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枚足有二十倍的钱息。再看这一元青铜币,当三十一个铜钱,重近二两四钱,一元币重只五钱,也有四倍的钱息。底下的一角、一分币,是铁铸的,比铜更赚。”
“哦,本官明白了!”张广甫积年做帐房的,经济头脑很不错,举一反三道:“而且民间用小额钱远多过大额的金银币,我汉国铸一个千元金币,底下可以配着铸十个、百个铜铁币,如此一算,钱息也很不少了!”
侯德富挠着脑袋,有点没弄明白,他别样事事精通,只在银钱上不太灵光。“方才诸位说纸币贬值不能通行,然而咱们这铜铁币也比实际的价值低上许多,外国如何肯接受呢?”
侯德富再聪明,也受到时代的限制。近代国家的纸币之前,世界各国通行的货币,基本上都是贵金属等价币,金币就等于同重量的黄金,银币便是白银,铜币便是铜价。比如汉朝大部分时候允许私人铸钱…………在现代简直不可想象,其原因就是铜钱等价于铜,铸钱和直接买卖铜可以划等号,其间没什么利益,自然允许民间铸钱。宋朝更搞笑,钱铸得太多,以至于每贯钱,买不到同等重量的铜……
于是人们的思维定式就是,货币价值就该等于同重的金属,侯德富自然不能跳出这个圈圈。
“不会不会,”赵筠一本正经的背起楚风昨天给她的解释,“宋朝的会子,价值在不断的贬低,朝廷又不保证它能兑换到等价的铜钱,自然会在民间变成废纸。咱们的钱,底下的铜铁币是和上面的金银币挂了钩的,只要有十个紫铜币,就能兑一个银币,百个紫铜币,兑一个金币,这是永远不变的,外国人也许初时不理解,久了就会习惯使用的。
铜铁钱的金属只是载体,不再是价值体现,它的价值,来源于它代表、并且能够自由兑换的金币和银币,这、这叫做……”
昨天楚风说得很快,赵筠能把这一大段背下来就已是天纵奇才了,到最后一个词,终于卡了壳,她歪着脑袋,剪水长眸带着点迷离,秀气的眉头微蹙,清丽绝俗的容色叫侯德富一呆,赶紧转过头去,不敢细看。
“叫信用货币。”楚风帮她揭开谜底。
雨中,汉王府的花厅上,楚风听着稀沥沥的雨声,忽然童心大起,将“信用货币”在桌子上滚来滚去,又抛上抛下看它正面还是反面。
你倒悠闲!人家这几日在民政部,恩威并施好不容易才站稳脚跟,就出了这一码事,你还全不放在心上!赵筠撅着嘴,能挂上个油瓶子。
她面前的几案上,放着一份公文,封面上“请行中原礼法制度折子”,白纸黑字分外刺眼。
153章 女官
“我的筠妹啊,还在想这事?其实,折子和你真没多大关系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楚风手中六枚钱往上一抛,个个正面朝上,“嘿,终于掷个一顺风!”
《请行中原礼法制度折子》是骆醒忠、于孟华、王峻、庞泰、宋文昭五人联名上的,说什么“吾王原本中土世家,琉球亦汉地移民。王欲政治清明,宜行汉地礼法,施仁行德、任贤用良,自然垂拱而治……”
宋时,“皇家与士大夫共天下”,骆醒忠等人也想在琉球搞这套。士大夫,不是别人,就是全天下的儒门子弟,放在琉球,就是这伙小山丛竹的士子!所谓任贤用良,“贤”、“良”非指别人,就是指他们自己;所谓垂拱而治,按楚风的理解,就是叫你汉王不用多操心,咱们儒家子弟帮你做完就行了。
放屁,放他妈的狗臭屁!儒家的基本精神,其实和鼓励工商的政策是尖锐对立的,儒的核心为礼法,礼就是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推衍出来就是腐朽愚蠢的官本位。
楚风抬头看了看地图,思维飞向了西面万里之外,远超过地图显示的范围。现在是1277年底,两百年后,在欧洲最西端的伊比利亚半岛上,一次划时代的远征会扬帆出海,舰队只有三只小小的船舶,最大的排水量才一百三十吨,总吨位不到三百。
就是这么一支小小舰队的主人,胆敢要求西班牙国王封他为骑士,并且担任新发现地方的总督和分得该地一切财富的1/10………简直是大坏君臣纲常,目无人君,他将来做了总督必然割据一方,更有尾大不掉之祸!
可惜西班牙没有儒家子弟告诉国王这些道理,所以国王居然就和这位舰队司令签订了协议………国王和臣子签订平等的商业协议,真真是大坏伦常、倒悬乾坤!要知道,大宋朝就算打不过西夏、辽、金。巴巴送上的岁币,对内的诏书上还要打肿脸充胖子说是“赏赐”给那些蛮夷的呢!
偏偏这条小舰队。取得了人类航海史上最伟大的发现:美洲。那位向国王索取报酬地人,叫做哥伦布。
哥伦布之前八十年,有比他大上百倍的无敌舰队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然而,在宣示国威之后,他们没能带回财富。因为皇帝要求他们给进贡者数倍数十倍地回赐,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帝来说,用全国人民缴纳的贡赋。换一个万国来朝的面子,是十分合情合理的。
巨大的消耗,甚至导致帝国地财富不堪重负。在数十年的辉煌之后,船队朽烂成木片,或者沉入了南洋的万顷碧波,他们地技术和航海资料,也被“忧国忧民”的正人君子们一把火烧成灰烬……
现在,1277年,美洲、澳洲还是一片荒芜,印第安人和澳洲土人自由自在的猎杀着北美驯鹿和大袋鼠。数千万平方公里。超过中国面积五六倍的肥沃土地,还无人问津。
我不能让中国地哥伦布胎死腹中。我也不需要在国内培植一个东林党!楚风对这份请行礼法地奏折嗤之以鼻。他知道这份奏折决不是什么主义之争。而是在汉国各部居于中下层官吏地儒门士子。想借此上位!
现在各部正副长官、汉军各级主官。均为临安匠户出身。间或有锦田山难民和南少林和尚。这批人地利益在工商政军学各方面紧密结合。算是楚风亲手扶植地利益集团。各部中下级办事官员则多数是泉州漳州各处招揽地儒门子弟。没办法。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到宋朝一千年了。这年月几乎认得字地都是儒家门徒。
这伙人刚到琉球时。什么都不熟悉。自然架着尾巴做人。时间一长。发现自己上官只不过是些从前地帐房师爷、匠户把头。就不由得生了取而代之地念头。陆秀夫从白身两年做到宰执大臣。这乱世中求功名也便宜些。难怪士子们起了这番心思。
只要行中原礼法。初时是女子不能做官。然后是工商贱籍不能做官。最后非正途出身不能做官。于是琉球就只有儒学士子能做官了。
做你地白日梦!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楚风一点不担心。只是在考虑将来如何融合这群儒家信徒地问题。中原之地。儒学门生怕不有上十万人。和有田种有饭吃就满足地小老百姓不同。他们有政治抱负。有学术思想。如果不能恰当引导。说不定真出个元朝版地曾国藩。那就闹大笑话了。
再看看赵筠。虽然克制着情绪。明显心情不太好。骆醒忠地折子。除了请行中原礼法。还讲了一大篇。什么“阴阳之分。圣人定制”、“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即便没有明说。瞎子也能看出矛头对准了赵筠。
谁叫你把他们几个收拾得狠了呢?赵筠一上任,民政部护照局局长于孟华好几个士子出身的官员,请假的请假,告病的告病,一个个缩回家不来上班,把大堆的文牍扔在部里,堆成了小山。
幸得留下几个伙计、帐房杂类出身的吏员,还能处理些公务。赵筠和红莺饱读诗书,这些案牍工作还难不倒她们,两人领着那伙吏员,三天两夜不眠不休,困了喝茶、累极了打个盹,汉国国小人少,留下的案卷居然被他们全部处理完了。
赵筠累得人瘦了一大圈,眼窝深陷,黑眼圈和熊猫似的,看得楚风直心疼。但这也没办法,汉国的官儿,可不是享福的,权力与义务是要划等号的。
眼见撒手撂挑子难不倒这位女诸葛,于孟华等人就开始心虚了。赵筠露了这一手之后,立刻下命令:请病假的,到国立医院找陈雪瑶开病假条子;否则,不来上班的人,一律扣工资,七天不到的免官,十五天不到开除。
好不容易做个官,怎么舍得扔在水里?儒门子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除了做官,就是教私塾糊口,琉球汉国办有小学校,没人上私塾,若不做这个官,哪儿来的银钱吃饭,难道去喝西北风?于孟华无法,只得带着几个同学回来上班。
他们又使出一招:消极怠工。这一招,之前的北宋英宗朝,英宗不是仁宗的亲生儿子,是抱养濮王的儿子,他登基后就要尊亲爸爸为皇考,为这事和朝臣争起来,爆发了“濮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