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算上“黄河”号与“太宗”号这二艘老当益壮的战列舰,其实力更是可观。
二十五日,增援力量准时到达。
在为十艘续航力不太强,由连续以最快速度航行了五天的火力支援舰补充了燃油之后,白佑彬立即率领这批战舰追上了前面的第四舰队。
此时,杨定方也已经在北面与美军小型舰艇集群打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海战。
与以往的战斗一样,在第四舰队的铜墙铁壁面前,那些仅仅只有速度,并且只能用鱼雷威胁到对手的小型舰艇全都撞得粉身碎骨。三场海战打下来,驻扎在纽约的四百多艘小型舰艇几乎全军覆没。另外,还有一批从波士顿赶来的美军小型舰艇集群也被第四舰队的巡洋舰与驱逐舰消灭得干干净净。
只是,白佑彬没有急着进攻纽约。
作为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不但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工业中心,也是美国东海岸地区的商业中心,更是美国最重要的造船基地。显然,纽约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肯定很高,如果能够最大限度的摧毁纽约,就能最大限度的打击美国人的军心士气。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巧妙的安排战术。
显然,仅仅依靠突然袭击是难以实现最终目标的,毕竟纽约是当时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城市,甚至是希望世界中与伦敦、巴黎、柏林齐名的大型国际都市,仅人口就超过了五百万,市区面积更是巴尔迪摩的五倍,费城的七倍,华盛顿的十多倍。即便白佑彬手里有上百艘战舰,也很难通过一次突然袭击来彻底摧毁纽约。
当然,纽约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其最主要的城区在一座被河流与海峡分割出来的岛屿上,如果能够彻底断绝这座岛屿通往外界的渠道,就能彻底的封锁这座岛屿,然后再用炮火彻底的摧毁这座岛屿上的所有人工建筑物。
这就是曼哈顿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com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十三章 不留后路
更新时间:2009…10…18 9:43:07 本章字数:3905
利”号旗舰作战会议中心内,除了几个老面孔外,新面孔。
身穿陆战队军服,肩上别着少将军衔的丘绍义是火力支援舰队的指挥官,同时也是陆少丰的老部下了。战争爆发的时候,丘绍义还只是一名少校军官,后来长期担任驻海军舰队的联络军官,负责引导舰队执行了数十次火力支援任务。随着陆战队自行组建了火力支援舰队,丘绍义成为了陆战队首批“舰队军官”中的一员,并且被派往海军学院深造学习了一年。随后,他就成为了陆战第七军的火力支援舰队的指挥官,并且跟随陆少丰一同转战北大西洋,出任了陆战第八军火力支援舰队的指挥官。
在陈锦宽对战区内的海军与陆战队部队进行了指挥改制之后,火力支援舰队在名义上由海军直接指挥,实际上白佑彬为了照顾陆少丰等陆战队官兵的情绪,并没有重新委派指挥官,仍然让陆战队的将领指挥火力支援舰队。
当然,论海战指挥能力,丘绍义这个仅在海军学院实习了一年的“插班生”肯定比不上白佑彬这些正宗“科本”出身的海军将领。只是,丘绍义拥有比任何一名海军将领都要丰富的实战经验,特别是对地炮击的实战经验。
为了不被别人说搞军种歧视,在召开这次作战会议的时候,白佑彬把丘绍义也叫了过来。会议的中心内容就是怎么封锁曼哈顿岛,达到彻底摧毁纽约地目的。
“如果仅凭我们手上这点兵力,也许花上五天五夜,进行不间断的炮击都难以完全摧毁纽约。”
“最好的办法就是封锁。”
当肖定邦提到“封锁”这个词的时候,所有人都点了点头,可都显得有点茫然无措。
“最直接地办法就是炸断曼哈顿岛通往附近其他地区的桥梁。”
丘绍义突然发言,引起了其他人的重视,可他的观点并没有得到采纳。
白佑彬也早就想到了这个方法。可是在经过反复考虑之后。却觉得没有实际可行性。
按照目标种类与性质区分。桥梁属于大型固定目标。如果是重要地区地桥梁。甚至会被划为战略目标。问题是。打掉一座桥梁地难度要比打掉一座大楼高得多。
桥梁按照结构可以分成好几类。而大型桥梁一般都是梁桥、钢架桥、吊桥与缆桥。
比如。架设在曼哈顿岛东南。连接到长岛布鲁克林区地布鲁克林大桥就是吊桥。该桥地总长度达到了一千八百二十五米。最大宽度为二十六米。大桥地桥面由上万根钢索悬吊在距离水面四十一米地空中。且主要地结构材料为钢。
如果要摧毁这座大桥。仅仅炸断桥面是办不到地。
大桥地桥面并不承力。所有地重量都在由钢索承担。而要炸断上万根钢索几乎是不可能地事情。另外。如果要摧毁两端地桥墩。难度也非常巨大。首先是桥墩本身就非常坚固。一般地炮弹很难摧毁。就算是大口径炮弹也难以办到。而是桥墩地目标面积并不大。炮弹很难直接命中。
如此一来,要想摧毁这座大桥,难度比摧毁一座大楼高得多。
曼哈顿岛上的其他大桥情况也差不多,如果仅仅用舰炮轰击,消耗大量炮弹还是次要问题,能否彻底摧毁都难以确定。
另外,曼哈顿岛还有三条河底隧道通往外界。
就算桥梁可以炸毁,那些从河床底下通过的隧道却很难摧毁。
当然,对付隧道实际上要容易得多。根本不用摧毁隧道本身,可以直接炮击隧道的出入口,只要炸毁了隧道的出入口,隧道就失去了作用。
当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怎么进行精确瞄准。
不管是对付大桥,还是对付隧道的出入口,瞄准的问题不解决,都是空谈。
当时白佑彬已经拿到了海军情报局提供的秘密地图,这些地图都是帝国地谍报或者情报人员在战争爆发前绘制的,精度基本上达到了军用标准。问题是,地图上并没有标出准确的坐标,因此在实战使用时,必须首先设立参照物,然后再由参照物来测量弹着点,从而最终测算出准确的瞄准点。
在针对城市的覆盖性炮击中,这个问题并不明显,反正炮弹落在哪,都能造成毁伤。
问题是,在对付桥梁这类“点”目标地时候,就必须进行精确瞄准,覆盖式炮击不但浪费弹药,效果还不会很明显。
这也是白佑彬感到头痛的问题,在丘绍义发言后,他就朝陆战队少将看了过去。
丘绍义也知道白佑彬在想什么,指挥火力支援舰队这么久,就算他是外行,也能摸到一些门道了。
“定位地问题我可以解决。”丘绍
忙的说道,“这次我们带来了一批第五大队地侦
“第五大队?”白佑彬一愣,立即就笑了起来,“丘将军,你怎么不早说呢?既然有第五大队的侦察兵,那么我们地所有问题都不存在了。”
几个听说过第五大队的将领立即明白了过来,而几个没有听说过的却有点迷糊。
“就这么确定了吧。”白佑彬搓了搓手,“先让第五大队的侦察兵出发,在前线为我们提供准确的弹着数据。战斗开始之后,首先就要打掉那几座最重要的桥梁,以及隧道两端的出入口。丘将军,第五大队的官兵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就位?”
“最多二十四小时。”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转头对杨定方说道:“按照这个时间修订作战计划,你负责安排驱逐舰将第五大队的侦察兵送上岸。我们晚二十四小时出发。另外,记得在你的旗舰上安排联络军官,务必确保在第一轮炮击的时候就达到理想的效果,不要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更不能给敌人任何反应的机会。”
很快,相关的战术方案就在讨论中确定了下来。
二十七日凌晨,三十多名第五大队的侦察兵搭乘“帝王花”号驱逐舰到达了下纽约湾,并且在夜幕的掩护下潜入了海里。为了不被附近的美军发现,“帝王花”号立即就撤了下来,没有打草惊蛇。
耐心的等了近二十个小时之后,第四舰队的四艘战列舰首先北上。
二十八日凌晨,在收到了第五大队所有侦察分队发回的就位信号之后,杨定方在“光辉”号旗舰上向已经就位的四艘战列舰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炮击从一点三十七分开始。
按照侦察兵提供的方位,四艘战列舰分别向四个目标进行了五轮急促齐射。
一点四十五分,四艘战列舰又向另外四个目标进行了五轮急促齐射。
此时,侦察兵发来了第一份侦察报告。在针对前四个目标的炮击中,只有“袁承宗”号的炮击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摧毁了位与曼哈顿岛东南面的威廉斯堡桥,另外三个目标都没有被彻底摧毁。随后,四艘战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