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的开封,是世界的中心、人间的天堂,吸引着四方来客,以朝圣的心情来到此地。辽朝、西夏自诩赫赫武功,他们的女子却络绎不绝的来到开封,在这里卖笑为生,甚至倒贴过夜,只求能嫁宋人为妾。
连四处飘泊无定的犹太人,也在这片流着奶和蜜的土地上停下了迁徙的脚步,归化于中央王朝,从上帝选民亚伯拉罕的子孙,变成了龙的传人,“蓝帽回回”们和炎黄嫡裔同样沐浴着华夏的光辉,忘记了塔木德和托拉,捧起了四书五经,吟诵着唐诗宋词……
可惜,千辛万苦费尽心血烧制的精美的瓷器,野蛮人的一击就让它粉身碎骨,华夏子民辛勤劳作的成果,被强盗豺狼劫掠,昏庸无能的徽钦二帝,让忠心耿耿的李纲、宗泽无用武之地,蔡京、童贯却疯狂的掏挖着帝国的基础,金兵铁骑击碎了汴梁君臣的春梦,于北国冰雪中坐井观天,徽钦父子在穷奢极欲之后咽下了苦寒寂寥的毒酒……
然而百姓何其无辜!金兵南。侵,开封百姓被害者不下百万,金朝定鼎北方,百姓渐渐繁衍生息,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开封,又在五十年前经受了蒙元的洗劫,“万炮(猫注:此处炮指抛石机)齐发,房舍俱为泥粉,生民死伤枕藉,哭声震天”,全城居民百不存一!
大金灭了,大元来了,豺狼刚刚死。去,又来了更加残忍的虎豹,苛捐杂税搜刮无度,稍有违抗动辄以大军弹压,为镇压百姓反抗,竟规定十户共用一把菜刀!
这里的百姓们生活得比黄连。还苦,唯一带来安慰的是,故老相传一百多年前,大宋天子还在开封的时候,没有四等人的分别,没有色目人放羊羔儿息,没有蒙古人杀汉人只赔一头驴的法律……所以,他们每天清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西南方向,那魂牵梦萦的北伐大军,是否已到了城郊?
可曾祖辈没有等到,祖父辈没有等到,父辈们仍然。没有等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百多年间,一代代先辈们带着无尽的遗憾咽下最后一口气,开封百姓依然一如既往的守候着王师,哪怕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希望已十分渺茫。
当然,希望变成现实的机会也曾经有过,精忠报国。的岳武穆,曾和他的子弟兵打到了朱仙镇,距离开封城墙不到四十里!
那时候呵,开封父老欢呼雀跃,他们准备了垫道。的黄土、净街的清水,他们准备了犒军的美酒、喷香的馒头,他们还把铁锨、猎叉磨亮,准备和子弟兵们并肩战斗……可十二道金牌击碎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功名随着风波亭上一缕忠魂,化为了尘与土……
梦断、心碎,开封。父老擦干了苦涩的眼泪,等待着下一个岳武穆、下一个韩世忠,但一百多年过去了,只有耀武扬威的女真武士、飞扬跋扈的蒙古精兵不断从这里路过,开拔南下,却从未有南来的王师吊民伐罪。
大宋天子呵,难道您忘记了中原的千千万万子民?难道您忘记了开封,还有先帝的皇陵?难道您忘记了,这里才是大宋法定的国都?
七年前,开封父老彻底绝望,因为蒙古帝国战无不胜的伯颜丞相,率领他所向无敌的军团,攻克了襄阳,攻克了常州,攻占了临安,开封父老苦苦盼望了百余年的大宋皇帝,非但未能北伐中原收复故土,反而竖起了降旗!
开封人已心如死灰,只不过,他们每天清晨仍旧忍不住朝东南临安方向看看,尽管那里早已没有了大宋天子——也许,经过百余年的沉淀,这已是深入骨髓的习惯。
城南,故宋御街一侧小巷子进去,离大相国寺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小小的院落,正在清晨中展开一天的生活。
“父亲母亲,孩儿出去逛逛,您二老可去么?”刚吃过早饭,准备出门的贺尽忠,顺口问一问爹娘。
“呵呵,你去吧,早去早回,别耽误了教授蒙童的早课。”已过不惑之年的老儒生贺知节,却不会像年轻人那样登高望远了,许多年前,他也曾像今天的儿子这样,每天登上高处等待着想象中的王师,可二十年没有结果的等待,足以摧毁最强烈的信心,现在的他,已不抱希望。
贺尽忠嘴唇掀动几下,终于忍不住把从朋友那儿听来的好消息告诉父亲:“听说南方的大汉挥师北伐了,说不定就哪天就打到咱们开封呢?咱们一块去吧,相国寺木塔上就能看见城外。”
说罢,他期待的看着父亲,青年总是比老人更相信希望。
贺知节摇头苦笑,他知道南方崛起的汉国,可那又不是大宋正朔,听说是从南方小岛上起家的,那皇帝是趁着行朝危难之际夺的大宋皇位,名不正则言不顺,听说伯颜丞相和张珪张大帅先后率领数十万大军征讨去了,连三百年深仁厚泽的大宋都顶不住,数年间骤然崛起的大汉就能挡住?
漫说北伐中原勒,只怕多半是要学大宋君王,树降旗做个归命侯、安乐公罢!
“不去喽,老了,身子骨不舒服,能少动就少动吧。”贺知节捶着腰杆,华夏陆沉的痛苦、四等奴隶的煎熬,让四十多岁的他头发花白,颇显出几分老态。
儿子离开了,贺知节却默默的来到供着祖宗牌位的房间,在祖宗灵位前焚香祷告,他从蒲团底下,抽出个青布包裹的物事,轻轻抚摸着,老泪纵横。
一座座灵位下面,黄绸包裹的骨灰盒迟迟未能下葬,“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老祖宗曾经发话,“我贺家好儿辈,死不葬胡虏之土,待中原光复、重沐华夏之光,骨殖方可下葬”!
可祖先们少则等了几十年,多则百余年,一直等不到入土为安的一天,贺知节甚至在想,也许自己死后也会待在这里,和祖先们为伍……
“父亲、父亲!”儿子惊喜到极点的叫喊声,让贺知节浑身一震,他慌忙把那青布包裹的物事塞回蒲团底下。
“王师、王师到了,城外,数不清的天兵!!!”贺尽忠的脸上,惊喜得无以复加,因为激动,年轻的脸胀得通红,声调变得分外高亢。
什么?!贺知节紧紧抓住儿子的肩膀,那一瞬间,常年握笔的手比握刀的手还要有力,甚至抓得年轻的儿子隐隐生疼。
“是哪家的王师?大宋海上行朝复国了么?”
“不,是大汉,打着金底苍龙旗的汉军,一眼望不到边!”贺尽忠激动万分,他几乎是用吼声在和父亲说话:“大相国寺木阁子上,看不太清楚,朋友们说到城东北铁塔上去看,我顺路回来和您说一声。”
大汉么,咳咳,只要能打下开封,只要是咱们华夏正朔的皇帝,不管他是哪家,都是王师啊!
贺知节早已忘了刚才还以宋为正朔,汉为割据的想法,激动之下,他两边太阳穴突突直跳,布满皱纹的脸,甚至比儿子年轻的脸涨得更红!
“走!去开封铁塔!”贺知节拉着儿子就朝外飞跑,哪儿还有半分老态?就算棒小伙子,只怕都没他这会儿生龙活虎!
城防吃紧,大街上,没有了耀武扬威的蒙古武士,颐指气使的色目商人变成了缩头乌龟,百姓们扬眉吐气,霎时腰杆硬了许多,更有不少人朝铁塔方向奔去——那里是开封城内制高点,城外数十里一览无余,要瞻仰王师,最好不过了。
开封铁塔,八角十三层,始建于北宋仁宗皇佑年间,不用木料而用砖石、琉璃瓦,青灰色的砖瓦远看呈铁色,故名铁塔。
贺家父子到这里的时候,铁塔底下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百姓,简直水泄不通,任凭下面的人跳着脚破口大骂,抢先上了塔的人也纹丝不动,十三层宝塔还嫌不够高,掂着脚尖朝城外看啊看,怎么看也看不够。
渴盼了百余年的王师,梦中无数次见到,现在真真切切出现在城外,那高高飘扬的金底苍龙旗,那锃光瓦亮的盔甲,那乌沉沉的大炮……这就是打鞑子、救百姓的王师啊,谁不是贪婪的看着,恨不得永远不下塔?
塔下就有人急了,百多年,他们实在连一分钟都等不下去了,着急上火的问道:“塔上的爷们,城外王师军容雄壮么?可拿的下开封么?别光顾着看,给我们说说呀!”
“雄极、壮极,勇夺熊罴!将军骁勇如关、张,士卒皆身长八尺,天兵天将!连营百里,至少是百万大军!”
可以理解,欣喜若狂的开封父老,对汉军军容有所夸张,也是情理之中。
塔下百姓,闻言先是一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渴盼百余年的,今天就能实现?唏嘘感慨,渐渐涕泪皆下,飞做了倾盆雨。
北元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驻节开封,本来城内兵丁颇多,可这会子都上城防守去了,城中空空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