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管家笑道:“二小姐也太小看我老头子了,这点路程可累不着我。”
二丫笑说:“倒不是怕您老人家累着,只是这行李收拾也不在这一时,况且父亲晚上回来也得您老陪着喝酒呢。”
王管家听了也不再坚持,等将车辆东西话好后,这才带着儿子去休息了。
二丫看着三丫躲在一边偷偷看着自己,不由心中觉得好笑,于是笑着把他叫过来。问了几句老家的一些人的情况及今年的收成如何,毕竟血缘和几年的感情在里面,不过才几句话两人就没了那点陌生感,一如一年前那样亲厚。
晚上李父回来后,看到家人都进了京城,心中大喜。二丫早就让做准备好了酒席,这天天气也好,便让人直接在内院掌了灯,将酒席安放在院中。大家团团坐成一桌,就如同当年在平安镇的老宅子中,也不用人侍候,并让下人们也自开一桌大家一同乐和一下。
等大家坐好后,李父和王管家才姗姗来迟。看到父亲的衣衫上沾有泥土,二丫便知定是王管家把那坛三十年的陈酒带了来,父亲定是又将其埋在那桂树下。前世没能喝上,今生定能好好品尝。
正在大家正要举筷大块朵颐时,却听有人叫门。众人不由讶然,老孟头忙起身去前院开门。
不一会工夫,就见几个衣着不凡的仆从妇人跟着老孟头进来,口内说是来给李老夫人请安的。
众人有些愕然,唯有二丫看到那仆妇,心中了然的同时又纳闷:这绵乡伯府怎么会派人来此,前世却并无此事发生,况且竟是派了绵乡伯夫人当年身边的心腹来的,此次到底是绵乡伯的意思还是绵乡伯夫人的意思?
就见其中一位妇人上前笑道:“我家主人听说老太太来京,特命我等前来问安。”说完将手中一个锦盒承上。
老太太并不去接那锦盒,只是疑惑地看了儿子一眼。李父也在心中纳闷,他在京中并无相交深厚的人,况且看那仆妇也不似平常人家能使得的,不由笑道:“我在京中并无认识的人,想是家主人弄错了吧。”
那仆妇笑道:“这难道不是翰林院李秘书郞大人家的府邸?家主人一直想要见见李大人的,只是实在是近乡情怯,今日听说老夫人来京,特意遣我等来给送礼物。”
老太太母子二人听到“近乡情怯”几字,脸色都一下子变得雪青。李父更是抖着手,指着外面道:“出去我们在京中也无须认识什么人都出去,不然休怪我不客气。”
老太太此时心情已是平静下来,她冷声道:“盛儿,不必理会那不相关的人。也请回去回复你家主人:当年既是已有了选择,那就不要再牵连不清的。我们孤儿寡母生活得很好,不劳惦记。送客”
二丫想了想,也走了出来对那仆妇说道:“就按刚才的话去回复你家主人,这里不欢迎他,请不要打搅我们的生活。孟叔叔代老太太送客。”
那仆妇细细看了二丫一眼,不由赞叹道:“想来这就是孙小姐了啧啧,看这通身气派倒真不愧是伯府小姐。”
李父闻言不由大怒道:“还不送客”
孟娘子见了忙上前道:“我送几位出去吧也不知是哪家不知礼数的,竟是派了这样的人来,也没个眉高眼低的。”
那几个人对看一眼后,便行了礼就要走。
老太太见了不由喝道:“慢着,把拿来的东西带走,这里很不稀罕。”
那仆妇想了一下笑道:“这京中生活不易,多些银子傍身也是好的!也请老太太看在家主人的一片诚心收下吧。”
这话一出更是惹得李父怒从心起,让人将人轰了出去,锦盒也一并扔了出去。
那仆妇上了车,看着眼前一幕,不由心中一笑,命人赶忙驾车回府复命去了。
因那几个人的一通搅和,大家也都没了那初时的兴致。老太太脸上倒是看不出什么来,但李父却是一脸的愤懑之色,向来见惯了他笑脸的人,乍见他如此表情,都心生怯意,再者便是劝说也不知从何说起,于是都草草用过饭后都散了。
老太太便叫了儿子到房中来,说道:“你自来都是个稳得的人,今天怎么就如此失态,他到底也是你的父亲,何至于此你既然来京城做了官,就该想到同在京中总会碰到的。”
李父不由冷笑:“我父亲不是早就在三十多年前就病死于京城,我哪有那个福气高攀到绵乡伯府”
老太太苦笑道:“也是我当年心中不忿,以至于也让你受了影响,心中充满愤恨。其实若是真与他相认,说不得你的前途能更进一步呢。”
李父不由上前向母亲说道:“儿子固然想要更进一步,却也知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老太太叹息道:“罢了,如今你也年近不惑,又做了官,有些事自己想明白就好我都是半截身子在土中的人,也不在乎那些个虚名,你也别因为母亲却耽搁了自己。”
第七十六章 拜访刘府
而另一边二丫正心事重重地陪着不知情的母亲。
前生祖母不甘被贬妻为妾,又被祖父伤透了心,便拿着合离书带着父亲回到故乡,只对外人言到当家人在京中染病身故,此后也再不对人谈及祖父。如此连带着父亲也与绵乡伯府没了联系。后来父亲进京做了七品小吏,那府里也一直未有人与他们联系,直到后来祖母求到那府上。
哪想到今生竟不与前世相同,此次他们为何派人来呢?二丫百思不得其解。
李母叹道:“你父亲那个文人迂执的性子依然不改,单看那下人的穿着就比咱们柳州的知县夫人还要多看哩。这等人家哪是咱们能得罪的,便是有什么不和,做事也要留得几分情面,将来才好见面这京城里的贵人如此多,若是这么着得罪起来,以后咱们也不用在这里住了。”
二丫忙笑道:“母亲多虑了说来我也没见过那几个人,想来真是走错了地方,便是祖母不也说是不相关的人吗。”
李母心道:就老爷和婆母的样子,哪是不相关的人也不知究竟是福是祸呢。又想这事日后自会知道,何必让女儿也跟着担心!
二丫也不想母亲过多担心,便笑道:“我看着王大哥家的小妞妞倒是漂亮得很,不知我那小外甥长得像谁?我让孙伯伯捎去的衣服可也穿得?”
李母不由懊恼道:“可是呢,今日事太多,也没好好给你说说小虎儿的事呢说来你做的小衣服倒是好看,你姐姐直说才多半年不见,你的女红竟是长进如此多呢。只是倒底孩子小,你姐夫家宝贝着呢,要不也让你姐姐一家子来京城,你也看看,小家伙虎着呢,穿着你给做的衣服更是精神。”
二丫笑道:“这就好,我只怕那衣服不合身呢。听母亲这么一说,想来小虎儿长得更像姐夫罢。”
李母也笑道:“可不是当时把你姐夫他们喜得不行,幸好他们家人好,你姐夫对你姐又体贴,要不我还真是不放心就这么着把你姐姐一人留在那里呢。”
二丫只抿嘴笑着,心思去飞去好远,自前世她就极羡慕姐姐,姐姐和姐夫才真正是举案齐眉夫妻恩爱吧,也不知自己今生可否找到自己的良人。
李母见二丫不说话,又笑道:“你姐夫这人不错,肯干上进,这几年咱们也回不去,家中的事就多交给他照顾着,他也准备在平安镇在开间铺子,正好住在咱家,要不这房子不住人,坏得就快。”
二丫回过神正要说话,就见父亲进了房间。二丫忙站起来迎向父亲,看父亲脸色比之前要缓和许多,二丫也就放了心,忙向父母道声晚安就回房休息去了。
第二日,一大家子早起吃了饭,李父就急急去了翰林院。老太太等人聚在厅里商量着如何分配宅院。
李母早在昨日就细细查看了这宅院,虽说是三进的宅子,却比自家在平安镇的两进院子小巧了不少,毕竟是京城,寸土寸金的。前院自是老爷的书房与会客的地方,如此倒是中间的房子最好,于是便商量让婆母住在中间的院子,二丫和三丫也伴着祖母住着,以享天伦之乐。
老太太却说道:“那中院就该你们这当家的夫人住的,以后有个女客也像那么回事,我一个老太婆就住在后院就行,到时让桐哥儿一家子了住在那里,桐哥儿媳妇到底年轻,她婆婆又在老家照料不得来,我也能帮着带带孩子。”
李母听了也不好再反对,仍是坚持让二丫和三丫陪着老太太住着,也好尽尽孝心。
老太太想了想,笑道:“也罢,就让三丫跟着我住吧”
二丫不由向前笑道:“祖母真是偏心,只疼三丫。”
老太太笑道:“再怎么说你也是大姑娘家的了,还是住在中院让你母亲好好教导你,再说这后院也真是没房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