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看这么一小块水田,还是爷爷那辈从洪老爷家佃下的,到张贵福手上,已经传了三代人,足足小四十年了!
听说是那年,家里欠了洪老爷家的租子,有位从来没见过面的姑姑,到洪家做丫环帮佣,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投在井里死掉了。洪老爷起初说是她自己顽皮赖骨,以死欺主,好倒是爷爷有主意,敲响了宗祠的锣鼓,叫了百来号人跪到洪家大门口,这才发下来二十贯烧埋钱,又把这块能收十六斗五升稻谷的水田,以四成租子租了出来。
山间到处都是烂石头,石灰多、泥巴少,像这么肥的好田,又靠近溪水好浇灌,不拿七成租子,就是天老爷也说不过去,刁钻的洪家肯发二十贯烧埋钱,尚且有可能是不想经官动府的打官司,可这块田租给张家都四十年了,当初的洪老爷死掉,洪少爷变成了洪老爷,都从来没提过收田、涨租子的话头,当年那位可怜的姑姑是怎么死的,只要不是傻子,也就能猜到几分了。
可小门小户的,能如何呢?就把官司打上天,洪老爷还是洪老爷,老爹当年好不愤气,还到县城里去,花半吊钱问了金大状师,人家说了,大宋律上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主老爷打死佃户,流放本州。
那不是扯蛋吗?洪家有的钱,本州的押司推官,见了他都是客客气气的,流本州还不等于没有处罚!
老爹临时也闹明白,戏文上坏人都是“充军流放三千里,发配远瘴地面”何到了洪老爷这儿,就变成本州打个转?
既然如此,告是告不倒洪老爷了点实惠,总比一家人饿死强啊!这才有了烧埋钱,有了这块小小的水田而这块水田,确实在好几次大饥荒中,救了全家人的性命。
“唉,等秋收了例到位从没见过的姑姑坟前,上一碗水饭吧!”张贵福念叨着这事,手上一刻不停,汗水从他的脸上、身上滴落,在水田里溅起一圈圈微小的涟漪。
“阿爹。阿爹!”有人从山坳里沿着弯弯曲地山路奔来老爹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小儿子时一股心火指往喉咙口窜。恨不得一锄头给他挖到田里去。
半年前吕师夔吕大草包回荆湖大汉皇帝派了官来。张老爹还傻傻地问人家当今是大宋朝哪位官家坐地龙庭人家笑得是前仰后合。末了才知道如今大宋天子早就退了位。是大汉朝地真龙天子坐龙庭。
那时候。面对一村人地大笑。张老爹还自嘲。“嗨。管哪位天子坐龙庭。咱一品大百姓给谁纳粮不一样?”
嘿。不一样。真不一样了。千百年来交地皇粮国税。居然大汉不收了。说只要你不卖。放家里就算千斤万斤。也不收你一粒稻谷。
我傻啊我。这年头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个荒年。就得饿肚皮。我放家里存着备荒。傻子才卖哩!张老爹欢欢喜喜地赶着交了租子。生怕不收皇粮国税。佃户们手里头粮食多那么点。洪老爷他趁机涨租谷。
哪知道接下来。人家镇上地官儿。就说什么出海开荒地事。小儿子被说地像吃了火药。赶着要去。张老爹一听。吓得脸都白了。扯着儿子说:“俺爹。就是你爷爷。当年在江上做了回船。回来说吐得昏天黑地。连爹妈老汉都记不得了。差点就见了阎王。
俺寻思这大海,比江里不晓得大了好多,那浪不是排起比山还要高?只怕我们还没到那啥穷啊富的岛上(琼州岛),就喂了鱼鳖!”
好说歹说,张老汉才不冒那险咧,只村里有些没了爹娘、又没娶妻生子,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年轻人,跟着官儿去了。只不过打那开始,租谷就一坡一坡往下降,从开始的七成,一直降到了现在的三成五,气得张老汉直跳脚,后悔交租太早。
小儿子就说:“早知道这般,就不该早早的交了租谷,否则也降到三成五,好歹也是不少粮食呢!”
“总比你去番邦做牛马好!”当时张老爹啐了一口,左右看了看,神神秘秘的对儿子说:“你没看见?那些去的人,都在生死状上签了姓名,
那些陪着他们的人,都拿着烧火棍,防着逃走咧—这不是出海做工,是卖到外藩做奴隶!”
小儿子只是执迷不悟,咬定大汉不会骗人,那些穿制服拿火枪的人,只是保护出海农户的警察,张老爹气得拿起火钳要揍,他才一溜烟的跑掉。
直到两个月前,出海的人把信寄回来了,有至亲留在村里的,还收到了他们捎回的银钱,张老爹这才承认,那些人没有被卖做奴隶。
可不管怎么说,他是不后悔的,留在这里安安稳稳的种地,租子又降低了,何必出海冒那个风险呢?脚踏实地的不好吗?
只不过上天注定,这样安安稳稳的日子是过不长的,前些日子,那些穿衣服贴在身上,钉着铜扣子,肩膀上有花花的兵,一大队一大队的从家门口开过去,听说是要去四川,和蒙古人打仗的。
不得了,小儿子心思,一下子都跟着人家飞了,吵着闹着要跟着汉军走,当兵吃粮饷。
刀头舔血的活计,也是咱:户人干得的?七年前打镇上过,听说书先生说了,蒙古兵都有丈把高,腰比水桶还粗,眼睛跟铜铃似的,獠牙生到嘴唇外边三寸长!你一个后生家,人家一个照面,就把你吞肚子里去了!
“不可能,吕师吕大草包的兵,就混着好些儿蒙古兵在里边,就是比咱们粗些,也没见他有一丈高的身子、水桶粗的腰!”
儿子的反驳让张老爹无言以对,吕大草包的兵,也是从家门口过去的,戴着皮帽儿、穿着生牛皮甲的蒙古兵,好歹也见过大猫小猫两三只,哪儿有说书先生说的那般吓人?
但在儿子面前,张老是不会服软的,他乍着喉咙吼:“老子吃的盐巴比你吃的米饭多,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老子说的话,还能有假?”
“也就比我多活二十年,若是盐巴比吃的饭多,只除非你一斤米放半斤盐巴!”小儿子嘟哝着走了,但心已经跟着汉军去了四川。
打那之后,小儿子一有空跑到镇上去,和派来的汉官嘀嘀咕咕,说来也怪,张老汉最初是不相信官儿能和他儿子一个穷棒子结交的,但悄悄跟在后面看了看,那几个汉官居然还给儿子奉茶——老百姓见官不吃板子就算运气,居然有茶喝,也是奇哉怪也!这不和以前的读书老爷,一般无二的待遇了吗?
不管张老爹想的明白想的不明白,反正小儿子除了农活以外,就溜到镇上去,和官儿们一块走村串户,一会儿办什么巡回法庭,一会儿是什么税收宣传,听村人说闹的很有几分声势,附近几个村的小伙子,都跟在他屁股后面跑东跑西,只张老爹本人,怀着口愤气,一次都没去看过。
这且罢了,反正田地少,用不着这么多人忙,小儿子跟着官儿跑,自己脸上有光,官儿们每天供饭,他还能替家里省下不少米粮呢!
但把老爷爷取下的名儿,“张进财”好好的三个字,换成什么“张定远”,不是扯他妈的蛋吗?什么“男儿志在四方”一类的鬼话,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次数越来越多,只怕一颗心,也越来越野了!
庄户人家,老实本分是福气,扯那些花花肠子做什么?想到这些,张老爹就一肚皮的火气,老大不乐意。
看,今天从镇上回来,越发不像话了,穿了身贴在肉上,**的衣服,那不是大汉朝官家老爷才穿的衣服吗?
张老爹丢了锄头,赶上几步,一把揪住儿子的耳朵:“你个败家子,不好好做活路,偷人家官老爷的衣服穿,让老爷们知道了,把你屁股打得稀烂!”
“啥,啥!”张进财,不,张定远——我们该按照大汉护照,而不是族谱里的名字称呼他了,躲闪着父亲的揪在耳朵上的“铁钳”,和他喷出的唾沫星子,喊冤叫屈的道:“这是我作为农村宣传积极分子,发给我的奖品啊,什么偷不偷的!”
“啥,奖品?”张老爹知道儿子从来不说谎的,这个儿子还是有些好处,得了当官的奖励,那可是一家的荣耀啊!他一下子眉花眼笑,在衣服上擦了手,小心翼翼的摸着儿子的衣服,“是啥宣传,得了奖哩?”
张定远看着父亲的脸色,慢慢道:“最新的迁徙活动,叫做湖广填四川!”(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377章 在路上
西辰州山区,闽北自荆湖陆路通往东川的必经之路的百姓扶老携幼,紧赶慢赶向着梦想中的天堂,沃野千里、有都江堰灌之利的蜀中天府前进。
张定远的大哥大嫂推着太平车儿,装着两个小侄儿,和家里的粮食被褥坛坛罐罐,他自己扶着老娘,在山路上走得气喘吁吁,到了山腰一处平台,就从迁徙百姓的队列中暂时退出来,寻了块大石头略略休息。
张定远扶着老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