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想就想偏了,看来前世的人生对卢俊义今生有太大的影响。苍茫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二十世纪,有个明确的答案。在卢俊义现在所处的十二世纪,同样有个明确的答案,穿越者所处的时空,当然是这个未卜先知从天而降的圣者主宰沉浮了。
卢俊义不止一次想过,世俗的力量,儒生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后来看了满清统治中国的全过程,得出一个结论,你越在乎它,它越强大,你越不在乎它,它越渺小。秦始皇统一六国、曹操统一北方、蒙元满清侵吞中国,何曾见过儒生的力量?卢俊义想到这个并不是想马上打碎孔孟之道,他想这个是来安慰自己。只有破旧出新。才能拯救中华,才能让泱泱大国不再重走三百年治一百年乱的老路。
做为一个穿越者,连破旧出新的魄力都没有,怎成大事?
何况这个军衔制,历朝历代本来就有。
想通了以后,卢俊义召开了正营级别以上将领政委和其他文士工匠们的联席会议,先问了一下:“经过你们这些天的训练,我定下的军队编制,大家认为怎么样?”
王进笑道:“主公天纵英才。这个编制方法比禁军的编制还要适合我们,禁军编制是五十人为一队,两队为一都,五都为一指挥,五指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这种编制有很大地问题,一个队地规模太大,最基层的一队之长往往是普通士兵选拔来的,他根本没有能力一下子指挥五十个人。两队编成一都,那都头就很容易被队正给架空,然后十军为一厢,那厢主掌控的也太多了,这样的编制很不合理,当时我就想建议朝廷改正。可惜我们这些教头人微言轻,说也没用,而且我和林团长当年也没研究出来合理的军队编制制度。没想到,今天被主公全给解决了。”
一旁的林冲也笑着接话道:“是啊,当年我跟王大哥一起琢磨,老是觉得禁军的编制有问题,可老是看不出问题在那里。现在做了比较,总算知道当初的缺陷和现在地进步了。像班这个级别的设置就非常合乎情理,凭着一个平常人的才能。最多只能指挥五六个人。所以主公把一个班长的指挥限制在四五人范围是完全合理的,超过六个。一个小班长是指挥不起来的。然后还有一个闪光的设定,四五四五的制度很适合实际情况。一个中高级指挥官,通常也只能指挥六个以下的下级编制,多了指挥不灵,少了没有意义,四五制是最合理地。”
其他将领纷纷壑首点头,同意林冲的看法。
卢俊义将自己担心地一点问了出来:“对于班、排、连、营、团、师、军、政委等名词。你们觉得怎么样?”
燕青笑道:“主公。想当初你受九天玄女娘娘托梦后不久。就有将军队纳入这样编制地想法。而且在密州创建水军时。你一开始就想用这个军制。当时不知道你为什么动摇了。又改成旧地难听地名称。直到上了梁山。你才毅然决然使用这个编制方法和名称。看来这是你思考良久地。既然主公认为这些合理。我们也能接受。那这就没有什么问题。不信地话。你问问李逵。这个家伙现在对军制很熟悉了。能背得出来。”
李逵坐在燕青身边老老实实地点头。然后咧开大嘴。呵呵笑道:“那俺铁牛就献丑了。不瞒各位。俺铁牛最近听许贯忠先生给俺讲历史。俺知道了好几个跟俺一样地将军。像那个张飞和程咬金。尤其是那个程咬金。据说跟俺一个模样。也使着大斧。但是人家有出息。后来当了国公。听说是好大地官。俺铁牛也要成为像老程那样地人物。燕小乙说让俺先背会了军制。俺才有可能成为老程那样地人。俺就背啊背啊。终于让俺背会了。”
李逵不理会燕青地白眼。扯着嗓子将军队地编制都背了下来。顺便还背了军纪。卢俊义又问了道嗔等一批懵懂人。看他们也都熟知了军制。并不认为这个新军制有什么不妥。卢俊义就放下了心。看来古人比今人还会接受新鲜事物。
圣手书生萧让举起手。涩声道:“这跟朝廷军制不合。还则罢了。但是从来没有那个朝代是这个军制啊。没有成功地先例啊。”
卢俊义大笑道:“历朝历代有那个是成功延续到现在地呢?就是这个宋。我们这些明眼人都能看出它持续不久了。我们创造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地丰功伟绩。古人没有这样做。我们也不能这样做吗?古法不可效。盲目仿效古法地后果只会像那些古往今来地朝代消失在历史地长河里。再重申一遍。这个编制方法是九天玄女所授。我也潜心研究过。绝对适合我们义军。也适合我们未来地发展。讲了这个以后。我再重申一遍。我们从事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大事。我不想再听到这句古人没有这样那样地话。萧让。回去以后多看看吕氏春秋关于商鞅变法地一些章节。变则通通则久。”
萧让闻言大惊,忙点头道:“属下回去就去查阅吕氏春秋,领会变法精神。”萧让现在掌握着梁山地图书馆,诸子百家先秦经典,法家兵家的最多,儒家的最少,如果有,也是未被后代学者加注的《孟子》《荀子》《论语》,目前已经风行的理学著作被卢俊义列为**。一本都不能在梁山出现。
这时李逵举起毛柔柔的黑手,憨笑道:“主公,铁牛有个问题,为啥官军那边都有什么校尉,将军什么玩意的,为啥我们军中没有呢?这个如果有的话,大家都想去抢一个,蛮威风的,呵呵。”
卢俊义哈哈笑道:“这个叫做军衔。是跟军队职位、军功、军中资历等诸多因素联系在一起地荣誉爵位,但主要是要靠军功才能升的,如果没有军功的话,除非其他人死掉了或者再过五年,才能升上一小级,所以这个荣誉爵位又叫做军功爵位。大家听听我对爵位的设定。你们再分析一下它的利弊。”然后卢俊义讲了一下他对梁山义军军衔制的构想。
梁山军的军官军衔分成四等十四级,元帅二级:大元帅、元帅;将官四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四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一般的士官按军衔等级分为:上士、中士、下士,每一级士官分上下两级,共六个晋级。
士兵分成三等,为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新兵一律为三等兵。
卢俊义为了让各级军官以后越来越渴求荣誉和战功,不至于太早碰到天花板,最后出现上百个上将,也太分不出阶层。太难看了。所以特增设了元帅级别和大将级别。
战争时期将领一般没有特别大的功劳地话,天花板是上将级别。大将、元帅级别是要留到国泰民安之际再颁发;如果某些将领实在太出色,像郭子仪一般的人物。也可在战争时期给予大将和元帅的军衔。后来他还是觉得以后的战役频繁,有些将领天纵奇才,会太容易升到元帅级别,然后他们就很容易去觊觎大元帅那个根本不可能属于他们的位置。于是他又从元帅这个级别往下分,在每一个级别上细分成三小级,如大校,有一级大校、二级大校、三级大校,一为尊,从三升上来。
日后等梁山义军壮大了,有军这个编制出现了,随即也会陆续出现军团的编制。
一个军团一般辖有四五个军,二十万人左右,军团地指挥官叫做司令,军团的正司令和政委一般就是武将的最高职位了,他们的军衔一般是上将、中将军衔,副司令职和正军职的是少将、大校军衔,副军职和正师职的是上校、中校,副师职和正团职为少校、大尉,副团职和正营级为上尉、中尉,副营职和正连级为中尉、少尉,副连职和正排职为少尉、上士;副排职和班职为上士、中士。
请注意,根据卢俊义制定的军制,一般军人到了副营级别以后,很难将军衔升上去了,军衔和职位严重挂钩,也就是说,那些没有指挥才能,空有匹夫之勇的武将,只能做一个团长,指挥二千人,更多人交在他手里不放心。同时有个规定,刚升为某个职位的只拥有该职位地最低军衔,等日后立功了,军衔才能升上去。
听到卢俊义军衔制地创意,神机军师朱武拍手称道:“太好了,石破惊天的规定。不过,朱武认为,如果再加上三个设定就更完美了。第一,当不同系列地梁山义军在一起配合作战,如果两支军队指挥官的军职一样高,在没有统帅部特别安排下,军衔低地要听从军衔高的指挥。第二,军衔低的见到军衔高的要施礼,以表示对对方军功的尊重;第三,将军饷的一部分跟军职挂钩,一部分跟军衔挂钩。”
卢俊义微笑道:“神机军师不愧善于排兵布阵,一下子就看出刚才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