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巨浪-第5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是炮手还不太熟悉复合穿甲弹地弹道数据,难以确保命中率。二是大型巡洋舰的装甲薄弱,标准穿甲弹足以应付。三是复合穿甲弹威力过大,如果穿甲弹不能在舰体内爆炸,就无法对敌舰构成多大地伤害。
突然、迅速、猛烈的炮击立即让美军舰队官兵感受到了死亡地威胁。
四百毫米穿甲弹落下时发出的声响肯定与三百毫米穿甲弹不同,因此速度低,质量大,所以更加低沉,更加震撼。
问题是,没等美军官兵反应过来,炮弹就接二连三的砸了下来。
七点二十分,在第二论齐射中,“太祖”号就首开战果。
一枚四百毫米穿甲弹冀中了四号目标舰,即“古巴”级的“维尔京”号。炮弹落在了舰体中部,稍微偏右一点。在击穿了露天甲板之后,又砸穿了一百二十毫米厚的水平装甲,接着穿透了三层甲板,进入了二号轮机舱。穿甲弹并没有在此爆炸,而是继续穿透了轮机舱的甲板,一直到了位于最下层的压载舱才发生爆炸。
由此可见,对付战列舰的穿甲弹在对付大型巡洋舰时,威力确实有点过头。
猛烈的爆炸不但在舰体地步炸出了一个直径约莫二米的大洞,还震坏了相邻二个压载舱的水密门,加上炮弹一路下来在各层甲板上留下的大窟窿,“维尔京”号就算有九条命,都不见得能够承受得住。最重要的是,压载舱里装满了重油(一般战舰装的是海水,而大型巡洋舰为了提高续航力,用重油做压载物),能够高效率的传导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从而使并不牢固的舰体,以及位于战舰底部的龙骨都受到了结构性的损伤。
可以说,仅仅一枚穿甲弹就决定了“维尔京”号的最终命运。
虽然该舰并没有立即沉没,只是丧失了作战能力,随后就撤出了战斗,但是在返航的时候,因为舰体结构严重受损,加上涌入的海水无法排出,进水量得不到控制,美军最终不得不将其抛弃,用二条重型鱼雷结束了其战斗旅程。
只不过,“维尔京”号并不是第一艘战沉的“古巴”级大型巡洋舰。章。
正文 第十二卷 胜利之途 第二十章 单向屠杀(加更第二章)
 更新时间:2009…8…16 14:10:46 本章字数:3852
仅仅二十多秒钟之后,“熹宗”号也在第二轮齐射中让美军增援舰队里的七号战舰,即“古巴”级的“佛得角”号尝到了苦头。
穿甲弹直接砸中了该舰舰桥顶部,并且毫不费力的就摧毁了其主光学测距仪,火力指挥中心,航海舰桥与罗经舰桥,最终在进入了司令舰桥后发生爆炸。由此可见,该穿甲弹在爆炸之前,穿透了总厚度近二百毫米的装甲与数层甲板。
仅仅一枚穿甲弹就报销掉了“佛得角”号的指挥系统。
即便其后舰桥里的备用指挥部没有受到损伤,在失去了主要的指挥手段之后,“佛得角”号的战斗力也大打折扣。当然,对这艘战舰来说,最佳的选择就是立即以遭到重创为由撤出战斗。实际上,该舰的舰长在发现向其开火的不是大型巡洋舰,而是快速战列舰之后,也确实以遭受重创,无法继续作战为由而脱离了战斗队列。
虽然后来“佛得角”号的舰长因为在没有得到舰队指挥官同意的情况下,擅自脱离战斗队列而遭到军事审判,并且被判有罪,到军事监狱里住了几年,但是即便最苛刻的美国海军史学家都认为该舰长的决策不但拯救了“佛得角”号,还使该舰上一千多名美国海军官兵幸免于难。
“太宗”号在第三轮齐射的时候才取得了第一个战果。
其实,在此之前。“太宗”号至少击中了一号目标舰,即美军增援舰队旗舰“阿拉斯加”号至少二次。可二次都因为穿甲弹的威力太大,结果直接砸穿了“阿拉斯加”号地舰体,没有能够重创对手。
第三次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因为标准穿甲弹地重量更轻,存速能力更差,在距离稍远的情况下。其弹道末端的轨迹比重型穿甲弹更加陡峭,弹着角也就更接近直角,所以在对付水平装甲不够厚的大型巡洋舰的时候,标准穿甲弹地效果并不比重型穿甲弹差多少。
这次,穿甲弹直接砸在了“阿拉斯加”号A炮塔的顶部,而且毫不费力的砸穿了与水平装甲一样厚的炮塔顶部装甲。虽然穿甲弹没有能够进入扬弹通道,却直接砸穿了炮塔底部的甲板,并且在穿透水平装甲之后击中了弹药库的顶部装甲。可惜的是,标准穿甲弹的引信延迟时间比重型穿甲弹稍微短一点。结果炮弹还没有来得及进入弹药库就发生了爆炸。当然。这枚穿甲弹不但摧毁了“阿拉斯加”号的A炮塔。还引燃了用于密封炮塔地一些依然材料,使得“阿拉斯加”号地舰首处立即窜起了大火。
排在队列最后面地“安宗”号也在第三轮齐射的时候打出了跨射。
因为在此之前挨了几枚十二英寸穿甲弹。结果位于桅杆顶部地火控雷达被一块弹片击中。无法立即使用。所以该舰只能用探测雷达提供地并不精确地数据来瞄准敌舰。导致前面三轮齐射地效果都不理想。
很明显。即便在这样不利地情况下。“安宗”号仍然打出了跨射。已经很不简单了。
第三轮齐射之后。该舰地火控雷达竟然再次开始工作。
后来。维修人员在检查火控雷达地时候。才发现弹片卡在了雷达基座地底部。导致用来固定传输信号地一个零部件被震松了。也许是在战列舰主炮齐射地时候产生了很强烈地震动。结果使原本送脱地部件回到了原来地位置上。从而使雷达恢复了正常。
结果。“安宗”号地第四轮齐射延迟了大概一分钟。可这绝对值得。
就在第四轮齐射时。“安宗”号收获了第一个战果。
一枚穿甲弹准确无误的砸中了十号目标舰,即“古巴”级的“尼加拉瓜”号的烟囱根部右侧处,并且撕开了水平装甲,最终在四号锅炉舱爆炸,在彻底摧毁了四号锅炉舱之后,还连带炸毁了前面的二号轮机舱与左侧的三号锅炉舱,导致“尼加拉瓜”号一下就损失了四分之三的动力。最终,“尼加拉瓜”号与姊妹舰“佛得角”号一样,提前离开了战场。
打到这个时候,“太宗”号已经第四次击中“阿拉斯加”号,在其右侧舰体上咬开了一个长度超过十米的大缺口;“太祖”号已经将炮口转向了五号目标舰,即“古巴”级的“巴哈马”号,并且向其打出了一轮齐射;“熹宗”号则在第四轮齐射中击中了“佛得角”号的舰首,使其速度略有降低。
更重要的是,此时美军各舰舰长都已发现,向他们开火的不是大型巡洋舰。
再笨的舰长都知道,帝国海军大型巡洋舰使用的三百毫米穿甲弹绝对不可能对“维尔京”号造成那么严重的损伤。另外,四百毫米穿甲弹落在海面上爆炸后产生的水柱比三百毫米穿甲弹大得多。
加上此时天色已经放亮,美军战舰上的了望员已经能够看到对方的桅杆了。
二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因为将舰桥与烟囱合在了一起,所以只有前桅杆,没有后桅杆。为了安装搜索雷达,“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在接受维护与维修的时候,都在烟囱后方增加了一根专门用来架设雷达的简易桅杆。而二艘“皇帝”级战列舰都有二座烟囱,采用的也是常规布局,有前后二根桅杆。
可以说,这二种快速战列舰的外形特征都很明显。
有经验的了望员通过其桅杆的布置方式就能判断出其身份。即便了望员没有经验,也可以根据战舰的投影图做出准确地判断。
毫无疑问。这个发现立即让美军舰长们吓破了胆。
就算对方只有四艘战列舰,在无法对对手构成威胁。而自己却处于险境之中的情况下,继续战斗下去,就等于送死。
而这些舰长之前都在护航与破交战场上作战,他们根本不想与战列舰交手。
当恐惧战胜了希望,本能就压倒了理智。
七点二十四分。“佛得角”号在发出了“本舰遭到重创,无法继续作战”地电报之后,首先转向脱离了战斗队列。
随即“尼加拉瓜”号也发出了相同的电报,跟随“佛得角”号撤退了。
当然,这二位舰长并不知道,就在他们撤退的时候,在“阿拉斯加”号指挥舰队作战的金凯德也已经被强行带上了一艘汽艇,离开了旗舰。
相对而言,“佛得角”号与“尼加拉瓜”号是幸运的。
七点二十七分。“阿拉斯加”号挨了第五枚穿甲弹。
因为要让舰队指挥官离开。该舰先减速又转向。所以避开了“太宗”号地第五次齐射,并且迫使“太宗”号在打出第六次齐射前重新测算炮击参数。延迟了开火时间。只是,该舰的好运也走到头了。
第五枚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