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况下,任何一名舰长都不得放弃求生的努力,战舰上的军官务必确保舰长地生命安全。
反正俞朋飞没有能够随同“太祖”号一同战沉。
最终,他在前来接应的驱逐舰上目睹了“太祖”号沉入大海。
“太祖”号战沉,一下就打掉了白佑彬的信心。
“安宗”号肯定会沉没。没有任何人能够拯救主炮弹药库发生爆炸的战列舰。“熹宗”号也危在旦夕。即便官兵们没有放弃,可是谁也无法保证这艘战舰能够返回阿普拉港。甚至难以回到威克岛的锚泊地。
剩下的,仅仅只有旗舰“太宗”号了。
如果继续坚持下去。恐怕连“太宗”号也会战沉。到时候,第11舰队的四艘主力舰将全军覆没。结果将难以设想。
也就在这个时候,“太宗”号再次被“内布拉斯加”号击中。
九点五十五分,白佑彬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实际上,就在他下令撤退前大概二分钟,斯普鲁恩斯也下达了撤退地命令。
对斯普鲁恩斯来说,这场战斗地结果也是无法承受的。“俄勒冈”号肯定会沉没,“俄亥俄”号已经严重右倾,恐怕也会沉没。如果“新罕布什尔”号与“内布拉斯加”号出现不测,就算他能够干掉第11舰队地四艘战列舰,也得不偿失。
在基本上失去了战斗力的情况下,撤退是唯一地明智选择。
结果,双方在九点五十五分打出了最后一轮齐射之后,都转向离开了战场。当然,离开的只是主力舰,双方地辅助战舰没有急着撤退,而是留了下来,负责打捞落水人员,抢救受损战舰。
因为交战海域的面积并不大,在撤退的时候,“太宗”号与“内布拉斯加”号的距离近有二万米。所以在主力舰撤退之后,双方的辅助战舰,特别是轻巡洋舰又打了起来。反而是双方的驱逐舰没有参加战斗,毕竟需要战舰去打捞落水官兵。
辅助战舰的炮战持续十一点过,才缓缓结束。
此时,莫怀成已经率领“关岛”号破交舰队赶了过来,负责为受损的二艘战列舰护航。同样的,尼米兹也紧急电令金凯德派遣一部分战舰去掩护撤退的第51舰队。
十一点半,白佑彬收到了战区司令部的电报。
增援中途岛的行动被取消了,运输船队在“海狮”号破交舰队的掩护下调头转向,返回了阿普拉港。
显然,江洪波担心运输船队在没有第11舰队掩护的情况下遭到美军第52舰队的袭击,而“海狮”号破交舰队仅有四艘大型巡洋舰,绝不是第52舰队的对手,因此只能放弃增援中途岛的行动。
到此,“第三次中途岛海战”结束。
对交战双方来说,这场海战的结局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正文 第十二卷 胜利之途 第三十四章 悻悻而归(第一更)
更新时间:2009…8…21 10:28:30 本章字数:3869
战斗结束的时候,第11舰队损失了二艘战列舰,五艘轻巡洋舰与七艘驱逐舰。
按照第11舰队当时的统计结果,战斗中击沉了美军一艘战列舰(“俄勒冈”号),六艘轻巡洋舰与十一艘驱逐舰。后来,经海军情报局证实,美军第51舰队在“第三次中途岛海战”中一共损失了二艘战列舰(“俄亥俄”号与“俄勒冈”号),八艘轻巡洋舰与十一艘驱逐舰。
表面上,双方打成了平手。实际上,第11舰队的损失更大。
如果不是维修船在二十九日就赶了过来,不然“熹宗”号肯定会在回到阿普拉港之前沉没。另外,三艘维修船及时到达,不但拯救了奄奄一息的“熹宗”号,还拯救了二艘同样遭到重创的轻巡洋舰。如果当时美军也有维修船,“俄亥俄”号就不会在返航的时候沉没,美军也就不会损失二艘战列舰。由此可见,第11舰队在战场上没有击败第51舰队,而是在后勤保障方面取得了胜利。
另外,“熹宗”号的损伤极为严重。
按照严国荣提交的评估报告,修复这艘战列舰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人力与物力不会比重新建造一艘同类型的战列舰少多少。另外,“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早已停产,库存的零备件非常有限,要想修复“熹宗”号,就得采购很多零备件。最终,海军还是决定修复“熹宗”号,而不是将其改装成火力支援舰。另外,在修复“熹宗”号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全面现代化改进,使其战斗力得到全面提升。
“太宗”号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本来“皇帝”级战列舰的数量就不多,还是第一种快速战列舰,很多库存零件都已在以往的维修中消耗掉了,仅采购零备件就要花费不少的资金。虽然“太宗”号的损伤没有“熹宗”号严重。但是经过核算之后,其修复费用远超过了“熹宗”号。主要就是很多必要零备件都要重新采购,甚至需要工厂重开生产线。而为了一艘战舰重开生产线,其代价极为高昂。
经过权衡之后,海军最终降低了对“太宗”号的维修标准,使其成为了火力支援舰。
从这一点来看,第11舰队等于损失了三艘战列舰。
美军返航的二艘战列舰中。“新罕布什尔”号地损伤比“熹宗”号好不了多少。问题是,“衣阿华”级战列舰属于美军的最新型号,有大批库存零备件。即便一些大型零件没有存货,也可以直接向工厂订购,维修成本要小得多。“内布拉斯加”号地损伤情况则要轻得多,最多只需要四个月就能修复。
当然,从短期来看,对双方的影响都差不多。
在更多地战列舰服役。或者修复之前。交战双方在西太平洋上都没有主力舰。都只能用巡洋舰充当主力。
至于双方会不会在今后向西太平洋派遣战列舰。还得看太平洋战局地发展情况。
这次。白佑彬没有丢下舰队。提前返回海军司令部。
七十六年(44年)一月二日。第11舰队回到了阿普拉港。
此时。中途岛已经被美军攻占了。
因为没有得到援助。中途岛地守军坚持到了一月一日。最终在仅剩不到五百人。且弹尽粮绝地情况下。不得不停止抵抗。美军花了半个月地时间才占领中途岛。为此。付出了阵亡二千七百八十六人。伤残五千六百四十一人地代价。守卫中途岛地七千六百二十四名帝国陆战队官兵中。除了最后投降地四百八十一人之外。只有三百六十四人因为伤重而被美军俘虏。其余六千七百七十九名官兵全部殉国。
后来,江洪波因为撤回了运输船队而遭到了国内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的严厉指责。
只是,陈锦宽没有让江洪波去背黑锅,而是承担起了中途岛战败的所有责任。
以当时的情况看,江洪波做出撤退的决定也无可厚非。美军还有十艘大型巡洋舰,而江洪波手里只有九艘大型巡洋舰,其中五艘还被派去掩护第11舰队。即便美军也派遣了四艘大型巡洋舰去掩护第51舰队,为运输船队护航的“海狮”号破交舰队也很难突破第52舰队的封锁。如此一来,运输船队几乎没有希望到达中途岛。就算运输船队到了中途岛,在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增援部队与作战物资也很难上岸,更难以及时疏散。
考虑到帝国海军要在四个月之后才能恢复元气,即便增援行动成功,也守不住中途岛。
可以说,江洪波的决定很理智,只是理智得有点过头,让人觉得冷酷无情。
一月五日,白佑彬跟“太宗”号与“熹宗”号,以及其他几艘受损较重地战舰,在“关岛”号破交舰队地伴随下离开了阿普拉港,踏上了回国的航程。
五日后,舰队到达了那霸。
白佑彬在这个时候才搭乘“关岛”号大型巡洋舰前往舟山。按照计划,“关岛”号将到舟山地海军造船厂进行全面“体检”。主要是其上次维修进行得很不彻底,战舰的很多设备都有问题,必须进行更为彻底地修理。
十六日,白佑彬回到了舟山。
见到卫延年之后,白佑彬就将在路上写好的战斗报告交了上去。
“没必要急着把作战报告交给我。”卫延年一边说着,一边把咖啡杯放在了白佑彬面前地桌面上。“其实,在你回来之前,我就与元帅谈论过这二次海战的影响。表面上,第11舰队没有能够完成任务,没有守住中途岛,可实际上,你已经取得了胜利。”
白佑彬苦笑了一下,觉得卫延年在安慰他。
“我可没有跟你开玩笑。”卫延年掏出了香烟,“你想想。我们为什么要守住中途岛?”
听到这话,白佑彬抬起了头来。
“守卫中途岛的根本原因是遏制住美军在西太平洋上的战略反击。为我们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战略进攻提供掩护。当然,最关键的是缠住美军的作战舰队,使尼米兹无法向西南太平洋派遣更多的作战舰艇。虽然中途岛沦陷了,但是美军在这里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