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风1276-第6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只有一个团的兵力,我看你怎么应付得过来!忽必烈恨恨的看着东岸汉军阵地。
  这次,正面进攻的三个万人队。一个从桥上强攻,另外两个左右两翼展开,泅渡过河进攻。
  宋末元初,燕北山区还有着茂密的森林覆盖,永定河还没有像二十一世纪那样干涸,相反,华北地区的水系还相当丰富,海河、通惠河、永定河奔流不歇,京杭大运河可以直抵城中积水潭。
  盛夏,正是永定河的涨水季节,河中水量相当的丰沛。抱着马脖子泅渡的蒙古武士们,被水流冲得东倒西歪。蒙古草原上并没有多少径流量大的河流,这些马背上长大的武士,骑马如行平地,涉水的技术却连江南三岁小儿都不如。
  千军万马挤下河,就像非洲角马渡河那样挨挨挤挤的,只不过河中没有鳄鱼,岸上却有汉军的枪炮伺候。
  排枪子弹如雨打芭蕉,手榴弹像冰雹坠落,三斤炮射出的霰弹就好比热带风暴,在河心抱着马脖子没有半分反抗之力,甚至连闪避都难以做到的蒙古武士们,先是被暴风雨洗礼,侥幸躲避了枪炮的攻击,刚刚踏上河岸,生牛皮靴子浸了水变得又湿又滑,在泥土的河岸上一踩一个筋斗,还得面对汉军冰雹般砸落的手榴弹……
  守在桥头的血战淮扬连,面对的压力就大得多了,虽然卢沟桥不算太宽,敌人能同时展开的兵力非常有限,但两边的石头护栏遮挡了侧面射来的火力,桥面上的蒙古武士们也学的乖了,或者下马猫着腰前进,或者玩蹬里藏身的花招,让两侧的交叉火力无法发挥作用。
  “那么,只有靠我们自己了!”姜良材对刘国泰如是说。
  “妈妈的,倒是炸了这座桥……”刘国泰想想又自嘲的一笑,“炸了敌人就不往这边来,哪儿有对岸那一个万人队的尸体?”
  排枪,不断的扫射着,封锁着桥面,三斤炮的霰弹如铁扫帚扫过,一旦进入它的弹道范围,就意味着彻底的死亡,无论什么甲胄,无论多么勇悍的蒙古武士。都被高速飞射的霰弹射得千疮百孔。
  但骑兵冲击的速度非常之快,很快就冲到了阵前,惨烈的肉搏战开始了。
  刷,姜良材的刺刀将一名蒙古武士钉到了桥栏上,卢沟桥的石狮子,被敌人鲜血浸润,饱饮鲜血之后,变得分外殷红……
  桥头誓死苦战,水中泅渡遇阻,与此同时,迂回的蒙古武士也没捞到什么便宜。
  忽必烈这边刚有动作,二十里外城头上的热气球上的瞭望手,就从高倍望远镜里看得清清楚楚了,他举起红绿双色信号旗,向卢沟桥畔的守军传递着信息。
  很快,一个骑兵连加步兵营向着敌人迂回的方向过去了,城头上的陆猛也派出了第一军军部直属骑兵团——两个师加军属炮兵团增援居庸关,骑兵、工程兵、医疗卫生营这些军部直属部队都还在北平城中。
  骑兵连只把这个下水泅渡的万人队拖住了片刻,步兵营就过来了,枪炮齐施,既无法反击又无法躲避的蒙古兵,死亡非常之多,一时间鲜血染红了永定河。
  攻势在继续,这个万人队疯狂的泅渡着,他们希望在汉军援兵赶到之前,渡过永定河,完成侧后夹击的任务,他们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的跳进河里,抱着马脖子往东岸游,妄图以不计代价的死亡,换取渡河之利。
  如果不是热气球上提前发现,如果不是陆猛及时派出了骑兵团,这种预谋是很有可能变成现实的,但显然现在忽必烈的计划再一次破产:
  骑兵连和步兵营阻截了一柱香的时间,及时赶到的骑兵团就笑嘻嘻的站到了河岸上,像打靶一样,愉快的把敌人消灭在河里。
  “有种让我们上岸,像一个真正的骑士那样战斗!”蒙古武士们愤愤不平的叫嚣着,有人还奋力挥舞弯刀示威挑战,当然这些都成为了徒劳,傻瓜才会放他们上岸来做“真正的战斗”呢!
  噗噗噗噗,水中子弹入肉的声音连续不断的响起,一旦有蒙古武士被射中,浑身就失去了力气,撒手放开了紧紧抱着的马脖子,一骨碌沉了下去,然后,水面上就有殷红的鲜血冒出。
  此时,桥头的白刃战也分出了胜负,蒙古武士虽然战力非凡,沉重的大汗弯刀却要借助马力自上到下劈砍才威力惊人,其实并不适合步战或者马上缠斗,为了躲避汉军火力,不管下马步战还是蹬里藏身的蒙古武士们,都失去了高速奔驰的助力,沉重的大汗弯刀和罗圈甲,在汉军轻便灵活的刺刀和共析钢调质板式甲面前占不到任何便宜,反而被毒蛇般吞吐不定的刺刀阵压得节节后退。
  最终,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卢沟桥还牢牢的掌握在汉军手中,桥东的阵地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但姜良材知道,自己活不过明天了,因为血战淮扬连的兄弟们,已经倒下了四十二个,其余的或轻或重挂彩!
  友邻阵地的兄弟部队呢?也好不到哪儿去,白天的场面虽然好看,毕竟敌人数量太多,或者泅渡过河射箭,或者冲上来肉搏,一旦进入肉搏阶段汉军的损失就开始直线上升,只凭着一股血勇之气,加上枪炮火力阻截敌人后续部队,这才三番五次的将敌人压了回去。
  这样的战斗持续不久了,殉国成仁的一天就在眼前!
  小栓子,孩儿他娘,我明日便来找你们团聚!姜良材正在这样想的时候,突然眼前浮现出那个错认自己做父亲的孩子,还有他那位羞涩腼腆的母亲……
  不对,若无有斗志,惟有求死之心,一旦阵亡之后,谁来保护身后的北平百姓,谁来保护那天真可爱的孩子和他柔弱的母亲?
  此时此刻,姜良材心头只有一个念头:是的,我失去了挚爱的孩儿和妻子,但我不能让这种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出现!
  他一声不响,开始在鲸油灯下,用通条和擦枪布仔细的擦拭枪膛,预备明天更加激烈的战斗。
  不过,注定这个夜晚不会太平静,月儿刚刚升上树梢头,包括姜良材在内的全体守军接到了上级命令:放弃卢沟桥阵地,撤入城中。
  咦,奇哉怪也,卢沟桥是京西锁匙之地,敌人过永定河必经此处,只要能多守一两天,就能给北平多留一两天的时间,也给两关守军回援以时间,为什么会突然放弃这里呢?
  不管多么不解,上级的命令还是要无条件执行,姜良材带领全连官兵,人衔枚马裹蹄,悄悄撤离了预设阵地。
  第二天清晨,东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失眠的忽必烈走出帐外眺望阵地,立马长大了嘴巴,差点把眼睛掉地上去:永定河对面昨日还是严阵以待的汉军阵地,竟已空空如也,连根人毛都看不到了!(!)
563章 双雄会(一)
  无论如何,汉军既然放弃了卢沟桥阵地。元军便可以跨越夏季水流汹涌的永定河,直抵北平城下了。
  忽必烈尽管心头有些疑惑不解,但他很快就把汉军的退缩归结于怯战——昨日下午惨烈的搏杀,汉军的伤亡必定惨重,趁夜幕退却,也是明智的选择吧!
  于是,激越的牛角号吹响,十余万大军拔营起寨,灰白色的苏录定战旗高高飘扬,忽必烈以战胜者的姿态通过了卢沟桥。
  一代天骄的心中,充满了战胜的喜悦,他苦苦回忆才发现,自从楚风和大汉这两个名字传进耳朵以来的八年中,大元朝的失败远远多于胜利,这种喜悦就显得非常奢侈而弥足珍贵了。
  跨着高大神骏的御马通过卢沟桥,桥栏两侧的石狮子仿佛在向胜利者致意,忽必烈的心中,是那么的不可一世,那么的骄横跋扈——即使是最大胆的估计,对面大都城中守军也决不会超过两万人,而忽必烈身后的蒙古武士足足有十余万之众!
  胜利就在眼前。简直唾手可得。
  不单单忽必烈有这样的想法,也不仅仅是蒙古王爷们盘算着进城之后该如何放手抢劫——事实上,巴邻部、弘吉剌、主儿乞的族长和长老们,已经拿着大都城的地图,在划分各自的抢劫区域了。
  即便是首鼠两端的赵复,此时也觉得元兵胜券在握了,所以他迅速而彻底的调整了心态,对着忽必烈打吹法螺:“吾皇赫赫兵威,所击无不摧糜,大都城既是吾皇所建,我大元天兵破此城岂非易如反掌?微臣提前恭贺吾皇重登光天殿御座,居大都而临御天下,四振天声、大挥土宇,肇万世不灭之基,启百代不易之业!至若南蛮子丑类,天兵一到必定如冰消雪化,俯首伏诛矣。”
  “月儿鲁那颜”玉昔帖木儿鄙夷的打量着赵复,身为汉人却为同胞即将被屠杀而大唱赞歌,汉奸的行为即便在头等蒙古主人看来,也十分卑劣无耻。
  赵复只是心头苦笑,若说以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