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馑肌;故橇粼谡饫锪奶彀伞!�
墨兰起身去拉姐姐,这让李泰身边宽松了很多,从斜靠的姿势变成了半躺着,舒服的呻吟了一声,闭着眼睛说道:“你们啊就是自己找罪受,离开长安的时候我就故意多带了几辆马车出来,当时预计的很好,两架马车装些衣物行李什么的。一架是给这些侍卫或者车夫累了歇歇脚。我自己用一架,最后一架就是给你们姐妹准备的。你们姐妹瘦小小一些。两人坐一架马车也足够用了。现在却空出来一架,浪费啊。”
轻轻的叹息一声,李泰又说道:“偏偏你们说我这里需要人陪着,都挤到这架车里面了。能舒服才怪呢。”
“才不是呢。”看着李泰闭着眼睛看不到自己,墨兰瞪了李泰一眼,不服气的说道:“别人这样一架马车能作六七个人都不嫌挤,偏偏就是殿下想法多,这马车是坐的,又不是躺的。你总想躺着,能不挤吗?”
“你家殿下我带这些马车就是要躺着的。你也不想想,从长安到河南道,这一路就要走个十天八天的。没准到河南之后还要四处走走看看,就这马车坐上一天能给人骨头都颠散架了,我不为自己好好考虑考虑舱行吗?”
“殿下是尊贵,但是谁坐马车不都是这样”墨兰依旧是不服气,指着身下一尺多厚的铺盖的说道:“马车颠簸是必然的,可是我也没见过有谁坐个马车,还需要点上十几层铺盖的,原因还只是怕颠,这也太夸张了吧。平白的垫起来这么厚,上下车都费事。”
李泰张开了眼睛,故意挑衅的逗弄着墨兰:“我愿意,我舍的东西,我就是想舒服,你奈我何?不仅这次我这样,在减震系统没出现之前,以后只要我坐马车。就要弄上他十几套铺盖在车上,聊胜于无,总比硬生生的车板好的多。”
墨兰的不服气突然转变成好奇,小声的有些讨好的向李泰问道:
“殿下,“减震系统,是什么人?这一路上你念叨好多次了,难道他来了马车就不颠簸了?我听说过有人复姓司马,有人复姓诸葛。这么就没听过“减震,这个复姓呢?”
略哈。”李泰被墨兰的话逗的抱着肚子哈哈大笑,上气不接下气的指着墨兰说不出话来。见到李泰的样子,墨兰也知道自己的问题有毛病。嘟喃着嘴,气鼓鼓的望着李泰。
马车在奔跑的途中,车轮压过路面上的石头,忽的跳动一下,没有准备的李泰不小心撞到了车厢。虽然车厢被蜀锦包裹着,但撞到脑袋的李泰也难免“哎呦”一声,正在捧腹大笑的李泰,愉悦的笑声戛然而
。
慧兰忙伸过手去,帮李泰揉着呗撞痛的脑袋,心疼的责怪道:“这是在路上,殿下这存这么不小心啊,撞疼了吗?”
“活该。”现在轮到墨兰幸灾乐祸了,笑嘻嘻的嘟囔着:“这就叫报应,谁叫殿下欺负我不懂什么是“减震系统”了。活该被撞,撞傻了才好呢,免得总笑话我。”
“胡说什么呢?”墨兰的话引起了她姐姐惠兰的不满,责怪道:“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不说殿下的身份,就说哪有婢女会这样和主人说话的。”
“没事,童言无忌。等大一些就好了。”李泰落下慈兰轻轻揉动的素手,笑着说道:“墨兰也没什么恶意,她那想说就说的性子挺好的,一般人还不敢这样呢。”
“唉慧兰低叹了一声,幽怨道:“殿下,以前还好,多少在她出格的时候,您还说他几句。现在到好,您跟本就不管她了。就这么宠着她吧,早晚她要给你惹出来大祸。”
李泰不在意的摆摆手:“一个小丫头,能惹出来什么大祸,由着她去吧。或许过几年,年纪大了,你让她说,她都不会说了。就让这份纯真能多保持几天就保持几天吧。”
自从李泰感觉到自己的改变以后,就越发的不再拘束着身边的人,或许是同情在作怪,或许是由己度彼。当他意识到自己被“大唐”潜移默化的改变之后,内心中不想让别人步上自己的后尘,特别是身边的人,李泰刻意的让他们保留自己的天性。墨兰就是例子,以前李泰在她出格的时候还多少的斥责几句,而今他一概是一笑了之。
被姐姐刮斥的墨兰也感到网小刚自己的话有些过火,庄重的跪坐在车厢一角小心的看了李泰一眼。讪讪的说道:“对不起,殿下,我又说错话了。”
李泰坐起身子拍拍墨兰的放在膝头的白净的小手,安慰的笑道:“无妨,是我不该耻笑你。你不懂我就告诉你,这个“减震系统。不是人,只是一样物件,将这种物件装在车轴上,马车跑起来就不那么颠簸了。”
“这个减震系统那里能找到?”墨兰有些半懂不懂的问道:“殿下,您怎么不早找找啊,早找到也省得这么颠了。在这马车上颠簸一天下来,等下车的时候浑身骨头都疼,连走路都不会了,一晃一晃的。
“你想美!”李泰轻轻的捏了一下墨兰皱起的鼻头,笑着说道:“这个“减震系统。我大唐还没有呢,等我有时间就琢磨一个出来。不过,我估计着很难。”
“很难吗?”墨兰都囔着想了一会,带着几分央求的对李泰说道:“那殿下,等到了河南府。您就开始琢磨,估计以殿下的聪明,等我们从河南府回来的时候,殿下也就做出这个,什么“减震系统”了,那样我们回去的路程就不会整天的颠的要死,了。”
看着墨兰笑语如花的样子。李泰苦笑一声:“哪里会那么容易就弄出来这个减震系统啊。且不说有,牲二就说我们到河南府是有其事要办的。怎么可能有时间光哪简马车减震的问题,这河南府是好去不好回啊。”
李泰轻叹了一声,思绪回到几个月前。
乔峥受伤的事情在李泰的努力下不算圆满的结束了。和李世民商议以后,以四个凶徒的死亡告一段落,李泰是暂时将事情放下了,至于真凶,李泰是有心,但却无力追究。至于李世民是否在暗中继续追查,李泰没问,就不得而知了。
经此一事,李泰也不是一无所得。李世民有意将乔峥调到军队或者刑部,被李泰以乔峥能力不足拒绝了。与其让李世民这样的变相补偿乔家,还不如暂且搁置。李泰是不想染指军队的事情,那样容易引起别人的疑心,特别是李泰现在羽翼未丰,成为众矢之的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拒绝李世民安排乔峥去刑部的提议,却是完全从乔家的角度考虑的,一个农夫出身的乔家在如今世家门阀很行的时期,参与到六部这趟浑水之中,很容易会被别人理由,遭受到没顶之灾。与其那样,还不如安安稳稳的呆在万年县衙。经过这件事以后,众人都知道齐家和李泰的关系,若不是情非得已。估计也没人会和一个。背景深厚的连官都不是的小吏计较太多。
不过让李泰意外的是万年县的张县令竟然向吏部提出让乔老来坐万年县妾薄的位置,更让李泰不敢置信的是,吏部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同意了。李泰有心去找主持吏部的老师房玄龄问个清楚,转全一想,乔老年纪已经颇大了,这个主薄也做不了几年了,乔老在有生之年从吏员转变成官员也未尝不是他的心愿。念及于此,李泰也就没有去问房玄龄,默不出声的顺其自然了。
应该说在这件事情中得利最大的是长安县的县令周维民,他陛见李世民的时候,表现的有些失常。或许就是在这点上影响了他,他还是没有坐上那梦寐以求的刺史的官位。
虽然过后,周维民在感激李泰的时候留露出后悔的神色,但事情经过李世民以后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李泰也没有能力再次改变李世民的态度。
在周维民陛见之后,李世民怕李泰心中生出想法,特意的将李泰召去,解释了一番。李世民不是在意周维民陛见时的失态,而是通过陛见,李世民认为周维民还不具备一个合格刺史应该有的才能。
虽然有些失望,李泰也能理解这点。就想后世一样,一个正处级的县委书记和一个正厅级的市委书记之间做比较,不管是阅历经验,还是才能肯定有不同之处。
不过还好,周维民虽然说没有当成刺史,但李世民还是特意给了他一个上等州的长史职位。一个州的长史是仅次于刺史的职位,何况这个长史还是从四品上的长史。对于在仕途上已经快绝望的周维民来说,也算是比较满意了。
不过这周维民也算是倒霉。六月初去河南道的滑州赴任做他的长史,没多久,黄河泛滥,他所在的滑州就处在重灾区,必须要面对一系列赈灾和灾民安置的问题。虽然他上边还有个刺史在顶着,但作为刺史之下的第一人,他也同样避免不了需要忙的焦头烂额。
李泰的离开长安也是受这件事的影响,当山东河南连续三十�