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浔就这么把茗儿打发了回去。
茗儿的爱,未必没有感激和歉疚的成份,但是任何一种感情,总有一种诱因,有诱因未必就不能发展成真感情,谁规定爱情必须是一见钟情,打第一眼瞅见,想亲近想接触的目的就必须是为了配偶。不过,茗儿的身份实在是让夏浔退避三这。。。。。。郡主不是公主,如果她的男人罩得住,当然也可以纳妾,不过家里还摆着两房平妻那就有点过了。眼前这位郡主更远非一般的郡主可比,不久的将来,她会有一位皇后姐姐、两位王妃姐姐、一个国公哥哥、一个国公侄儿,那是比金枝玉叶的公主还要高贵的存在。
打人家小郡主主意?他惹得起嘛!
炕那头,小丫头翻来覆去的半宿没睡觉。
夏浔这边呢?
“唉,好好的不睡觉,你撩扯我干吗?你害得我心猿意马的……,叔叔睡不着啊…”
一路东去,茗儿怒气渐去,再问起他时,夏浔总是用同样的一句话来回答她:“你还小,不知情为何物。这种想法不过是一时糊涂罢了,等到风平浪静了,你仍然是你的郡主,高高在上的郡主,到那时,你自然就会忘了我的。”
如是者几日,小姑娘不再问了,她也不再生气了,一开始,她只是露出一点微笑的模样来,渐渐的,她又像往常一样活泼开朗起来,好象浑忘了那晚对夏浔的表白。
“看吧看吧,我就知道!小孩儿没常性,我没答应就对了,要不就算不掉脑袋,这脸也丢大了!”
夏潜酸溜溜的想着,怎么觉得挺失落呢?
男人嘛,有时候也是口是心非的。
夏浔一路向东的时候,南京城里已乱作一团。
原来,燕王所部多是北军,不擅水战,且无战船,他又担心长驱直入会被南军截断去路,所以已打算再度回师北平了,可他的兵马还未调动,纪纲便风尘仆仆地冲进了他的中军大帐,甚至来不及向他行礼拜见,便说出了那个天大的秘密:南军外实而内虚,金陵城守军最多不过十万人马了。
燕王闻言大喜,当机立断拔营南进。
既然外实而内虚,这硬仗自然就体现在要打破南军坚硬的外壳,淮河、长江各处的守军不算在内,淮河沿岸上,仅盛庸手中就有十余万兵马,淮安城里更有驸马梅殷的四十万大军,那其中有二十万是禁军的精锐部队,前番徐辉祖就凭这二十万禁军精锐中的十万人马,便在灵壁与他对峙僵持了许久,险些逼得他回返北平”
※※※更※新※最※快※当※然※是※百※度※锦※衣※夜※行※吧※※※
朱棣手中此刻仅有十五万兵马,而且是在连番作战之后,兵士疲乏已极,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机会千载难逢,极为珍惜有限兵力的朱棣是不会考虑这样硬碰硬的。他预料到接下来的几仗必定艰辛之极,想要突破南京外围防线必有一番苦战、恶战、血战,所以出发之前对全军做了一次全面的动员,为将士们鼓劲。
结果打一路下来,朱棣发现,他是白担心了。
朱允炆继位四年来一连串不切实际的政策、一边串抑武扬文的措旗,在此时恶果尽现。
朱棣在淮上击败了盛庸的兵马之后,随即兵发盱眙。朱棣的军队从来没有打得离南京这么近,兵过淮河,这是一道心理防线,本就不愿死保建父帝的守军原本只是在态度上同情燕王、倾向燕王,这道心理防线一被击破,发酵已久的心理天平便彻底倒向朱棣了。
盱眙守军开城投降了,朱棣大喜,都来不及收编人马,直接让盱眙守军打着原来的旗号就跟着他继续南下了,朱棣兵至泗州,泗州守军也是不落人后,一箭未发,献城投降。
朱棣马不停蹄再奔扬州,扬州监军监察御使王彬本来还想抵抗一下,结果扬州守将包括他的兄弟王礼在内,一齐动手把他捆了,献与朱棣面前。
一连串的投降起了示范作用,朱棣就像从厄尔巴岛上逃回来的拿破仑,一路行去不发一箭一矢,高邮、通州、泰州、江州纷纷易帜归降,其中甚至还有朱棣兵马未到,便自己抢先赶来联系投降事宜的。
一直打到仪真,这里的守军才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奈何将有战意,兵无战心,也是小战即克,朱棣战前做了最艰苦的战斗准备,结果却是几乎兵不血刃,便杀到了长江北岸。
朱允炆在南京城里闻讯大惊,立即颁诏,命黄子澄、齐泰、御史练子宁、侍郎黄观、修撰王叔英等各路在外征兵的人马立即回保南京,尤其是驻扎淮安的驸马梅殷,他手上有四十万大军,如果能及时返回,南京之围立解,就算梅殷不善战,只要率军横在前面,各地勤王兵马也会陆续赶到,所以特意对梅殷下了急诏中的急诏。
※※※更※新※最※快※当※然※是※百※度※锦※衣※夜※行※吧※※※
这时候就可以看出朱棣和朱允炆用人的不同之处了,朱棣领兵打仗,用的皆是武人,父臣们尽都留守北平、保定等地治理政务。而朱允炆连派赴各地募兵练兵的将领全都是父臣,以上这些人中除了一个齐泰是文臣出身的兵鄣尚书,其他人毫无例外,统统都是父官。
士为知己者死,朱允坡如此重用文官,文官们自然要为之效忠,以上这些出去募兵的文臣一时还来不及赶回,不曾接到诏书却已知道燕军兵临长江的苏州知府姚善、宁波知府王碘、徽州知府陈彦回、乐平知县张彦方等各路文官们,便已不约而同,纷纷带领本府辖下的卫所官兵与民壮们赶赴南京来勤王了。
这时候,夏浔和徐茗儿已经到了浙东象山,大海就在眼前!
第398章 口水战
长江南岸,一艘大舰鼓帐向北岸驶来,船头站着一个银绫玉袄宫装打扮的妇人,这妇人五旬上下,一身的贵气,只是神情间微微有些局促紧张。
她是庆城郡主,朱元璋堂兄的四女儿,年纪比朱棣大一些,朱棣在京的时候和四姐家关系一向不错,眼见燕王大军已到北岸,一旦筹措齐了船只就要过江,而各路勤王之师还未赶到,朱允炆便依方孝孺所言,请他四姑出面议和,以缓敌军。
庆城郡主只是个妇道人家,朱元璋还未得天下时,她便已经是个成年的大姑娘了,所以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虽然贵为郡主,其实不过是个质朴本份的农家女,这军国大事……
“不怕不怕,皇上说了,这事儿不过是亲叔侄间的一点纠纷,让我去找小四儿给他说和说和,一家人过日子嘛,哪有舌头不碰牙的,到底是骨肉至亲,小四儿再委曲,现然都带兵打到这儿了,这口气也该出了,我好好劝劝让他回北平家,一家人还是和和乐乐的,那该多好六
庆城郡主想到这儿,脑筋便活络起来,开始盘算看见了她的四弟该怎么唠嗑。
京城里,金銮殿上朱允炆焦灼地道:“梅殷呢?他拥兵四十万,与燕逆近在咫尺,是朕最大的依重,怎么迄今不见动作?”
方孝孺道:“梅驸马想是还不知燕逆兵至长江,所以……”
“胡说!”
朱允恢勃然大怒:“朕叫他去淮上是看风景的吗?朕给他四十万大军,不就是为了阻挡燕军南下吗?难道他拥兵四十万之众,整日就缩在军营里面,外事一概不知吗?苏州知府、宁波知府、徽州知府、乐平知县等各路忠臣都纷纷率兵赶来勤王了,燕王南下时十余万大军就从淮安城下经过,他会不知道?”
情急之下,朱允恢也顾不得一向对方孝孺的礼遇了,斥骂了他一句胡说,还没发觉自己的语气与往常大相径庭。
方孝孺讷讷地道:“又或许,梅驸马担心为敌所趁,故而想据城坚家六
打了四年仗,白痴也会明白一点军事上的道理,朱允炆再蠢也无法接受这样幼稚的理由了,他怒不可遏地道:“他要固守甚么?朕若是没了,朕的江山若是没了,他固守淮安还有甚么用?燕逆已经越过淮安兵至长江了,他拥军四十万,难道一个探马都没有?这么多军队的调动,无数的难民奔逃,连苏州、宁波、徽州、乐平的勤王之师都闻讯赶到京城来了,他还在淮安什么都不知道?他是个死人吗!”
朱允炆的脸颊突然抽搐了一下,紧张地抓住方孝孺的手,有些神经质地问道:“希直先生,是不起…是不是梅殷也投降了?”
方孝孺赶紧道:“梅驸马是顾命忠臣,岂会有负皇上呢,皇上勿须担忧,或许……梅驸马此时已然挥军直取燕军后路了,皇上不要着急。”方孝孺说着向朱允炆连使眼色。
朱允炆先是一怔,随即醒悟过来:“不错,不管梅殷是因为什么按兵不动,此时万万不可提起。父武百官已人心惶惶,梅殷的四十万精兵是对抗燕王的关键,燕王越过谁安兵临长江,如果梅殷挥军四十万倾城而出,自他身后猛攻,不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