聂士成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现代化战争,对应该如何配置自己的火炮并不清楚,结果把优势火炮布列在了错误的放列阵地上,以至于这些火炮在整个战斗中一炮未发,导致了成欢之战清军的失利。
想不到威名远扬的聂士成居然还有这样的“糗事”,这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啊。
不过尽管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孙纲却也没有取笑聂士成地意思,因为对聂士成这样的对西方的武器和军事理论认识不多的中国传统军人来说,这样的“学习过程”,其实是必不可少的,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打仗,多少先进的战术思想和理论,都是在战场上慢慢检验出来的,对聂士成这样的拓路者,不能以后世“愤青”地眼光来苛责。
更何况,聂士成并不是一个不爱“学习”地人,在同日军数度交手之后,他也意识到了炮兵的火力支援对步兵地重要性,以及火炮集中起来使用的好处,正是他吸取了教训之后,极力主张将火炮集中起来使用,才有了后来反攻海城的胜利。
不过聂士成的话也提醒了孙纲,中国陆军现在缺乏懂得西方军事思想和先进战术的军官,如果想要建立一支庞大的新式陆军的话,就必须培养出来大批的懂“业务”的军官,不然的话,再先进的武器,没有人会用,或是会用而用不好,都是不行的!
培养军官,就涉及到军事教育的问题了。
中国在步入近代后,清廷为了迎接西方的军事挑战,也在军事教育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各省相继都设立了新式的武备学堂,为军队培养了不少军事人才,中国目前在这方面其实是有一定根基的,如果能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完整的中**事教育体系,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而且,向海外派送留学生,加强和外国在军事方面的交流,让中国在军事方面能始终跟上世界的步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件事,在和俄国实现“和平”之后,就应该马上着手进行了。
1900年1月30日,除夕。
整个北京城乃至全国,都笼罩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
因为,今天不但是中国传统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也是“中华共和国”的国庆日。
中华共和国,就在这一天,正式宣告成立。
也就在这一天,中华大地上,以及各个中国驻外国使馆门前,象征着满清封建**皇权的黄龙旗缓缓降下,代之而起的,是黄地镶红龙旗!
在同一时刻,中国海军的所有舰艇上,重新飘扬的,也是象征着浴火重生的中国的新式龙旗!
“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圣人受命拯溺,亨屯归罪于已,因心于民,大明无私照,至公无私亲,故以一人治天下,非以天下奉一人。昔周厉王之乱,天下无君,周公、召公共行其政,周之国脉得存,是共和之肇始,亦是我国纪年之始,方今国事多艰,皇天后土,改厥元子,共和之再现中国,亦为我中华万民之幸也。”这个“通电”也不知是哪个学究给拟的,内容孙纲并不是太关心,但他看到了之后,仍然激动不已的原因,是因为,一个全新的中国,终于出现在了世界的东方!
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贯穿中国历史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在新的“中华共和国”成立的这一刻,终于成为了历史。
中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在新世纪的第一年,也就此揭开了。
(三百九十三)当了“参政”
“国庆节也是春节,老头子他们可真是煞费苦心呢。”马对孙纲说道,“听说俄国人已经走了?”
“是。”孙纲答道,“国玺刚刚做好,就给他们把条约给盖了,省得将来还得补章。”
《190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俄国代表团没有马上回国,其实就是在等中国的“国玺”铸造出来后把章盖了,不然的话,这帮人回去没法和沙皇交待。
“听说还同时铸了一个执政的印章给老头子?”马又笑问道,“没给你弄一个?”
“嗯,用国玺的余料做的,”孙纲说道,“印文是华夏共和国执政之印,老头子当选为政务院执政,也就是国家元首,下面还有八个参政,包括你亲爱的夫君我在内。”
今天他是去看“盖章”的时候才知道的,自己居然进入到国家中枢里去了。
“华夏共和国”的国玺今天刚刚造好,不知道是哪几位高手巧匠做的,反正孙纲第一眼看到这枚闪着金光的国玺,就有一种震撼和被吸引住了的感觉。
整枚国玺的玺身高为6公分,连印钮总高为18公分,玺面为14公分见方,印文为“华夏共和历世荣昌”八字朱文篆书,印钮为盘龙祥云华表柱,盘龙及蹲兽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整枚国玺通体金光闪耀,造型古朴大气,本身可以说就是一件极为珍贵的艺术品。
按照新制定的“印信条例”规定,“华夏共和国国玺”为代表国家之印信。盖用于国书、条约、批准书、接受书、全权证书、领事证书、领事委任文凭等重要文件。所以,这一次和俄国人签订的“新”《北京条约》,就是这枚国玺第一次使用。
和国玺同时“出生”的还有一枚“华夏共和国执政之印”的印章,是李鸿章作为“华夏共和国”的国家元首的象征,根据“印信条例”地规定铸造的。
“华夏共和国执政之印”的规格为印面宽6公分、长9公分、边宽1。2公分。朱文篆字,印钮为蹲狮(取“睡狮猛醒”之意),盖用于永久性机关的公文章,包括贺词、奖词、挽额、呈文、签呈各种证券、报表,及其它各种公务文件。
至于孙纲他们这些“政务院参政”,就没有这“待遇”了。
根据商议和各省代表的推选,“华夏共和国政务院”除了一位最高首长“执政”外,还设有八位“参政”,分别是张之洞(湖广总督)、刘坤一(两江总督)、孙毓汶(军机大臣)、王文韶(军机大臣)、林绍年(云贵总督)、谭钟麟(四川总督)、陈宝箴(湖南巡抚)和孙纲(北洋海陆军总统本来李鸿章的哥哥两广总督李瀚章也在“八大参政”的候选人里面,而且有很多人推举。但李瀚章认为他们李氏兄弟二人都在政务院任职“不妥”,有专权之嫌,为了避免使国家权力为家族势力所操纵,他是以“坚辞不就”。换成了湖南巡抚陈宝箴。
而孙纲也没有想到,老头子们居然会把他这个年轻人给弄进政务院。
“我当初就猜到了。小江也这么说,”马有些得意地说道,“小江说的,国家权力也需要中枢和地方达到平衡的,你是东三省和海陆军方面的代言人。又加上战功赫赫,威名远扬。当然得安排进去了,不然地话,海陆军将士是不会安心的。”
孙纲想想觉得她说的也很有道理,“政务院”里面算上李鸿章一共九个人,前清八大总督里面占了五个人(如果不是李瀚章“避嫌”,就是六个),前清军机大臣占了两个,巡抚一个,还有他这个“军方代表”,之所以这么安排。*****其实就是中枢和地方的权力达到平衡地结果。
绝对的权力不但会导致**。还会造成个人权力和意志凌驾于国家和民众之上,往往会产生灾难性地后果。
相反。过于分散的权力则会造成不断的内争和内耗,甚至于是导致最后国家的分裂。
老头子们都是从权力“角斗场”上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对这些事情认识得比谁都深刻,所以才会在确定新地国家机构的时候,弄了这么一个方案出来。
不过,对目前地中国来说,想要避免国家陷于内乱,又要想办法积蓄国力以抗御外侮,这也许就是最好的方案了。
“头一次当这么大的官,心里还真有些没底。”孙纲苦笑了一声,说道,
要是按照传统的说法,他这可是真正的“青云直上”啊。
“俄国人要是不再整出什么麻烦,咱们就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国内建设了,”马看着他笑道,“我可是有好多的想法的哦。”
“俄国人这回可是恨死咱们了,咱们的时间还是不多,”孙纲说着,想起了“签约”时俄国人的表情,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
当李鸿章和张之洞分别在《中俄“新”北京条约》上签字用印的时候,在场地俄国人地脸上全都是一副阴冷的表情,孙纲知道他们地心里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