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怪,这也只能怪美军的指挥体系。
第51舰队隶属于第五舰队,采用的是第五舰队地通信电码。美英舰队则隶属于第三舰队,采用的是第三舰队的电码。虽然美军名义上成立了太平洋舰队,第三舰队与第五舰队都是太平洋舰队下面的战区舰队,但是却没有采用统一的调配与管理手段,第三舰队与第五舰队基本上是独立作战。
这与帝国海军此时的指挥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直接后果就是,第51舰队只能与美军第31舰队,或者英国太平洋舰队地旗舰联络,而无法与其他的战舰联络。
“马里兰”号已经遭到重创,蒂里特也在零点十五分地时候离开了“复仇”号。
结果,在第51舰队到达战场之前,斯普鲁恩斯没有从美英舰队那里获得任何与战场情况有关的消息。
也正是如此,斯普鲁恩斯才没有贸然与第11舰队缩短交战距离。
虽然他在此时已经预料到美英舰队遭到了重创,很有可能二艘旗舰都以战毁,不然威利斯与蒂里特肯定应该与他联络。但是在情况无法得到证实之前,斯普鲁恩斯还不敢肯定他地猜测,也就不敢贸然撤离。
只有保持现状,等到搞清楚了美英舰队的状况之后,再做出决定。
当然,不管是白佑彬,还是斯普鲁恩斯,在放弃了缩短交战距离之后,都想到了提高命中率地另外二个办法,一是减速,二是集中炮击对方的某一艘战列舰。
零点二十分,就在“马里兰”号战沉之前,四艘“省”级战列舰首先将炮口全都转向了第51舰队里地一号主力舰。晚了不到一分钟,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也将炮口全都转向了“辽省”号。
显然,白佑彬与斯普鲁恩斯都认为对方的一号主力舰就是旗舰。
集中炮火之后。遭到炮击的那艘战列舰地中弹几率立即就提高了三倍。
五分钟后,第51舰队的一号主力舰首先中弹,紧接着,“辽省”号也挨了第一枚穿甲弹。
此时,白佑彬与斯普鲁恩斯都赋予了领舰舰长全部战术决策权。
也就是说,舰长可以自行决定战术规避范围,航速与航向,不用顾虑队列的整齐性。
按照正统战术。在这种交战模式下,舰队指挥官应该立即派出驱逐舰向敌舰队发动鱼雷攻击,以打乱其编队,同时降低敌主力舰的炮击命中率。
零点半。美军的驱逐舰就从其主力编队的后方杀了出来。
问题是,此时白佑彬手里没有驱逐舰可用!
为了搜寻第51舰队,白佑彬派出了舰队里的所有辅助战舰。虽然负责侦察工作的张海波中校已经在十一点颁布地时候,也就是与英国太平洋舰队遭遇之后,向所有外出执行侦察任务的辅助战舰发去了命令。让它们立即返回舰队。可是,这些战舰最快的也要在凌晨一点左右才赶得回来。
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军驱逐舰,四艘战列舰右侧地副炮与速射炮立即动员了起来。
值得庆幸的是,四艘“省”级战列舰上的副炮与速射炮都完好无损。另外,“省”级是帝国海军中第一种装备了七十二年型一百五十毫米舰炮,与七十一年型一百三十毫米舰炮的战列舰。
这二种舰炮的威力都要比“皇帝”级乙型战列舰上配备地副炮与速射炮优秀。
其中一百五十毫米舰炮与“功臣”级轻巡洋舰的主炮完全一样,其射速是以往同口径舰炮的一点五倍。火力密度几乎达到了速射炮的水准。而一百三十毫米舰炮与“花”级驱逐舰的主炮完全一样,不但其口径比以往战列舰上的速射炮提高了很多。而且射速更快,火力密度更大。
“省”级战列舰任何一侧的副炮与速射炮数量都接近了一艘轻巡洋舰地火炮总数。其火力强度甚至超过了“功臣”级以前的任何一种轻巡洋舰。
当然,仅仅依靠战列舰上地副炮与速射炮。很难彻底阻止美军驱逐舰。
在美军驱逐舰逼近到鱼雷攻击范围之内后,白佑彬将战术决策权下方给了各艘战列舰的舰长。只是。编队里地四艘战列舰都没有急着转向。
在对抗驱逐舰的战斗中,战列舰一般不会提前转向,而会首先集中侧舷上地炮火对付敌人的驱逐舰,直到驱逐舰转向发射鱼雷之后,战列舰才会转向规避。如果敌驱逐舰在较远地距离上发射鱼雷,且战列舰的舰长有足够大的胆量,且能够精确计算出鱼雷到达的时间,甚至会故意延迟转向时间,以保证在鱼雷到达的时候,正好将舰首,或者舰尾对准鱼雷来袭的方向。
当然,面对重型鱼雷,任何一名战列舰的舰长都不敢掉以轻
战列舰的舰体宽度都在三十米之上,一般是长度的六到七倍(少数快速战列舰达到了八倍左右),即便完全对准了鱼雷的来袭方向,也很有可能被鱼雷击中。当然,如果驱逐舰的舰长有足够的信心与胆量,在更近的距离上发射鱼雷,就会选择缩短鱼雷间的间隔距离,以提高命中率。
零点五十一分,“松江府”号的舰长下达了右满舵的命令。
与其他军官一样,白佑彬系紧了安全带。
现在,不但他的性命,这艘战舰上所有官兵的性命都握在舰长,以及航海长的手上。同时,也握在了老天爷的手上。
如果能够避开鱼雷,大家都将相安无事。
如果被鱼雷击中,包括白佑彬在内,战舰上的任何一名官兵都有可能负伤,甚至阵亡。
当然,在规避鱼雷的同时,还得注意从头顶上砸下来的炮弹!
正文 第十二卷 胜利之途 第五十二章 扩大战果(第一更)
更新时间:2009…8…27 10:23:30 本章字数:3707
在第11舰队的四艘战列舰手忙脚乱的躲避着由八艘美军驱逐舰发动的鱼雷攻击的时候,郑恩博指挥的第31舰队则在痛揍美军第31舰队中的二号主力舰。
按照一般的交战原则,在集中炮击了对方的一艘战列舰之后,郑恩博应该调整交战秩序,争取尽快打残对方的另外几艘战列舰,而不是继续集中火力对付敌人的一艘主力舰。只是,“马里兰”号迅速战沉,让郑恩博有了选择的余地。
如果能够迅速击沉另外一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就能牢牢的抓住胜利。
另外,郑恩博还不能确定被击沉的就是美军第31舰队的旗舰,所以要使对手失去统一指挥,还得再接再厉。
因此,从第六轮齐射开始,五艘快速战列舰全都瞄准了下一个目标。
此时,郑恩博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即忽略了运气产生的作用,或者说将过多的希望寄托在了运气上面。
不可否认,能够迅速击沉“马里兰”号,运气因素肯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或者说,突然而来的袭击让对方根本无法反抗,甚至无法做出任何反应。可是,随着“马里兰”号挨了炮弹,跟在其后面的“科罗拉多”号必然产生警觉,并且有数分钟的时间改变航向与航速,甚至有机会脱离编队。
等到郑恩博下令向“科罗拉多”号开火的时候,已经没有任何突袭效果了。
失去了突然性,运气成分自然大打折扣。
从第六轮齐射到第九轮齐射,连续用掉了一百八十枚穿甲弹,仅仅只击中了“科罗拉多”号二次。命中率刚过百分之率,这个成绩只能算糟糕。
打到第十轮齐射。也就是零点二十四分地时候。才取得了第三个战果。
与前二个命中相比。第三次命中所产生地意义就大得多了。
穿甲弹落这里了“科罗拉多”号舰桥与前烟囱之间地甲板上。在连续穿透了露天装甲与水平装甲之后。在位于一号锅炉舱前面地士兵餐厅内发生爆炸。虽然当时餐厅内并没有官兵。而且弹片没能打穿包裹着锅炉舱地装甲。但是猛烈地冲击波直接震裂了舱壁。并且震断了连接着1A号锅炉地一根输油管道。导致轮机长不得不下令切断1A号锅炉地供油系统。最后还不得不关闭二台锅炉与整个锅炉舱。以便损管人员能够进去维修受损地管道。
正是如此。“科罗拉多”号地航行速度才从十九节跌到了十六节。
此时。排头地“河北”号。也就是郑恩博地旗舰距离“科罗拉多”号仅仅一万五千米。排在最后面地“孝宗”号战列舰距离“科罗拉多”号也不到二万米。
二轮齐射之后。“河北”号地炮手率先使用标准穿甲弹。
在以往的战斗中,“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就能用六十七年型四百毫米舰炮发射的标准穿甲弹打穿一万五千米内地“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的主装甲带。而“省”级战列舰使用的是七十二年型舰炮,在使用标准穿甲弹的时候,威力肯定只大不小。
另外,有足够的情报表明。美军在改进“科罗拉多”级的时候,没有增强其主装甲带。
可以说。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乃至帝国海军,在改进老式战列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