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怎么说,袁绍三人进驻洛阳得利的还是天子刘协,兵力上有了袁绍三人压制董卓,朝堂上那些忠于他忠于大汉的众臣子就能更好的为他谋划。美中不足就是此刻的刘协还太小,许多事情就算他再怎么天才也无法理解。所以他这个复兴汉室的愿望也只是一厢情愿。
虽然刘氓没能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但他也获得了当前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一道圣旨,虽然不是什么实质上的封赐,但封王的旨意能够帮他改变许多,让他做许多事都能名正言顺,让他继续领先于其他诸侯。
整备人马所花时间不多,几番征战曹操孙坚两人本部人马均不满万人,袁绍情况好点,也只剩一万五千余人,三人总兵马数量也只有三万不到,这也正是刘协与众大臣希望看到的,毕竟袁绍三人兵马多了也不好,谁都不愿意看到下一个董卓。
午时刚过,三人与众诸侯告别,袁绍也没说他走了谁来当下一任盟主,留下这么一个烂摊子,袁绍三人怀着复杂的心情进入洛阳。
三人领兵进驻洛阳的情况刘氓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此时他真是哭笑不得,此时的局势由于他这个变数的出现而变得更加复杂,而这次诸侯讨董的结局必然与原历史大不相同。结果究竟如何,谁都无法预料,就算明日刘协死了,刘氓都不会太过意外,这一系列的变动时时刻刻再提醒着刘氓,如今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个汉末,许多有的没有的事情都会悄然改变,只有把握住机遇,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奉孝,文远二人近日战况如何?”虽然局势有了变动,但刘氓并没有太过在意,他现在只想闷声发大财,把属于自己的那片势力打造的根深蒂固,这是他的首要任务。
“文远不愧是主公看好的将领,三辅之地十数余城均是不战而降,想必再过五日主公便可完全掌握在手。”郭嘉笑着说道。
“这是自然,这些小县城根本不会有太多反抗势力,某家让你从汉中调人来管理政务,你把谁抓来了?”刘氓笑问道。
“我看阎圃在上庸蛮闲的就把他叫来了。”郭嘉说道。
“可以,阎圃虽无旷世之才,但治理两三郡制绰绰有余。”刘氓点点头说道。
“主公眼界可真高,阎圃若是在其他诸侯眼里定是首要文臣,到了汉中也只能位列五名以外了。”郭嘉笑着说道。
“不能怪其他诸侯,是他们不懂识人,你看如今汉中各臣子,有几个不是某家从民间请出山的?”刘氓还真无赖,这话也说的出口。
“主公英明!”郭嘉夸张的弯腰行礼说道。
“你这个浪子!”刘氓指着他笑骂道。
“洛阳使辰如今已在路上,过不了多久主公便可称王了。各州牧、太守人选主公还需仔细斟酌。”郭嘉沉默半晌说道。
“怎么,你想当官了?不再混吃混喝了?”刘氓还以为郭嘉在向自己讨要官职,便随口说道。
“嘉生性懒散,还是在主公身边做个忌酒小官就好,如今主公不比几年前刚至汉中之时。如今主公管辖之地,大汉四分主公取其一,若是不慎重考虑人选,实非主公之福。”这些话本不应该由臣子来说,但郭嘉跟随刘氓多年,无所顾忌,偶有感悟便把这些事情都说了出来。
刘氓笑着点点头说道:“我还真以为你每日只知喝酒取乐呢,难得你还关心此事,此事交与你去办,三日内给我把所有州牧太守名额人选列出来,包括汉中等地的,让某看看你识人水品如何!”
“嘉这真是自讨苦吃,主公,嘉告辞!”郭嘉一听,不由得面露苦色,说完这句话便向自己的临时住处走去。
www。
第四十三章 进宫面圣,诸侯琐事
袁绍三人花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麾下兵士安顿在禁军兵营中,随后三人便一起去了袁府,由于袁府上下都被董卓给杀光了,三人走进去只觉得一阵凄凉。袁绍呆立在院落中,扶着身边的老杨树,仿佛在回忆着当初院落的景象。
“本初不要太过伤怀,还是回驿馆吧!”曹操拉了拉袁绍开口说道。
“董卓,某定要将你碎尸万段!”袁绍一拳砸向树干,恨声说道,“走着瞧!”说完便转身离开,与孙曹二人出了袁府。
第二日天还没亮就有太监来驿馆喊三人起床上朝。袁绍等人也不含糊,穿好衣物便跟着小黄门来到了皇宫门口。
“本初,孟德,文台,你们三人来了。”皇甫嵩笑着上千与三人交谈。
“皇甫将军,多年不见风采依旧啊!”曹操笑着回礼说道。
“你们几个小辈这次动作实在是太大了。”皇甫嵩说道,“幸好陛下无恙,否则你三人的罪过就大了。”身为大汉老臣,皇甫嵩自然不像袁绍等人那样大胆,假传圣旨矫诏讨贼。
“老将军说的是。”曹操点点头赔笑说道。
“不过这次你们算是立大功了,陛下肯定会有奖赏。老咯,现在的大汉是你们小一辈出彩对策时候了。”说完皇甫嵩也闭上了嘴巴,静静等待宫殿大门的开启。
“吱!”随着一连串的杂音响起,殿前大门终于被众黄门推开,众大臣徐徐走进大殿,走在最后的自然是袁绍三人(除了迟到的)。
就在三人快要走进大殿之时,董卓终于赶了过来,身后还跟着数十名带甲兵士。袁绍盯着那胖胖的身影看了几眼,被曹操给拉入殿内。
“上朝!”一声尖叫预示着早朝的开始。
站在大殿之上的都不是初次进宫的人,众人都跪地说道:“恭迎陛下!”
随着众大臣话音落下,小刘协也在太监的牵扶下坐上了象征着大汉皇位的宝座。
“众爱卿平身!”刘协大声说道,由于年纪小的原因话音略显稚嫩。
一干人等齐声说道:“谢陛下!”说完便闭嘴乖乖的站了起来。
刘协对旁边的老太监点点头,老太监会意上千说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事启奏。”说话的是董卓。
“太师有奏何事?”刘协问道。
“回禀陛下,袁绍、曹操、孙坚三人昨夜率三万带甲之士入城,如此多的兵马不可不查!还请陛下调其兵马与卓,卓也好安顿其兵马,以免发生不测。”董卓说道,他又想向吞并西园兵马一样把现在袁绍等人的兵马也吞入囊中。
“陛下不可,太师本是文职,如何能掌管洛阳数万兵马!”皇甫嵩来到洛阳后一直表现低调,如今袁绍三人带来了兵马,更带来了希望,这位把自己一生都奉献给大汉的众臣自然不会再任凭董卓胡为。
“皇甫将军所言甚是,陛下不可再将此兵权掌握在董卓手中!”有了拼斗的资本,以王允为首的中立派也开始与董卓唱反调。
“王允匹夫,你安敢坏某家大事?”董卓气的跳脚,对着王允喝骂道。
“董卓,此乃天子殿前,容不得你如此放肆!”袁绍本就对董卓不耐,看的他如此放肆,那还站得住,出列责骂道。
“袁本初,哼!”董卓本想与袁绍叫嚣,但看了看一同站了出来的孙坚、曹操,只得冷哼一声表示自己的不满。
刘协虽然年幼刚满十岁,但身在帝王家自小又聪慧伶俐,自然能看出董卓对袁绍三人的忌惮,这对他来说是件好事,满脸笑意的看着地下众臣子对骂。
“诸位爱卿,休要争吵,此事朕已有计较。”刘协扯着嗓子说话才能让下面的臣子听到。“袁绍、曹操、孙坚,上前回话!”袁绍三人这才上前,来到刘协面前。
“今封袁绍为左翎中郎将,曹操为右翎中郎将,孙坚为禁军中郎将,三人各统兵一万,守卫皇城。”刘协说道,这些都是昨晚国舅董承进宫为他做出的谋划。
“臣遵旨!”袁绍三人应声答谢。
刘协这也算是打了董卓一个措手不及,这事连与众人商量都未曾有过就下旨,董卓暗战中棋输一招。
自袁绍三人离开后,联军群龙无首,各个诸侯相互之间摩擦也时有发生,袁术也越发自大,俨然以新任盟主身份自居。
由于众人都不敢贸然进兵,便一直在洛阳城外守着,一日倒也罢了,但几十日下来,联军粮草几乎殆尽。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人坐不住了,公孙瓒首先率人离开,回幽州打理自己的底盘要紧。公孙瓒离开后又有几位诸侯先后离开例如乔瑁、王匡。
有离开的自然也有闹事的,兖州刺史刘岱此时就打起了其他诸侯的小算盘。此次联盟讨董他一点便宜好处也没赚到,这自然是不行的。于是他以兖州刺史的身份向张邈借粮。
张邈只是一个小小的陈留太守,哪来许多粮草。何况战前张邈还分了部分粮草与曹操,出兵数月自然不会有多少余粮。
因为粮食问题,致使刘岱怒极,不顾其余诸侯的劝解,兴兵在张邈回陈留的路上把他拦截下来,双方一场大战,张邈不敌,只带着三千余兵士狼狈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